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戲的序幕(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07-01 11:53      字數:3327
  雲浩要去國子監進學,怎麽也得等到禁足期結束。

  禦史台剛剛吃了大虧,如果雲浩這個禁足的處罰得不到執行,那幫禦史指不定又整出什麽幺蛾子,李淵還是要照顧一下他們的情緒的。

  所以雲浩也就閑了下來,在莊子上給學生們講講課,閑時再畫畫圖紙,日子過得還是比較清閑。

  朝中的走勢還是按照曆史的進程發展著。

  在雲浩被禁足的第三天,李淵宣布要在六月十五舉行炎黃大祭祀,招所有縣伯以上爵位者到長安參與祭拜活動。

  雲浩得到這個消息時是懵逼的,就他所知在後世,炎帝的祭拜大典是農曆四月二十六,也就是炎帝神農氏誕生日,黃帝的祭祀儀式一般是在清明節,李淵選的這個日子到底有什麽說法,估計隻有禮部天官才說的清楚。

  不管是什麽原因讓李淵決定祭祀炎黃,在雲浩這裏都代表著曆史的車輪正毫不停歇的奔向一個重要的拐點。

  五月初,張公瑾回到長安述職,之後便是從宮中傳出調侯君集和張士貴回京的旨意。

  到五月下旬,回歸長安的秦王府文武骨幹已經有十多人,除了一直留守長安的段誌玄和提前回歸的秦瓊,李二已經集齊了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張公瑾、高士廉、侯君集和張士貴等一幹人馬,天策府原有的力量恢複了七八成,這讓李二心中大定。

  到此為止,曆史上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秦王一係的人員已經到齊大半。

  東宮一方也開始陸續召回在各地的力量,連薛萬徹都帶來幾百個心腹官兵回到了長安,為即將發生的變故做著謀劃。

  雙方從五月初開始就不斷的進行明爭暗鬥,不過都被李淵壓製了下來,沒有引起什麽波瀾。

  李二很高興,房玄齡和高士廉的回歸,加上杜如晦和長孫無忌這兩人本就決斷力極強的文士,再加上宇文士及,他的智囊團得以重新恢複。

  任誰都看得出來,這次的祭祀前後的時間將成為雙方矛盾主要的爆發點,因此,都是在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著安排。

  李二和李建成都清楚,這次的爭鬥最終的結果一定會付諸武力。

  目前的長安,主要的兵力都掌握在李淵手裏。

  李二手裏最強的戰鬥力,除了段誌玄所統領的那些臨時客串巡街武侯的左五後衛兵士,以及屬下武將的家將親兵和秦王府衛隊,就是雲浩帶來的500家丁,連老魔頭訓練的五十個奇兵在內,總共可調用的人手加在一起也不超過5000人。

  和太子六率的兵力比起來,李二明顯處於劣勢,而且李建成的太子六率和之後的那些儀仗隊性質的軍隊完全不同,李建成也是征戰過的,六率中大部分官兵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左武侯衛和秦王府衛隊,但是戰鬥力也不容小覷,加上齊王李元吉那支身經百戰的齊王府衛隊,以及薛萬徹帶來的艦隊官兵,單純的兵力對比中,東宮更占優勢。

  況且還有李淵握著大部分的玄甲軍,足以鎮壓雙方所有的兵力。

  唯一慶幸的一點就是十六衛和玄甲軍大部分都駐紮在城外,想要調動進城需要不少的時間,這就是雙方唯一的時間窗口,隻要能控製皇宮和李淵,政變就成功了一半。

  其實雲浩帶來的500家丁隻是為了以防萬一的,如果沒有必要,這500家丁是不會出手的。

  現在李二和太子雙方都在各自爭論和完善己方的部署,都在想著如何能一舉擊垮對方。

  雙方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在善後問題上有不同的想法。

  李建成在對李二的生死問題上左右搖擺,以魏征為首的文官力主一舉抹殺李二的和他的所有勢力,武將們認為秦王在軍中威望極高,殺秦王可能會引起軍隊的反彈,他們更願意讓太子將其軟禁後招降其手下。

  屬下們在私下裏吵得不可開交,李建成也是糾結不已。

  他心裏很清楚雙方現在都無法回頭,最終一定會出現流血事件,但一想到要殺自己的兄弟,他又下不了狠心。

  李二這邊卻不同,原本主張斬草除根的眾人在聽了雲浩的那套順位繼承製度之後,紛紛改變了想法,畢竟誰也不想背上作亂的黑鍋,而李二作為帶頭大哥,即使他願意扛下所有責任,小弟們也不免會鳥盡弓藏的擔心,既然有規避惡名的方法,大家自是會優先考慮。

