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滿城盡懸北涼刀
作者:鹹魚少點鹽      更新:2020-09-12 14:21      字數:4472
  三日後,

  會稽郡,

  “呼……”

  “小滿了。”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看著倒地的魏軍大纛長長舒了一口氣,右手輕輕的抬起雨滴落到掌心不過片刻的功夫便餘下的一捧雨水,不知不覺間清明已過,小滿已至。

  從天而降的雨滴地麵濺起無數個淺坑,殷紅的血液被雨水衝刷順著溝壑蜿蜒而下,大櫓在低窪的水坑中飄搖起伏,上萬紅衣黑甲的兵卒正在打掃戰場,雨滴落在鐵甲上濺開,每一步抬起都有泥漬甩出。

  “算算日子南征已經大半個月了。”

  身旁的馬有糧內襯的紅色布衣已經分不清顏色,鐵甲斑駁刀痕縱橫,便是腰間的涼刀都已經有了幾道深淺不一的裂紋。

  “這仗終歸還是結束了。”

  涼刀入鞘,馬有糧還是咧嘴笑了笑,

  不過更多的確是苦澀。

  “殿下,這場仗已經死了很多人了。”

  “南征的時候二十萬涼州兒郎,南安郡戰死兩萬餘,拒鹿郡戰死三萬餘,眼下回援會稽打退齊軍戰死三萬餘,剩下的不足十二萬。”

  “那二十萬新兵蛋子活下來的不到七萬人……”

  “唉……”

  “誰都知道打仗要死人這個理兒。”

  “可看著身邊的老兄弟一個接一個倒下,心裏不是個味啊!”

  馬有糧錘了錘胸口,有水漬飛濺。

  “窮兵黷武非我所願。”

  “可很多事情事已至此隻能往前了,後邊是萬丈深淵,當父皇將三十萬涼州鐵騎交給本殿的時候,本殿就已經沒有退路了。”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抹了一把臉轉身開口道,身上的蟒袍已經被雨水打濕的通透,頭發一綹一綹的貼在額前,脊背挺得筆直,身旁是無數的折斷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如今,南安郡一役魏武卒傷亡過半。”

  “會稽郡放火燒營死守山穀,拖住了大軍回援,二十餘萬魏卒潰逃回去的不過十萬,可以說已經傷筋動骨。”

  “至於齊國,上黨一役過後國運已經去了大半。”

  “仗已經打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有些東西我不得不去爭,我曾經說過為萬世開太平,我從不否認其中夾雜了許多私心,可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退路了,齊國將會是大纛掃平的第一個國家,往後大乾的路還很遠。”

  “殿下的步子邁得太快了這,臣跟不上了。”

  馬有糧突兀的歎了一口氣。

  “南邊還有一萬鐵騎未歸,本殿得去接他們回來,走一趟漁陽道,飲馬曲江岸,順便去齊國京畿一代看看是不是當真那麽富碩。”

  “大乾境內那些世家門閥,江湖門派還有許多賬沒算,這趟南下之後,本殿還得親自去找他們算算。”

  “遠去岐山劍塚到如今已經有月餘,獨孤前輩還沒有回來,想來也是敗了。”

  “有朝一日大乾的國土能夠縱橫三千裏時,本殿還想帶著涼州鐵騎去問問那岐山到底有多高?問問劍仙的劍氣能縱橫多少裏?問問當年……”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的聲音說到最後低了下來。

  “馬叔,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其實,真的很累……”

  “陪我出去透透氣吧。”

  “有些悶。”

  少年郎錘了錘胸,翻身上馬,縱馬狂奔,少年郎揚了揚手親兵散去,身後僅有數騎隨在其後,說起來涼州軍中馬有糧一直是與自己走的最近的那個人,有些話對他說起來沒有那麽多的顧忌。

  遠離了壓抑的戰場,

  鄉野阡陌間馬蹄放緩,

  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放眼望去路邊的早稻已經開始結穗,在禾稻上始見小粒的穀實,子粒逐漸飽滿,從天而降的雨滴順著溝渠流入田壟間,潺潺流水不斷。

  “小滿不滿,幹斷田坎。”

  “這田間的水已經滿了七成有餘,再過些日子便滿了,今年南地倒也算得上風調雨順,老話說得好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看我大乾南地今年還是有個好收成的,殿下要做的事也算有了底氣。”

