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唐錢莊行(月初第一天,別禿頭啊!)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6      字數:2399
  李二看著民部會計給出的解決方案,越看越覺得熟悉。

  在心裏琢磨了兩天,他終於把這個方案和雲家的匯票對上了號。

  用有價值的匯票代替部分金銀,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現金的缺乏,增加現金在市場上的流動環節,延緩貨幣沉澱到私庫的速度,甚至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市場上貨幣缺乏的問題。

  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真的這麽簡單嗎?

  李二不懂經濟,更不懂貨幣,可他懂的用人!

  找來蕭瑀、長孫無忌和房杜等人商量,找其中的漏洞……結果得出的結論是還要找雲家。

  其實整個朝堂真正懂雲家那套匯票運作機製的人都沒有,冒然涉足的話,一旦出了問題,直接受損的就是朝廷的信譽。

  信譽一旦失去,想要再建立起來要付出的代價不是現在的朝廷可以承受的。

  李二百般不願的寫信給雲浩,請他來長安一趟,幫助朝廷建立匯票體係。

  雖然沒能躲開雲浩的陷阱,但雲浩用的是陽謀,李二也說不出什麽來,畢竟是有求於人,該放低姿態的時候他也是能放得下身段的。

  二月初六,雲浩從崖州乘飛艇出發,一路在廣州,揚州,杭州和登州做了一番考察,於三月初四抵達長安。

  隨行的有劉建國、雲達兄弟和雲福。

  在揚州時碰到了返程的李承乾兄妹幾個,順手又把李承乾和李恪帶回了長安。

  朝廷要搞自己的匯票係統,日後李承乾也要麵對此類的經濟問題,正好讓他提前熟悉一下。

  至於李恪,他本身對經濟方麵的東西就很感興趣,雲浩準備把他向經濟方麵培養。

  回到長安,雲浩先到皇宮拜會了一下李二和長孫皇後,然後就去涇陽找尉遲京。

  匯票可以看作是一種紙幣,雖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但其貨幣屬性是毋庸置疑的。

  發行貨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並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這個以貴重金屬和實物為一般等價物的時代,在人們的潛意識裏,貨幣就是有價值的金銀銅錢,想要讓人接受類似紙幣的匯票需要一個很長的過渡時間。

  而且雲浩並不想再複製一個雲家匯票一樣的東西。

  雲家的匯票能夠在城鎮中有限流通是基於其龐大的商業網絡和多年積累的商業信用,是照搬的後世的票號模式。

  朝廷要做的不應該是票號,而是具備貨幣發行功能的“銀行”。

  不僅如此,這個“銀行”的功能還存貸,匯兌,貨幣兌換等這些真正的銀行功能。

  所以這個“銀行”會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係統。

  這個係統需要四個方麵的支持才能建立起來。

  一是渠道,這一點是最容易的。

  朝廷有遍及全國的義倉和鹽業體係,可以很容易的在這兩個行業的帶動下把營業網點鋪開。

  二是金屬貨幣的儲備,這一點也不難。

  現在國庫握著三千萬貫的金銀銅錢,有發行對應數量紙幣的準備金。

  三是律法,這一點比較麻煩,因為會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

  實際上這個銀行係統的建立會侵占絕大部分人的利益,畢竟這是在從那些持有現金的人身上薅羊毛,朝廷在鑄幣稅上已經從他們身上割了韭菜,要是再割他們的肉,他們不一定忍受的住,說不定還要朝廷動用武力才搞得定。

  第四就是人才了。

  雲浩找尉遲京就是想看看科學院能提供多少合格的人員進入到朝廷的新金融體係之中,以便他來確定先期的規模和網點數量。

  結果讓他有些失望。

  盡管科學院一直把數學作為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學生的數學基礎也不錯,但學好數學並不表示適合做金融工作。

  在即將畢業的五百多個學生中進行了兩輪考試,挑選出的適合並且有意願從事金融工作的學生隻有四十五人,即便是崖州那邊可以提供不少人,卻也無法滿足需求。

  他對朝廷能派出的人是否合格持懷疑態度。

  大致盤算了一下,就現在的人手來看,能鋪開到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就不錯了,其他偏遠的地區隻能在一些大城市布設網點。

  雲浩回到長安,與李二一起同各部的主官溝通了一番,將這個被李二命名為“大唐錢莊行”的金融機構的大體框架確定了下來。

  首先是設立在民部的總行,主要職責是發行印刷匯票,製定貨幣政策,對貨幣的流通和供給做大方向上的調控。

  其次各道的分行,分行設十二個,選址在每道的衙署所在地,唯一一個不是道一級的分行是設立在玉門關城分行,因此隴右道擁有兩個同級別的分行,分行之下是設在州城的二級分行,再之下是縣的營業網點。

  確定下的二級分行有三十七個,縣級營業網點四百零八個。

  各地的分行和營業網點的開設會隨需求增減。

  這套構架並不複雜,現在的大唐也不需要太複雜的金融架構。

  確定架構之後,李二留下雲浩,想讓雲家把匯票業務並入到大唐錢莊行。

  “表哥,匯票業務是雲家重要的經濟支撐,給朝廷來運營不合適吧?”

  其實雲浩是想要把自己家的匯票業務融入到官方的金融體係之中的,一方麵是因為雲家畢竟是個個體,每年運營數千萬貫的匯兌業務大量占用了自家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麵,雲家在獲得大量沉澱資金的同時也擔負著巨大的風險。

  有不少人想要複製雲家匯票的模式,可限於自身的實力,並不能單獨支撐龐大的運營體係和開支,隻好把他們的匯票業務通過各種方式和雲家的匯票業務掛鉤來保證運營。

  這實際上是一種金融亂象,當下的規模還不大,對雲家沒有太大的影響,可一旦這些人的業務出現大的問題,勢必對雲家的匯票業務形成衝擊。

  雲浩之所以表現出不滿,是因為他在想解決自家的問題的同時又不失去對經濟的掌控能力,實際就是在和李二討價還價,拿到一部分大唐錢莊行的控製權。

  李二也明白雲浩的意思,無非就是不想失去經濟上的優勢。

  即便他不提出要求,李二也會主動把他拉進來——沒有他參與,自己這些人真的玩不轉啊!

  提出合並雲家的匯票業務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所以他也給出了皇家的條件:“朝廷不會白拿雲家的好處,錢莊行的股份民部占五成,皇家三成,你家兩成,你看如何?”

  雲浩撇嘴道:“不怎麽樣!”

  “你想如何?”

  “雲家占股三成,民部占股七成,皇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