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相互試探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556
  大唐海外開發集團正式招股的時間放在了李二的登基大典之後,這麽重要的事情他想要親自主持。

  北方羊毛紡織廠則馬上進入了準備階段,羊毛紡織機在年前就已經從崖州發貨,目前已經到達了洛陽,負責機器安裝調試的技術人員隨同紡織機一起到朔州去,各位股東派出了家中的得力人手,帶著招募的雇工先行出發前往朔州,廠房的建設需要他們出力,紡織工也要提前進行簡單的培訓。

  最新一期的《大唐風華》在刊登李二即將登基的消息時,著重提到了李二登基後將要頒布的一些政策。

  李二上位後的第一要務是維穩,他拋出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借著《大唐風華》傳播到大唐的每一個地方,還說明了這些措施不會直接實施,所有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他會根據人們的反應做出調整或刪改。

  其實這就是在擺迷魂陣,一百多條改革方案看的人犯迷糊,哪裏能注意到裏麵的陷阱?

  這一百多條改革方案都是煙霧彈,一方麵可以展示他虛心納諫、銳意進取的光輝形象,一方麵把三條重要的信息雜糅其中,為以後動手打好埋伏,省得某些人說他言之不預。

  這三條信息分別是:

  一、科舉製度與教育體係改革。

  二、土地贖買,私有土地改為國有土地。

  三、稅務改革。

  這三條改革措施無論哪裏條單獨提出來都會引起世家的巨大反彈,把它們摻雜到繁多的條文中可以混淆視聽。

  當然世家門閥也不是傻子,李二這種挖他們根基的想法怎麽能瞞得過去?

  李二難道不擔心世家搞出大亂子,讓大唐步了前隋的後塵?

  怕!他當然怕出現無法收拾的局麵!

  可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的事情將世家與皇權的矛盾擺到了台麵上,他能做的隻有硬剛世家!

  雲浩借李淳風的口,隱晦的告訴過李二世家衰落的必然性,這讓李二心中有了一番計較。

  他敢堂而皇之的把對付世家辦法頒布天下,自是有底氣的。

  大唐和前隋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唐的軍事力量不受世家的製約!

  這一點很重要,重要到楊廣不惜耗費國力,冒著國破家亡的風險也要實現這一點!

  李二是幸運的,關隴軍事集團在隋末唐初的混戰中遭到很大的削弱,李淵收編了他們,成為了帶頭大哥,一手掌握了大唐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其他的勢力的勁旅悉數被他剿滅。

  如今的大唐隻有嶺南馮盎和世家私兵兩股軍力不在皇家的控製之下,但這些軍力對大唐的強軍來說不過是疥癬之疾,特別是在得到雲家的鼎力支持後,皇家手中軍隊戰鬥力可以碾壓一切,從對突厥的戰爭中其戰鬥力就可見一斑。

  占據絕對優勢的李淵甚至一度想要直接對世家動武,拔掉這些毒瘤。

  雲家父子極度反對他這麽做,他們認為世家的曆史使命還未完成,大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還要依靠世家的力量,世家的危害要消除,但不可激進。

  為了勸說李淵,雲浩把能想到的兩個反麵教材都搬了出來:商鞅和王莽。

  論曆史知識,李淵遠比雲浩豐富,自是明白他的意思,可架不住雲浩是開了掛的,他的見解與這個時代的人完全不同,或者說他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一番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論述把李淵忽悠懵了,李淵等不了那麽久,隻好把打倒世家的任務交給了李二。

  李二對雲浩的觀點很有興趣,反正他還年輕,等的起,等雲浩說的生產力的提升到來的那一天。

  世家不會坐以待斃,在李二的這些措施剛剛提出的時候,他們的反擊就開始了。

  坊間先是出現了李二德行有虧的謠言,更有人有意無意的提及李建成才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李二之所以能上位靠的是打敗突厥之功逼迫李淵和李建成。

  這種謠言雖不能影響到三個當事人,可此言誅心,李淵和李二很惱火,李建成覺得自己很無辜。

  還不等李淵和李二做出反應,原本就讀於國子監的世家子弟接連退學,轉到自家族學就讀,清河崔氏宣布族中子弟暫時不參加定在明年春季的科舉考試,緊接著五姓七望都召回了在長安備考的子弟,連帶著其他的大家族也撤回了一大批考生。

  李淵怒了,這是對朝廷的威脅!

  國子監乃是大唐的最高學府,世家子弟退出國子監轉投各家族學,分明是在貶低國子監的地位,告訴天下人堂堂最高學府連個族學都不如。

  這個李淵還能忍,畢竟這是事實,但世家不讓自家子弟參加科舉就太過分了,沒有足夠數量的官員,大唐的行政體係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現在的寒門學子能堪用的實在不多,除了一些天賦異稟的寒門大才,大部分有能力的官員都出自這些大家族,這些人不參與科舉,朝廷就難以找到合格的官員,沒有官員還怎麽統治國家?

  他們這是在等著看朝廷的笑話!

  李淵忍不了,年輕的李二更忍不了,他召集了手下鐵杆來商量對策,最後通過李承乾從雲浩那裏聽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來一場公務員考試!

  在弄清楚雲浩的意思後,李淵頒布了一道詔書,不,確切的說是搞了一套招募低級官員和吏目前考試題目,這一套題目明發天下,凡是答題合格的人都可以到吏部參加麵試,在審核過這些人的能力後會給他們到各級衙門實習的機會,實習過後,達到要求的授予相應的官職。

  此詔一出,舉國嘩然!

  世家大族頓時慌了手腳,這招比科舉製度改革更狠,是從根子上打擊他們,如果真讓朝廷摸索出新的選官方法,等待他們的是什麽可想而知。

  寒門子弟聽聞這個消息,所有人都像瘋了一樣,自認有幾分本事的人到處求購這份試題,希望能夠得到朝廷的青眼,一舉改變自己的階級。

  寒門子弟欣喜若狂,世家大族也坐不住了,各家代表頻繁出入重臣名仕的宅邸,一直被壓製的半死不活的《省身》猶如打了雞血一樣,三天連出三期,刊載的全是反駁李淵這種選拔官員方式的文章,企圖在輿論上向李淵施壓。

  這些文章還是很有見解的,對這種公開考試選拔低級官員和吏目的方法做出了公證的解讀與反駁。

  但是個人都看得出世家大族的心虛,不少人對華夏這些曾經的抵住中流失去了崇敬,沒有擔當,隻顧自身利益的他們注定衰落。

  李淵的詔書一出,有關李二的傳言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經過一番扯皮後,世家子重回國子監,各家舉薦了更多的人才參加科舉,《省身》納入朝廷管理範圍,成為和《大唐風華》同一等級的官方喉舌,李淵發了一份補充詔書,把考試選拔官員的名額限定在五十個。

  皇權和世家的這一次角力談不上激烈,從過程和結果看,與其說是一次衝突,不如說是相互試探。

  皇帝在探世家大族的底,世家大族在探皇家的底線,結果不好不壞,算是都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