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結盟燕國
作者:鹹魚少點鹽      更新:2020-12-23 20:41      字數:4465
  燕地的民謠回蕩在薊城的上空,從天上往下看去城中已經擠滿了前來迎接的百姓,一眼望去長街之上看不到盡頭皆是烏泱泱的人頭,可謂萬人空巷,城門口有織席販履之輩,也不乏屠豬宰羊之類,更有衣著華美的達官貴人,人群中可見三教九流,此刻毫無違和的簇擁在一起迎接他們的長公主殿下。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

  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

  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隨著最後一句燕地的民謠落下,整座城池陷入安靜之中,隻餘下馬蹄踏下的沉悶聲響,那數百名紅衣黑甲的涼州鐵騎已經列隊在長街兩側,鐵甲錚錚之聲不絕於耳,不同於入齊時的劍拔弩張,此刻的涼州兵卒也不知為何竟有了一種回北涼城,麵對涼州百姓的感覺。

  “你醒了?”

  車廂的木板被推開傳出極其細微的聲響,

  少年郎回身對上正伸出小腦袋的姬酒兒,此刻剛剛從昏厥中醒來,還有些意識還有些模糊,被壓得翹起來的頭發翹在額前,頗有幾分俏皮可愛的味道,像是尋常鄰家妹妹,哪有一劍數百蠻夷女子劍仙的風采。

  “這是薊城?”

  姬酒兒揉了揉眼睛望著無比熟悉的場景呐呐的開口道,明明上一秒還在十萬山嶺之中,為何下一秒醒來就已經到了燕國都城。

  “你這一覺,攏共睡了七日。”

  少年郎玩笑似的板著指頭數了起來。

  “偶爾翻開眼皮,眼珠子也是滴溜溜的轉著,想來這一路上也是做了不少噩夢,如今到家了也能睡得安穩一些。”

  少年郎看著姬酒兒紅潤的麵色抿嘴笑道。

  “你不殺我?”

  “我為什麽要殺你。”

  “這趟來是要見燕君談生意的,臨了,還沒見麵就殺了他老人家的寶貝女兒,那我這生意還怎麽談下去?”

  少年郎伸了個懶腰隨口道。

  姬酒兒全當應付的言語也沒細聽,

  彎腰從車廂中走出,站在少年郎身側望著底下的燕地百姓,目光掃過怔神良久,不知為何,眼眶微微有些紅潤。

  “謝謝!”

  微不可查的聲響在少年郎耳邊響起,姬酒兒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後,嘴角擠出一個燦爛的笑容輕聲道。

  ……

  “這就是咱們燕國的長公主殿下啊!”

  “上次一次見麵,還是十來年前君上帶著子嗣出城踏青的時候,有幸瞧見過一眼,那時候還是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沒想到如今一轉眼,都長成了大姑娘咯。”

  一位身穿灰色長袍的老邁讀書人杵著拐杖望著車廂上站著的姬酒兒喃喃出生,言語中透著一股子唏噓的味道。

  “說起來咱們長公主殿下也是不容易。”

  “聽說早些年間就被咱們送到了境外修行劍術,本是出生天家,卻過得顛肺流離,曆經千難萬險學成歸來便一頭紮進了邊軍,什麽王室的富貴奢靡都沒享受過……”

  有老者輕歎一聲,

  “不過說起來也是,咱們燕國的王室又有幾個是整日享樂的,若是別國那些生下來就是金鑰匙出生的,那麽咱們殿下就是提著長劍出生的。”

  ……

  長街上燕地百姓的言語響起,

  “這趟聽說長公主在南邊誅殺蠻夷的時候,身負重傷,差點丟了姓命,好在活了過來,不然讓咱們燕地男兒……”

  老者仰頭望著那馬車上重傷初愈的女子,隻覺得心裏頭不是滋味,講到底打仗是爺們的事,如今女子都上了戰場。

  ……

  聽著此間的言語,姬酒兒才後知後覺的想起自己受傷的事情,手掌下意識放到了腹部,按壓而下竟是沒有絲毫疼痛之感。

  低頭望去,那一襲紅衣也已經換下,換成了白色的底衣,細細看去有些寬大,似男子的衣衫,臉蛋很快染上一抹紅霞,可很快又散去,戰場殺伐下來對於小姑娘家家的惺惺作態也那麽看重。

  姬酒兒收回思緒周遭真氣流轉,很是舒暢的運行了一個大周天,沒有絲毫靜脈破碎的閉塞,反而有種莫名的順暢,原來少年郎那一劍刺入的氣候山川湖海一般的劍意也一同湧入,順便拓寬了自己的經脈。

  “謝謝你,”

  “徐柿子!”

