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名人計劃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366
  崖州兵工廠自李二登基便開始大量生產鋼弩、大唐一號步槍、手榴彈和冷鋼武器,庫存十分充足。

  半身胸甲這種護具的生產是流水線作業,隻要坯料跟得上,軍工廠的鍛壓車間每個月能生產三萬套,寬沿鐵盔生產更簡單,要是全放開產能,一個月就可以給十六衛大軍提供出二十萬頂。

  攜行裝具的生產比較麻煩,單兵的好說,民間的製衣作坊都搞得定,戰馬的攜行具就比較複雜了。

  既要考慮駝載,又要考慮拉拽,尤其是鋼製的滾柱軸承,民間的馬車製造商可沒有能力生產這種黑科技的東西,雲家也沒有提前做準備,隻好讓自家的四輪馬車製造廠轉產,專注生產車輛所需的套軸、轉向底盤和刹車係統,把整裝車的業務打包賣給了南海集團。

  在劉建國的指導下,彈藥工廠把紙包米尼彈和木筒子彈進行標準化生產,建立了四條子彈生產線,另外還建立了一條轉輪手槍彈的生產線,為日後全威力銅殼彈藥的生產做準備。

  大唐一號隻保留一條生產線,其他兩條生產線轉產雙管獵槍。

  大唐一號的預計服役期為五年,到期後崖州兵工廠將不再生產這型米尼步槍,下一代軍用步槍將采用木筒定裝彈,新槍的圖紙已經在劉建國手中完成。

  這條生產線將在服役期滿後連同大唐二號轉輪步槍的生產線交付給兵器監,雲家會幫朝廷新建一座兵工廠。

  將作監和兵器監派來的學習人員正在來崖州的路上,這些人要在崖州兵工廠學習三年的時間,之後會和生產線一同回長安。

  黑火藥的配方已經交給了將作監,不過他們生產火藥達不到要求,將作監派來的人主要就是來學習火藥製作工藝的。

  崖州的武器生產速度加上前期的巨量儲備,可以在三個月內給大唐所有的常備軍進行換裝。

  三個月的時間也是大唐向各國移交淘汰武器的過渡時期,這段時間內大唐基本不會動刀兵,主力部隊可以安心換裝。

  冷兵器的換裝速度很快,這些新武器和唐軍慣用的武器沒有太大的差別,隻是在性能上做了提高。

  熱武器的換裝就比較麻煩,步槍、雙管獵槍、轉輪手槍這類的單兵武器沒什麽難度,這兩年十六衛有了差不多一萬人的火器部隊,換裝輕武器對這些部隊影響不大,真正難得是那些重武器的列裝和訓練。

  之前的大唐陸軍沒有配備火炮,一下子要建立三百個炮組,合格的炮兵幾乎沒有,隻能從南海艦隊的現有炮手中挑選教官,到長安去教授這一新兵種。

  李二相中了南海號艦長周仁和廣州號艦長靳山豹,這二人是程咬金推薦給他的,此外還推薦了七個炮長給他,李二照單全收。

  為了招攬這些人,李二可謂是下了血本,周仁和靳山豹從從六品的南海艦隊校尉躍遷為正四品上的千牛衛中郎將(今年初李世民改左右備身衛為千牛衛),成了天子近衛將軍,七個炮長也從九品末流的左執戟長升為正八品下的千牛衛左右執戈。

  給升官還覺得差點意思,還許給他們每人一座修德坊的宅子,李二又給喪偶五年的周仁賜婚,讓他取李神通孀居的二女兒洛川縣主為妻,基本上是要承包周仁下半生的節奏。

  周仁和靳山豹還有七個炮長都不想離開南海艦隊,但雲海以不能耽誤他們的前程為由,讓他們去長安發展。

  為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雲海讓他們的家人跟他們到長安去,還給他們安排了工作,年紀大些的子女直接進入科學院或南海醫學院涇陽分校學習,兩個年紀小的孩子送到雲家莊子的小學繼續學習。

  九人雖然舍不得離開艦隊,但大帥已經幫他們做出了選擇,也就不好再說什麽。

  四月初六,南海艦隊官兵為他們舉行了熱鬧的歡送儀式,雲浩兄妹三人代老爹給他們送行。

  九人登船時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這個他們生長了二十多年的地方。

  李二挖雲家的牆腳,雲浩是很不高興的,好好的海軍人才被弄去當了陸軍,南海艦隊的損失不是一般的大。

  於是雲浩也啟動了未來名將的發掘計劃,軟磨硬泡的把席君買和劉仁軌給調到了南海道的岸防艦隊,薛仁貴、劉仁願和裴行儉都被雲家商隊帶到了崖州,進入南海學院學習。

  這幾位都是十一二歲,雲浩收他們還說的過去,不過兩小隻更有想法,他們連六歲的王方翼和剛滿周歲的唐休璟都沒放過,讓長安的胡允去“誘拐”這兩個孩子,用的名義是雲浩要收他們為徒。

  劉建國的路子和雲家三兄妹不同,他盯上的是大唐未來的肱骨文臣。

  他到李淵那裏打秋風,說想請狄之遜做自己的五經先生,李淵對這個經常給自己送些小玩意兒的幹外甥很是喜歡,就讓人把還在夔州當縣令的狄之遜掉到崖州來擔任都督府功槽,順便看看這個人怎麽樣,如何會引起這個摸不清底細的小少年的注意。

  劉建國又跑了一趟都督府,帶著雲海的親筆信,請潘攸把還在長安遊學的馬周招到崖州做崖州北城區的教令官,相當於區縣的教育局主任。

  潘攸很懷疑劉建國的動機,表麵上答應了他的請求,但私下還是向雲海做了求證,得到雲海的確認,他才向吏部發去了備案文書。

  他的權力很大,可以認命教令官這種末流官員,但還是要到吏部那裏報備一下,看上去是走個形式,卻能免去引起皇帝的猜忌和吏部的不滿之類的麻煩。

  雲海和雲浩投資的是皇帝,劉建國和兩小隻投資的是文武名臣。

  從此事上可以看出,穿越五人組對未來有著明確的期望,希望大唐能按照他們的意願前進。

  這些人都是注定要在曆史上留下姓名的,即便是穿越五人組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軌跡,可曆史的慣性依舊強勁,他們必須全力以赴。

  曆史走向未知,五十年內的曆史變化會非常激烈,足以改變未來的世界格局。

  他們要在曆史完全模糊之前抓住最後一波人才資源,才能保證在未知的風暴之中穩如泰山。

  未知的曆史給他們帶來了恐懼,何去何從將是他們要探討一生的命題。

  未知的曆史也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和憧憬,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現心中的理想會成為他們人生的意義與證明自己真實存在的注腳。

  曆史會變,初心依然。

  這可能是最難做到的事情,也是所有曆史穿越者不斷折騰的原動力,或者說是他們保持理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