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時光無痕(求一切支持)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23 19:01      字數:2484
  大唐皇帝在年終大朝會上宣布了對倭國的海上封鎖令,期限未定,什麽時候確定倭國的疫情平複什麽時候解除封鎖。

  倭國正使犬上三田耜一臉的懵逼。

  大唐對倭國的經濟影響極深,召回所有在倭國的唐人便會給倭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如今直接來了一個封鎖令,這可是把倭國往死路上逼啊!

  沒了和大唐的貿易,好不容易得到發展的倭國社會就會失去吸取先進文化的途徑,之前幾年從大唐得到的好處便會一朝盡喪。

  更重要的是蘇我蝦夷現在的處境堪憂,舒明天皇通過雲家得到了一大批武器,隻幾年的時間就建立起一支戰鬥力很強的大軍,蘇我蝦夷雖然也從大唐得到了不少武器,但是其本身不占大義,很多小領主投向舒明天皇的陣營,幾年下來,蘇我氏和皇道派實力逆轉,就靠著大唐商人的走私苟延殘喘,大唐封鎖倭國對外貿易航線,蘇我氏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一旦蘇我氏戰敗,他們這些冒牌的天皇使者的結局可想而知。

  所以犬上三田耜在朝會上極力反對大唐對倭國的封鎖。

  隻不過沒人搭理他。

  一是大唐有足夠的理由這麽做,倭國和大唐之間來往密切,疫情很可能通過海貿進入大唐,大唐要為數以千萬計的百姓負責,沒看到大唐在倭國的人都不能直接登錄大唐嗎?未來百姓的安慰,大唐寧願接受數百萬貫的經濟損失。

  二是大唐的拳頭夠大,老子就是要封鎖你,誰要是不識像老子就揍到他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沒人敢幫倭國說話,外國使者的哀求自然得不到回應。

  不過大唐還算講究,醫管司、醫家、道家和雲家表示願意給倭國提供價值十萬貫的醫療物資,皇帝也代表朝廷給倭國撥付十萬貫的醫療和糧食物資,另外,太上皇和皇帝私人出資五萬貫,采購相關的物資幫助倭國抗擊瘟疫,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的支援物資要倭國人自己運回去,大唐可提供船隻,但是唐人不得登上倭國的國土。

  大唐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犬上三田耜還能說些什麽?

  他隻能對大唐表示感謝。

  其他國家的使者皆是鬆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被拉下水。

  ......

  臘月二十六,雲海帶著龍鳳胎來到長安,雲家今年就在長安過年了。

  新年初六開印,雲浩在朝會上給皇帝和文武百官展示了新匯票的樣本,精致的印刷工藝和高超的防偽技術讓人驚歎,但是並沒有得到多數人的認可,反對者認為朝廷此舉太過危險,民間不一定認可匯票代替金銀銅錢的操作,說不定會引起巨大的麻煩。

  李二和雲浩臉上都露出了危險的笑容。

  辯論在雲浩一聲“嘿嘿”後落下帷幕。

  刑部當堂頒布了一部《大唐貨幣條例》,李二都沒有征求百官的意見,傳國玉璽直接“砰”的一聲就扣在了審批通過的詔書上,此法當朝生效。

  《大唐貨幣條例》規定大唐的貨幣以金銀等貴金屬作為準備金,銅錢作為輔幣而存在,法定流通貨幣為銅錢和匯票,大唐錢莊行為唯一合法發行匯票和鑄造銅錢的機構,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發行印刷匯票及其性質相近的有價貨幣,更沒有鑄造銅錢和金銀幣的權利。

  匯票與稅收掛鉤,收稅時隻收匯票,相當於朝廷用賦稅收入為匯票背書,賦予匯票相應的價值。

  市場上的交易者在交易時應使用匯票,交易者拒收匯票或使用其他貨幣結算都是違法行為,匯票可到大唐錢莊行和各地府庫兌換。

  雲浩在朝堂上明言:“雲家、南海商會、海外開發集團、南海集團等三百二十家大唐最有實力的商行隻接受匯票結算,別說我沒提醒各位,收起你們的小心思,貨幣改革關係到大唐的未來,陛下不允許改革失敗,我們三百二十家商行不允許改革失敗,大唐五十萬的雄師更不允許改革的失敗!”

  “各位同僚的生意也會在六月之前被新成立的商管司接收,暫代你們管理經營,諸位同僚既然高居廟堂,就要一心一意的為大唐的強盛服務,各位家中的生意會分散很多精力,待各位致仕還鄉之時,商管司會將諸位的生意歸還,各位在職期間每年會拿到稅後收入的一半,其餘收益會在各位離職審查過後奉還。”

  “具體能拿到多少就要看各位為官期間的表現了,商管司由雲家牽頭,請相信雲家的經營能力,肯定比你們親自經營收益高得多。”

  “當然,若是由誰不想交出家中的生意,可以像陛下提交辭呈,相信陛下會體恤大家的。”

  雲浩話說的不算重,但是每個字都像大錘一樣砸在了百官的心頭。

  沒活路了啊!

  百官心中哀嚎,嘴上卻說不出話來,現在出頭不就是在告訴皇帝自己有問題嗎?

  忍住!

  百官咬牙忍著,李二又給他們來了一記重錘。

  “今年六月開恩科,朕要天下人才盡入吾彀!”

  這話在雲浩聽來就是在吹大牛,天下人才千千萬,可不是誰都想當官的,別說當官,就是讓你挑一個兒子來當皇帝估計都挑不出來接班的。

  但是李二的話傳到文武百官耳中的意思就變成了:都給老子安生幹活,要不然老子就換人了,天下英才多的是,不差你們這一個兩個的!

  信號很危險。

  要錢還是保住烏紗帽,腦子正常的都知道怎麽選。

  ......

  新的一年開始,大唐沒心思對付外部的目標,一心整頓內部。

  有了錢的百姓也不小氣,一頓買買買,百姓和商家比過年時還高興。

  當然,頭鐵的人什麽時候都有,範陽盧氏和趙郡李氏終於是觸到了李二的黴頭。

  他們聯合了一大批反對貨幣改革的勢力給皇帝施壓,暗地裏破壞匯票的正常發行,鼓動了幾十萬不明真相的底層百姓到錢莊行的各地分行去擠兌銅錢,好在雲浩的準備充足,應對也得當,在應付擠兌潮的同時加強宣傳,不但戳破了他們的陰謀,順便還穩定了匯票的含金量,讓大部分人認可了匯票的價值。

  李二的應對就沒什麽技術含量了,各地駐軍直接把參與其中的勢力給拔除了一大半,把他們送到南洋去開荒了。

  範陽盧氏一分再分,分家分的隻剩長房一支的人口超過百人,其他的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的打散到了大唐各地,盧氏長房還是沾了房玄齡的光才留在了祖地,可謂是五姓七望中結局最慘的一個。

  趙郡李氏也好不到哪裏去,他們的貪婪嘴臉實屬是惡心到了李二。

  趙郡李氏一分為九,幾百年的大家族就此分崩離析。

  雲浩一家倒是清閑,處理完錢莊行和商管司的事情後就回到了崖州,時光無痕,等雲家人再次出現在長安時,已經是三年後的李承乾的婚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