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忙 (求一切支持)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333
  年前這段時間的大唐很忙,是所有人都很忙的那種忙。

  上到皇帝,下到平頭百姓,都想在年前盡量的完成手頭的工作,安安心心的過個年。

  皇帝和孔氏的鬥法還在繼續,雲家還沒摻和到其中,但已經把《大唐商情》等輿論平台向皇帝傾斜,做好了下場的準備,就看其他的儒家人什麽時候對皇帝發難了。

  雲家嫡長子要成親,場麵自然不能小了,準備工作不能糊弄,上上下下的人都在做精心的準備。

  婚禮定在二月初六,日子是當年李淵找欽天監給定下來的,婚禮的地點就在崖州,雲浩在未來一兩年也不準備會長安,至少在皇帝和孔氏沒有分出勝負前是不打算回去的。

  管東來回了長安,安排管氏商行年底和年後的工作,管氏的生意煩雜,關係網龐大,管大兄的能力雖然很強,管理生意沒有問題,但處理人際關係還略顯稚嫩,需要管東來在一旁坐鎮。

  年後他會帶著自己數量眾多的兒子再來崖州,管母則是留在崖州陪著閨女,等她出嫁後才會離開。

  朝廷也很忙,年中的時候落馬的官員太多,留下的爛攤子也太多,年前要做好調整,保證開年後整套體製可以順暢的高效運行。

  民部非常忙,這一年巨量的財政數據需要統計,還要做新一年的預算,工作量很大,人手不夠用,蕭瑀就跑到各部去借會計。

  各部衙門的官吏原本是對這些會計很不喜的,可這幾年下來,他們發現這些逐漸成長起來的年輕會計不但能把衙署的財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還能靠著他們豐富的知識儲備幫自己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越用越順手,有種離不開這些小年輕的感覺。

  年底前,各部也很忙的,蕭瑀借人的要求自然讓人不喜——

  老子們的活兒都沒有做完呢,想借人?做夢去吧你!

  尤其是吏部,官員考評的經濟指標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自己的會計都不夠用,怎麽可能借人給民部?

  長孫無忌難得理直氣壯的拒絕蕭瑀一次,心情很好的躲在值房裏品著雲浩送給各部衙署的名叫普洱的新款大葉茶,隻覺得這種茶甘甜清冽,別具一番風味,絲毫沒有想過雲浩為什麽要免費給朝廷的衙署提供這種茶葉。

  他低估了雲浩連續在朝廷衙署薅羊毛的無恥決心,也低估了蕭瑀這個老頭那過剩的精力。

  蕭瑀再次越過吏部,向皇帝進言,希望朝廷可以在年後通過招收臨時工的方式再招收一批南海道的財會人員,增強民部的統計和計算能力。

  李二對這些年輕的南海道出身的官員十分滿意,也沒多想就答應再招收兩百人,除了留給中樞部門一百人,其他的安排到地方上去,擴大地方財會改革的試點範圍。

  得到消息的長孫無忌先是把自己的值房砸了一遍,之後找到魏征,讓禦史台出麵彈劾蕭瑀的越權行為。

  蕭瑀對其他部門都挺大方,唯獨對討人厭的禦史台提出的資金申請和分配卡的極嚴,魏征對民部是一肚子的火,既然吏部把蕭瑀的把柄送到了自己手裏,那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

  大噴子發動,李二和蕭瑀君臣二人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連忙采取補救措施,把臨時工考試與招募正式交給了吏部和禮部,事情才平息下來。

  李孝恭啥都沒幹就撿了個大西瓜,禮部的人終於從每三年抖一次變成了一年一小抖,三年一大抖,在禮儀、祭祀等活動以外找到了一個像真正的職權部門挺進的突破口,李孝恭這時才覺得自己這個郡王當得有了些滋味。

  大唐非正式的官方部門也很忙。

  醫管司和文華司都是那種還沒有找到組織的半獨,立部門,沒有中樞的衙署願意接收他們。

  這導致這兩個部門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出來皇帝和民部按時給他們撥款,其存在感幾乎沒有。

  兩個不能想要得到朝廷的承認就必須苦練內功,做出成績,以期早日修成正果。

  醫管司老大竇奉節整日裏忙的腳不沾地,為醫官司的未來不停奔走。

  這幾年道門醫館遍地開花,大大小小的開了接近兩千三百家,基本覆蓋了除南海道、隴右道西北地區、河北道關外地區和一些羈縻州外的所有大唐治下的州縣,與各地的私人醫館及關中地區的公立醫館構成了大唐醫療係統的基本構架。

  大唐的醫療水平上升了好幾個台階,但其影響力隻是集中在民間,朝廷對醫管司的態度很是冷淡。

  文華司也麵臨著同樣的尷尬。

  其旗下現有識字學校近一千五百所,專業學校兩百六十所,培養出適合作為預備初級技術工人的學生近二十萬,高素質的專業學校在校生五萬多人。

  按說這樣顯著的教學成果可以稱得上教化彰顯了,奈何這些學生的去向明確,基本不可能進入官員體係,所以並不被主流認知所承認。

  在大部分人眼裏文華司的工作更像是在培養工人,而不是培養精英,那些識字學校和專業學校都算不得是真正的學堂。

  試問在這樣的大環境裏文華司的地位是多麽低下。

  好在兼職文華司老大的蘇令農是農家掌舵人,對旁人的眼光並不在意,否者他都可能幹不下去。

  蘇令農也在奔走,試圖給文華司正名。

  年後文華司還要在劍南道、江南西道和嶺南道建立分部,新建三百多所識字學校,六十多所專業學校,可有的忙了。

  大唐最忙的應該就是海外開發集團了。

  他們隻忙著三件事,但每一件事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投入都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

  這三件事分別是:移民,開荒和......殺人!

  三十多萬的移民運了一年多才運了一半,南洋的開發需要巨量的人力,沒有人,一些免談。

  所以朝廷和各個勢力都很著急,急到把駛向南洋的船隻都做了改造,每艘船上都在貨艙裏增加了幾十個吊床位或是多達五層的上下鋪,船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塞滿了人,移民們幾乎沒有活動的空間,休息都是按時間輪流分配床位的,其他時候多是在甲板和艙頂上望著大海發呆。

  即便是崖州造船廠所有狀態良好的試航船隻也加入到運送移民的隊伍裏,想要把所有人運完也需要半年的時間。

  未來盡快完成移民任務,李二不得不下了一個臨時的遠洋船隻征用令,征用了一千多艘大小海船,分兩次把剩餘的移民全部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