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換裝(中秋快樂,願祖國繁榮昌盛)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368
  這種劃時代的後裝炮貴嗎?

  答案是相當貴,也就是雲家不差錢,才生產了這麽多出來準備裝備岸防部隊。

  這種火炮以年號命名為“貞觀一千四百七十年型岸防炮”,口徑九十毫米,架退原理,重達兩噸半,六倍口徑炮管,四條螺旋膛線,炮彈采用機械引信碰撞引信,彈頭內裝五公斤顆粒火藥和一公斤鋼珠,發射藥為栗色火藥,藥柱采用絲綢包裹,拉發式點火方式,仰角範圍負五度到三十一度,最大射程六千米,有效射程四千到四千五百米,最小射程兩百三十米,炮彈毀傷半徑三十米。

  這種架退式後裝炮是由穿越五人組合力設計,製造難度幾乎達到雲家機加工能力的極限。

  炮身的難點在於密封炮閂和炮管膛線。

  因為沒有符合要求的炮鋼,炮管不得不做的非常厚,與炮膛接口最厚,有二十一公分,炮口最薄,九點五公分,炮膛就是個四百斤重的鐵疙瘩上掏出了一個圓柱形的洞,這才造就出一門短身管小口徑火炮重達兩噸半的奇葩情況。

  為了炮管膛線的刻畫,雲浩和老爹設計製造了三台大型推進式鑽床,依靠堅硬的金剛石刀頭才讓炮管的量產成為可能。

  此型岸防炮的核心在炮彈上,盡管這種炮彈連高爆彈都稱不上,勉強隻能叫做大開花彈,但其身上卻集中在雲家最高的科技成就。

  炮彈的結構並不複雜,真正的難點在於引信。

  劉建國在鍾表廠忙活一個月,在四十五中方案中篩選出合用的三種,並經過六十多次試驗,最終選定了高碳鋼撞針加青銅彈簧加延時鎖的結構加以定型生產。

  別小看這個引信,它的精度要求和H4型航海鍾的核心零件相同,以崖州鍾表廠的加工能力,每月隻有三千個合格品的產量。

  炮彈的外殼是參考後世六十年代的半冷凝鑄造工藝生產。

  再有就是發射藥和爆破藥,其生產工藝與配比采用的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技術,達到了礦物火藥的頂峰。

  五十門火炮集中了雲家機加工廠和兵工廠兩個月的時間,近七成的生產力才勉強搞定,核算成本平均每一門大炮要四萬六千貫,雲浩開價五萬貫還真不是獅子大開口。

  就這已經鎮住了程咬金和馮智辛,原本被深深震撼的兩人聽到雲浩的報價瞬間就變成了霜打的茄子。

  “兩位不必失望,這種火炮本就是給重要港口防衛用的,不是給作戰部隊準備的。”

  雲浩解釋道:“這麽重的火炮也不適合隨軍行動,除非是要攻打堅固的要塞,這種火炮給你們也沒用。”

  老魔頭戀戀不舍的把目光從火炮山移開,對雲浩道:“這種火炮我代兵部訂五門,炮彈五千發,你派人先送到登州去,等陛下的調撥命令。”

  雲浩明白他的心思,笑道:“盧國公,您太心急了,北方的事情還有幾年才能開展,到時候兵工廠會有新武器出現,更適合北方戰場使用。”

  “我會送兩門火炮給陛下,讓百官看看科學的力量,您荷包裏的錢可不是用來幹這個的。”

  老魔頭撓撓鋥光瓦亮的腦門道:“送上門的錢都不賺,這可不是你的性格。”

  “您說笑了,有的前能掙,有的錢不能掙,我分的清楚輕重。”

  雲浩對張慶招手道:“去把給南洋先遣軍的裝備拿過來。”

  張慶得到命令,帶著幾個家丁去了靶場的武器庫,不多時就帶著幾個箱子回來。

  雲浩打開一個長方形的箱子,裏麵有十支雙管獵槍,他拿起一支道:“南洋潮濕,大唐一號和二號步槍的彈藥容易受潮,這把槍用的是木筒彈,彈體上有石蠟密封,防潮性非常好。”

  他把扳機撥到待機發狀態,鬆開撅把開關,輕輕用力,槍管撅開露出兩支槍管的槍膛。

  取出一白一黃兩顆子彈放入槍膛,把槍交給老魔頭道:“白色子彈是霰彈,裏麵有十五顆小鋼珠,一打一片,有效射程二十米,對付密集陣型很有效,黃色的是獨頭彈,和大唐二號威力相當,還有一種藍色子彈,裏麵是沙包,不致命,可以用來驅趕敵人。”

  “兩個扳機可以單獨擊發,也可以同時擊發,不過我不建議同時發射,後坐力太大,容易受傷。”

  采用木筒子彈也是無奈之舉,劉建國在紙殼子彈的研發上陷入困境,現有的紙都不符合要求,要想實現紙殼彈的量產還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

  木筒子彈雖然生產工藝複雜,但在生產成本和效率上比銅鑄彈殼具有更大的優勢,作戰效能也不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唐軍隊都要使用木筒子彈來作戰。

  老魔頭拿起雙筒獵槍照著三十米靶連開兩槍,霰彈隻有三顆鋼珠上靶,獨頭彈直接連靶子後麵的木架一起打穿。

  馮智辛也試射了幾輪,還把子彈跑到水壺裏泡了五分鍾,子彈也順利擊發。

  他倆對這種雙管獵槍很滿意,單場就下了一萬五千支的訂單,一千支交給馮智辛,四千支留給老魔頭,其他的送往長安。

  之後雲浩又給他們展示了單兵火箭彈。

  這種火箭彈采用的是直射方式,發射筒為鋼製,射程隻有五十米,彈頭重三公斤,內置七百克火藥和三百克小鋼珠,殺傷範圍十米,主要用於爆破土著的寨門和對付集群目標。

  發射時將發射筒固定在地麵或者由士兵肩扛,對準目標扣動扳機,火帽引燃發射藥,火箭彈飛出發射筒撞向目標。

  這種武器是考慮到雨林之中不適合火炮行軍,用火箭彈來增強部隊火力。

  當然,普通唐軍無法準確發射標準火箭彈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單兵火箭彈發射簡單,隻需要瞄準,然後扣動扳機就能發射。

  要說這玩意兒有什麽缺點,那就是射程近,肩扛發射時士兵需要穿特製護具,其他的就沒了,它就是士兵手中的大炮。

  老魔頭對這種簡單便宜的武器很滿意,訂購了三千枚火箭彈和一百具發射筒。

  雲浩又向他們介紹了工兵鏟和新型壓縮幹糧、方便麵、鐵皮罐頭、各類攜行裝具以及和新的冷鋼刀槍等冷兵器。

  老魔頭幹淨利落的訂購了五百多萬貫的武器和物資,僅是大唐一號步槍就訂了兩萬支,普通鋼弩三萬架,冷鋼橫刀二十萬把,前裝火炮三百多門。

  七天後,馮智辛部率先完成換轉,先行出發前往南洋。

  半個月後,飛艇帶來了兵部的確認函和李二批準采購的聖旨,崖州兵工廠庫存的新武器批量向內陸運輸。

  唐軍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大換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