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再收徒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225
  花錢是個技術活兒,顯然大唐君臣在這方麵沒有什麽見識,依然是按照傳統的財政開支方式來安排國庫錢糧的去向。

  大唐自建國起,國庫始終是緊巴巴的,貌似也就打突厥的時候痛快了一次,朝廷突然拿到這麽大一筆錢,真的不知道怎麽花。

  李二搞定自己的債務,無債一身輕。

  又是半個月過去,朝廷終於開竅,一口氣花了三筆大錢。

  第一是李二心心念念的大明宮開始動工,總工程款一步到位,國庫撥款七十萬貫,李二從南海集團去年的分紅中拿出十五萬貫,羊毛紡織廠的股東出資十五萬貫,整整一百萬貫,可以一口氣把這個前隋文帝時就規劃好了的宮殿修起來,兩年後大唐會結束兩代皇帝共用一個皇宮的尷尬局麵。

  第二筆大錢花在了糧食采購上,雲浩通過袁天罡的口告訴李二,今年有大蝗災,讓朝廷提前做好準備,李二設置義倉就是在掩蓋朝廷屯糧防災的目的,畢竟這種事情好說不好聽,一個處理不好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朝廷撥出六十萬貫在嶺南和交趾、占城、真臘等地區大量收購糧食稻米,這些糧食將全部充入北方各地的義倉中。

  這筆錢可以說雲浩早就幫李二規劃好了去處,不算是他的自主消費行為。

  第三筆花出去的錢用途比較雜,先是成立了一個專項資金,這部分資金有兩百八十萬貫之巨,主要用於新開識字學校,長安城的建設規劃,和在關中地區新建兩百個公立醫館。

  除了這三大塊開支,國庫還撥付給李淵十萬貫,作為他巡遊各地的費用。

  難得大方一次的民部撥付給兵部三十萬貫,用於十六衛常備軍升級技術裝備,這筆錢是大唐軍隊建立以來最大的一筆計劃外開支。

  武勳興奮異常,文官就不高興了,提出一係列的施政計劃來要經費,李二和蕭瑀經過討論,隻批準了河東道和河南府整修灌溉係統,並撥款給工部五十萬貫。

  一直無足輕重的工部尚書武士彠突然變得炙手可熱,坐慣了冷板凳的老武很不適應同僚們展示出的熱情。

  雲浩看著花錢都這麽費勁的李二,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花出去的錢才叫錢,堆在庫房裏的是破銅爛鐵。

  李二對他的論調不以為然,堅持認為過日子必須精打細算,手中有錢,心中才能不慌。

  雲浩暗罵李二是個守財奴,不過他也不想多操心朝廷的財政狀況,接下來的南洋開發前期會消耗大量的財力,這筆錢在國庫裏待不了多長時間。

  三月初,李靖帶兵到達唐吐邊境,與牛進達、侯君集匯合,經過短暫的修整再次分兵,李靖率三萬騎兵、四千步槍手和三萬六千騎馬步兵從紮隆口進入吐穀渾,作為誘餌吸引敵軍主力。

  秦瓊、尉遲恭和侯君集率五萬純騎兵西進,翻過祁連山向青海湖方向進軍,以圖在伏允反應過來前包圍伏俟城,再以伏矣城為中心配合李靖尋求與吐穀渾主力決戰。

  關中與河東,雲氏集團發出高價收購蝗蟲和蝗蟲卵的消息,想要在蝗災爆發前盡可能的減小蝗蟲的數量,沒有勞動力的孩子和老人幾乎挖遍了所有的田壟。

  月中,鶯飛草長,雲家、長孫家和皇家合作開辟的二十萬畝棉田下種完成。

  月底,執失部北上,北方羊毛紡織廠複工,海外開發集團在李建成的領導下組成了先遣船隊,載著五千退役的老府兵在登州啟航。

  ……

  一切順利,李二和朝臣們為帝國的興旺忙忙碌碌,雲家也迎來了一件喜事——雲浩再次收徒。

  年前各家相互走動,幾個勳貴提出既然自己的孩子是由雲浩親自教導的,那不如幹脆就拜在雲浩門下。

  雲浩想想也是,反正這些學生和李泰、李恪他們學得東西是一樣的,也就答應下來

  四月初六,盛大的拜師儀式在科學院禮堂舉行。

  雲浩原本想像當初收李承乾和李泰那樣,改個口,把他們的名字寫到科學譜係上就行了,但長孫皇後和一眾家長都不同意,他們好歹都是勳貴,在拜師這種大事上不能丟了麵子。

  長孫皇後也是這個意思,雲浩收她的兩個嫡子時沒有舉行正式的拜師禮,再後來收李恪和李麗質時隻是讓兩個孩子敬了杯茶,作為皇子,這麽簡陋的禮儀不合皇家威儀,所以這次李泰、李恪和李麗質三人也要參加儀式。

  雲浩也沒有忘記小班的學生,這些學生的能力在快速增強,是他在這個時代培養的第一批嫡係,十五個孩子未來可以扛起科學的大旗,理所當然的要給他們一個正式的身份。

  禮堂的中間站著今日拜師的學生,共計七十二人。

  來觀禮的孔穎達和八個大儒聽到這個數字,再結合南海學院和科學院的學生數量,看向雲浩的眼神都變得怪怪的,有震驚,有疑惑,更多的是一種名為“忌憚”的情緒。

  雲浩若是知道他們心中所想,一定會說:這是巧合,絕逼是巧合,老子哪裏敢和孔聖人比?

  李二和長孫皇後因為身份問題不能親自過來,派李神通代表皇家前來觀禮,百家之人也派代表參加,李淳風親自給儀式擇定吉時。

  到場的大人物不少,其中最大牌的要數顏之推,老頭不但是觀禮人,還要當場給雲浩的七十二各弟子點墨,可謂給了雲家一份大人情。

  顏之推在大唐的地位有多高呢?

  這麽說吧,孔穎達和八個大儒稱呼他都不能叫先生,而是要叫他“老祖宗”,顏之推的輩分和影響力就是這麽任性。

  有顏之推給雲浩的弟子點墨,說明他承認科學一脈是華夏的一份子,今天過後,其他人再也不能質疑科學一脈的出身。

  這份禮太重,雲浩不知道該如何報答老人家,隻能很俗氣的把一棟教學樓改名為“顏介樓”,以示尊敬。

  儀式由禮部員外郎穆俞擔任司儀,原本這種拜師儀式即便是有皇子參與,也用不到禮部的一房主官出馬。

  但當李二得知顏之推會給自家的孩子點墨時,馬上重視起來,派禮部官員主持拜師儀式,還很不要臉的把李承乾強行塞到了拜師的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