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萬裏江山盡好物下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1-01-17 17:17      字數:2279
  基本搞定國內的改革後,李二和雲浩開始在大唐巡遊,探訪民間的情況,身份是半公開的,因為兩人的安保力量多達一千五,藏不住,而且兩人的照片經常出現在各種報紙刊物上,大唐識字的人都認識他們。

  李二絕對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名人,僅是在關中和河北、河南三道就有百姓給的立得生祠兩百多座,大唐境內的聖皇帝廟多達上千座每到初一十五或是他的生日,各地百姓都會自發的來上香,可見他的人氣。

  華夏的百姓苦了幾千年,對美好生活也向往了幾千年,溫飽始終是個大問題,李二在位期間大力推廣高產作物和新的增產技術,大唐的糧食產量增長的很快,基本上解決了百姓的吃飯問題,。

  李二在位期間做的第二件大事便是取消了農業稅和人頭稅,讓百姓的負擔大幅度降低,土地國有之後,租種土地的百姓雖然還是沒有多麽富有,但是糧食等生存所需的物資保障前所未有充足,百姓的生存壓力變小,人口增長迅速。

  第三件大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李二在位期間,通過武力、經濟和政治手段打垮了世家門閥,削弱了儒家的影響,打通了社會的上升渠道,給了所有百姓進階的機遇,沒有了世家門閥對上升渠道的壟斷,社會恢複活力,流動性增強,百姓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李二在位的二十年間做了太多的事情,百姓記得他的好,自然會對他表示感謝,李唐建立的合法性無人在提出質疑,雲家對現了當年的承諾——李二在朱雀廣場上驕傲的宣布李唐皇室奪了前隋的江山,但我們做的更好!

  沒有人反駁李二的強盜宣言,反而是讚揚李氏皇族做的應當應分,感謝之聲不絕於耳。

  人總是喜歡比較,比較一切的東西,大唐給了百姓好的生活,沒有會去懷念艱辛的舊時光,李二的強盜言論反倒是成了人們對舊製度不滿的宣言。

  李二很是高興,打扮成富商的模樣在西市逛了一天,他很高興,但是雲浩卻是高興不起來——李二的所有消費都是他來買單,雙倍的!

  百姓懂得感恩,也會記仇!

  人情冷暖還不至於,商戶們更在意的是一種儀式感,多收傳國靖海候的飯資已經成為一個傳統,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調劑。

  西市的商家和百姓很是歡樂,李二和雲浩坐過的地方都被彩綢圍擋,成為商家招攬生意的噱頭,當年的那個大排檔老板把雲浩坐過的椅子賣出了三千貫的天價,就擺在西市最大的海鮮酒樓裏,看的李二樂得不行。

  長安是很大的,一百零八坊已經不是原來的模樣,低矮的土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經過規劃的街區和功能區,坊牆唯一的作用變成了界定行政區劃的標誌,再也沒有了宵禁的作用,磚石水泥結構的房屋依舊是保持著魏晉時期的豪放風格,隻是其質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長安有了路燈,電力照亮了這座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城市,而長安也是大唐唯一一座實現全區域電力照明的城市,晚間顯得很是夢幻。

  燈紅酒綠並不能讓雲浩有什麽感覺,他不喜歡繁花似錦,更想看看相間的山野。

  一行人乘坐火車過洛陽,北上進入正在收獲期的華北平原。

  蒸汽機的大量應用徹底改變了華夏的耕種方式。

  國有大農場的機械化程度很高,基本上除了聯合收割機這種難度很高的大型機械沒有出現外,各種農用機械代替了絕大多數人力和畜力勞動,就是田間管理還需要大量的人工,重體力農活被機械所完成。

  深水井和抽水泵的普及讓農業生產對天氣的依賴進一步降低,哪怕還做不到旱澇保收,但是保證基礎的產出還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化肥和農藥,五人組是很小心的,主力的化肥還是農家肥和鳥糞石,最多會考慮一下磷肥和鉀肥,氮肥的科技樹不是他們能夠搞定的,他們也不想現在就破壞天然的土質,因為還沒有必要,大唐的耕地多到還有三分之二在撂荒,人口的增長想要跟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農場的百姓豐衣足食,李二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但是雲浩卻是提不起什麽精神。

  “你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不要老是哭喪著臉,百姓們都看著呢!”

  李二不能理解雲浩為何總是愁眉苦臉。

  “表哥,體驗過陽春白雪的人很難對眼前的殘景有什麽感覺的。”

  雲浩無精打采地說道:“你那現在和過去比,當然覺得現在的大唐很不錯,但是我看到的卻是各種不足,改進的空間還有很大呀!”

  李二搖頭道:“朕不知道你們的老家是什麽樣的,也許更加美好,沒有饑餓和戰爭,可是這裏是大唐,人力有窮時,你要懂得知足。”

  “知足?這可不像是能從你口中說出的話。”

  雲浩坐到田壟上,用手遮住眼前的強光,淡淡道:“你可以知足,因為你做的夠好,可是我不能知足,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還記得我們的目標嗎?”

  “星辰大海,朕當然記得。”

  “為了星辰大海,我沒辦法像你一樣安然的麵對往後餘生。”

  雲浩向後躺在鬆軟的土地上,李二見狀,也躺在了地上,和雲浩頭頂著頭。

  “你們想要到別的星球上去看看?”李二問道:“你們追求的是什麽?”

  雲浩閉著眼睛道:“不知道。”

  “怎麽講?”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們像是浮萍一樣,大唐是我們的起點,但不是我們的終點,我們所求的東西你理解不了的,說了也沒用。”

  “朕就是好奇而已。”

  “好奇?算是我們的動力之一吧。我們打造的萬裏江山是個基礎,基礎打好了卻突然看不到以後的路,這樣的感覺很不好。”

  “迷茫了?”

  “嗯!”

  “這是幾十年來朕唯一相信你的話,你是真的迷茫了。”

  “隨你怎麽想。”

  “有沒有興趣當個宰相,朕是說再幫恪兒一把?”

  “高明就可以,我打算回崖州了,你不死我不會再回來。”

  “臭小子,說話還是那麽氣人!”

  李二起身道:“走吧,走之前陪朕好好看看這萬裏江山的好物,讓朕走的眷戀些,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