  馬有糧翻身下馬摸著青綠的稻穗咧嘴笑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南地比起咱們北邊富碩許多也是不無道理。”

  “有糧,有糧,當初就是窮怕了,爹娘才給我取了這個名字,如今到了這南地才曉得,有糧二字,隻要不是懶漢,便能做到。”

  馬有糧挽起褲腿走到田間,很是小心的避開稻禾最後站在田壟的正中往四周看去青綠一片,田壟間波光粼粼,已經日漸飽滿的稻穗甚是喜人。

  “小滿大滿江河滿,比起北邊的作物來說南邊的稻米還是很養人。”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看著馬有糧的模樣輕笑出聲,翻身下馬往田壟跳去,也不顧身上華麗的黑金蟒袍沾滿了泥點。

  “小滿大滿江河滿,小倉大倉四海平!”

  “家中有糧,才能不慌。”

  徐閑看著掌中捧著喜人的稻穗笑道。

  “其實殿下繼續南下的事情臣是支持的,涼州那幫老殺才,其實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已經認可了殿下,至於那幫老兵卒南征完了心中怕是已經將殿下放到了陛下的位置那麽高隻要振臂一揮從者如雲也是易事,何況如今陛下的意思也很明確,隻要是殿下想做的事情,便是把天通了個窟窿也不礙事。”

  馬有糧粗糲的手指輕輕的撫過青綠的稻禾轉身目光灼灼的看向徐閑。

  “臣也曉得南地富碩僅僅隻是會稽,潁川,拒鹿,南地三郡就能供給二十萬兵卒的口糧,養活無數的百姓……”

  “臣更曉得南邊的齊國更是有一年三稻的福地,就好比齊國眼饞美人的身子,殊不知美人也眼饞他腰間的錢袋子,臣也眼饞那一年三稻的福地。”

  “臣是隨著陛下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老殺才,雖然人老了,揮刀沒有年輕的時候快了,可臣絕不是迂腐之人,殿下的意思臣也明白,可是想要一口吞下齊國還是太過急切了些。”

  “用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老話來說,步子邁大了了容易扯著襠……”

  “臣行軍打仗雖然比不得白起,趙括二位將軍,可臣也省得普通兵卒的心理,若是北伐出兵攻打我大乾譬如上黨投降一類的事也很正常畢竟都是當兵吃糧的丘八,說什麽家國大業他們不懂也談不上什麽氣節,大多都是想著掙點軍功,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若是盡力了真打不過投降也是沒法子的事,畢竟誰都想要活著。”

  “可若是真打到了齊國的腹地,那些丘八便再也沒有了退後的餘地,也是兩碼事,幾仗下來白將軍一舉葬送了齊國四十五萬兵卒,斷了齊國二十年氣運,可國內青壯雖然不多還是有的,再不濟舉國上下也能籌出幾十萬民兵。”

  “雖是鄉野民勇可真到了那步天地他們倒也有舍了性命的勇氣,算上各地郡兵,咱們餘下這是二十來萬人馬便是吞下了,怕也剩不了多少人,那齊國的土地守不住不說,咱們大乾也空虛到了極致,境內的各地門閥豪那本就不安分還不得跳出來?”

  “所以齊國這塊肥肉還得一口一口的吃。”

  “馬叔,我可從來沒有說話要一口吞下齊國。”

  徐閑放下手中的稻穗莞爾一笑。

  “那入齊國皇宮是?”

  馬有糧詫異道。

  “漁陽郡還有一萬鐵騎肯定是要迎回來的,這是咱們涼州的傳統,沒有打了勝仗便忘了弟兄的道理至於齊國皇宮我想順道看一看,也掂量一下齊國的江湖有多大。”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拍了拍腰間的春分刀。

  “除此之外。”

  “我其實挺想見見齊皇的。”

  “拋開個人恩怨而言,趁著我大乾未穩,不過半月之間便舉國四十餘萬大軍聯合魏國北上伐乾,不論勝負,單單便是這份魄力普天之下也找不出幾個人。”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望著永安城的方向喃喃出聲,講到底若不是白起和趙括二人這趟南征自己麵對洶湧而來的齊魏聯軍還真不一定能擋得住。

  “殿下的意思是?”

  “齊皇猶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既然齊國如今吞不下,那便讓它在弱一些,讓大乾在強一些。”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遙遙望著南邊喃喃出聲,最後目光落到了飽滿的稻穗上久久不語。

  “可齊國國君又如何能輕易殺之?”