  姬酒兒睫毛忽閃,真氣流轉之後眉頭下意識的挑起,因為體內還有一股子極其精存的力量,回身目光落到了那車廂中的藥瓶上,感受著體內還未散去的藥力,苦澀一笑,看樣子自己這個人情不僅沒有還,反而越欠越多了。

  “吱呀吱呀……”

  厚重的樺木馬車在古樸的青石地麵餘下兩道深深的車轍,駕車的百曉生極為熟絡的揚起韁繩,兩匹高頭大馬嘶鳴頓蹄。

  “老臣薑湯明,恭迎長公主殿下!”

  那身穿紫袍的老者理了理身上的朝服望著近在咫尺的馬車躬身行了一禮,仰頭目光落到了那一襲白衣的姬酒兒身上,看著那並不合身的衣裳,苦笑了一聲並未多問。

  “切莫如此。”

  “酒兒斷然當不得薑相國如此大禮!”

  姬酒兒看清那老者的麵容後,快步走下馬車扶起躬身的薑湯明,此人正是燕國的相國,少年郎聞聲也是暗自咂舌,沒想到入城的禮節如此之高,一方麵是對自己的看重,另一方麵或許自己還是低估了這位故人在燕皇心中的地位。

  “當得的!”

  薑湯明鄭重道,一絲不苟的行禮過後這才起身看向身穿蟒袍的少年郎。

  “見過乾使!”

  “君上在宮中已經等候多時。”

  “還請乾使和殿下隨本官入宮麵聖。”

  身上的官服就已經被汗水打濕透了,貼著清瘦的身子依舊保持著行禮的姿勢恭敬的站著,姿態放得極低。

  “勞煩了薑相了!”

  少年郎拱手一禮,仰頭看了一眼天色沒有乘坐馬車而是利落的翻身上馬,策馬往皇城的方向駛去,一旁的姬酒兒回車廂換上了燕地的衣甲,一身戎裝英姿颯爽並肩而行。

  城門距離皇城的距離不遠,

  入目燕地的百姓衣著沒有中原百姓的光鮮,甚至有股子灰沉沉的土氣,可少年郎卻莫名的覺得親近,因為此時的燕地和老爹口中二十年前的北涼竟是一個模樣。

  ……

  燕國,

  皇城,

  宮牆有些斑駁蕭索,值守的禁軍的衣甲遠不及齊國禁軍的華麗和尋常兵卒一般的製式,可遠遠瞅著便有一股子肅殺之氣,這些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並非是天家的排麵,又或者似前慶一般裝飾的門麵,是實打實的百戰之兵。

  燕國的禁軍是輪換製,各處邊軍輪換,說起來不穩定因素多了許多,可千百年來卻詭異的沒有出現過半分亂子。

  厚重的宮門緩緩開啟,早早便守候在門後的太監看清那一身黑金蟒袍後扯著公鴨嗓道:“恭迎乾使入宮!”

  “恭迎乾使入宮!”

  “恭迎乾使入宮!”

  “恭迎乾使入宮!”

  聲調一聲高過一生,在宮中回蕩,宮中的兵卒一同鐵戟頓地,發出沉悶的聲響,這是燕地對外接待的最高禮節。

  入宮,

  邁著石階登高而上,

  仰頭望去殿宇不似恢宏模樣,沒有琉璃瓦片,也沒有簷角雕刻的各種飛禽走獸,更沒有殿前冗長的漢白玉台階卻莫名的透著一股子大氣。

  大殿整體以黑紅為主色調,沒有雕龍畫鳳的富麗堂皇,隻是帶著如同燕地一般的蒼茫氣息,便是燭台也顯得有些粗獷。

  大殿的角落中擺放著各類青銅編鍾,湊近看去四十個鈕鍾,五十八個甬鍾,外加一口極為古樸的大傅**九十九件組成,細細看去有斑駁鏽跡,和千年前的燕地先祖銘文。

  傳聞中燕國世代不愛金銀,不愛美女,唯獨鍾愛音韻,便是那曲家喻戶曉的《斯幹》便是在此編鍾之前譜曲作下。

  “爾等都退下吧。”

  高處,

  一略帶蒼老的嗓音響起,細細看去身穿寬大常服的燕皇正坐在龍椅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眼眸之中並非那種會見外國使臣的生分,也沒有居高臨下審視的姿態,反而是帶著莫名的意味,正饒有興致的打量著自己,

