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萬世凶名(中)
作者:鹹魚少點鹽      更新:2020-09-12 14:21      字數:4786
  “滴答滴答——”

  白衣黑甲的少年掌心有血珠滴落,

  “首戰不勝,白起死!”

  “斬敵不萬,白起死!”

  “十日不破,白起死!”

  話音落下,殺氣縱橫,宛如實質;

  ……

  “白將軍,請!”

  身旁的兵卒將手中的紙張捧起,

  少年接過旁人遞來的紙張一揮而就,

  當掌印蓋下,紙章上分明的血印已經落成!

  揚起手中沾血的紙張白起往周遭掃過,眉宇間的冷冽猶在,腰間的鐵劍血漬未幹,清冷的嗓音在場中回蕩。

  “十日破敵?”

  “當真?”

  諸元奎感受著白起周遭冷冽的氣息不似玩笑,可十日破敵實在太過天方夜譚了吧,莫說自己便是放眼整個天下怕是也沒幾個人敢如此口出狂言,要知道齊國的大軍比起慶國的禁軍郡兵而言完全是兩個概念。

  “軍中無戲言!”

  “做不到,白起的人頭隻管拿去。”

  清冷的嗓音沒有絲毫的起伏,那種骨子裏對生命的漠視表示在場久經殺伐的武將也是為之動容。

  “軍令狀,已下!”

  “不知那位總兵敢與我白起對賭?”

  “我老諸……”

  諸元奎望著眼前氣勢如虹的少年咬牙開口。

  “等等!”

  “白將軍是殿下定下的人選,何必如此。”

  “殿下的眼光你這老殺才是曉得的!”

  馬有糧扯住諸元奎的袖口皺眉道。

  “這!”

  諸元奎遲疑了片刻,

  眼下馬有糧已經給出了台階。

  “老殺才,給殿下一個麵子。”

  “也給老馬我一個麵子!”

  馬有糧再度開口道,自己的駐地在玉門關和諸元奎相距不遠平日裏關係倒也不錯,也不願意他在眼下吃了虧。

  “罷了……”

  “戰時,我諸某聽令便是!”

  諸元奎目光在蟒袍少年身上停留了片刻過後,便埋著頭默不作聲,能坐上如今的位置自然都不是傻子。

  “我白起不要你們的命!”

  白起看了諸元奎一眼並未咄咄相逼。

  “我不僅要你們口服,還要你們心服。”

  “眼下多說無益,戰場之上見真章!”

  “末將白起,還請殿下作證!”

  話音落下,

  白起躬身手中的軍令狀捧起,

  “嗯!”

  徐閑點了點頭接過軍令狀鄭重的放入懷中。

  ……

  “既然白將軍已經定下軍令狀。”

  “那我趙括自然也不能落於人後。”

  “於總兵和曹總兵的威名,便是在上京也時常聽人提起,可晚輩想來已熟讀藏書萬卷,先賢更是有言在前不若行萬裏路,眼下還得勞煩兩位總兵引路了。”

  “我所率右路邊軍十日之內不破敵,任憑諸位處置。”

  “項上人頭,隻管拿去便是。”

  “左右不過十七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罷了。”

  取下腰間鐵劍,

  指尖被割破,

  “身子骨弱了一些,見笑了。”

  趙括印下後嘬了嘬手指順帶輕笑一聲,目光在麾下的於信胤曹先之身上掃過,有諸元奎默不作聲再前於信胤但是沒有整出什麽幺蛾子。

  可曹先之卻依舊是一副眉頭緊鎖的模樣。

  “曹總兵,你在北地涼州獨領一鎮兵馬居於北永郡,鎮守下一郡之地莫說匪患流寇便是偷雞摸狗之事也鮮少聽聞,陛下起義之後早些時日更是扼守咽喉分聞不動,牧野原一戰更是立下奇功,按理說這主將應該是你的位置。”

  “哦?”

  “不知趙將軍有何指教?”

