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預料之中幺蛾子(月底了,月票不要浪費,砸我,我不怕疼的)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697
  國庫一下子變得充裕,朝堂眾臣回過頭再看那份預算報告時便沒有那麽抵觸。

  “有了錢就要花,錢放在國庫裏又不會下崽。”

  這句話是蕭瑀最近的口頭禪,他絲毫沒有替大唐捂住錢袋子的覺悟,批條子的時候異常的痛快,和唐儉在民部時扣扣搜搜的反複審查完全相反,隻要下麵遞交的申請不過分且是必要開支,他批複的時候都不帶打磕巴的。

  當然他也不是毫無原則,要是有人想要錢去搞什麽麵子工程或者沒有必要的政績工程,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他在禦史台還是有些麵子的,管你是誰,隻要你想亂搞,保證讓你嚐嚐魏黑子的威力。

  李二見國庫有錢了,就想給官員們漲工資,特別是在長安的官員,隨著社會發展,長安的物價水平也在上升,房價和房租上漲了差不多一半,一些基層官員連房都快租不起了。

  工資沒有漲太多,基本是以物價水平為參考,但是每月都會額外發些福利下去,折算下來漲幅大約在三層到四層之間,級別越低漲幅越大,到吏員一級的時候工資翻倍。

  漲薪的舉措讓李二收到了一大波讚美,小吏們更是對皇帝感恩戴德。

  長安大,居之不易啊!

  關於官員們的住房問題,李二采取了雲浩很早以前就提出的官邸製。

  不那麽嚴格的說,官邸製是一直存在的,基本上集中在地方上,府縣一級的官員大多數都住在衙門的後院裏,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這些官員不用為住房發愁。

  可京官和吏員們的情況與那些地方官不一樣。

  長安的官衙就是個單純的辦公場所,很少允許官員住在衙門裏,尤其是三省六部這樣的部門,更不允許住人了,官員們隻能住自己家或租房住。

  而那些吏員的情況要比官員的情況更有不如,他們要是家就在長安或是取了個長安媳婦,還能有地方住,要是外地來的家境一般的吏員可就慘了,隻能蝸居,更別提把家人接過來了。

  針對這部分無房可住的官員,民部撥款,在群賢、務本、宣平和安定四坊建立四個大型家屬院,免費提供給他們居住。

  外地各道、府、縣也根據需求建立一批房屋,供那些無房少房的官吏們居住。

  這一項開支計劃投入兩百萬貫,分五年完成。

  工部拿到三十萬貫,用於津門到關外鐵路線路的勘探規劃。

  給兵部的預算一步到位,李績高興的派段誌玄去崖州訂購武器,他自己則和一幫將領討論軍隊換裝後的訓練工作。

  蕭瑀還很大方的撥給吏部十萬貫,用於改善官員們的辦公條件。

  長孫無忌難得的在前半年的朝會上沒和蕭瑀吵架。

  禮部也得到了十萬貫撥款,用於修整各處祭祀場所。

  刑部也沒落下,李二給了劉政會二十萬貫的專項資金,讓他領銜完善大唐律法。

  這些都是官方部門的一些開銷,對半官方的部門,李二更大方。

  文華司收到多達兩百萬貫的現金,李二要求他們再建一千所識字學校,把識字學校從關中向其他地區擴展。

  醫管司得到五十萬貫,他們的任務是盡快讓道門醫館開遍大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醫療係統。

  海外開發集團拿到的錢最多,達到四百二十萬貫,用於向南洋的移民計劃,南洋土著挖礦還行,搞建設還得大唐人自己來。

  一番大手大腳過後,上元節前,民部給出了一個國庫盈餘不足百萬的報告,要不是上元節後就有一筆錢到賬,看到這個結果的人非得瘋了不可。

  文武百官們在朝堂上感慨:錢這東西,果然是來得快去的也快!

