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為了未來而戰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1-01-19 20:09      字數:2167
  延貞十二年,雲家隻有雲翼還留在長安,其他人都回到了崖州。

  雲琳兩歲時,管彤再次產子,生下個健康的男孩,雲海給孩子取名雲嵐,希望雲家的第三代可以真正在大唐紮根。

  同年,武競澤生下一對龍鳳胎,李二給男孩取名雲崗,女孩叫雲崛,男女的名字都很硬,很剛強。

  雲家連續兩代出現龍鳳雙生子,世人皆是驚奇不已,兩個小家夥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李承乾治國有方的一個注腳,接替雲濤和雲秀澤成為大唐新的吉祥物。

  也是在這一年,劉建國和孫曉兩口子也造人成功,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劉瀟,劉夫人希望孫曉可以多生幾個孩子,壯大劉家。

  奈何孫曉是標準的高齡產婦,生劉瀟時留下暗傷,基本失去了再生產的可能,孫曉同婆婆一樣,醉心於壯大劉家,和婆婆一起給劉建國找了一個平妻和一個小妾,弄得劉建國是哭笑不得,但是他還是有些原則的,十八歲的平妻直接娶回了家,十六歲的小妾被他送到了醫科大學學習,等過幾年再完婚。

  雲濤則是在延貞九年娶了獨孤彥雲的孫女獨孤南為妻,雲秀澤還在培養自己的小老公,玩得不亦樂乎,不過好景不長,她被勒令在今年必須成親。

  雲秀澤倒是無所謂,就是難為了那個叫崔凱哲的男孩。

  崔凱哲之所以被雲秀澤相中,是因為他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崔玨,具體的事情是雲秀澤在負責,其他四人並未插手。

  崔玨是個妙人,見到五人組的時候沒有行唐禮,而是依次和五人組笑著握手,五人組對其報以微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機會放在那裏,五人組沒有去求證,崔玨也沒有挑破,世間的事情不一定要求甚解,存在即是合理,除非你有能力破局,否則隻是徒增煩惱而已,五人組與崔玨之間達成共識——不求甚解,相知即可。

  這一年的年初,《大唐風華》爆出猛料,天竺商人竊取了大唐的火藥配方!

  大唐沸騰!

  在李承乾的操縱下,原本的炮竹成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大量走私煙花炮竹的天竺商人成了對大唐圖謀不軌的觸手,天竺土邦領主瑪咖額成了幕後黑手,大唐要討回公道,維護地區和平。

  三月,大唐對瑪咖額宣戰,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及南洋近衛軍、中南戰區主力、南海道岸防營一部,共計三十萬人從海上遠征天竺,吐蕃鬆讚幹布出兵三萬協助大唐在陸上進攻。

  瑪咖額一直對香料島念念不忘,多次派人潛入南洋,這是他的取死之道,也給了大唐對天竺動武接口。

  李承乾雖然對當皇帝沒什麽興趣,但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基本職業操守還是有的,李二不管事之後,他按照既定的計劃走得很穩,這一年便是到了對天竺動手的時候。

  此時的天竺分裂依舊,實力不強,而且那套奇葩的種姓製度正處在巔峰,對李承乾來說,那裏就是給他預訂的軍功章,不管他想不想,這顆軍功章都會掛在他的身上。

  承平多年的大唐需要戰爭的刺激,提醒所有人世界是殘酷的,是不平靜的,大唐還沒有到享受的時候。

  朝廷喊出來的作戰口號是:為了未來而戰!

  假大空,很有效。

  大唐並不需要一個明確的借口,大唐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借口,來釋放強大的力量。

  延貞十二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高人大量隕落。

  天竺之戰還未開始,終南山上傳出袁守誠羽化的消息,道門一片哀素。

  其實袁守誠在延貞元年便已經去世,道門隱瞞這個消息是為了穩定道門的局勢,道門醫館正在進行大調整,不能出問題,十一年過去,道門完成轉型,順利回到了原本應該存在的位置,袁守誠在去世十一年後也結束了自己散發的餘熱。

  袁守誠之後,袁天罡宣布閉關,去追隨大道,實際是他病重,堅持不下去了,閉關是在盡力維護道門最後神秘,他在閉關的消息傳出七天後便羽化了。

  雲海最終也沒有向老袁說明雲家的來曆,老袁也沒有問,他好像是知道了什麽,給雲海寫了一封信,信中隻有一句話:天道有缺,雲氏生一。

  老袁的話在五人組這裏顯得很淺白,點透不說透,是在給道門留後路,雲家承情。

  接著是孫思邈辭世,享年128歲,很夢幻的年齡。

  老孫一生懸壺濟世,在大唐的地位非常高,加之年齡大了,他一去世便被神話,成了大唐的“藥神”,朝廷在大明宮外的藥廬建藥王廟,從官方給老孫立了神格。

  老孫原本的著作《千金方》並沒有成型,而是留下來兒、婦、外、內、耳鼻喉、細菌學等科的專業書籍七十一種,共計四百七十多卷,在醫學領域的貢獻遠超《千金方》,“藥王”之稱當之無愧!

  雲浩按照老孫的要求,在崖州外島上的菌種培養基地給他修建了一個衣冠塚,他要陪著這裏從事高風險工作的醫務工作者繼續追尋更高的醫學領域。

  這一年是大唐高人的謝幕年。

  孫思邈辭世後,緊接著醫家三大支柱去世,墨家巨子也在天竺之戰爆發時離世,農家的扛把子蘇令農也沒堅持住,在瑪咖額被帶回長安之前離開人世。

  孔穎達也沒有堅持到年底,在遠征軍取得大勝的消息傳回時,老孔安詳得閉上了眼睛。

  老人們的離世讓人悲痛不已,何況這些人還是地位非常高的各學派支柱?

  學界一片哀鴻,朝中老臣心有戚戚,不少到了年齡的官員主動申請離職。

  老人走,新人來。

  新一代的官員精明強幹,還沒有受到官場陰暗麵的汙染,朝氣在朝堂上漸漸的回來,以往有些暮氣沉沉局麵漸漸消失,隻留下幾個手握韁繩的通透老人給年輕人把握方向,防止他們做出什麽極端的事情。

  李承乾知道對天竺的作戰一時間無法結束,但是國內必須做好接受大量適齡女性的準備——大唐的單身狗們又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