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武林大會
作者:鹹魚少點鹽      更新:2020-11-11 19:16      字數:4526
  天柱峰,

  台階蜿蜒而下似乎看不清盡頭,這是下山的路,如今已經得了那一百九十三年精純內力,也該下山了。

  最後看了一眼那巍峨的宮殿,

  “整部《道德經》已經餘下,連帶著那太極圖一並贈給袁掌教,道教的氣運便給了這武當山了,如今自己這一身修為,得來也算問心無愧,”

  少年郎低聲念叨道。

  藍底青衫的道袍已經換下,重新穿戴齊整那一身黑金蟒袍,理了理袖口的褶皺,望著山下的世界,抬腳徐徐往下邁步,細細看去那清新俊逸的出塵氣中還帶著無以言表的威嚴的氣度。

  太和太嶽殿前,

  年輕道士推門而入,

  映入眼簾的是正在蒲團上的袁崇道,如今頭發和長須都已經徹底發白,身子格外的清瘦,嘴唇蠕動著,正默默地俯身抄寫神像上的經文,沒有仙風道骨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尋常市井間風燭殘年的老人,又或者說一個窮經皓首的老學究。

  “師兄!”

  年輕道士望著神像上的經文怔了征,邁步走到自家師兄蒲團的對麵輕聲開口道。

  “師弟,你來了。”

  袁崇道並沒有停筆反而手中的動作愈發快了起來,毛筆字是修道之人的基本功,老道士如今更是筆走龍蛇,《道德經》下篇洋洋灑灑兩千餘字正飛速的落下,年輕道士鼻尖有墨香繚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袁崇道蒼老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讚歎。

  “抄完這下篇,師弟一並帶在身上。”

  袁崇道抬頭望著對麵的年輕道士溫和的笑道,就像是老父親看著即將遠去的遊子,而這本《道德經》便是老父親給與的盤纏,總想著把最好的給他。

  “師兄,我不想下山了!”

  望著自家師兄如今的模樣年輕道士的語氣有些哽咽。

  “師弟,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

  老道士沒有生氣,依舊是溫和的態度。

  “朝聞道,夕死可矣!”

  “師兄這輩子能夠觀此《道德經》已經滿足了,何況如今還能活上幾年光景,細細研究這本大道經文已經極為滿足。”

  老道士將手中的抄寫的經文拿起開口道:“師弟在山上的修行,在山下同樣是修行,在好的地方待久了也會膩歪,此時不妨去山下看看。”

  “可是……”

  “沒有那麽多可是。”

  “生老病死人之常事,修道之人更應該看得開些,何況師兄隻是老了,這輩子活了近兩百年該見識的也都見識過了。”

  “替我磨墨。”

  老道士看著空白的封麵,目光落到了門口的太極圖案上,望著將手中的墨石遞出。

  年輕道士沒有推遲捏著墨塊在硯台中打著旋,加入些許清水,直到硯台中的墨水變得極為細膩這才停手。

  “道是萬物化生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二氣相交而生第三者,如此生生不息,便繁衍了萬物,因此萬物稟賦陰陽二氣的相交而生。”

  “這便是太極,瞬息之間便能如此感悟。”

  “殿下果然是天選之人。”

  老道士親手將太極圖案繪到書頁的封麵想起方才種種喃喃出聲道。

  “太極?”

  年輕道士想起曾經看過的典籍中有言輕聲喃喃道:“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對於太極二字在道家之中早有所聞,可如今還是第一次如此直觀的方式感知到兩者之間的關係,小小的一個圖案竟是蘊含了天地大道。

  “師弟,好生感悟!”

  “若是日後有所成,勿忘了殿下。”

  “要知道殿下並不曾虧欠我武當,反而是有天大的恩情於我武當山,師弟切記珍重這份香火情分,不負殿下,不負我武當,也不負師兄!”

  袁崇道說完後往殿下外走去,

  眺望著天柱峰下河山大好,

  “師弟,下山吧!”

  袁崇道吐氣悠長。

  “如今師兄也打不過你了。”

  袁崇道雙手負在身後,清瘦的身子似乎一陣大風吹來就能刮倒那種,說完後回首望著身旁的師弟輕笑著。

  “如今師弟長大了。”

  年輕道士的身高已經和自家師兄齊平。

  ……

  “還是沒來嗎?”

