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野望變笑話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837
  袁天罡的回歸打亂了雲浩的安排。

  在最初的計劃裏,雲浩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教學的效率,識字學校的課程設置的很簡單。

  整個課程的安排隻包括語文、數學和常識三門功課。

  語文是用經過簡化的崖州小學課本,按照此時的用語習慣進行編輯,選取了一千三百五十個常用字和六百個常用詞語作為大綱,並且每個學生都會發放一本雲浩編輯的字典,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數學是最基礎的四則運算和幾何,包括珠算在內,兩年的學製有點緊張,但雲浩不求學生們成為數學家,填鴨式的教育可以讓這些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邏輯,這就夠了,更高深的東西在專業學校和科學院會教授給他們。

  常識課的內容比較雜亂,主要是一些曆史、自然、地理和常見的物理與化學現象,這本書很厚,像是低配版的百科全書。

  袁天罡回來之前,李二就和雲浩在課程的安排上有些意見相左,李二想要添加一門主講忠君愛國的課程,課本他都讓孔穎達編好了,就是以孔穎達從雲浩手裏拿到的那套《思想品德》為藍本,加重忠君思想的比重,變成了一套《德操》反複強調大唐立國的合理性。

  這套書內容極多,嚴重占用了課時,雲浩反對引入這門課程,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隻要在常識課中添加相應的內容即可。

  李二堅持設置《德操》課程,雲浩自然不幹,兩人為此還請出了李淵和雲海說相,可這兩個老頭又吵了起來。

  四個人還沒有爭出結果,袁天罡又參與進來,一時間三方吵得不可開交。

  袁天罡要求常識課的曆史內容要按照他編寫的新史重新調整。

  他給出的理由是過去史書的記錄太過粗糙,很多曆史沒有追根溯源,他的新史書補全了這些缺失,比過去的史書更可信、更完整。

  他還一再強調曆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這話聽得雲浩一陣失神,回過味兒後向老爹投去詢問的目光。

  雲海感覺很囧,這個“一切從娃娃抓起”的口號還是他告訴袁天罡的,沒想到他會用這招來反擊自己。

  李二提出要看看袁天罡所謂的新史書,袁天罡也不小氣,拿出一套來供大家閱覽。

  雲浩看著這“新史書”,突然覺得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嚴格來說這就是一個檢索目錄,隻有一個總綱算得上有些內容,其他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條目而已。

  其中的內容更是讓人無語。

  華夏的上古曆史一直以來都是以神話傳說的形式流傳下來的,就算在後世,史學界借助先進的科學方法也隻是確定了夏朝的存在,可也沒有直接的證據,連時間最接近的殷墟甲骨文都沒有相關的記錄,二裏頭遺址雖說證明了夏朝的存在,但由於沒有明確的文字性證據,史學上隻具備一定的參考而無法具體斷代。

  袁天罡倒好,直接把二裏頭遺址定為了啟的都城,時間上至少差出幾百年。

  這還不算誇張的,他甚至把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搞混了,青銅文明的三星堆被他放到了半坡遺址的同期,半坡遺址成了炎黃部落的起源之地,三星堆成了蚩尤部的大本營……

  諸如此類的問題讓雲浩想起他看過的一些腦洞大開的網文,老袁牽強附會的能力一點不必那些作者弱。

  從內心來講,雲浩是不希望現在就去探索上古的曆史,他佩服老袁的決心和屹立,可這不代表他能容忍老袁這些不可證偽的聯想,曆史可以改變,但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的東西是容不得隨意曲解的,他得為史家爭取最後的底線,否則顏之推看到這些非得爆血管不可。

  老爹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已經給袁天罡透漏了太多的東西,除了穿越這個終極秘密,雲浩也不在乎透漏一下這些遺址的時間。

  雲浩叫停了爭論,單獨和袁天罡談了一天的時間,把他知道的、涉及到這份總綱裏的遺址和曆史時間一一講給老袁聽。

  “雲小子,你說的這些可有辦法證明?”

