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武德中秋之戰(二)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12-09 20:15      字數:2686
  頡力很生氣,他按照太原王氏提供的布防圖進軍,結果一路碰壁,三十萬大軍看似兵強馬壯、氣勢如虹,實際上取得的戰果寥寥無幾。

  唐軍龜縮在堅固的城池當中不與他的軍隊正麵作戰,幾乎不計代價的堅壁清野下,突厥大軍很難得到足夠的補給,搶來的財物和人口遠不及攻城作戰是出現的損失。

  信心百倍的他難以接受這樣的局麵。

  他也發現了不正常的地方,但雄厚的兵力也讓他過度的自信,他相信關中的唐軍無法抵擋自己的大軍。

  可現實是越過並州防線半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們隻是拿下了腹背受敵的並州城,這還是在李靖故意放棄這座兵城後,突厥大軍才得以入城的,但他們得到的隻是一座空城。

  李靖率領部下撤出並州後,借助地勢和沿途的城市節節抵抗,每個要點他都隻堅守三天到五天的時間,時間一到,立刻轉移,用騎兵吸引突厥主力前來追擊,就這樣一城一地的追擊和阻擊,等突厥大軍想要回頭進攻上一個城的時候發現整座城市都已人去樓空。

  李靖就是靠著這樣的方法引導著突厥大軍追到了太原城下,而此時突厥大軍已經在山西地區耗費了近四十天的時間。

  頡力拿著太原王氏獻上的布防圖一點便宜都沒占到,自然不會放過太原這塊肥肉,可他看到太原城頭上李靖和李世績的旗號,他就知道拿下太原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接連的勝利卻沒能得到多少戰利品,突厥各部的戰士已經非常不滿。

  他知道大軍的物資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博陵崔氏傳來消息,李淵帶走了長安大部分兵力,這些戰力強悍的大唐常備軍去到地方駐紮,防備世家作亂,而且大唐已經開始在涇陽大量囤積準備遠征突厥的物資,在進攻長安前,涇陽城大量物資可以補充己方的消耗,先拿下涇陽是最優的選擇。

  他不想再和李靖耗下去了,留下三萬騎兵把李靖堵在太原城中,保證後路不被截斷後,他帶著主力直奔上郡。

  上郡依舊是防守嚴密,南下的各條要道都有堅固的城池防守,從陽周到高奴再到雕陰,被唐軍布置的水泄不通。

  頡力不敢多耽誤時間,在上郡西麵的一段漢長城打開缺口,直奔涇陽而去。

  隻是他不知道突厥大軍越過這段長城的第二天,近兩萬的府兵和民夫就把這個缺口堵上了,左右武衛所有騎兵也在李元吉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衝向了太原。

  在突厥主力即將到達涇陽時,太原城外的戰鬥開始打響,李靖、李世績配合李元吉帶來的一萬多騎兵對太原城外的三萬突厥騎兵發起了兩麵夾擊。

  戰鬥的結果毫無懸念的以唐軍的勝利而結束,阿史那思摩被李元吉斬於馬下。

  這是一場標準的騎兵對決,阿史那思摩並沒有被唐軍兩麵夾擊的陣勢嚇到,他的軍事素質很不錯,第一時間把手下的騎兵分成了兩部分,一萬人應戰李元吉,兩萬人抵擋從太原城中衝出的唐軍。

  他的應對是正確的,唯一的失誤就是錯判了唐軍的戰鬥力。

  大唐軍隊這幾年的裝備水平和他映像中的相比,簡直就不是一個時代的。

  遠程武器方麵,唐軍的八鬥弓要比突厥騎兵的四鬥弓和六鬥弓射程上遠很多,在接戰前可以多射出兩輪的箭雨來殺傷敵騎,打亂突厥騎兵的衝擊陣型。

  防護方麵,唐軍騎兵裝備了鐵盔和半身鐵甲,突厥騎兵射出的箭雨對他們的殺傷有限,近身戰鬥時,身披鐵甲的唐軍騎兵除非被重型的鈍器打擊到,否則彎刀長槍之類的武器很難危機到他們的生命,裝備的優勢還給帶來了心理上的優勢,麵對敵人時更加從容,反觀突厥騎兵大部分甲胄不起,有一身皮夾就十分不易了,難以抵擋唐軍騎兵的攻擊。

  近戰時,精鋼馬刀在戰鬥中對戰突厥騎兵的彎刀可謂是占盡優勢,雙方騎兵戰刀相碰,突厥騎兵往往是連刀帶人被劈成兩段,這種情況對突厥騎兵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一個砍不動又打不過的對手讓他們手足無措。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唐軍騎兵人手一杆的馬朔!