  走到半山腰時少年郎望著高處空蕩蕩的台階輕聲喃喃道。

  “看樣子是不下山了。”

  少年郎回身望著底下的悠悠山河長歎一聲。

  “走吧!”

  少年郎不在停留一步邁出已經到了十丈開外。

  不過幾個呼吸的時間就已經快要到了山腳隱隱可見那治世玄武的牌匾。

  “天下第一!”

  有清朗的嗓音在台階上響起,

  一個倒騎著青牛的小道士下山了,

  “太上師叔祖,記得回來!”

  “太上師叔祖,一帆風順!”

  “師叔祖,長大了……”

  一聲聲問候在天柱峰下響起,

  天柱峰有白鶴齊鳴,

  山林間有走獸相送,

  山大王如今下山了,

  “會回來的!”

  年輕道士收回視線眼眸低垂暗自念叨著。

  天柱峰高處的趴地石上袁崇道盤腿坐下一直目送著自家師弟消失在台階上,手指輕輕的從趴地石上撫過,這是自家師弟躺了十來年的地方,往後很長的日子,再打坐的時候再也看不到那個酣睡的小師弟了。

  “師兄下山的次數也忒少了些。”

  “這本書挺有意思的,師弟珍藏了許多年,若是師兄想師弟了不妨看看書,因為師弟就在書中的江湖裏。”

  起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身後還有一本書籍,細細翻開,前言頁,是年輕小道士親手寫下的歪七扭八的二三十個大字。

  清風翻書到了最後幾頁,那是書中的主角帶著嬌妻美妾大隱隱於市的生活,生了幾窩娃娃,整日熙熙攘攘。

  “也不知小師弟的身體能不能受得了……”

  袁崇道合攏書頁輕笑一聲。

  ……

  治世玄武牌匾之下。

  “但願回武當山的時候。”

  “便是真真切切的天下第二了。”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回身望著那年輕道士笑道。

  “天下第一要往何處去?”

  倒騎牛的年輕道士開口問道,此刻眼前的少年郎在大乾的這座江湖中不再是十幾日前的玩笑話,而是真真切切的天下第一。

  “收一回網後,往西邊去。”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指著西陵郡的方向開口道。

  “收網過後,小魚小蝦三兩隻,想來過後這江湖恐怕沒甚意思了。”

  年輕道士低聲喃喃道。

  “也是。”

  少年郎沉思了片刻後點了點頭,沒有反駁。

  “還有個問題,想問殿下。”

  “這《道德經》究竟是何人所著?”

  “依殿下的性子想來是寫不出的。”

  年輕道士直言不諱道,因為這道德經於自己而言實在太過重要了些,隱隱間甚至能產生共鳴,所以對於出處自然好奇許多。

  “老子所著。”

  “老子非老子,而是那天上之人。”

  少年郎難得玩笑一句。

  “原來如此。”

  年輕道士默默地點了點頭。

  “那天下第二又要往何處去?”

  少年郎望著年輕道士懷中露出一角的書頁

  “既然天下人都說我是天生道胚,那麽老子曾經走過的路,我想從新走上一遍,看看能不能有所感悟,走完前人的路,再去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老子他老人家當年,西出函穀關後便了無音訊不知往何處去了,天下第二的意思是也要踏出大乾境內去更遠處的世界看看?”

  少年郎開口道。

  “嗯。”

  “好不容易下山,便出一趟遠門吧。”

  “走遠些,多看看,若是回山的時候當真成了天下第二想來師兄他老人家也會開心的。”

  “殿下要去收網,小道就先行一步了。”

  年輕道士鄭重的拱手一禮。

  “山高路遠,有緣再見!”

  年輕道士學著書裏江湖俠客分別的言語開口道。

  “有緣再見!”

  少年郎回了一禮。

  年輕道士說完後不在猶豫,倒騎著青牛翻看手中的《道德經》悠悠地往西方而去。

  ……

  “百指揮使,何在?”

  “青城山下的武林大會如今籌備得如何了?”