  袁天罡是個高人,這一點沒錯,但他也是個普通人,在自己多年的努力成果被人質疑時,他不免有些上火。

  “你家的底細貧道是知曉的,不要想著誆騙於我!”

  他在威脅雲浩,可知道老爹從未透漏過自己穿越的秘密,雲浩才不吃他這一套。

  “你那是胡亂聯係,小爺的結論可是科學驗證過的!”

  雲浩心中腹誹,嘴上卻道:“我科學一脈夏朝時就存在了,商代夏時才出走海外,論商以後的曆史我們也許沒有什麽話語權,但商之前的曆史我們有絕對的權威!”

  最近雲浩吹牛皮吹得越來越順手,忽悠人的話張嘴就來。

  “時間久遠,三皇五帝在夏時已不可考。”

  “半坡遺址的存在時間大約在距今四千到五千年之間,屬於仰韶文化的一部分,二裏頭不是啟的都城,夏都幾經遷移,最早的都城位置不可考,唯一確定的是二裏頭是夏朝中後期的都城。”

  袁天罡皺眉道:“你們是如何確定這些遺址的年代的?”

  “道長不必疑慮,這個結論是經過驗證的,驗證的方法是什麽我也不知道,科學一脈的傳承出現過斷層,雲家正在想辦法恢複這些失落的東西,我已經有了一些頭緒,相信未來可以重現這種技術。”

  雲浩這話倒不是真的吹牛皮,碳十四檢測技術確實存在,這種技術的科技樹很高,他這一輩子估計是見不到了。

  但那又怎樣?老袁又不知道,他再聰明還能算到未來的科技水平?隔著一千多年的見識呢!

  況且老袁的路明顯走岔了,他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也付出了努力,就是結果變成了一部悲情劇。

  曆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假,隻是他沒有打扮這個小姑娘的能力。

  雲浩忽悠起他來自然毫無心理壓力。

  ……

  結束了和雲浩的談話,老袁心情低落,再次回到談判桌上時,他放鬆了條件,不再糾結曆史的問題,反倒是拿朝廷給道門的補償說起了事,倒也不失為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談判繼續,在李二的一再堅持下,雲浩提出一個擇中的方案。

  把《德操》進行刪減,保留其核心思想,作為學生的必讀課外讀物,在教學中穿插教授,並作為結業考試的一項必考科目。

  搞定李二,老袁又出幺蛾子了。

  朝廷對道門獻出投獻土地和人口的補償方案分為兩大塊。

  一是土地的贖買金,道門把這些土地用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轉讓給朝廷,朝廷不會再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戶,而是建設幾個大型的國有農場,雇傭無地或少地農民耕種。

  二是朝廷開放道門度碟的發放,由原來的每年三百個名額提高一倍,度碟發放考核由朝廷專門考試改為道門自己執行,道觀的香火錢不收稅,製藥工坊和醫館實行半稅。

  總的來說朝廷對道門是投桃報李,道門肯合作,朝廷自然不會虧待他們。

  袁天罡對這些條件沒有提出異議,畢竟這是道門一眾大佬的決定,他沒辦法駁回。

  他在原來的條件上提出的是雲家和皇家要放棄在道門開設的製藥工坊的股份,這些收益要用來養活道門中人,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製藥工坊的建立與運作要靠雲家技術和機械的支持,也需要皇家的官方支持,所以雲家和皇家各占了藥廠百分之十的股份。

  老袁認為兩家不出一分錢就得到製藥工坊這麽多的股份無異於是空手套白狼,損害了道門的利益。

  兩家不在乎那些收益,他們要的是監督權。

  製藥工坊生產出的藥品是給人治病的,人命關天的事情必須嚴格去監督,兩家手裏的股份就是起到這樣的作用。

  老袁的要求被兩家同時拒絕,談判再次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