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鞭策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374
  島津忠久猶豫道:“石見國不在我皇的掌控之下,會不會不太合適?”

  “我們當然知道石見國主是蘇我蝦夷的支持者,但這並不重要,大唐要的隻是一個名義而已。”

  雲浩把清單遞給他,淡淡道:“隻要是朝廷認為有價值的地方就可以,不一定非得是石見國,奈良、大阪、名古屋或者神戶也是可以的,你先拿三千人的武器回去,你可以把這個條件帶給舒明天皇,讓他考慮一下,我會等你三個月的時間,到時候你們要是沒有回來,我就當這些武器賣給你了,雲家和你們的交情到此為止。”

  島津忠久聽完這話,心裏是有些感動的,雲浩沒有要求天皇必須用倭國的精華地區做抵押,而是選擇了窮鄉僻壤的石見國,可見其誠意,他恨不得馬上和雲家簽訂契約,但作為一個使者,他沒有權利答應這種涉及到國土的問題,所以顯得有些猶疑,不知道該如何和雲浩討價還價。

  雲浩見他不吭聲,擔心一向小氣的小鬼子不答應,便加碼道:“我聽從長安回來的掌櫃說犬上三田耜和藥師惠日一直想求見皇帝陛下,皇帝對前隋時倭國遣唐使的印象很不好,一直沒有召見他們,但是年後的大朝會上無論如何都會和他們碰麵,這是規矩,我可不敢保證大朝會上會發生什麽,你最好速去速回!”

  島津忠久聽到犬上三田耜的消息,心中不由焦急萬分,一旦他們在長安取得突破,自己的努力就白費了,太上皇名義上是大唐最尊貴的人,但是對朝廷的決議也沒有置喙的權利。

  決不能讓這種事情出現!

  島津忠久下定決心,一定要在犬上三田耜之前和大唐實現合作,造成既定事實,斷掉蘇我氏的路,李淵身份在那裏擺著,他以私人名義簽訂的契約大唐朝廷也不好反對,堂堂大唐總不能拋開一國君主和一個權臣合作吧?

  想通其中關竅,他向雲浩行禮道:“多謝雲侯體諒,在下馬上動身,還請您將三千人的武器交給崖州的商船來運送,以免蘇我氏半路攔截。”

  雲浩點頭答應:“嗯,舉手之勞而已。”

  “這是十萬貫匯票,島津氏希望能和您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島津忠久掏出一遝匯票放在雲浩麵前,恭敬道:“在下一定盡力說服我皇,不用等三個月的時間,年前在下一定能帶來好消息!”

  “好,我會陸續調集兵器到崖州來,你帶幾個隨從乘劍魚號回去,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我等你的好消息!”

  “謝謝!有勞您了!”

  島津忠久很著急,一天時間都不想耽誤,當天下午便帶著十來個隨從跟著劍魚號離開崖州,島津忠時留下來接收那三千人的裝備,三天後才帶著裝備乘坐雲家的商船向倭國出發。

  搞定倭國人,雲浩來到加工車間視察一百匹馬力蒸汽機的生產進度。

  雲浩沒有想現在就量產這款蒸汽機,隻是想先生產出幾台應急。

  一方麵是橡膠缺乏的問題,雖然第二批前往美洲的船隊已經出發,船隊規模也大了四倍,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想要大批量應用蒸汽機至少要等到明年的七月份以後,現在加工廠生產的還是各類機床和衝壓設備,這是為了繼續擴大機加工的規模,為明年大批量生產蒸汽機及其配套產品做準備。

  另一方麵是不想占用小型蒸汽機的產能,現有的橡膠密封件隻夠生產不到百台蒸汽機,這些蒸汽機是為了給生產設備提供動力,也是在給接下來的大規模生產做準備,但機加工的產能和技工數量確實有限,刨除兵工廠和鍾表廠的工人,可用的機加工人才不足四百人。

  他們還要每人帶三個徒弟,通過一年的實踐讓學徒們積累經驗,生產小型蒸汽機的過程也是他們教學的過程,因此效率並不高,很難分出產能去生產一百匹馬力的蒸汽機。

  但是一百匹馬力的蒸汽機現在就要用,主要是提供給軋鋼廠生產鐵軌,以大唐的鋼鐵產量,想要修一條兩千多裏的鐵路,必須從現在開始囤積鋼軌。

  鐵路可不是說修就能修出來的,在動工之前有許多準備工作要提前做好,軋鋼廠隻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測繪和鋼鐵產量才是重點。

  測繪所需的水平儀、測距儀等工具已經造出來了,但懂得測距的人卻沒有幾個,沒辦法,雲浩隻能寫信向袁天罡求助,請道門派一批懂風水堪輿的人過來,培訓這些人要比從頭教學生容易的多。

  鋼鐵產量方麵,雲浩兄妹三人加上劉建國,四個人搞出來幾套增加鋼鐵產量的方案,這些方案都是基於十九世紀中後期的轉爐底吹堿性煉鋼法和堿性平路煉鋼法設計的,但是他們都沒有直接接觸過鋼鐵生產,所以這些方案還要一一進行驗證,這是件很耗時間的工作,整個過程大概要一年半的時間,如果兩種技術試驗成功,大唐的鋼鐵生產將迎來質變,產量會翻番上漲,徹底解決鐵路和機械普及的一個小瓶頸。

  從提出計劃開始,雲浩就一直處在焦慮當中,即便是他一直告誡自己要有平常心,但他始終都處在不斷鞭策自己的狀態裏,這也是他離開長安後就帶著一股戾氣的原因。

  二十匹馬力的蒸汽機已經生產出了三套整機配件,四百個人用了七天的時間,效率低的可怕。

  雲浩沒有責怪工人們,這是他的要求導致的,工人要一邊生產一邊教授徒弟,還要把每一個步驟都詳細講解,快的起來才怪了。

  之前生產那台樣機的時候隻用了二十個人三天的時間,雲浩相信生產效率會隨著學徒們的成長而恢複到原來的水平。

  “大少爺,這三台蒸汽機是不是先組裝起來,給車間的鏜床和銑床升級一下動力?”

  雲祿滿頭大汗,身上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濕,緊緊的貼在他身上。

  他最近很忙,要在加工車間和學院兩頭跑,學院的教習要他親自指導才能搞得定那些專門生產鍾表零件的機床,加工車間也離不開他,才一個來月的時間,人都瘦了好幾斤。

  “好,你來安排吧,動力穩定後,氣缸和活塞的產量應該可以提升不少。”

  雲浩看著大漢淋漓的雲祿,眼睛有些發酸。

  “你要注意身體,不要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你是管理者,不是工人們的老媽子,你這樣不但累,工人們也會養成依賴。”

  “這次組裝機器,你在一旁指導就行,不要上手,檢驗一下工人們的能力。”

  雲祿聽得出來大少爺對自己的關心,笑著說道:“大少爺放心,小人知道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