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長夜漫漫
作者:鹹魚少點鹽      更新:2020-10-03 18:02      字數:5603
  永安城,

  城門處,

  卯時三刻,天色尚未分明,

  厚重的城門徐徐往內開啟,

  遠遠看去門外依舊是人潮如織的場麵,作為齊境最大的城池同樣是天子腳下自然繁華,行商和入城的百姓早就排好了隊列等候著入城,遠遠看去裝滿菜葉瓜果的牛車馬車已經排出了數裏各類裝滿貨物的行商更是數不勝數一眼看不到盡頭。

  依照往日規矩簡單的盤查過後便可以入城了,今日的氛圍卻和往日不同,城門剛剛開啟,便是兩個手持官服榜文的衙役快步走出城門,一人麻溜的將手中的漿糊刷在牆上,另一人將手中的榜文張貼好後並沒有離開而是駐守在榜文兩側。

  “還請諸位入城之前。”

  “好好看一看官府的布告榜文。”

  一模樣伶俐的衙役站在門前朗聲道,曆朝曆代製定的法律種類甚多,條目冗雜,朝廷有新的政令頒布最為快捷的一種方式表示榜文,總不能指望著那些普通百姓去翻查那比磚石還要厚的大齊律吧?

  “這是作甚?”

  “難不成城裏出了什麽殺人越貨的江洋大盜?”

  “值得如此大動幹戈?”

  粗糲的漢子揉了揉眼睛望著眼前擁擠的場麵嚷嚷道,自己還有一車蔬菜等著去城中的酒樓販賣要是去晚了些耽誤了生意就得不償失了,所以言語之間頗有些不耐煩的神色。

  “永安城十二道城門皆是如此,便是承天府外也張貼得有榜文,你在著急也沒有用,還望諸位諒解,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何況這可不是什麽緝捕文書,是實打實朝廷的法令,諸位早些知道朝廷的法令也是好事,免得日後糊塗。”

  衙役望著底下圍攏來麵色有些急躁的百姓苦笑著拱了拱手道。

  “他娘的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我們也不識字啊!”

  圍攏上來的人群中有人不滿道。

  “讓老朽看看!”

  “民有女十五至三十不嫁著,五算……”

  “民產子,複勿事三歲,免勞役一歲,可複!”

  話音剛剛落下人群中一老者從人群中好不容易擠了出來,顫顫巍巍的湊近一些望著榜文上的大字輕聲念叨著。

  “老丈,這是何意?”

  有人聞聲呐呐道。

  “家中有女子年滿十五歲至三十歲不嫁人的,人頭稅,番五倍,嫁人後若是生個娃娃,那戶人家可免田稅三年,免勞役一年,多生多免,可以疊加。”

  “若是未嫁,也就家中一女是每年千錢。”

  頭發花白的老者回過神板著指頭輕算著,

  最後竟是愣在了當場。

  “千錢!”

  “千錢!”

  老者想起家中兩個快要年滿十五的孫女,甚至都顧不得往後麵看下去嘴皮子打著哆嗦,每人每年千錢這是要人的命啊!

  雖是尋常百姓之家,可家中孫女確是生得如花似玉,自家兒子兒媳也是盤算著讓女子年紀大些,在慢慢的尋一戶好人家嫁過去,可如今年滿十五未嫁便五算,按照齊境八百錢一兩來算,養一個待嫁閨中的女子便是一兩多銀子,普通百姓那個家中能盈餘出這麽多錢?

  “老丈,榜文上當真如此說的?”

  方才嚷嚷的粗糲漢子聞聲身子猛然一顫拉住老者的袖口問道。

  “白字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哪裏能作假?”

  “老朽,倒是希望它是假的!”

  老者轉身喃喃道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上麵還有承天府的官印。”

  “看來這事已經板上釘釘了!”

  又有一中年文士從人群中擠出,目光在榜文上掃過最終落到了那鮮紅的官印上苦笑道。

  “布告中外,令使知悉……看著格式這是朝廷製定的,並非永安一地,可明明前些日子才聽朝中為官的兄長提起,今日邊已經下了正式榜文,那麽多流程怎麽如此之快,怪哉,怪哉!”

