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謝幕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1-01-19 20:09      字數:2617
  吐蕃的覆滅並沒有引起什麽反應,也沒有人說朝廷過河拆橋,環顧四周,吐蕃是唯一一個不在大唐控製下的地區,所有人都清楚,大唐早晚會動手的,隻是沒想到朝廷連一個借口都沒有找便結束了吐蕃的國祚。

  鬆讚也有內附大唐的心思,大唐在天竺所展現出來的實力讓他明確的知道吐蕃麵對大唐沒有一絲的反抗之力,但是吐蕃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他也做不了主。

  他曾試圖和大唐皇帝對話,但是李承乾根本沒有通過談判來得到吐蕃的想法,沒有給出回應,鬆讚也沒有放棄,積極在大唐活動,期望可以給吐蕃一個好的結局,不過李恪登基後對吐蕃失去了耐心,直接就動手了。

  李恪與李承乾一樣,不想當這個皇帝,他隻是被推出來的過渡而已,早點做完自己的事他還等著回大唐錢莊行去搞經濟研究呢!

  所以他一上台便迫不及待的對吐蕃動手了。

  雲家並沒有阻止李恪,因為吐蕃就是砧板上的肉,什麽時候吃下去都對大唐沒有影響。

  李承乾在位期間,大唐的中樞權力下沉,從皇帝手裏向政事院過渡,權力的轉移需要很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盡棄,現在這個權力下沉的過程交到了李恪手裏,他隻覺得很是燙手,又把這個任務交到了雲浩的手上。

  延貞十九年,雲浩回了長安,但卻沒有接手任務,而是去大明宮見了李二。

  李二對雲浩違背自己的誓言有些好奇,和他談了很多的事情,有敘舊,也有對未來的規劃。

  皇權的隱退一開始便不能停下,直到中樞權力達成平衡,李二希望雲浩可以再次站到朝堂上去,哪怕隻是站在那裏不說話。

  雲浩的兩個弟子都是皇帝,他的地位和實力在朝堂上是毋庸置疑的,沒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李二擔心李恪過於心切,需要雲浩在一旁盯著。

  “表哥,你太小看阿恪和高明了。”

  雲浩笑著對李二道:“高明當皇帝是他的宿命,阿恪當皇帝則是因為他的能力夠強,這些年你有些忽視他了,有些偏心。”

  “怎麽會?都是朕的兒子,都一樣的。”

  李二否認道:“高明,阿恪,青雀,雉奴,他們在朕的眼裏都是一樣的,朕是他們的父親,不會去偏袒誰。”

  “怎麽可能?”雲浩搖頭道:“平常人家都會偏心的事情,何況是皇家?你敢說沒有故意忽略過阿恪?”

  “其實偏不偏心並不重要,你這個當爹的把碗端平,沒人能說什麽。”

  “我來長安也不是因為阿恪。”雲浩盯著李二的眼睛,問道:“告訴我,你還有多長時間?”

  “你是怎麽知道的?”

  李二並不趕到吃驚,隻是那種在雲浩眼中毫無**的感覺讓他有些不舒服。

  “醫科大學實驗室的特效藥你半年內用了七次,你說呢?”

  “沒事,心髒出了問題而已,血壓也有點高,朕都戒酒了。”

  “還是喝點吧,不享受一下,說不定明天就歸西了,到時在你墳頭撒酒你又喝不到。”

  “有你這句話,朕就長命不了。”

  “七十一歲,過古稀,不小了,我吵了你三十八年,硬讓你多活了二十年,你該謝謝我才對。”

  “你現在要給朕說說朕自己的過去嗎?”

  “你要聽嗎?”

  “聽聽也無妨,不過你不怕朕泄密?”

  “怕什麽怕,雲家現在還在乎這些?”

  “確實不怕,說說吧,就從當年的長安之亂說起,那之後的事情朕總覺得怪怪的,不像是真實的東西。”

  “你有這種感覺並不奇怪,當年的長安之亂實際上應該叫做玄武門之變……”

  雲浩用了兩天的時間給李二講述了玄武門之變後的大唐會走向什麽樣的路,也講述了他身邊的人有怎樣的結局,雲浩盡量講得不帶感情,但李二卻是越來越激動,心髒驟停了兩次,大明宮一日三驚。

  好容易聽完雲浩的講述,李二基本也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燈滅之前的那一簇亮光給了李二最後的力氣,恢複了強大的帝王氣場。

  “雲浩,這是一場大戰,你們贏了,但是朕也沒有輸。”

  雲浩點頭:“世間哪有輸贏?你做的很好,這就夠了。”

  ……

  李二招來長孫皇太後、李承乾、李恪、李治,交代了後世,隨後在雲浩和李麗質的陪同下登上了玄武門,他要在這個轉折點離開這個世界,給自己的一生畫上完美的句號。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李二看著燈火漸起長安城,念起了雲浩盜自大才女的詩句,隨後歎道:“朕是人間雄主,死後自會長眠,哪裏還有機會稱雄!”

  “雲浩,世間真的沒有神仙鬼怪嗎?”

  “陛下,收回您這句話,我還會把您當成完美的皇帝。”

  “秦皇漢武和朕相比如何?”

  “一樣的,你會成為和他們起名的存在。”

  “你好像在催朕離開。”

  “嗯,可以這麽說,你還有一分鍾時間,有話趕緊說,老崔等著你呢。”

  “誰?”

  “崔玨,小妹的公爹。”

  “嗯,朕稍後好好和他聊聊。”

  “你不對長樂說些什麽?”

  “開心的活著……”

  延貞十九年,大唐貞觀共和曆一千五百零八年,七月初三,大唐聖皇帝李世民在玄武門駕崩,享年七十一歲,廟號太宗。

  李世民的一生波瀾壯闊,其功績前無古人。

  文治上,李世民掌握中樞權利的二十六年間,士族門閥煙消雲散,儒家的影響力衰退,皇權與各部的權利得到明確,吏治改革取得了很好的結果,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完成土地國有,解決了封建王朝的的土地頑疾,發行匯票,完善大唐的經濟體製,為工業化的推行掃平了道路,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廢除奴籍,將統治力下沉到鄉村基層,結束了小農經濟模式中“皇權不下縣”的行政格局,一舉奠定了中樞對地方的強有力的統治基礎。

  武功上,滅東、西突厥,攻吐穀渾,收南召,開發南洋,納西域,平定高句麗,吞並新羅、百濟、倭國、室韋、靺鞨,將大唐的版圖擴大了接近兩倍,改變軍製,廢除府兵製,采用義務兵製,在軍中積極推行新的武器與作戰理念,讓唐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例數李世民的功績,多到讓五人組有種恍惚的錯覺——李世民才是時代的主角,而他們都是打輔助的。

  不管怎樣,李世民都被直接捧上了神壇,成為可以比肩上古先賢的存在。

  李世民做到了這個時代的人所能做到的一切,他的作為並不是單純的功績,而是給華夏樹立了一座難以超越的豐碑。

  穿越者可以俯視這座豐碑,但是不能否認他的積極意義,因為李世民的一生是社會劇烈變革的一個縮影,也是殘酷世界裏給人以奮進的動力源,催促著後來人去趕超。

  雲家人有幸見證了李世民的出場和謝幕,他們有義務接著去見證更加磅礴的世界。

  以後的大唐皇帝都會生活在李世民的陰影之下,想要超越幾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