  雲浩提出的順位繼承製度不僅可以在名義上讓李二占據大義,還能盡可能的穩定國內的局勢,減少動蕩。

  拿下李建成後,隻要讓李淵頒布詔書,使順位繼承人製度在事實上得以確立,李二就可以迅速找到借口來廢掉李建成的繼承權,借此可以快速的整合關中地區的所有力量,隻要關中穩定,其他地方就不會引起大的反彈。

  不得不說,李二手下的這些人還是很有長遠眼光的。

  無論是李二還是李建成都麵臨著一個終極問題——如何讓李淵放棄抵抗,接受既定事實。

  畢竟李淵手裏的兵權可不是假的,如果他執意不肯放棄,最後的結果很難預料。

  隻有讓李淵認可自己為皇位唯一的選擇,為了大唐的穩定,他才會默認成功者的地位。

  李建成和李二都明白這個道理,曆史上他們也是這麽做的,他們在玄武門進行了一場廝殺,李二最後成為了那個成功者,殺光了所有第一序列的有資格繼位的人,最終脅迫李淵讓步,他才登上了皇位。

  這也就是一開始秦王府眾人殺氣騰騰的原因,也是魏征一力主張幹掉李二的原因。

  事實總是那麽殘酷,那麽血腥。

  還好雲浩的出現讓秦王府一方把除掉李建成當做了迫不得已的備選方案,曆史出現了一絲轉機。

  雲浩的禁足期已滿,可他並未到國子監報道,孔穎達派人到雲家莊子來催促過幾次,隻得到他編寫的一套《思想品德》。

  李淵還特意派劉通來詢問過他的身體狀況,擔心他是因為生病而不能到國子監報道,滿滿的都是關切之意。

  長安城內的世家子遲遲不見他進國子監,甚至連長安城都不進來,開始到處傳播雲家崽沽名釣譽,看不起國子監的流言,弄得他還未進學就被國子監學子們加入了不受歡迎的名單。

  也有人認為雲家崽是怕了,不敢在儒家的地盤上撒野。

  雲浩沒有生病,也不是瞧不起國子監,更不是怕了什麽人。

  他沒去報道的原因是他很忙,沒錯,他被禁足的前半個月還是很清閑的,隻是在得知飛艇已經建成,還在鴻基煤礦和廣州之間完成了長途試飛,已經準備北上長安的消息後,就開始了他的布局和推演。

  他以防萬一的方法就是直接派兵空降皇宮,有著後世武器的加持,這並不難實現。

  他等飛艇等的有些著急,雖然不靠飛艇他的五百家丁也能攻進太極殿,可造成的破壞會非常之大,而且地麵突破遠不如空中騎兵來的震撼,這也是對李淵和李建成的一種心理打擊。

  如今飛艇即將到來,他怎麽能離開呢?

  這艘飛艇是第一次飛這麽遠,自己不親眼看著它平安抵達如何放心?

  這些天他除了一遍遍的帶人演練飛艇的係留,還連續印發兩期《風華》,為即將到來的風暴做輿論上的準備。

  第一期的《風華》按照崖州發行的第一期內容編輯排版,用揭穿江湖騙術的介紹來引起關中百姓的興趣。

  果不其然,期刊這種類似邸報的東西在最先發行的長安城中引起了轟動,一時間長安城裏的那些騙子體會到了海南島上騙子們的遭遇,從人人敬仰的大師神算變成了過街老鼠,長安、萬年兩縣和京兆府的大獄被騙子們填的滿滿當當,各府衙的長官胥吏忙的腳不沾地,心中恨死了雲家崽。

  接著第一期的大爆,雲浩在第二期上直接發布了大唐科學院成立並開始招生的信息,還怒懟了一波世家壟斷知識的可惡行徑,把科學一脈第一次大麵積的暴露在大眾麵前。

  世家當然不會對雲浩的主動挑釁置之不理,當天彈劾雲浩鼓動人心,圖謀不軌的折子就出現在李淵的龍案之上。

  看到世家上躥下跳的模樣,李淵開心極了,哪裏會理會他們,何況在《風華》第二期上,雲浩可是死命吹捧了一番他的豐功偉績和賢明良德,他巴不得大唐所有人都看到這一期的內容,不但繼續放任雲浩,還自掏腰包從雲家買了兩萬冊期刊,通過驛站係統發往了全國各地。

  不光如此,李淵還給雲浩提了一副“大唐科學院”的大字,蓋了私印的那種。

  世家被一份價值五文錢的期刊弄得灰頭土臉,他們也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合夥開辦了一家名為《省身》的刊物,與《風華》打擂台。

  他們也是財大氣粗,采用免費發放的方式企圖壓過《風華》的風頭,可結果卻是這些印滿文字的上好宣紙都成了小食攤上的包裝紙。

  雲浩拿著一份《省身》翻看了一遍,不屑的扔到了一邊。

  學生們見他對對手的反擊如此不上心,都露出擔憂的神色。

  雲浩見狀,微笑說道:“這上麵的之乎者也為師都看不懂,他們還指望百姓們理解這裏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