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各家心思
作者:天街小雪花      更新:2020-06-30 17:20      字數:4313
  雲浩知道李淵既然給了自己一個去國子監的選擇,就說明他有讓自己去攪混水的意思。

  儒家可以幫助李淵很好的維持統治,但儒家強勢,又有世家支持,一直在宣揚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企圖進一步的限製皇權,這就觸動了李淵對於權力的那敏感的神經。

  雲浩此次攜科學一脈進入長安,就是科學一脈的傳承和成果來看,其底蘊毫不弱於儒家,這讓李淵看到了弱化儒家影響的契機。他讓雲浩進入國子監,就是給雲浩一個展示自家學問的舞台,讓科學去衝擊儒家地位。

  雲浩也知道自己想要在長安推廣科學,免不了與儒家發生衝突。但現在的這種衝突不能擴展到朝堂上,因為那樣的話會讓朝堂上出現劇烈的思想鬥爭,會動搖大唐皇室的統治基礎。

  可如果是把戰場限定在國子監中,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可以把兩家學派之爭限製在學術性爭論的範疇。

  雲浩必須得接下這個任務,即使他內心再不情願。

  他最終也沒有揍這個叫遊譚的小黃門,兩人反而聊的很投機。

  雲浩一直好奇古代的宦官製度,也就順嘴問了遊譚幾句,沒想到這個遊譚不但口齒伶俐,見識也不俗,將宦官製度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對曆史的影響講的非常詳細,且有自己的看法。

  這讓雲浩很是驚奇,問過他之後才知道,他今年才十三歲,原本是晉陽遊氏的一個庶子,因為天生生殖缺陷被拋棄到荒野之中,成為一個孤兒。

  劉通收養了他這個孤兒,還教授了他很多學識,見他天生的生殖缺陷,劉通就帶他進宮做了個小太監,希望他能在宮裏安身。

  雲浩見他身世可憐,人又聰慧,便動了惻隱之心。

  “你回去後問一下劉力士,看他是否允許你到我這裏學習,你這麽聰明,是個可造之材,在皇宮裏空耗時間實在是可惜了。”

  遊譚眼含熱淚,身體顫抖著道:“謝謝侯爺看得起奴婢,隻是奴婢還想在義父身邊盡孝,要辜負侯爺的好意了。”

  “無妨,你在宮中依然可以學習的。”

  雲浩見狀也不強求,讓小影取了一套崖州小學的新課本來,對他說到:“這些書送給你了,這些上麵的東西比較簡單,你可以自學,你身為劉力士的義子,出宮的機會也多,要是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好好學習,這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知識。”

  撫摸著手中的書本,遊譚心裏五味雜陳,雲浩是這個世上除了義父外,唯一關心過他的人,他看的出來,雲浩至始至終都沒有因為他的身份和缺陷而看不起他,完全是在和他平等的交流。

  他不知道如何表達對雲浩的感激,回頭望著越來越遠的雲家大宅,他勒韁下馬,在隨行侍衛那驚愕的眼神中,朝著雲家大宅的方向連續磕了三個頭。

  ……

  長安城內,興化坊,王家大宅。

  同樣是大宅,雲家莊子上的雲加大宅和王家的這所宅子比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貧民窟。

  王家大宅不但占地麵積巨大,大宅內部更是雕梁畫棟,屋簷相騎,荷池星羅,漸暖的天氣下各種奇珍異植都被搬到了處處假山流水的後花園當中。

  此時後花園的一個涼亭當中鄭正有一幫年輕人圍在一起,欣賞著園中的美景,涼亭的正中央放著一張書桌,美酒佳肴和筆墨紙硯已經備好,就等這些年輕人開始吟詩作賦。

  可是在場的年輕人當中有兩個人的興致並不高。

  一個是範陽盧氏嫡子盧正道,另一個赫然是在亞洲被雲浩打得不成人形的王家嫡子王養行。

  王養行運氣好,在雲浩抓人之前就被隨從抬到了前往廣州的王家商船上,免了挖礦之苦,在廣州修養了兩個月,才趕在雲浩之前回到了長安。

  這次針對雲浩的打壓,他可是出了不少力,可惜功敗垂成,不但是讓雲浩成功脫困,還折了王垚這個新晉的監察禦史,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眾人見兩人興致不高,紛紛出言勸慰。

  “王兄,盧兄,二位不必如此沮喪,雲家崽不過一個小娃娃,仗著陛下的寵愛得意一時罷了。”

  “是啊,兩位大可不必如此,雲海都被我們逼回了崖州,這雲家崽還能比他老子更強?”