  那中年文士看完榜文的嘖嘖稱奇道,此道政令對於百姓來說苦不堪言,可對於富家子弟而言卻沒有任何區別,說到底也就是幾兩銀子的事情算不得什麽大事,中年文士繼續細細往下看著。

  “唉……”

  老者長歎一聲原本是打算進城采辦一些布匹給家中孫女置辦兩身衣裳,如今忽聞此噩耗心思瞬間熄滅下來長須短歎不止。

  當榜文的事被那一看便是出身不凡的文士確定後,再也無人質疑,人群中瞬間便炸開了鍋,熙熙攘攘的議論聲不絕於耳。

  “老天爺,這還讓不讓人活!”

  人群中有一中年婦女聽完老者的話直接癱軟到了地上。

  “以前就說生了三個賠錢貨,吃咱們家的,喝咱們家的,到頭來成了親,就好比往外潑的水,什麽好處都撈不著!”

  “如今倒好,真成了賠錢貨,三個賠錢貨,長大了若是嫁不出去一年便要賠出去三兩多銀子,老子一年到頭累死累活都掙不了那麽多錢,如今還要白白交給官府。”那婦女聲旁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長歎了一口氣。

  “嫁了吧,嫁了吧,早些嫁了……”

  那中年婦女拍打著地麵呐呐道,

  “嫁了,生再多的娃娃,免再多的稅,也是夫家的!”

  那漢子苦笑道。

  “我這輩子是做的什麽孽啊……”

  那中年婦女仰天喃喃道,

  有人愁,自然有人歡喜,

  朝廷的這道政令的意思說起來也很簡單便是讓民間嫁女,以往十四五歲嫁女的也不在少數,可終歸而言還是有很多人家存著讓女兒嫁晚些,幫襯著家裏做些事,或者慢慢挑個好人家多收些聘禮,又或者實實在在等個靠譜的人,可眼下這道政令下來對於這些人家無異於晴天霹靂。

  而鄉野間那些討不到婆姨的窮苦漢子瞬間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說到底大多人戶嫁女也求個麵子,嫁個窮苦著的人戶,也比給大戶人家做小妾體麵,何況大多都是姿色平平的女子大戶人家的門檻也不是那麽好進的。

  “二哥,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兒!”

  榜文外有一身穿短襟的年輕漢子聽明白後擠開人群大聲嚷嚷著,神色很是激動的跑到了後方一擔著柴火的青年旁。

  “哪來的好事?”

  “天上掉銀子了?”

  青年將背上準備擔往城中販賣的柴火放下玩笑道。

  “天上沒有掉銀子!”

  那人頓了頓,

  “那你高興個什麽勁?”

  “有那功夫,不如餘著力氣多砍兩擔柴,多存點銀子將來討個婆姨!”

  青年撇了撇嘴,

  “天上沒有掉銀子!”

  “可天上掉婆姨了!”

  “二哥,你不是和張屠夫家的大女兒看對眼大半年了嗎?”

  “嗯。”

  “可人家老爹看不上我,有什麽法子。”

  青年苦笑一聲。

  “算算年紀那張屠夫的大女兒已經十七了吧?”

  那人板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嗯,已經十七了,可她老爹一直張羅著要給自家閨女尋個富貴人家,他家中雖然不算家境殷實,可油水不少在多養幾年也不是大事,講到底還是瞧不上咱。”

  青年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自嘲一笑。

  “別介!”

  “哥如今不是你求著取妻!”

  “而是他張屠夫求著嫁女!”

  “這……”

  “二哥,你先聽我完說……”

  那人伸手打斷道,

  “如今朝廷的政令下來了,若是家中麵滿十五不嫁每天便要多收一千錢的人頭稅!”

  “那張屠夫還不急的團團轉?”

  “放眼十裏八村,尚未婚娶的男子,也就是二哥你最靠譜,怎麽也好過砸在手裏,又或者嫁給那些閑漢吧?”

  “二哥,你就等著,我估摸著也就這幾天了,等著張屠夫上門吧。”

  那男子話音剛剛落下,

  “速速退散,押送官文!”

