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守劉焉
作者:鹹魚就要翻身      更新:2020-06-05 15:48      字數:3382
  涿縣相距薊縣並不太遠,但劉備等人依然還是走了幾天,隊伍中押著數萬的黃巾俘虜,這批俘虜需要安置到邊境,開墾實邊。

  等到劉備等到達薊縣時,隨即就被邀請到太守府,太守劉焉已經備好酒宴接風洗塵。酒過三巡,劉焉端起酒杯向劉備走來,道:

  “這位想必就是劉備劉玄德?”

  “是的,大人”

  劉備起身回道。

  “我此前就已耳聞玄德之名許久,此番抵禦黃巾賊寇,校尉鄒靖上表更是言玄德之功,若沒有玄德相助,我幽州將烽煙四起啊。來,今日我敬玄德一杯,感謝玄德危難之時挺身相助。”

  “大人,您太客氣了,備,愧不敢當啊。”

  兩人相敬一杯,一飲而盡。

  “玄德姓劉,可是我漢家後裔?”劉焉突然好奇問道。

  “正是,備乃中山靖王這一脈後裔,後遷居在幽州涿縣。”

  劉焉聞言頓時跟劉備排起了輩分,沒想到排下來劉焉隻比劉備大一輩,劉備與當今天子同一輩分。兩人隨後叔侄相稱,頓時感覺關係更親近了。

  當夜酒罷,劉焉則邀請劉備留宿太守府,張博、張飛和關羽則被吩咐回去軍營等候。

  “玄德賢侄,你可知我為何請你住在府上?”

  此時,劉焉與劉備已在後堂相對而坐。

  “備不知。”

  “唉,自從黃巾叛亂以來,我這幾日是夜不能寐,我身為大漢的宗室,如今我大漢卻變成這番模樣。我想找一個人傾述,卻不知找誰,而我發現同為漢室後裔的你後,頓時感到不吐不快。”

  “叔,我隻不過是一個家道敗落的宗室罷了,何德何能。”

  “玄德,今日一見你,我便知你是一位英傑,更難能可貴的是你亦是漢家後裔。大漢數百年的推恩令導致我漢家宗室人才凋零,漢室天子不得不依靠世家治理天下,如今天下卻變成這波模樣,叔,心痛啊。”

  劉焉說完,眼中垂淚,劉備亦是落淚。身為宗室的他們,漢室天下穩固,他們才好,漢室天下衰敗,那麽他們這些劉姓後裔又算得了什麽,如果大漢亡了,誰又在乎他們,如今又有何人還記得大秦贏姓後人。

  “玄德,你初出茅廬,一定要記得,世家不可信,他們上竊取天子權柄,下迫害百姓利益,但受罵的確是我們大漢朝廷,毀壞的確是我劉姓江山。”

  “叔,你為何不上表天子言說此事?漢室江山當有我們劉姓宗室維護。”

  “玄德,官場險惡,我怕一上表,天子以為我貪戀權力,懷疑我興懷叵測,孝景皇帝時七萬之亂就是因為宗室權力過大。”

  “叔,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這天下一家烽火四起,我相信天子亦是知道世家的如今的危害,世家數百年的勢力盤根錯節,已不是天子一個人就能抗衡的,他更是需要一股的新的力量幫助他抗衡世家,此時此刻,叔上表建議提拔宗室子弟,加強宗室力量,我相信天子會考慮的,況且如今推恩令猶在,很難再出現七王之亂的場景的。”

  劉備建議道,這一番建議也是劉備心中思考許久的想法,如今的劉備在張博的熏陶下,眼界寬廣,時常能站在天下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且吸取了張博不少的建議。張博經常說,天下形式時刻在變,治理國家的政策也當隨時更改以適應國家變化。

  西漢最初建立時,為防止地方勢力以及功臣勳貴,重用宗室力量,導致宗室做大,遂有推恩令瓦解宗室,依靠士子治國。曆經數百年,天下士子慢慢形成一個個世家,如今已是成為一個新的禍患,此時就應該用新的勢力打擊他,限製他。但是隻要天下還需要士子治理,就不可能消滅世家,隻能打壓限製。

  那麽有沒有辦法消滅世家呢?張博說有,但沒有說什麽方法,隻是說當天下有更多的人看得起書,讀的起書的時候,世家就沒有了。

  “玄德,此言有理,我會細細思量的。今夜一番話,我是收獲良多啊,這番話我不敢宣之於口,怕被那些世家報複,常常放在心中,今夜說出口,真是舒服多了。”

  對於劉備的建議,劉焉點點頭沒有多說,他要回去好好權衡利弊,也要跟其他劉姓宗室商量,不能操之過急。

  “玄德,不知你接下來有何打算,可有興趣繼續留在幽州?”

