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有錢人的煩惱(月初求月票)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6      字數:2277
  李二接到雲浩的信後,和李建成長談了一次,之後便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李承道的事情並不好處理,即便是他這個皇帝也覺得有些棘手。

  他是想要把順位繼承製延續下去的,繼位這幾年,權利平順的交接,朝政也沒有混亂的跡象,而且刨除與世家和儒家的撕逼,整個朝堂很是平穩,官員的凝聚力和衷心都沒有問題,順位繼承製度功不可沒。

  沒有了激烈的皇位爭奪,官員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國事上,依舊有爭鬥和傾軋,但內耗已經無法影響大唐的發展。

  李二希望這種情況可以長時間的存在,所以不能擅自動搖順位繼承製。

  但李承道和小影的事情無論怎麽處理,打壓後輩也罷,破壞祖製也罷,最後背鍋的都是他這個皇帝。

  現在好了,自己的大哥決定讓李承道主動退出順位名單,雲浩又願意出麵平息此事的影響,他至少不會背上什麽壞名聲。

  於是在十五假期前的朝會上,李建成替兒子向皇帝和宗正寺提交了放棄順位繼承權的申請,雖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些爭論,李二和李道宗也沒有當場批複,但這件事基本已經定下,隻等太上皇的詔書傳來,李承道就能安心的做他的安陸郡王,可以和小影雙宿雙棲。

  雲浩和李建成也出手平息輿論。

  李建成大張旗鼓的在麟閣設宴,宴請原太子舊部,向他們表達了他這一脈不會在對皇位存在幻想,讓他們安心效忠現在的李二,李二是不會虧待他們的。

  這些太子舊部有不少人是心有不甘的,既然李建成沒什麽希望,那他們就轉移目標,盯上了其他的順位繼承人,然後......他們就開始在心裏罵雲家崽了!

  環顧一周,從第一繼承人李承乾到排名最末的李元昌,三十六個順位繼承人中,十二位最有力的繼承人中除了李治,其他的都是雲浩的弟子!

  而李治也已經拜不知深淺的劉建國為師,可謂是把他們的路全都給堵死了。

  雲家崽,你這是不給我們活路啊!

  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雲浩這邊一出手給李二洗地,他們就跳出來找他的毛病了。

  魏征一時沒注意,剛從軍方轉職到禦史台不久的馮立先跳出來,當朝彈劾雲浩在崖州豢養軍隊,意圖造反。

  他這一道彈劾奏疏算是捅了馬蜂窩,雲浩還沒收到消息,他就被兵部侍郎段誌玄實名舉報了,以貪腐罪罷官奪爵。

  馮立覺得自己很受傷,自己當了出頭鳥,後麵的隊友卻沒有跟上,白瞎自己在朝堂上的亮眼表現。

  魏征也覺得自己很受傷,一時不查之下讓禦史台的名聲又失去了幾分,還要被人冷嘲熱諷,有了辭職不幹的想法。

  有雲浩這個禍害在,禦史大夫這個職位快變成背鍋俠了。

  其他蠢蠢欲動的家夥見事情不妙,全縮了回去。

  李二也收了刺激。

  雲家雖遠在天邊,但其在朝中的影響與日俱增,想想各種蓋在雲家頭上的那些保護傘他就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很憋屈。

  再想想雲家手裏的實力——還是算了吧,解決眼前的問題要緊。

  當下朝廷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當然是花錢!

  去年一年的時間裏,大唐的開支很大,北方的鐵路和各地的水泥路修建花費了大約三百萬貫,西域和西突厥的戰事耗費軍費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完善各地教育、醫療體係開支差不多一百萬貫,進口糧食和賑濟的開支差不多七十萬貫,朝廷的行政支出在兩百萬貫左右,加上雜七雜八的其他開銷,年度支出在一千四百萬貫上下。

  從這個數據上看,開支的確不小,但國庫的收入不減反曾。

  僅是商稅和關稅的收入就可以應付這些支出,尤其是進出口的關稅,有近八百萬貫的收入。

  大唐鹽業負責食鹽和香料的銷售,刨除成本,去年上繳的利潤達到一百一十萬貫。

  義倉在穩定糧價之餘,也貢獻了三十萬貫的稅收。

  商稅的納稅大戶是南海道,長安,洛陽和登州,總共貢獻了六百多萬貫的稅款。

  農稅的收入大幅降低,隻有不到三百萬貫,連武德九年的一半都不到。

  農稅的降低一方麵是朝廷有意的降低了農稅,一方麵是大量的鄉間土地撂荒。

  不過有失就有得,流失的這部分農稅在商稅上又補了回來。

  實際上從李二登基,海外開發集團出現,大唐繼承自前隋的租庸調的稅製就在事實上失去了作用。

  因為租庸調的基礎是人頭稅和土地,隨著人頭稅的被海外開發集團的配股收益取代,越來越多的百姓離開土地,租庸調的消失隻是時間的問題。

  去年大大小小的收入加在一起多達兩千三百萬貫,除去開銷,結餘也有九百萬貫。

  加上拍賣草場得到的兩千四百萬貫收入,國庫裏現在躺著三千三百萬貫的資金。

  這些收入裏隻有價值三百多萬貫的實物,其他的都是現金。

  都是現金,都是現金!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也是朝廷發愁的地方。

  按說大唐一直飽受金屬貨幣缺乏的困擾,如今得到這麽多現金,對貨幣缺乏會有根本性的緩解。

  但是雲浩卻特意提醒李二和民部,這些現金花出去的時候要注意有人惡意大量囤積,再次造成貨幣緊缺。

  如此多的現金不花出去,對錢幣缺乏的現狀並沒有什麽幫助,有錢的感覺很踏實,但是該怎麽去讓這些現金流通出去卻是個難題。

  李二和文武百官從來沒有想過花錢是一件這麽難的事情。

  雲浩並沒有給李二提出什麽具體的意見,隻是提醒了一下,一副不想摻和的模樣。

  李二卻是傻眼了,老子還等著你主動湊上來呢!

  你咋就是不出頭?

  雲浩之所以不主動摻和,是抱著讓李二主動求上門的心思,掌握主動。

  李二多精明的一個人,怎麽會鑽雲浩的套子?

  他見朝中的重臣沒有什麽建設性的意見,就把主義達到了各部門的那些專業會計身上,這些年輕會計頭腦靈活,受雲家的思想影響很深,說不定有辦法。

  年輕的會計們也沒有讓他失望。

  很快民部的會計們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用其他東西代替金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