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賠錢買賣沒人做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335
  李二對待倭國使者的態度耐人尋味,各國使者們都在揣測大唐皇帝要釋放什麽樣的信號。

  和大唐打交道就容易出現這種不能理解其意的尷尬問題,華夏人的文化講究含而不發,說話兜圈子是常事,官方更是這樣,下至普通官員,上至皇帝宰相,說話隻說三分半,神態肢體占半分,其他六分全靠猜。

  除了受華夏文化影響比較深的周邊國家,其他國家的使者都陷入到一場不存在的頭腦風暴中。

  如果他們知道李二對犬上三田耜態度這麽好,僅僅是為了剪更多的羊毛,不知這些人又會作何感想。

  倭國之後就輪到吐蕃使者和羌王的代表出場了。

  葛爾東讚原本在高原上忙著幫還是小正太的鬆讚幹布平定紅河穀地區的頭人叛亂,根本不知道大唐早就把吐穀渾打掉了三魂六魄,直到他追著叛軍跑出星星峽的時候遇到了蠻不講理的牛進達,這才知道吐穀渾已經跪了,唐軍已經堵到吐蕃的大門口。

  他當時還想把唐軍趕走,結果他的部隊連同那些叛軍被暴躁的牛進達帶著兩萬騎兵給按在地上來回摩擦。

  也怪葛爾東讚運氣不好,也可能是曆史的宿命作祟,他們沒有在十年後的鬆州之戰碰麵,而是意外的在星星峽外相遇。

  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結果也不相同,鬆州之戰時是葛爾東讚把牛進達堵在鬆州城下壓著打,而星星峽外的戰鬥則是牛進達按著葛爾東讚的腦袋猛揍,讓人不得不感慨命運的奇妙。

  牛進達帶領的這支唐軍鐵騎駐紮在星星峽外不是為了防禦吐蕃,而是在做高原地區的適應性訓練,順帶給下麵的西域各國一些威懾。

  這是雲浩的提議,他認為大唐的軍隊缺少專業性,開發南洋還得找馮家借兵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所以提出建立幾支專業部隊。

  李二和軍神李靖也認為大唐不能靠著裝備包打天下,應該有幾支擅長在不同地域環境下作戰的軍事力量。

  牛進達和張士貴帶兵在吐穀渾訓練高原勁旅,侯君集和尉遲恭去了磧口訓練草原騎兵,張公瑾去山海關外訓練高寒步騎,段誌玄去了貴州訓練山地部隊,被重新啟用的馬三寶和蘇定方帶兵去了南詔,他倆的任務是為大唐訓練出一直擅長叢林作戰精銳步兵。

  牛進達在高原上辛苦了幾個月,也被高原反應折磨了幾個月,兵練得差不多了,但他手下的三萬騎兵減員到了兩萬,他心情正式煩躁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兩萬多吐蕃騎兵向自己的營地衝來,他火氣上升,不管吐蕃人是什麽情況,既然敢出現在大唐的領土上就要給他們好好上一課。

  於是葛爾東讚就慘了,心裏不痛快的牛進達讓葛爾東讚的心情更加不痛快。

  牛進達可不管什麽叛軍不叛軍的,反正都是吐蕃人,殺了就是軍功,賣了就是銅錢!

  牛進達領軍,騎兵三板斧祭出,兩次衝擊就把三千多吐蕃騎兵斬於馬下。

  葛爾東讚找到機會和牛進達對話,說這就是個誤會,希望牛進達可以讓他帶著部下撤回去。

  牛進達哪管他什麽原因,送到嘴邊的肉哪有不吃的道理,又進攻兩次,把吐蕃騎兵打的懷疑人生,葛爾東讚不得不投降。

  這件事情報道長安,李二讓牛進達放葛爾東讚回去,那些吐蕃俘虜被送到了李建成那裏修路。

  葛爾東讚孤身回到邏些城,小鬆讚幹布嚇哭了,嚷著讓他賠自己的勇士。

  葛爾東讚與幾個重臣商量該如何要回俘虜,最後一致要求他出使大唐,解除兩國的誤會,盡最大努力要回俘虜。

  葛爾東讚提出要求,李二還沒說話,執失思力就跳了出來。

  “大相,你別得寸進尺,陛下讓你們的俘虜去修路已經非常仁慈了,我執失部眾去年已經全族得到大唐戶籍,但當初侵擾大唐的那些部眾還在為大唐修路贖罪,犯了錯就要付出代價,你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嗎?”

  執失思力這話是在拍李二的馬屁,也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那些執失部的俘虜哪裏是在贖罪,分明是他們不想回到草原來。

  這些人獲得大唐戶籍後就恢複了自由身,但他們習慣了築路工地上的安穩生活,盡管辛苦些,但吃得飽穿的暖,大部分人都不想再去草原上和老天爺掙命,況且有了戶籍,他們能普通唐人那同樣的工錢,享受相同的待遇,把修路當成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也不錯選擇,就這樣,他們從戰俘奴隸成搖身一變,成了大唐道路建設集團的正式雇工。

  執失思力的現身說法效果很好,葛爾東讚被他說的啞口無言,隻能留下禮物,躲到一邊黯然神傷。

  羌王的使者的主要任務就是代表黨項各部對大唐表忠心,話裏話外都是在讚美大唐對黨項二十五個羈縻州照顧有佳,黨項各部對大唐感激不盡雲雲。

  李二對羌人沒什麽好印象,反叛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他們的話不可信,要找個機會徹底平定他們才能放心。

  最後出場的是南洋的眾多土王。

  這些人有的披著獸皮,有的帶著羽毛,更有的在腰間圍著草裙,皮膚黝黑身材矮小,頭發亂糟糟的,一副標準生番的打扮。

  朝會上的大部分人都沒見過南洋土著是什麽樣,隻能從他們的外貌和嘰裏呱啦的語言判斷他們的身份。

  但大朝會上有明眼人,魏征和真臘使者一眼就確認這些家夥絕對不是南洋土著。

  這些人的打扮有濃重的海島風格,可他們的眼神出賣了自己——這些人一看就是在演戲,而且演技巨爛無比!

  你聽說過哪個南洋土著能看得懂一般唐人都看不明白的詔書的?

  這些人分明就是南海道黎民假扮的!

  魏征知道內情卻不能說。

  真臘使者是不敢說,真要當堂拆穿,真臘可能就要滅國了,南海艦隊可是在近在咫尺的宏基駐紮著一支主力艦隊呢!

  土王們操著一口半生不熟的官話,磕磕絆絆的表達了要把名下土地獻給大唐皇帝的意願,李二從善如流的收下了南洋所有土地的所有權和礦產所有權,成為南洋最大的地主。

  南洋諸島也順利的納入大唐版圖,歸南海道管轄,唐軍也有了大規模進軍南洋的理由。

  ……至少在名義上南洋諸島成為大唐的領土,我們在自己的國土上調兵合情合理合法……

  之前的幾批船隊隻是小大小鬧,從此刻開始,南洋開發大戰略進入正式發力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