  劉焉岔開話題道,今夜交談,讓劉焉更是看重劉備,希望劉備能夠留下來幫助他。劉備則搖頭拒絕道:

  “叔,如今幽州已經安寧,但大漢其他各州依然陷於戰火之中,身為漢室子弟,我想為這天下做一點事,為百姓做一點事。”

  “那好吧,玄德之功我亦會上述朝廷,為你表功。望你接下來能多立功勳,能為這漢室撐起一片天。”

  對於劉備的拒絕雖然有點失望,但劉備的決絕讓他更是看重,雄鷹就應該在凶險中成長,隻有小鳥才會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因此勸勉道。

  “是的,叔。”

  夜晚中,兩人暢談良久,劉焉最後依依不舍的離去。第二日清晨,劉備就向劉焉辭行,準備離去。

  “叔,此番離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望你能多加保重。”

  “玄德,我知你胸有抱負,但行走天下,多加小心。這有我的一封信,希望這份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劉備點點頭,接過信,告辭離去。沒過多久,劉備就跨出薊縣的城門,回到自家軍營中。

  “雲長,翼德,文廣,準備好了嗎?我們走了。”

  “大哥,就等你了。”

  “哈哈,讓大家久等了。走”

  相談一會,眾人就準備出發,他們將帶領600願意跟隨的兵士往冀州出發,開始一段新的征程。

  “文廣,我把上次你我閑聊時說的擴大宗室權力,提拔宗室子弟的建議我說了出來。”

  “劉焉同意了?”

  “還沒有,但是我看他神情是心動了。”

  “此事禍福難料,希望能還天下一個安寧吧。”

  “嗯”

  張博相信劉焉會行動起來的,曆史中第一個上表州牧的就是劉焉,雖然沒有明說但成為州牧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必須是宗室,天子最初封的州牧是益州牧劉焉,幽州牧劉虞,以及後來董卓上表天子封的荊州牧劉表,其他人都是自表,不是朝廷冊封的。

  “接下來的天下會越來越精彩。”張博心道。

  眾人帶著隊伍行走數日,終於跨過幽州邊境,進入冀州地區。冀州作為黃巾的大本營所在之地,卻並無想象中的動亂場景,雖然時不時的有流民,但可以稱得上太平之地。

  而此時的劉備已經臉黑的跟張飛一樣了,冀州越是平靜,說明冀州世家跟黃巾的關係越是非同小可。

  “文廣,看來劉焉說的很對,世家如今已是一個禍患了。”

  恢複平靜的劉備對著張博說道。

  “大哥,不要想的太深,如今黃巾的形勢已經被控製住了,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世家就會拋棄太平教的。這些世家早晚會被清算的。”

  “嗯,吩咐下去,小心一點,冀州是黃巾大本營,必有很多眼線。”

  “是”

  眾人跋山涉水,終於來到了冀州,廣宗城境內。此時,大賢良師張角已經被盧植擊退回廣宗城中,張角據城而守,盧植攻之不下。

  盧植大營中

  “報,中郎將,有一人自稱劉備,是您的學生帶著數百人在營外求見。”

  傳令兵從帳外報道。

  “哦,讓他進來。”

  雖然好奇是不是記憶中的那個弟子劉備,盧植傳令道。沒過多久,劉備領著關羽、張飛、張博走進大帳。

  “老師”“見過中郎將”

  劉備拱手行禮道,其他眾人亦是行禮。

  “玄德,沒想到真的是你,快快落座。”

  盧植看到進來的正是劉備,頓時十分高興。就像畢業多年的學生有一天突然過來拜訪老師的感覺。

  “老師,聽聞您正在剿滅黃巾,因此我帶了一支隊伍過來,希望能略盡綿薄之力。”

  眾人落座後,劉備道。

  盧植撫須,聽後臉上盡是寬慰的表情,劉備雖然不是他教的最得意的弟子,但是他諸多弟子中為人處世最令人信服的一個。

  “玄德此來,為師已經十分高興了,不知其他人是何人呢?”

  “老師,這兩人是我的結義兄弟,關羽,關雲長,張飛,張翼德,皆有萬夫不擋之勇,前番有數萬黃巾攻入幽州,辛賴雲長、翼德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方化險為夷。這是翼德之弟,張博,張文廣,素有謀略。”

  “見過中郎將。”

  關羽,張飛,張博起身見禮。

  “好,無需多禮,玄德,剛聞你說有數萬黃巾進攻幽州,不知幽州受損是否嚴重?”

  聽到盧植詢問,劉備則詳細介紹起了幽州之戰,此戰以少擊多,堪稱奇跡,怕盧植不信,劉備最後還拿出太守劉焉給的信,以證明自己所言非虛。看完信後,盧植感慨道:

  “我諸多弟子中,能有玄德這般臨危不懼,怕是隻有玄德一人。”

  “老師謬讚了,這都是雲長,翼德,文廣的功勞。”

  “雲長,翼德確是不愧是虎將,文博之謀,確實精彩,但玄德能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亦是不凡。”

  盧植讚道。聽著盧植的稱讚,眾人不免感到臉上有光,腰也挺直了許多。於是,劉備軍便在盧植營中安營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