  這種武器不僅有無比的穿透力,還有很強的切割能力,兩馬向錯時,唐軍騎兵手裏的馬朔幾乎從不落空,就算沒有直接刺穿敵人,隻需要順勢向後一掃,這招據說脫胎於羅家回馬槍的招式幾乎都能從敵人的身上削下來一些東西。

  人數相當的情況下,隻是兩次交鋒錯馬,突厥騎兵就傷亡過半!

  突厥騎兵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牧民,不可能像後世的鐵軍那樣在傷亡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時候還能堅持戰鬥,慘痛的損失很快的引起了潰逃的出現,第三次交鋒沒有出現,突厥殘兵開始向四麵八方四散而逃。

  唐軍騎兵自然不會讓他們逃走,要知道逃兵的危害比成建製的敵人造成的破壞更大,突厥人一路南下造成的損失已經不小了,絕對不能再放任他們在國境內遊蕩,必須全殲他們。

  唐軍全軍開始追擊逃跑之敵,其中以李元吉最為上心。

  武德二年的時候他被劉武周像攆兔子一樣攆出了太原,他也成為大唐皇室的一個笑話,這是他一生當中最大的恥辱,為了雪恥,他甘願做郭孝恪的副手,這次他主動請纓來太原就是要證明自己的。

  他認準了一個有幾十騎護衛的突厥將領,帶著十幾個親衛一路不停的追擊。

  阿史那思摩見後麵的十幾騎就敢追著自己這幾十個人跑,頓時怒氣上湧,他雖然打了敗仗,但也不能容忍被十幾個唐軍追趕的如同喪家之犬。

  “勇士們,他們隻有十幾個人,隨我一起回頭殺了他們!”

  他勒住馬僵,掉頭向李元吉衝來,他身邊人都是他的親隨,見主人掉頭殺敵也紛紛跟上。

  李元吉見對方回頭殺來,也不客氣,從搭鉤上取下馬朔就迎了上去。

  李氏皇族盛產巨力之人,李淵臂力驚人,雲浩老娘天生神力,李玄霸更是個怪胎。

  李元吉繼承了李淵的臂力,十多斤重的馬朔在他手中有若無物,像一條毒蛇般探出,直取對方心窩。

  阿史那思摩力氣也不小,手中的寶刀一下擋開來襲的馬朔,側身劈出一刀,直指李元吉的脖頸。

  李元吉也不閃避,雙腳用力踩住馬蹬,身體向上一挺,馬刀劃過他前胸的鐵甲,帶起一串火星。

  說時遲那時快,兩馬交錯,李元吉腰部回轉,一個回馬槍正中阿史那思摩的後心,鋒利的朔尖他雙臂巨力的加持下直接貫穿阿史那思摩的身體,其身上的鎧甲也沒能擋住這一刺。

  李元吉順勢鬆開馬朔,精鋼馬刀出鞘,一頭衝進跟在阿史那思摩身後的親隨隊伍裏。

  這些突厥騎兵見自家主人被一朔穿心,再無戀戰之心,迎擊李元吉的隻有正麵跑不掉的兩騎,其他人一哄而散,逃命去了。

  這兩個突厥騎兵哪裏是李元吉的對手,他坐回馬鞍,左右快速砍出兩刀,一個錯馬就解決了兩人。

  戰後打掃戰場,俘虜指認出後心上還插著馬朔的阿史那思摩,馬朔上的銘文表明,大唐齊王殿下李元吉成為大唐皇室第一個陣斬敵將的存在!

  他成功在太原城下洗去了當年的恥辱!

  李靖和李世績看著興奮的像個孩子的齊王,默默對視了一眼,兩天後,中秋節當天,李淵和全長安的百姓都知道了太原的勝利和齊王陣斬敵將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