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老將風采,再加把火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349
  南海道發生大量專利侵權案件的消息傳到長安,山東士族都快瘋掉了。

  雲浩前段時間就和皇帝合作把他們的麵皮扒了個清潔溜溜,到現在還沒有從百姓的信任危機中走出來,此時又爆出這樣的醜聞,這是要整死人的節奏啊!

  他們忍不了了,抓著雲家和南海道都督府狼狽為奸,蒙蔽皇帝和朝廷,私自通過未經大朝會討論的律法這一點,展開了有氣無力的彈劾。

  這次禦史台的噴子們沒有摻和,禦史台還沒有從郭淮等人帶來的名譽損失中恢複過來,冒然下場可能會引火燒身,魏征不想禦史台陷入到另一個漩渦之中。

  而且托雲浩的福,禦史台早就超額完成了今年的彈劾任務,業績好得不要不要的,禦史們也不想多得罪雲浩和潘攸。

  禦史台不出來拱火,朝堂上就是風聲大雨點小,雲家和南海道都督府又遠在天邊,對他們的彈劾隻能用短小無力來形容。

  這幫人拿罪魁禍首沒辦法,就轉移目標,集火攻擊刑部尚書劉政會,彈劾他老眼昏花,連《專利保護條例》這種與中樞基本法有明顯衝突的地方律法都能批複通過,還和南海道搞出了一套涉及全國的追責機製,導致立法和司法混亂,影響朝廷律法的權威受損。

  尤其是那套地方與中樞的聯合追責機製,這簡直就是把地方法規變相上升到了基本法的程度,讓一個偏遠地區的律法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通行全國的能力,這尼瑪不是主次不分嗎?

  他們要求皇帝嚴懲劉政會。

  劉政會雖然年紀大了,可火氣一點都沒變小。

  他先是當朝自辯,擺事實講道理,把地方法規與中樞基本法的關係做了說明,並給朝臣和皇帝普及了大唐的立法和司法原則,證明自己並沒有錯。

  先是正麵駁倒了彈劾他的官員,然後……

  他當朝脫下紫色官服掛到大殿的盤龍柱上,一把搶過太極殿儀仗侍衛手裏的金瓜錘,開始追殺那些彈劾自己的家夥!

  整個朝堂變得雞飛狗跳。

  劉政會把官服掛在盤龍柱上,就是在告訴皇帝:老頭子我受了不白之冤,我要拚命了,你可別攔著,敢攔的話我連你一起揍!

  李二沒想到一向以老好人麵孔示人的劉政會氣性這麽大,便沒有讓人阻攔——他一個顫巍巍的退役老將能有多大的殺傷力?讓他發泄發泄也好,省的憋壞了身體。

  不隻是李二這麽想,大部分朝臣也是這麽想的,竟然沒有一個人出來勸解,都蹲在一旁興致盎然的看大戲。

  顯然,他們低估了老劉的戰鬥力。

  退役的老將他依然是老將,不能用普通人的標準來衡量。

  隻見老劉身形矯健,如鋨虎一般撲向敵人。

  出手幹淨利落,有兩人被老劉當場掀翻在地,其他人見勢不妙,扭頭就往殿外跑,須發皆張的老劉一手沉重的金瓜錘,一手一尺來長的象牙笏板,追在這些人身後,接連又幹翻三人,一直追到靠近朱雀門的地方才被不知情的千牛衛給攔下來。

  劉政會的剽悍鎮住了所有人,直呼老將軍咱們惹不起啊!

  魏征和禦史們在旁邊默默擦汗,他們以前可沒少往老劉頭上扣帽子,老劉都沒有對他們發飆,還真是幸運呀!

  老劉的行為怎麽都逃不過擾亂朝堂秩序和當眾毆打官員的事實,所以他屁股底下的刑部尚書的位置便沒了,但第二天就上任了光祿大夫,成了皇帝近臣,可見其聖眷不衰。

  刑部尚書出缺,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朝堂上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這個位置的爭奪上。

  李二奉行能者上的原則,把大理寺卿孫伏伽弄到了刑部,暫代刑部尚書一職,把大理寺卿的位置空了出來,久久沒有宣布繼任人選,吊住了朝臣們的胃口。

  《專利保護條例》引起的風波意外的被壓製了下來,其影響限製在了工商界。

  雲浩一看,這種情況哪裏能行?

  他們四人要的是破冰,是盡量擴大影響,掀起思想的局部變革,不是不溫不火的悶頭發財。

  所以他們又搞出來一個《個人著作權保護條例》,將知識產權保護擴大到文化領域,給即將熄滅的破冰之焰加了一把火。

  還是之前先斬後奏的套路,緊接著把他們手裏提前抄襲好的一票著作一股腦的放了出來。

  這些著作包括雲濤署名的《三國演義》、《華夏上古史略記》,雲秀澤署名的《海權論》、《社會發展淺析》,劉建國署名的《資治通鑒》和《世界簡史》。

  還有諸如四人聯合署名的《童話》,雲秀澤執筆編寫的白話小說《孟薑女》、《白蛇傳》、《花木蘭》以及人物傳記《平陽昭公主傳》等一係列以女子為主題的文學作品,還有雲濤編寫的如《大唐農業技術簡述》、《家禽家畜飼養規範》這類的實用型工具書以及縮水版的《十萬個為什麽》這樣的科普書。

  林林總總七八十本書一下子出現在大唐各地的書店之中,極大的滿足了百姓的文化需求的同時,坐等大魚上鉤。

  不出所料,半個月不到的時間,盜版就開始橫行。

  雲家對那些盜版商毫不客氣,各地的府衙陸續受到雲家的維權訴訟,大唐文化界一片大嘩。

  追索盜版商責任這種事情雖然出現過,但多半都是無疾而終的結果。

  雲家的這一波維權訴訟卻不同,因為有了《個人著作權保護條例》,雲家的追責行為便是有法可依的,地方上的人若是還敢攪渾水,雲家和朝廷一定會讓他們好看。

  所有的訴訟都有充足的證據,又有雲家在各地的人員盯著,案件的審理速度很快,共有七十多家盜版商的印刷作坊被封,二十多家賠償了巨額的版權費用,出版印刷行業一片哀鴻。

  事情經過《大唐商情》和《文藝》等四家期刊的報道,滿大唐的文人們都驚呆了。

  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趕緊的,街角XX書商盜版我的書,一分錢費用都沒給,還敢說我的書不好賣!

  告他!

  今年各地官府的日子又不好過了。

  當然,也有那種說雲家人是在販賣學問,罵他們有辱斯文,也有意識到危機來臨的,比如之前幾乎壟斷了中高端知識傳播的世家士族。

  大唐幾乎一多半的出版印刷是掌握在世家士族手裏的,雲家這一下就搞掉了相當一部分他們手中的知識壟斷渠道,本來近幾年世家士族的地位就岌岌可危,雲家的這一波操作對他們的處境來說就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