  少年郎收回視線輕聲道。

  “臣在!”

  百曉生恭恭敬敬的行禮後這才娓娓道來。

  “回稟殿下,上山之後袁老天師便配合諜報司以武當山的名義召集天下英雄豪傑共謀大事,舉辦武林大會,推出武林盟主,整和江湖之力,對抗朝廷!”

  說到對抗朝廷時,百曉生玩味的笑了笑。

  “有靈隱寺的先例再前,剛開始並無太多人響應,可當袁老天師的親筆信,通過風雨樓的渠道傳遍天下之後,證實了領頭人,一時間從者如雲,可以說大半個江湖的人都來了,如今的青城縣可以說是魚龍混雜,大魚小蝦齊聚一堂。”

  “此外,臣還設定了天地人三個榜單。”

  “分別對應一品,二品,三品,利用諜報司的情報,這份名單囊括大乾境內整座所有高手!”

  百曉生不知從那抽出一把扇子輕搖起來,上輩子憑借一份兵器譜便能將天下英雄玩弄於股掌之間,如今這輩子有朝廷為倚靠,手中更是握有涼州諜報司這個大殺器,自然更為有底氣起來。

  “哦?”

  “天地人三榜,有用嗎?”

  少年郎輕聲道。

  “僅僅一份榜單自然是沒用的。”

  “可各個榜單,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總體來說上邊的人都是當之無愧的江湖強者,那排名也是按照實際劃分,九真一假。”

  “那九分真,是根據無數情報衡量出來的結果,稱得上算無遺漏,至於那一假就更值得玩味了,臣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理清了那些榜單上高手的恩怨情仇,其中細微之處的排名,有所變動,在不影響榜單的公正的前提下,便是挑起矛盾。”

  “殿下千萬不要小看這份榜單。”

  “要知道江湖中人大多取名,而名則可以帶來無數的利,何況他們本就有仇,在利益名望的推動下結果可想而知,所以一份天下認可的榜單絕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臣已經放出消息在武林大會召開之時,天地人三榜會重新定下排名,至於這天地人三榜的出處自然也是用的武當山的名頭,這名字雖然俗氣了些,可也算符合道教典籍的一些詞匯,記載。”

  百曉生細致入微的講解道。

  “原來如此。”

  少年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確是在江湖之中名望二字,不單單是臉麵,還可以轉化為最大的利益,開武館的,或者行鏢的,便是最好的例子,一個大點的名頭代表的是信任,和震懾,還有白花花的銀子,榜單更像是意味著上輩子的履曆,能讓人身價倍增!

  “如今天榜第一的人是誰?”

  少年郎突兀的想到了什麽。

  “自然是殿下!”

  百曉生低頭沉聲道。

  “殿下如今半步一品諸位修為,實實在在的大乾天下第一,何況殿下這個名頭高居榜首更能挑動人心。”

  百曉生仰頭望著身前的少年郎苦笑出聲,臉上的神情也有些恍惚,從涼州招安自己到如今這才多少時間,就已經成長到了如此地步。

  “涼州諜報司的步伐還是不夠快啊……”

  百曉生心中暗自想到,馬踏江湖之後便是世家門閥,往後還有境外各國,自己也得加緊諜報司的布局了,至少也要能夠看清殿下的項背吧。

  “嗯,有勞百指揮使了。”

  “今日便啟程往青城而去吧。”

  少年郎聞聲點了點頭往青城的方向而去。

  ……

  青城縣境內,

  有座青城山,

  青城山與道教頗有淵源,山上林木蔥翠,層巒疊障,曲徑逶迤,古觀藏趣,有飛泉,神仙,紅岩,五龍四條深隧,蔥籠,奇險的溝壑雄奇絕妙,峽穀棧道,淵潭水簾,靈穀飛瀑……

  其中最高峰便名為老君閣,傳說有道家仙人在此處修行,老子也曾駐足過許久,也算得上是道教發源地之一。

  青城山上則是有座門派,名為青城劍派,

  “武林大會快開始了,”

  “小道士,你會來嗎?”

  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正趴在木屋的窗邊,眼眸低垂,睫毛忽閃,望著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輕聲念叨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