  曹先之沉身道話語中的戾氣毫不掩飾,本就不過而立之年算得上涼州班底的中流砥柱,也可說是接班人一類,如果按照原本的軌跡來講,鎮北侯退下之後,又沒有後麵徐閑整出的那麽多事,可以說在涼州軍中自己是最有希望接手那三十萬兵卒的人,可眼下除了身上多出的一個爵位之外仍是一鎮總兵,還多了個不過十六七歲的上麵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自然不樂意。

  “指教倒是談不上,不過曹總兵既然不服。”

  “我們也不妨,額外添個賭注。”

  趙括在大帳中閑庭漫步,

  少年人的驕傲顯露無疑。

  “不知曹總兵,從軍十餘年間殺敵幾何?”

  “軍功幾許?”

  趙括的聲音很輕,

  可落到曹先之耳中確是尤為刺耳。

  “曹某領軍殺敵不過三萬餘,軍功不過受封永安伯,想來在趙將軍眼中而立之年方才如此,不值一提,說出來倒是貽笑大方了。”

  曹先之強壓著胸中怒火自嘲一笑。

  “如此說來是少了些。”

  “這樣吧,此戰過後若是趙某殺敵軍功不勝過曹總兵。”

  “便作廢了吧,想來餘著也沒甚意思。”

  趙括目光緊緊地盯著曹先之,自己是個很傲氣的人,也能藏傲氣於骨,可眼下這曹先之同樣是此類人,若是眼下退步半分難免讓人看輕,何況自己本就有說這句話的底氣!

  “好,好,好!”

  “趙將軍既然有如此氣魄,曹某欣然觀望!”

  “等著趙將軍南征過後封侯拜相!”

  曹先之不怒反笑,情緒已經壓抑到了極致。

  就在場中氛圍最為凝重的時候,

  “咚!咚!咚!”

  大帳之外有馬蹄聲傳來,

  來人翻身下馬,掀開簾子,

  入眼便瞧見正在對峙的一幕。

  “先之,勿躁!”

  白慶豐低喝道,後者也是退後一步不在多言,畢竟白慶豐也算資曆最老的一輩,他的話聽不聽是一回事,表麵上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拜見殿下!”

  行禮過後,

  白慶豐感受著場中凝重的局勢苦笑著搖了搖頭。

  “白叔,還請落坐。”

  徐閑引手道。

  “不必了,殿下。”

  “眼下,臣來此是代陛下傳旨的。”

  白慶豐說完後一個老太監掀開簾子入內,

  細細看去正在昨夜守在一旁的秉筆太監,此刻身穿一身大紅蟒袍手中端端正正的捧著一個木托盤,厚重的木質托盤上正安安靜靜地躺著一道聖旨。

  “殿下,還請接旨。”

  老太監的態度放得很低,

  可托盤中的聖旨卻做不得假。

  “兒臣,接旨!”

  看著那老太監手中的聖旨又恰好在這個節骨眼上,徐閑心中已經猜到了幾分緣由,往前邁出一步躬身抱拳道。

  在軍中為主將者,著甲,可見聖旨不跪。

  其他人自然沒這個待遇,四周的幾鎮總兵連同白起趙括白慶豐俱是一同跪倒在地,錚錚鐵甲聲不絕於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徐閑為三軍主將,遠赴南地征討。”

  “軍中之事無論大小,皆可自行定奪!”

  “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

  “殿下,接旨。”

  老太監恭敬的將手中的聖旨遞出。

  “做兒子的到底還是麻煩老子了。”

  徐閑接過老太監手中的聖旨,看清上邊的幾道印章後遙遙望著上京城的方向喃喃出聲。

  老太監聞言低頭不語,隻是默默地歎了一口氣,自己在宮中這麽多年早已經見慣了天家之間單薄的情感,可昨夜的場景還是曆曆在目。

  白慶豐也是怔怔的有些出神。

  原本以為隻是一道口諭,手諭,

  又或者是中旨罷了,

  畢竟在涼州軍中這幾鎮總兵眼裏以徐武的威望而言一句話就已經夠了,可卻是遠遠沒有料到這是一道詔旨!

  昨夜陛下定下聖旨過後,

  又連夜派人請來了中書令秦清堂和門下省王侍中,入宮定旨。

  也就是說這是正兒八經旨意,

  來得正式許多!

  白慶豐想起當時陛下的模樣絕非玩笑,那一句抗旨不尊陽奉陰違著斬立決也絕非戲言,若是往日陛下隻是再給殿下鋪路的話,那麽眼下這道詔旨所透露出來的意思已經極為明確了。

  老子的家底現在交給兒子了!