  “禦花園那夜終歸慶帝對殿下沒有警惕之心。”

  “想要再度重演豈不是天方夜譚?”

  馬有糧喃喃出聲。

  “百指揮使何在?”

  徐閑沒有回答而是對著身後高呼一聲,

  “臣在!”

  透過厚重的雨簾一個身穿白衣的男子恭恭敬敬稟報道。

  “齊國使臣如今在何處?”

  “稟殿下,使臣已至朝陽郡兩日!”

  “上黨一事可曾傳出?”

  “稟殿下,已經傳出。”

  百曉生苦笑道,二十餘萬人葬身於上黨此事又怎麽瞞得住有心人,怕是在活些日子便天下皆知了,甚至在軍中“人屠”的稱號已經開始流傳。

  “使臣可曾退走?”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聞言也不意外繼續問道。

  “稟殿下,使臣是稷下學宮的夫子。”

  “可聞此消息之後還是沒有絲毫退走的意思。”

  “若是如今在派人入上京請使臣入齊國永安需多少時日?”

  “稟殿下,至少半月。”

  沉思了片刻後百曉生開口道。

  “半月……”

  “太久了!”

  徐閑撫著下巴輕聲念叨著。

  “殿下的意思是派使臣入齊國?”

  身旁的馬有糧疑聲道。

  “仗已經打完了,自然到了談判的時候。”

  “我們大乾勝了自然也到了提條件的時候。”

  徐閑輕笑道。

  “可白將軍在上黨埋屍二十萬一事若是傳回了齊國……”

  “馬叔,上黨一役我從來沒想過要瞞下去。”

  “何況,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徐閑意味深長道。

  “可若是消息傳回了齊國,在派使臣入齊豈不是……”

  馬有糧欲言又止道。

  “派人入上京,算上朝堂上浪費的章程,定下來後使臣再出齊國,太久了,等不起!”

  “等齊使入上京太久了,同樣的路途,同樣的章程,也太久了。”

  “殿下的意思是?”

  “本殿親自入齊!”

  “可兩國使臣的儀仗國書一類倉促之間如何籌備?”

  想起眼前身穿蟒袍的少年郎之前的所作所為,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之類的話馬有糧硬生生的咽了下去口中隻是無力的擠出一句。

  “馬叔,且看。”

  “這作儀仗如何?”

  少年郎拍了拍腰間的刀劍,錚錚作響。

  “這作國書如何!”

  少年郎大袖一揮黑金色的蟒袍爪牙猙獰。

  “這趟本殿親自入永安!”

  少年郎朗聲道。

  “馬叔方才問如何殺得齊皇。”

  “本殿便給馬叔一個答案!”

  “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當著魏國萬千兵卒,當著魏國無數百姓的麵!”

  “堂堂正正的殺!”

  “如今我大乾內部雖也是風雨飄搖!”

  “可餘下的二十萬鐵騎是能夠踏破永安城門,踏得整個齊國支離破碎的!”

  “上黨一役坑殺二十萬降卒一事傳出去便是讓他齊國曉得,我大乾有死戰的決心!”

  少年郎大袖揚起,無數的水珠被甩開。

  “他不死,那齊國從此不再天下版圖之上!”

  “聽說齊國太子甚是賢明,有古之聖賢之資,同樣深得齊皇喜愛!”

  “本殿敢賭!”

  “餘下的事情便交給他齊皇吧!”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眯著眼遙遙看著永安城的方向。

  ……

  “至於殿下的安危,馬總兵自可不必擔憂!”

  “本將自會陳兵二十萬於拒鹿郡!”

  不知何時遠處有馬蹄聲響起,

  幾個呼吸的時間後,

  一白衣黑甲的少年翻身下馬冷冽的嗓音穿透厚重的雨簾,滿身的風塵被雨水洗去,可甲胄上的血漬還是堆積在縫隙裏很難衝刷幹淨,也不知為何即便隔得很遠馬有糧還是覺得那人的氣勢讓人骨子裏感到發寒。

  “若是有半分意外,定讓他永安滿城盡懸北涼刀!”

  冷冽的嗓音從少年郎從口傳出,

  語調沒有一絲的起伏,

  聽起來是何等的狂妄,

  可在場的眾人卻沒有一人覺得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