  “速速退散,押送官文!”

  “速速退散,押送官文!”

  城門內便有一對騎著高頭大馬的兵卒拿著卷好的榜文疾馳而出,看那神色急切的模樣甚至比起往日朝廷下發征收糧草稅務的政令還要重要,管中窺豹也能看出朝廷對這事得重視程度。

  “二哥,你就瞅著吧,咱們這是京畿之地天子腳下,官府的榜文下來,想來用不了多久鄉裏村裏便能夠知曉,那主管教化的官員估摸著晚上的功夫就能到村子裏講解,不出兩日裏正,耆老就得去那些不願嫁女的家中登門拜訪。”

  望著兵卒揚起陣陣煙塵那漢子揚聲道。

  “二哥,你做甚去?”

  那漢子轉過頭時卻發現那青年已經跑到了十幾丈外,便是擔著的柴火都餘在了原地。

  “回家拿銀子置辦聘禮去!”

  “先把東西準備好了,就等著裏正上門找那張屠,呸……找我那老丈人的時候提親去!”

  那砍柴的青年頭也不回道隻餘下那漢子哭笑不得。

  ……

  已經寅時,

  城門口圍攏的人早就不知換了多少茬了,

  隻至天邊漸漸有紅霞升起觀看榜文的人才少了許多,畢竟進城的人都看過了,城中的百姓自然有承天府其他的衙役告知,眼下是出城的時候可明顯可以看去人群比起往日氣氛怪異了許多。

  “他奶奶的,朝廷這道政令不曉得要便宜多少混小子!”

  榜文前那個年長的衙役吐了一口唾沫笑罵道。

  “小鄧怎麽瞅著你一副焉巴巴的模樣。”

  “昨夜做春夢了?”

  年長的衙役望了一眼身旁的同伴打趣道。

  “說來正常,畢竟這個血氣方剛的年紀……”

  年長的衙役繼續打趣著,

  “咱們雖然偶爾也能混到些油水,可真說起來咱們衙役也不是什麽好差事,即便咱們這些個捧著鐵飯碗祖傳的正身衙役一年到頭也撈不到幾兩銀子,許多良善人家看不上眼,可勝在穩定,如今朝廷的政令下來了,局麵可就不一樣了,止不定還有明個就有好幾個媒婆上門提親。”

  “你小子就偷著樂吧。”

  年長的衙役含笑著拍了拍後者的肩膀一副過來人的模樣。

  “劉叔,我家中也有兩個幼妹。”

  “算算年紀恐怕明年就得繳稅了……”

  “作為兄長也實在不想幼妹如此年紀便為人婦女,說到底那些十四五歲便嫁人的終歸是偏遠之地,何況按照咱們那便的習俗便是十八嫁人也不算晚。”

  “可兩千錢……”

  年輕的衙役苦笑一聲,之前張貼榜文的時候還沒有什麽感覺,沉思許久看著場中那些家中有女的百姓長籲短歎的模樣有些出神。

  “……”

  年長的衙役臉上的笑容凝固起來,

  笑也不是勸也不是極其尷尬。

  ……

  酉時,

  今日因為榜文的原因衙役當差的時間長了許多,當二人從衙門裏交差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昏暗下來。

  “走吧,走快些,今個站累了。”

  “趁著這功夫去勾欄裏聽兩首曲子,放鬆下在回去。”

  “青樓咱是去不起,不過聽說臨安城曲江邊上那乾使酒後寫了詩詞歌賦幾十上百篇,皆是上上之品,咱們永安城不乏作曲大家,想來如今勾欄瓦舍那些小娘子正唱得歡。”

  年長的衙役催促道。

  “愁眉苦臉的幹嘛!”