  “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我們占盡天時地利,隻要他還在長安,總有機會教訓他的。”

  眾人的勸慰並沒能讓這兩個世家公子得到寬慰,反而引起了他們的不快。

  雲家崽的事情已經驚動了王、盧兩家的高層,他們給了家族子弟不要去惹他的警告,在雲家崽那裏吃了虧卻不能去報複回來,這才是他們鬱悶的原因。

  眾人話裏話外都是在攛掇他們去找雲浩的麻煩,分明是把他們當做傻子,讓他們兩個挑頭繼續打壓雲家,他們可不相信這些家夥沒有得到各自家族的警告。

  雲浩的歸來後的所有表現與雲海完全不同,雲海是單純的想要通過技術來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行事也比較溫和,可雲浩不同,他帶來的不光是技術上的衝擊,還擺明車馬的打出了“科學一脈”的旗號,這才是世家麵臨的最大挑戰。

  從雲海傳播的那些東西來看,這個“科學”一派明顯具有顯學的所有特征,根據他們的研究,科學一脈的入學門檻更低,比儒家的學問更具有實用性,最重要的是......科學之中兼容著儒家的理念!

  這就意味著儒家不會像之前對待雲海那樣去死命的排擠“科學”一脈,反而是“科學”有可能成為儒學的分支學派,這對已經到了瓶頸期的儒家也許是個突破自身限製機會,科學一脈和儒家的關係會如何,就是看雲家和孔家能不能達成和解。

  在這個問題上,各家其實都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世家就是依附在儒家身上才有現在的地位,孔家雖然不如五姓七望的實力強大,但到底是聖人後裔,地位超然,孔家若是一心追求突破,世家拿他們也沒有辦法。

  還有一點就是雲浩的行事太過激烈,隨時準備掀所有人的老底,這就是一種紅果果的警告,而且從南海傳來的消息證明,如果把雲浩逼急了,他有能力全力針對世家的產業進行打擊,各家的損失會大到讓人難以接受的程度。

  所以各家在沒有找到可以將雲家一擊致命的機會時,都給家族子弟下達了不要惹急雲浩的命令。

  現在這幫道貌岸然的家夥居然想要把他們推出來當槍使,真是豈有此理!

  兩人對視一眼,達成默契,準備給這些家夥一些教訓。

  “各位,聽說雲家崽要入國子監讀書,在下早已從國子監結業,已經被長輩推薦到萬年縣任職曆練,王兄的傷還未痊愈,不能到國子監就讀,在下拜托還在國子監修習的各位可以給雲家崽一個教訓,打擊一下他的囂張氣焰,也算是為我二人報仇。”

  盧正道滿臉真誠的向眾人行禮,王養行也不失時機的道:“小弟在崖州受辱,如今身體有恙,厚顏請大家為小弟討回公道。”

  眾人當中有不少在國子監進學的,雖有家族的警告,但都是些少年,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對這個剛來長安就名氣大漲的雲家崽自是很不服氣,加之見兩人如此悲戚,就有幾人麵露憤慨,做式就要放出豪言。

  王養行借勢火上澆油的道:“小弟曾聽雲家崽說過,世家子在皆是外強中幹的繡花枕頭,並無真才實學,仰仗的不過是家世而已,可見他是如何狂妄,還請各位為我世家子正名啊!”

  他這話一出,頓時群情洶湧,幾個年紀小的更是直接叫囂著要去雲家莊子,當麵給雲家崽好看。

  盧正道和王養行看已經挑起了這些愣頭青的怒火,雖然幾個年紀大些的家夥沒有上當,但還是相當滿意的互相敬了一杯酒。

  王家大宅中一幫世家子正在討論如何給雲浩好看,東宮裏太子和齊王已經吵翻天了。

  起因是杜如晦傳出的那個雲浩要和李元吉合作開發隴右鹽礦的消息。

  李元吉得知這個消息,很是得意,認為雲家崽識時務,就來到李建成麵前顯擺。

  李建成見李元吉嘚瑟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這麽明顯的離間計他這個三弟都沒有看出來,還舔著臉跟自己吹噓他的“威名赫赫”,真是氣死個人!