  ……

  長安大筆的花錢,讓人瘋狂,南海道這邊也在大把的花錢,也同樣讓人瘋狂,隻是讓人瘋狂的原因不同而已。

  這個年雲浩過得很不爽,不單是因為自己大年初一都下不了床,還因為初六府衙一複工就鬧出了幺蛾子。

  事情的起因是埡口港的征地工作出現了重大事故。

  當初雲浩和李淵打賭,讓自己的學生與儒家學子比試辦事能力,李承乾帶隊負責豐裕港區庫區擴建和集村並寨,那幫儒家學子負責埡口港區相關工作。

  本來這就是個考驗人耐心的任務,李承乾帶著師兄弟們一步一步的做的很順利,親自拜訪港區內的農戶,商談征地的事宜。

  之前都督府開出的條件並不高,地價僅是市場價的兩倍,外送一棟兩層小樓。

  如此條件放在後世算得上是非常優厚了,可在大唐就行不通了。

  後世的農戶基本不靠田裏的產出生活,而大唐的農戶絕大多數隻能靠土裏刨食,沒了土地,他們大多隻能坐吃山空,農戶們當然不願意丟了生計。

  港區擴建要占地,而農戶又不願賣地,雙方有天然的衝突。

  不隻是豐裕港區有這樣的問題,其他地方也有,不過解決的方式千差萬別,到多數是靠提高補償金或幫農戶找新的生計來解決的。

  李承乾他們用的是後者,他們修改了一下港區的配套設施規劃,在不影響原有設計的情況下,給農戶爭取到了在一處靠近港區的小山坡上修建客棧和市場的權利。

  當地人很滿意這樣的安排,靠著客棧和做小買賣也能養活一家人,甚至比種地更輕鬆。

  豐裕港的征地進行的很順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施工隊就進入港區施工。

  埡口港的那幫大少爺雖然沒有經驗,但有一幫老頭在身後指導,一開始也是和農戶們溝通,慢慢的協商,可為了趕上豐裕港的進度,手段就變得激烈起來。

  先是態度強硬的回絕了農戶們的訴求,接著不知從哪裏找來一幫青皮,隔三差五的去威脅農戶搬家,隻是他們小看了歸化黎民的剽悍,那幫青皮非但沒有把農戶們嚇退,反而被黎民農戶追的到處跑。

  大少爺們一看搞不定這些屁民,幹脆糾集了三百多個更凶狠的地痞流氓搞強拆。

  這些人趁著農戶們去城裏趕廟會,家裏留下老弱病殘的時候動手了。

  島上的農戶住的多是船屋,大膽的地痞們連警告都沒發出,就點燃了十幾棟房子,一時間港區外圍濃煙滾滾。

  結果有一個腿腳不利索的老人沒能及時跑出去,被燒死在船屋裏。

  老人的家人們回來見到老人的慘狀,哪裏還忍得住,招呼了全村的青壯直衝港口辦公區,找到還在洋洋得意的那群大少爺和地痞們就是一頓砍殺,稅官林燕帶著當地駐軍趕到時,放火的地痞已經死了二十七個,四十三個大少爺掛了四個,重傷六個,其他的也都帶著傷。

  農戶們的戰鬥力超乎想象的強,在人數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搞死對方三十一個人,自身竟然隻有一人重傷,三人輕傷,其他的人連毛都沒掉一根。

  李淵大怒,命令自己的衛隊封鎖了埡口港,讓醫學院全力救治傷者,又命令潘攸調查事情的原委。

  這不是小事,死了三十二個人,放到什麽時候都是驚天大案,況且這裏麵還涉及了他的老臣團,他必須認真對待。

  雲浩得到消息時,一臉的不敢相信。

  他早就料到埡口港會出幺蛾子,隻是沒有料到會如此嚴重。

  他原來想的是用那幫大少爺的無能來展示一下弟子們的能力,誰成想那幫大少爺看著文質彬彬,肚子裏全是壞水,連強拆這種事情都敢做。

  雲浩緊急召回了在豐裕港的弟子,等待李淵給出的處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