第52章. 迎新演講
作者:碧心軒客      更新:2020-06-16 14:44      字數:2268
  時隔兩個月,蔡東豐再次回到母校。

  這一次,他的身份完全不同。不再是在校生,而是知名校友。

  終有一天,他想把這個身份轉變為傑出校友。

  彭老師負責全程接待,蔡東豐在機場外見到她時受寵若驚,說道:“彭老師,我自己過去就行了,豈敢勞煩你來接?”

  彭佳笑道:“你現在可是知名企業家,學院不可能再以學生的身份來對待你,這是對你的尊重,也是對學院的尊重。”

  “那麻煩老師了。”蔡東豐說道。

  “沒什麽麻煩的,反正來回都有車接送。”彭佳笑道,“等你更成功了,估計就不是我來,而是院長、校長親自來了,我期待那一天。”

  蔡東豐哈哈笑道:“會有的。”

  回到校園,感覺物是人非。

  校園依舊非常熟悉,但行走在校園裏的,都是新麵孔。

  “小菜!”清脆的聲音響起,蔡東豐回頭一看,發現是桂清雙,笑道:“好巧。”

  “哼!回學校都不提前給我打電話!”桂清雙說道。

  “忙忘記了,下次一定提前聯係。”蔡東豐說道。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桂清雙便匆匆忙忙的走了。下節課快要上了,得快點去教室。

  醫學沒那麽容易,連學製都比其他專業長一年。

  蔡東豐正在學習監護儀所涉及到的知識,裏麵不少就是醫學內容,十分枯燥難懂。

  等到晚上,蔡東豐請客,招待以前的同學吃飯,基本上都到了。

  “小菜,沒想到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你就成為知名校友,身價過億,真難以置信。”費青歎道。

  “大家畢業後,也都會有廣闊的前程。”蔡東豐舉杯笑道。

  “小菜已經是大老板了,以後我們前途非常光明,直接投奔他就行了。”錢耀陽說道。

  可以感覺得到,各位同學說話跟以前有些不同了,不再那麽純粹。

  不過,蔡東豐認為這是正常的,這就是成熟的表現,不會影響到同學之間的情誼。

  學院的迎新晚會定在周五晚上,這一天蔡東豐穿著一新,坐在台下觀看新生們的表演。

  四年前,蔡東豐也經曆過同樣的場麵。當然,在他的記憶裏,這已經過去了二十年。

  在他的身旁,坐的是各行各業的知名校友,以前大家互不認識,也沒有任何交集,現在卻熟絡的交換名片。

  蔡東豐這段時間表現太亮眼了,幾次上熱點新聞,創辦的公司蒸蒸日上,是電子行業的一匹黑馬。

  而且可以預想得到,過幾年後,這匹黑馬會轉化為獨角獸。

  這樣的年輕新秀,有機會一定要搞好關係。

  對於蔡東豐而言,這種拓展人脈的機會也很難得,或許以後用得上。

  表演結束後,開始領導講話。

  以前作為學生時,很討厭這個環節,沒想到自己即將成為台上講話的一員。

  學院搞的迎新晚會,重要性上自然沒有學校搞的高,但校長依舊到場。

  望著校長的麵容,蔡東豐也不由心疼。四年前,他見到校長的時候,頭發烏黑發亮,此時再見,竟然有不少白發。

  學校位處西北,本省經濟不好,給予的資金不多。比起其他經濟強省的985學校,發展更為受限。

  校長為了維持學校的教學質量、科研進展,操心可不少。

  校長姓南,如今看樣子,滿臉都寫了一個“難”字。

  “下麵有請知名校友蔡東豐學長講話!”主持人大聲說道。

  雷鳴般的聲音響起,竟然比院長還要大。

  在新生的心中,這位學長可謂是傳奇人物。畢業不過短短幾個月,便能以知名校友身份,受邀參加迎新,這樣的人能有幾個?

  蔡東豐大步上前,舉起了話筒:“各位學弟學妹們好,我知道大家想聽什麽,無外乎是學長你有多少錢了?我怎麽樣才可以跟你一樣成功?”說到這裏,台下哄然大笑,顯然正中他們的想法。

  “可惜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想走我這條路,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已經被我走了。”蔡東豐說道。

  “說這些,不是為了打擊大家,而是闡述一個事實。”蔡東豐說道,“你們,是第一批90後大學生,有新的想法、新的機遇和挑戰。比如有時我在想,我們80後真倒黴,比70後慘多了。比如,70後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讀大學不要錢,國家包分配工作,而且遇到了經濟騰飛的好時機,連領導崗位,都被他們給占了。”

  “你們90後也幸運不到哪裏去。等到你們畢業後,麵臨將是更加高企的房價、更加劇烈的競爭、夫妻二人要養四個老人。而且,在你們上麵的是經驗豐富而又在當打之年的80後,更上麵則是見多識廣、手裏有更多資產的70後、60後。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出人頭地自然更難。”蔡東豐緩緩說道,“你們不要好高騖遠,先想一想,我憑什麽能夠出頭?”

  新生們都安靜了下來,即便是學校領導,都覺得耳目一新,此前從未有人提過。畢竟來上台的,講的更多的是正確的廢話、套話,無外乎要好好學習,畢業後為國家做貢獻之類。

  上台就把血淋淋的現實拉出來給大家看的,蔡東豐還是第一個。

  蔡東豐知道,比起正確的廢話,這種血淋淋的現實更有用。當年,蔡東豐雖然很努力,獲得了很多榮譽,但很多時候,他是為了努力而努力,卻沒有具體而又明確的目標。等到快要畢業時,才萌發了要發展國內醫療器械的念頭和理想。

  如果在入學的時候,有一個人生教父,指出了他日後需要奮鬥的目標,那大學四年就會過得更加充實,學習也更有針對性。

  停頓了片刻,蔡東豐接著說道:“憑頭鐵嗎?憑所謂的直爽嗎?”在後世,90後進入職場後,網絡上也掀起過一番熱議,比如硬剛領導的、一言不合裸辭的,新聞特別多。

  不是有個段子說過嗎,公司裏要罵就罵80後,千萬不要罵90後和00後,因為他們會辭職的。

  蔡東豐雖然也很羨慕這種生活態度,也希望有人來打破職場裏所謂的上下等級、加班文化,但他自己卻無法成為這樣的人。

  畢竟二十多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性格都已經定型,沒有這種魄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