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重大突破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23 19:01      字數:2367
  發行貨幣的要求很高,發行變種紙幣的要求更高。

  基本的發行規則並不難,雲濤就可以搞得定,印刷也不難,難的是找到一種適合的材料來印製。

  “用什麽材料?這是個問題。”

  李承道搖頭晃腦道:“師父,雲家匯票用的紙就可以呀,我覺得挺好用的。”

  “是啊師父,用那種桑皮紙就挺好的。”

  李承乾也點頭表示認同。

  雲浩則是搖頭不語。

  這兩個家夥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典型代表。

  桑皮紙是不錯,但是……貴呀!

  這種桑皮紙裏加了多種礦石粉,礦石粉不值錢,但工藝太難了,而且使用壽命太短,整體的使用成本非常高,用於大額的匯票印刷還可以接受,要是印刷一貫一下麵額的匯票就有些得不償失。

  “應該用什麽材料呢?”

  雲浩沒有搭理兩個還在頭腦風暴的弟子,在腦中快速篩選出適合的材料。

  “塑料倒是不錯,可是現在哪裏有這種東西?即便是弄出了塑料,哪該用什麽方法印刷?”

  “賽璐珞倒是可以,隻是產量太小,也太脆,不行。”

  “用橡膠?加工工藝和產量都不行。”

  “要不就用絲麻棉加礦粉或是特殊植物纖維加鍍膜的複合材料?工藝不難,想仿造也不容易,可以試試!”

  印刷紙幣所需要的材料隻需要滿足三點就可以,堅固有韌性不易損壞,不易被人模仿,產量不能太小。

  滿足三個條件的材料不少,尤其是對雲家來說,隻要控製好其中一兩種關鍵材料就可以杜絕假幣的出現。

  雲浩不吭聲,李承道和李承乾覺得無趣,慢慢的也就不說話了。

  “走,跟為師去一趟涇河工業區的棉紡廠!”

  有了想法,雲浩想要去驗證一下。

  五天後,新材料紡織出來了。

  這是一種以蠶絲為主,與棉混紡,其中加入了川蜀特有植物懸鉤子的根部纖維,柔韌性非常好,還不怕水,是一種方便生產和印刷的材料,關鍵是價格便宜,紡織的方法和配方隻要不傳出去,其他人想要仿製至少要用幾年的時間來摸索。

  有了這種材料還不行,因為不安全,還要給材料做特殊處理。

  處理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把印刷好的匯票表麵鍍上薄薄的一層紫色橡膠。

  “紫色”是關鍵,雲家可以通過化學的方式造出適用的紫色染料,而其他人要想得到紫色染料就隻能使用那些比黃金貴好幾倍的天然染料,真要是敢用天然紫色染料來造假,保證造假者虧得當褲子。

  而且在實際印刷時,雲家也會在油墨和印刷方式上做防偽,以雲家的技術,這種匯票的防偽技術至少可以使用五到十年的時間,等到那時候,雲家的化學工業已經有相當的發展,再開發一套新的防偽技術並不是什麽難事。

  搞定材料問題,雲浩又著手設計新的印刷機,他沒打算一步到位的造出凹版機,那太不現實,現階段來說普通的印刷機就夠用的,關鍵是雕版的雕刻。

  盡管要求不如後世高,但是基本精加工隻能在崖州完成,長安這裏可沒有高精度的機床和技工。

  雲浩的給雲祿寄去了雕版的圖樣和參數要求,之後便投入到新印刷機的研製之中。

  很快崖州那邊便做好了雕版,雲浩這邊的材料和印刷機也開始製造生產。

  跟著雕版一起來的是久未露麵的劉建國,除了雲浩,沒人知道他這幾個月的時間究竟去做什麽了。

  劉建國帶給雲浩一個好消息,發電機的永磁體有了重大突破,崖州的電力水平上升了一個巨大的台階。

  另外有線電報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解決了電磁感應器的問題,功率和傳輸距離已經可以滿足北方鐵路的需求。

  雲濤和雲小妹還搞定了蒸汽汽車的設計製造,樣車的測試會在年底前完成。

  “讓更多人加入我們的研究是正確的,很多課題根本就不用我們動手,那些老師和學生就可以搞定,節省了我們很多時間,我覺得用不了五十年,我們的科技水平就可以恢複到布爾戰爭前後的水平。”

  劉建國顯得有些興奮,信心十足道:“攀科技樹沒我們想象的那麽難,我們好好苟著,說不定還能坐上螺旋槳飛機呢!”

  雲浩也有些小激動,看著科學體係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建立起來,成就感滿滿,但是他不想劉建國那樣樂觀。

  “建國,我們不能把攀科技樹想的太簡單了,畢竟那是一個龐雜的體係,前期的時候我們仗著手裏的知識不會遇到太多的瓶頸,但是也不能盲目樂觀,避免激進,後世可是有不少失敗的例子。”

  “老大,我知道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猥瑣發育嘛!”

  “你心裏有數就行。”

  雲浩沒有說教的興趣,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你的任務完成的怎麽樣了?”

  劉建國一聽這話,馬上壓低聲音道:“可以行動了,菌種培養很順利,犧牲了六名研究人員,希望我們對得起他們。”

  “他們的家人安排好了嗎?”

  “嗯,安排好了,保證他們的家人衣食無憂。”

  “那好,我現在就進宮,你先歇兩天,等我通知再出發。”

  “沒問題,我就不進城了,待在莊子上等你消息。”

  “嗯,你走的是我就不來送你了,一切小心!”

  “你放心吧,我免疫的。”

  ......

  十二月十三,朝廷發布了一道詔書,稱倭國境內爆發瘟疫,要求所有在倭國的唐人在來年一月底之前撤離倭國,到琉球接種疫苗並隔離觀察,違者按通敵處罰。

  此詔書一出,大唐商界人心惶惶,和倭國有商業來往的商家坐蠟,幾乎壟斷倭國貿易線路的山東士族吐血三升。

  皇帝這是完全不給活路了呀!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反擊!必須反擊!

  可是還沒等他們有動作,皇帝又頒布了一道詔書,山東士族立刻熄火。

  這道詔書被稱作《大唐海外開發集團分紅詔》,其意思隻有一個,那就是經過幾年的發展,海外開發集團收益不菲,刨除股東應承擔的稅務,凡是持有股份的大唐百姓均可以分到價值一貫錢的匯票,領取時間為來年的二月底。

  從古至今,收稅的皇帝多了,給百姓發錢的還真是頭一個!

  大唐百姓瘋狂給李二點讚,恨不得把他吹成三皇五帝一樣的人物。

  山東士麵對滔滔民意,自是不敢造次,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