  隨行的太監宮女默默退下合攏殿門,

  望著合攏的殿門薑湯明略微有些詫異,接見的地方放到這大殿之上就足已表現出君上的重視,可偏偏又合攏殿門擺出一副談家事的模樣,又透出一股子親近之意,腦海中莫名的浮現出了先前馬車上自家長公主殿下身穿男子長衫的場景似乎明白了什麽,笑而不語的看向一臉茫然的姬酒兒。

  此刻大殿外再無旁人隻餘下三人,

  一個身穿蟒袍的清俊少年郎,

  一個身穿紫色朝服的薑湯明,

  一個身穿燕地戎裝的姬酒兒,

  “外臣徐閑見過燕皇!”

  大殿之中的氛圍有些怪異,少年郎卻並不曉得不拘謹邁步往前,頓在那高處十步之外行了一禮後高聲道。

  “免禮!”

  “這趟南邊之行我家九兒深陷險境,”

  “有勞乾使出手相助了。”

  燕皇徐徐起身邁步從高台上走下,右手揚起喚過了自家女兒看清那紅潤的麵色這才放下心來,微不可查的鬆了一口氣,看下一旁少年郎的眼眸也越發的柔和下來。

  “故人遇難,理所應當。”

  少年郎回答道。

  “我燕地雖然素來與中原少有溝通,可乾使的名頭之大,朕在這數月之間算得上是如雷貫耳,便是朝堂之上也時常聽人提起。”

  “所謂英雄出少年,此言不假!”

  燕皇毫不掩飾言語中的讚歎之意。

  “這趟我家能回燕都,是乾使的功勞,雖是故人,確是有恩於我大燕,兩者之間不能一概而論,若是有什麽要求隻管提便是了。”

  燕皇望著自家女兒腰間掛著的玉佩爽朗的笑了笑,此刻看向徐閑的目光更像是看待子侄輩一般,帶著一股子親近。

  “燕皇客氣了!”

  少年郎拱手道。

  “我大燕苦寒,雖無中原富碩。”

  “可也並非薄情寡義之國。”

  燕皇輕飄飄的話語中帶著不可反駁的威嚴,不知不覺間邁步走到了那套古樸的編鍾旁,拿起木錘輕輕敲打起來,低沉的聲響在大殿之中回蕩不止。

  “救下故人一事,是乃私事。”

  “至於外臣接下來要講的事,是國事!”

  “如陛下所言也不可混為一談,一概而論。”

  少年郎邁步走到燕皇身側不卑不亢道,

  最終還是沒有挾恩以報。

  燕皇聞聲舉起木錘的手頓在可半空,片刻後又落下,落到了那口最為厚重的大傅鍾上,極其低沉的聲響傳出。

  “好!”

  “咱們就事論事!”

  燕皇不怒反喜道。

  “乾使入我燕地為何而來!”

  燕皇轉身正色道。

  “為兩國相交而來!”

  少年郎挺直脊背對上燕皇的視線鄭重道。

  “如今天下的局麵,朕也是知曉。”

  “想來燕國的局麵,你也是知曉。”

  “為何唯獨先行來我燕國?”

  燕皇目光灼灼道。

  “南征那一戰之後,天下七大雄國,說得直白一些,韓國最弱,而我,大乾最強;餘下趙國,楚國,次之。”

  “要知道國戰,打的車馬,錢糧,後勤!”

  “而貴國兵卒不談,國力僅僅隻是稍強於韓國,屬於七國末流,若是從國之利益出發,並不是大乾最好的盟友選擇!”

  少年郎語調沒有絲毫的起伏,

  隻是平靜的訴說著一個事實。

  身後的薑相聞言麵色微沉,便是一旁的姬酒兒聽著少年郎如此直白,甚至於不帶絲毫遮掩的言語,也是怔住了,唯獨那對麵的燕皇麵色不變,反而沉思起來。

  “此話不假!”

  燕皇默默點頭道。

  “可,外臣聽聞燕境之地多慷慨悲壯之士!”

  “前些日子,親自相見,此話亦是不假!”

  “燕國為中原牧邊與蠻夷廝殺千百年,這片土地上除了山川湖海還流淌著你們燕人的血液,如此慷慨,悲壯之士,外臣心神馳往,願與交之!”

  清朗的嗓音在大殿之上回響不絕。

  “好!”

  “好個慷慨悲壯之士!”

  燕皇頓住了步子,看著坦然的少年郎,突兀的撫須大笑出聲,爽朗的笑容中帶著幾分微不可查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