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試試,也未嚐不可!
作者:鹹魚少點鹽      更新:2020-09-12 14:21      字數:2496
  卯時末,

  陽穀關,

  斑駁的半壁城牆上白衣儒士雙眼合攏,橫一木匣於膝間,天地間初升的那一縷亮光仿佛在那人的背後升起,莫名的添上了幾分意境。

  聲旁的小書童手捧著亞聖的文章,學著稷下學宮中老邁夫子的模樣,搖頭晃腦便是瘦小的身子也跟著微微晃動,看起來到有幾分莫名的喜感。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略帶些許稚嫩的嗓音朗朗入耳,

  中年儒士跟著輕聲默念了一句,

  “雖千萬人,吾往矣。”

  “子南,往後餘生無論是做學問還是修行都記住這句話。”

  突然睜開眼睛目光落到書童的身上,

  緩緩開口道。

  小書童不明所以,隻知道使勁點了點頭。

  “夫子,那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也叫雖千萬人吾往矣啊?”

  小書童仰起頭怔怔的開口道。

  “勉強算是吧。”

  曾夫子拍了拍小書童的肩膀笑了笑。

  “咚!咚!咚!咚!”

  話音落下,

  遠處有鐵騎轟鳴,

  馬蹄踏下的聲音如同春雷炸響,

  書生朗朗,馬蹄陣陣,

  黑色的徐字大纛緩緩升起,遠處的地平線上三百腰懸鞘繡黑色蟒紋的鐵騎硬生生的踏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這便是天下第一等的精銳涼州鐵騎?”

  曾夫子徐徐起身,

  “果然不負盛名。”

  苦笑一聲。

  膝間的木匣已經打開,

  長劍已經握在了手中,

  遠處身穿黑金蟒袍少年郎騎著高頭馬大,衣角獵獵作響,腰間刀劍輕鳴,細細看去那少年郎更是生唇紅齒白,有一副天底下難得的好皮囊,周遭的氣質更是帶著與年紀不相符合的威嚴氣度,便是尋便了齊國也找不出一人能與之媲美。

  “夫子,真要打架嗎?”

  小書童從曾夫子的寬大的儒袍後探出一個小腦袋看著底下的場麵有些出神。

  “總得出一劍不是?”

  話音剛剛落下,

  曾夫子已經躍下了城牆,小書童彎下身子默默地躲在城垛的缺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底下的夫子,以前總覺得稷下學宮的夫子教書育人很厲害,昨夜知道了原來夫子打架也很厲害,眼下更是曉得原來讀書很厲害的人

  一人一劍,

  孑然一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朗朗之聲在陽穀關前響起,

  在數百鐵騎麵前如同介子一般渺小,

  可胸中有浩然正氣長存竟是遠去百丈有餘。

  “我曾敬酒,有一劍為禮,問大乾殿下賀!”

  言語客氣,劍光淩厲,

  曾夫子長劍橫在身前,

  手指合攏輕輕撫過劍身,

  君子養氣半甲子有餘,

  如今出劍如長龍卷雲。

  “殿下,這人是齊國派遣的使臣曾敬酒,同樣也是稷下學宮的夫子,想來路上所見的黃紙便是此人祭拜時所燒。”

  “臣也是所料不及,第一個祭拜的人竟是個書生。”

  百曉生望著陽穀關下的那道身影開口道。

  “這天底下不怕死的人真的很多。”

  “本以為仗義多是屠狗輩。”

  “如今看來書生也非皆是薄情,講到底還是看輕了天下文人的骨氣。”

  “既然獻劍於我,那便欣然接下吧,”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喃喃出聲,

  隨後灑然一笑。

  拇指扣在劍柄,

  輕輕往上一撥,冷冽如水的劍身彈出,清晰的劍身映出少年郎清俊的麵容,沒有太多的戾氣,此刻更多的是劍客的風流寫意,灑脫從容,因為來人的劍沒有絲毫的殺意。

  彼之英雄,汝之仇寇。

  於家國大義而言書生能夠仗劍而出,

  徐閑很敬佩這樣的人,

  清冷的劍意在出劍的那一刻從天而降,

  這是西門吹雪劍,

  他的劍很快,

  可以說在三品之中已經到達了極致,

  當曾夫子的劍還未落下之時,

  徐閑手中的驚蟄劍就已經到了麵前,

  當錯身的那一刻,

  曾夫子就已經敗了,

  因為他同樣隻是三品而已,

  冷冽的劍鋒輕輕擦過脖頸間的皮膚,

  有血滴匯聚滲出落到儒袍上,

  “為什麽不殺我?”

  摸著咽喉望著指尖的那一抹殷紅,曾夫子苦澀的開口道,雖然早就已經知道自己不可能擋下眼前這人,可敗得也太過幹脆利落了些,甚至都沒有逼出他最強的兩劍。

  “因為來陽穀關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地的紙錢。”

  “上黨之戰已經過去數日有餘。”

  “而曾夫子你是第一個來此祭拜的人。”

  徐閑莞爾一笑。

  “曾夫子,久仰了。”

  徐閑收劍入鞘拱手一禮。

  “劍已經出了,此番南下夫子不若同行?”

  徐閑引手相邀。

  曾夫子默然不語。

  “此番南下。”

  “夫子若是同行或許會少死很多人。”

  曾夫子聞言麵露猶豫。

  徐閑右手輕輕抬起,

  身後有鐵騎牽來兩匹空馬。

  ……

  鐵騎飛奔,

  景色飛快的往後退去,

  午間時分又到了上黨盆地腹部,

  陽光落在慘白的肋骨上莫名的變得森冷。

  “人屠坑殺二十萬人,殿下為三軍主將知否?”

  此刻放眼望去比起昨夜更加明了。

  “本殿自然知道。”

  “冒天下之大不韙。”

  “那位白姓將軍想來也難以善終。

  曾夫子響起山穀外看到的場景胸中有氣難平。

  “這便不勞曾夫子操心了。”

  “本殿說過許他見太平。”

  徐閑拉了拉韁繩放慢速度很是認真的開口道。

  場中久久無言,

  “上黨一事先且不提。”

  “眼下殿下入永安一事當真沒有回旋的餘地了嗎?”

  曾夫子的聲音在徐閑的耳邊響起。

  “沒有。”

  少年郎嘴唇輕啟,

  “上黨一事如今已經傳回,想來不出數日變會天下皆知,殿下有承受齊國萬千百姓怒火的底氣嗎?”

  “這不正是你們齊皇想要看到的局麵嗎?”

  “恨不得食我乾人肉,寢我乾人皮。”

  “舉國上下義憤填膺。”

  “可那又能怎樣?”

  “他不願殺我。”

  “又或者說……”

  少年郎看向一旁又驚又怒的曾夫子頓了頓。

  “他不敢殺我!”

  “是!”

  “就算陛下不願殺你。”

  “可我齊國還有一座江湖!”

  “昔日有劍仙徐九於拒鹿一劍破我大齊六千甲。”

  “如今你又方能保證齊國的江湖中沒有徐九那樣的人物?”

  “區區三百騎!”

  “你當真不怕有去無回?”

  曾夫子質問出聲。

  “一座江湖嗎?”

  “試試,也未嚐不可。”

  少年郎拍了拍腰間的刀劍遙遙望著那麽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