  “你不要上他的當,這是他在離間你和王家的關係,你做事太毛躁了,以後做事要多想利弊,否則容易掉進別人的圈套裏。”

  他隻是強忍怒火的提醒了李元吉一句,誰知李元吉當場就不樂意了。

  “大哥,你從小就看不起我,我做什麽事情你都要指手畫腳,這些年我在隴右虧了多少錢你知道嗎?眼前就有能回本的機會,你卻讓我小心,難道你能把這些虧空都補上?”

  “你還有臉說?這幾年我給你擦了多少次屁股,你能長點記性嗎?”

  “你不就是擔心失去王家的支持嗎?他王家算什麽,是王家重要還是我這個兄弟重要!”

  李元吉這種不顧大局的言語終於讓李建成忍無可忍,抄起一個茶杯就砸到了他的麵門上。

  “你瘋了!我就是要去找雲家合作,你能把我怎麽樣?”李元吉說完就捂著滲血的額頭摔門而去。

  李建成看著破碎的瓷杯,感覺越來越不好,自從雲浩出現自己就在他身上吃了不少虧,先是在王家那裏丟了麵子,現在魏征更是成了世家官員的公敵,短時間內不能再出現在朝堂。

  把雲家排斥在中樞之外的想法已經破產,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派人去探探雲浩的口風,看看能不能把他拉攏過來,就算明知這樣的可能性不大,可當下也必須去試一試,隻是不知道老二給他許諾了什麽條件,自己是否出得起更高的價錢。

  皇宮中,李淵正在召見孔穎達,和他聊起儒家對科學一脈的看法。

  “陛下,臣和雲海談過儒家的發展方向,但他並未提及自己的傳承,如今雲浩突然要在長安辦學,臣有些擔心他應付不來。”

  “哦,這麽說孔卿不反對科學?”

  李淵覺得很有意思,這儒家和科學一脈的理念可是有很大的不同,這孔穎達竟然可以坦然接受雲浩在長安傳播科學,這倒是咄咄怪事。

  “陛下,雲海是個奇人,見識廣博,為人赤誠,當年他退回崖州前特意傳信給臣,說是儒家已經漸漸脫離聖人的本意,也脫離了百姓,儒家的教育權大部分都到了世家手中,這對儒家來說是很大的隱患。”

  孔穎達麵露懊悔道:“當時臣還在曲阜修訂五經,並未關注外界的動向,一開始臣以為他是在危言聳聽,可是臣到長安後,見到科舉和國子監的情況才知他所言非虛,隻恨當時儒家被人蒙蔽,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待臣認識到錯誤時,隻得到了他離世的消息。”

  現在的儒家還不是後世的儒教,兼揉並續的意識還未消亡,文人的風骨猶在,世家的存在加強了儒家的影響力,但儒家也逐漸淪為了他們的工具,作為一個致力於實現先祖有教無類理念的文人,孔穎達還是很有抱負的。

  “雲浩今天給臣遞了拜帖,還寫了一封信給臣,其中就講到了科學一脈的傳承。”孔穎達見李淵眯眼,沒有打斷他的意思,也就不再顧忌。

  “科學一脈遠離中原千年時間,但依舊是我華夏苗裔,其理念也與儒家基本相符,唯一的差別就是對世界的認知方式不同。儒家強調修身治國平天下,科學強調探索事物的本源,本質上兩者是沒有衝突的,不但沒有衝突,反而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這是一個提升儒家的機會,臣自是希望科學能在大唐得到認可,又怎麽會反對呢?”

  李淵知道他為什麽擔心雲浩會應付不來,現在的孔家還是正統,但儒家的權柄還在世家手中,孔穎達地位再高也說了不算,最終還是看雲浩的能力,孔家能做的也隻是不落井下石。

  小子,你可不要讓朕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