  “別想那麽多,該取妻取妻,該嫁女嫁女。”

  “就如那乾使所言。”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那年長的衙役灑然道,一副看透人間的滄桑,可想起勾欄裏那小娘子水靈靈的模樣和酥骨的唱腔卻是下意識的擦了擦嘴角。

  “也罷,想那麽多做甚,便陪劉叔去一趟。”

  那年輕的衙役點了點頭,可仍舊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算算還有半個時辰便是戌時也就是所謂的一更天,按照朝廷的法令,一更三點敲響暮鼓,五更三點敲響晨鍾後才開禁通行,這段時間便是宵禁的時刻,可到了如今宵禁早就形同虛設。

  便是到了二三更天,南明坊中依舊繁盛,

  一街輻輳,遂傾兩市,

  晝夜喧呼,燈火不絕。

  年長的衙役輕車熟路的在坊間穿行著,可不知為何年輕的衙役望著清冷的街頭巷口右眼皮跳動不止。

  “梅雨時節,防潮防鼠!”

  街角有打更聲傳來,

  “奇了怪了,怎麽這才一更天就關門了?”

  年長的衙役望著清冷的南明坊有些詫異道。

  “劉叔,我怎麽覺著有些不對勁,這坊間人太少了些,要不咱們還是回吧。”

  “換個地方聽……”

  “嗒啪嗒啪……”

  話音還未落下,

  街角便有一對黑衣黑甲的兵卒從街角出現,

  領頭的兵卒騎著高頭大馬,

  當目光落到那兩人身上穿著的衙役皂服時麵色便沉了下了。

  “現在時宵禁時段,爾等不知?”

  “啪……”

  馬鞭當頭抽下,

  年長的衙役順便從愣神中反應過來,

  捂著肩膀疼的齜牙咧嘴,

  “在二,三,四更穿行於街,笞打四十,在一更夜禁後,五更開禁前不久犯夜禁的,笞打三十,這是朝廷的法度,爾等身為衙役居然知法犯法?”

  細細看去領頭那人似乎是城中禁軍,宵禁一事本來就不在他們的管轄範圍之內,可如今竟然街頭巡查實在怪哉,不過響起來人的身份年長的衙役倒也不好造次,甚至都沒有半分抱怨,作為小人物自然有小人物的覺悟,能在城中混了這麽久,也知道什麽人是自己惹不起的。

  “兩人,各笞六十!”

  那領頭的兵卒冷聲道。

  “嘶……”

  “啊,疼……”

  “我滴親娘誒!”

  長街上兩人的哀嚎聲此起彼伏傳出很遠,

  細細聽著似乎城中各處不乏此類聲響。

  “劉叔沒事吧?”

  年輕的衙皺眉扶著腳步踉蹌的年長衙役道。

  “他奶奶個腿的,疼死老子了!”

  年長的衙役看著遠去的兵卒齜牙咧嘴道。

  “唉,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看樣子要變天了。”

  “今個早上下了一道婚嫁的政令,如今又重開宵禁……”

  “你說上邊是啥意思?”

  “政令解釋一番後都懂,可宵禁這是為何?”

  “你還是太年輕了些。”

  “宵禁不過戌時,回到家中無心睡眠。”

  “漫漫長夜……”

  年長衙役欲言又止道,

  “唉,這事也不是頭一遭了,可不曉得為什麽來得這般快,便是我等衙役都沒有接到消息,今個沒有通知擺明了就是殺雞儆猴的意思,我們這般人還好,就是不曉得城裏那些青樓花船裏鶯歌燕舞的公子哥會不會被抽得屁股開花。”

  “這趟朝廷是動真格的了!”

  “如今看朝廷的意思若真是如此,恐怕宵禁三年五載都解除不了,指不定明個官府還得出個什麽生娃賞銀子的政令,躺著掙錢可不站著舒服多了,往後啊去他娘的勾欄瓦舍,交差完,得趕著回家……”

  年長的衙役目光有些深沉,

  年長的衙役拍了拍後者的肩膀很是認真的開口道“聽叔一句勸,早點娶個婆姨,多生幾個娃娃,勸勸家中父母早些講女子嫁了。”

  “有些事情,上邊的都已經定下來了。”

  “胳膊擰不過大腿。”

  “罵歸罵,該生娃娃還得生。”

  “走咯,回家嘍!”

  “回家造娃娃咯!”

  年長的衙役一瘸一拐的消失在長街的盡頭,年輕的衙役看著皇城的方向,又看了看劉叔的背影苦笑的點了點頭。

  從天上往下看去,

  整個永安城,

  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