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論專業會計的重要性(求月票求打賞求訂閱)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547
  飛艇降落到雲家莊子時正好是午時,雲浩請李二又吃了一頓土豆燒牛肉。

  他也邀請了魏征,但這老頭一落地便氣哼哼的回家休養去了,臨走時還向李二請了半個月的病假。

  雲浩那一下雖然沒能要了魏征的老命,但純金手槍依然把他砸成了腦震蕩,走路頭都暈,休養身體便成了他的首要任務。

  李二吃完飯,沒有馬上回長安,而是到了十六衛步卒的演練場,叫停了持續小半個月的武力示威,帶著五千步槍手進城去處理遺留下來的問題。

  結果有些尷尬,長安沒有他預料中的混亂和蕭索,城中已經恢複平靜,百姓們該幹嘛還幹嘛,沒有一絲的緊張氣息。

  李二擺出的那種王者歸來的大場麵隻是嚇壞了一些還沒斷奶奶的小娃子,五千步槍手在朱雀大街上擺了一個時辰造型就出城歸營,各找各媽去了。

  他離開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長安雖然有過幾天緊張的局勢,但前天晚上房杜、長孫無忌、劉政會、孫伏伽等文臣聯合在外的那些武將已經完全控製了事態。

  訓練了一年多的十六衛大軍閑的快要廢了,正巴不得出點什麽事,好讓自己撈點軍功,看著世家,口水流了老長。

  但世家這次慫的特別快,也就琅琊王氏鬧出了一點動靜,被李績帶著三萬騎兵三兩下便給鎮壓了下去。

  李二回到禦書房,召集房杜和長孫無忌,聽取他們的匯報。

  “陛下,現在的情況大致平穩,琅琊王氏被李尚書帶兵圍在祖地之中,該如何處理,還請您定奪。”

  房玄齡匯報道:“各地也沒有什麽大的起伏,洛陽已經解除戒嚴,城內的犯事人員正在向長安押解,後天可以到達,河北道還有兩萬騎兵在進行訓練,是不是要讓他們撤回?”

  “不必了,讓兵部下令,將這兩萬人調往幽州,朕會給羅藝下旨,請他在臨渝關建軍寨,這兩萬人就在那裏駐紮吧。”

  李二的命令讓房杜與長孫無忌都是心頭一跳。

  是要對高句麗動手了嗎?

  可他們誰都沒有問出口,現在的要緊事是處理國內的事情,對外征伐還沒到時候。

  也許皇帝隻是為了試探一下羅藝也說不定。

  三人繼續匯報。

  杜如晦道:“刑部和大理寺已經將主犯進行了判罰,臣等看過刑部和大理寺呈遞的卷宗,並未發現有不妥之處,最後的批複還請陛下聖裁。”

  李二拿起一份卷宗,一邊聽匯報,一邊看了起來。

  “此次涉及到的五品以下官員共計七十四人,五品以上官員十六人,四品官員六人,還有一些已經致士的官員三十六人。”

  杜如晦說著就有些生氣,作為宰相,他對這些官員隊伍中的敗類深惡痛絕,表麵清明的大唐吏治如此不堪,讓自己這個百官之首麵上無光。

  “臣建議對這些人嚴懲不貸,刑部與大理寺雖然已經做出判罰,但隻是給了這些人相應的懲罰,防微杜漸才能避免這種事情再次出現。”

  “臣請陛下對官員經商之事立法,之前上下對這類事情都是模棱兩可,是時候付諸律法了。”

  “嗯,杜卿此言深得朕心。”

  李二抬頭,眼露憤怒之意。

  他隻是大致掃了幾眼這些卷宗,裏麵的一些事情真是不堪入目,讓他心中怒火難平。

  但這種事情是禁不掉的,真要這麽做,肯定會引發其他的問題。

  “杜卿,此事牽連甚廣,切勿操之過急。”

  “你可先去雲家莊子,聽聽雲浩對此事的看法,等有了可行之法,再議不遲。”

  “臣遵旨,明日便去尋靖海候。”

  杜如晦退下。

  李二放下手裏的卷宗,對長孫無忌道:

  “輔機,你來說說吏部的安排。”

  長孫無忌從袖中取出兩封厚厚的奏疏,呈遞到皇帝麵前。

  “陛下,這裏有兩封奏疏,一封是吏部對所有涉事官員的處理意見,一封是需提拔安置官員的名單,請陛下禦覽定奪。”

  李二對吏部的處理意見並不感興趣,左右的結果不外乎罷官去職而已,沒什麽好看的。

  他關心的是這份提拔官員的名單,這次鬧出這麽大動靜,一下子幹掉一百來名各地的官員,整肅吏治隻是一個方麵,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製才是主要的目的。

  這份名單裏的人對能否達到這個目的至關重要,因此他非常重視。

  而且裏麵還牽扯到朝堂的平衡問題。

  長孫無忌雖然是自己的大舅哥,鐵杆心腹,但吏部尚書的權利極大,不能給他建立山頭,拉幫結派的機會。

  大唐需要的是能臣,不是權臣。

  名單裏的很多名字都很陌生,一看就知道有不少人是寒門出身。

  朝堂想要徹底擺脫世家的影響,就要引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寒門會是接下來朝廷扶持的重要對象。

  李二對這些官員的安排在整體上是滿意的,長孫無忌並沒有在裏麵摻沙子。

  可看到最後附屬的上百個連表字都沒有的名字時,他的腦中全是問號。

  “輔機,最後這些人也是要安排的嗎?為何隻有名字而沒有官職?”

  長孫無忌聽到皇帝問到這個,微胖的臉頰一下子就垮了下來。

  “陛下,這是民部的請求,希望給這些新進的主官們配上一個精明的賬房,免得他們到任以後連賬都算不明白。”

  “這些賬房全是民部聘用的,都是準備參加後年明算科考試的南海道考生......”

  他說到這裏就說不下去了,因為蕭瑀那口沫橫飛的模樣突然出現在他的腦海,頓時便覺得異常的憋屈。

  蕭瑀手下的那幫小孩兒特別能幹,每月準時完成的工資表緊緊扣住了各級官員勳貴的錢袋子,民部的地位水漲船高,他的心情一直不錯。

  但他也有不高興的時候,就比如這次的大麵積抄家和罰款。

  已經上報到民部的數據和民部通過雲家提供的資料計算出的結果差距極大,這可是涉及到幾百萬貫的資產清算,差一個小數點可能就是上萬貫的款項流失,掌管朝廷錢袋子的民部哪裏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

  於是民部便派出了這些專業會計去負責清算,他們反饋過來的結果是大部分地方的賬目都是一團亂麻。

  蕭瑀心裏一合計,幹脆從根源上結束這種混亂,可大範圍的推行朝廷各部的財會製度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就想要在那些新上任的官員那裏做一個實驗,檢驗其可行性。

  他找到長孫無忌,向他提出了要求。

  長孫無忌當然不幹。

  安排官員是吏部的活,你民部的把爪子伸的太長了!

  可蕭瑀現在的腰板很硬,用批給吏部一些專款為條件,讓長孫無忌答應向皇帝匯報工作時順帶提出給這些官員配備專業會計的事情。

  長孫無忌恨得牙癢癢,但還是答應下來,反正決定權在皇帝手裏,老子隻管提建議,事情成不成就沒老子什麽責任了。

  李二看著這份名單,想的更多......雲家準備把勢力向地方擴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