  “諸位總兵可還有異意?”

  徐閑握緊手中聖旨目光在場中眾人身上掃過。

  “末將馬有糧,無異”

  “末將諸元奎,無異!”

  “末將曲行衛,無異!”

  “末將於信胤,無異!”

  ……

  一炷香後,

  “末將曹先之,無異!”

  曹先之苦笑出聲,胸中所有戾氣在這一道聖旨之下煙消霧散,講到底徐武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實在太重了些。

  “如此甚好!”

  “那諸位總兵便回營整備,明日大軍開拔!”

  徐閑揮袖轉身,眾人退散。

  ……

  寅時三刻,

  天色昏暗下來,

  上京大營外十餘裏處,一望無際全是糧車,不時有老牛的低鳴聲傳來,背上的堆積的糧草層層疊疊,透過縫隙細細看去皆是新米少有陳糧。

  “兄長,我曹家有此機遇,往後怕是要一飛衝天了。”

  隊伍的最前方,曹舍給胯下的青牛喂了一把青草遙遙望著上京大營的輪廓喃喃出聲。

  “今日過後,誰人敢言曹家商賈低賤?”

  曹舍拳頭緊緊地握著,

  身後這百萬餘石糧草便是曹家的晉升之本。

  軍營的大門打開,

  無數的糧車順著大門徐徐入內,糧草並沒有卸下因為明日便是大軍開拔之日,同樣這批押運糧草的牛馬騾子也是曹舍準備的一份禮物。

  演武場邊的草垛上,

  “臣曹舍,叩見殿下!”

  “臣惶恐,眼下已經寅時三刻,糧草來晚了些!”

  “臣有罪,還請殿下責罰!”

  曹舍望著上方正假寐的蟒袍少年理了理身上衣衫鄭重的跪倒在地。

  “何來惶恐?”

  徐閑吐出嘴裏叼著草根望著校場停靠的無數糧車,又俯身看了一下眼跪地的曹舍,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輕笑道。

  “不過確實是晚了三刻,當罰。”

  “這……”

  曹舍埋頭怔神,額頭有冷汗滴落。

  “那便罰你三個月的俸祿!”

  徐閑拍了拍手從草垛上跳下,親自動手扶起跪倒在地的曹舍玩笑出聲,後者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長舒了一口氣。

  “戶部一事已經派人知會了,侍郎的位置給你餘著,大軍開拔之日你便去戶部報道吧。”

  “唯獨可惜剛剛上任便丟了三個月的俸祿,可不要怪本殿。”

  徐閑看著遠處並未出營的糧車很是滿意的拍了拍曹舍的肩膀,說是舍得可也沒想到這麽舍得,軍中押運糧草多用駑馬,可講到底多出一些騾子老牛徐閑也是不介意的,畢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臣曹舍,叩謝殿下!”

  剛剛起身聞言,曹舍便又要抽身拜下。

  “不必了,軍營之中一切從簡。”

  “這趟你曹家做得好,很好,極好!”

  “南征後續糧草若還是能如此一般,戶部尚書的位置你倒是可以爭上一爭,爵位一事不出意外,你曹家也能落下一個。”

  “功必賞,過必罰,這是規矩。”

  “本殿並不在意你的家世身份,隻看你能做什麽!”

  “殿下!”

  曹舍眼眶有些許模糊,士農工商,商賈低賤,哪怕家中家產萬貫,田產萬頃,可在門閥眼中依舊是如同草介,代郡三家這幾百年走下來也是謹小慎微,如今有了封爵的機會如何不讓人動容。

  “如今糧草已經到齊,主將已經定下,不知你齊魏兩國可曾有後悔的餘地?”

  徐閑低聲自語道,

  當曹舍抬頭的時候那人已經邁步檢查糧草去了,畢竟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便可以看出糧草的重要性自然容不得絲毫馬虎。

  ……

  翌日,

  矛柴酒香在大營之中彌漫不絕,

  上千口大缸陳列在演武場上,

  上方的淡綠色的酒漬輕輕漂浮在表麵,

  涼州軍中不飲酒,

  可大軍開拔,戰勝歸來確是例外,

  此刻無數隻土瓷器碗被分發到兵卒手中,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一步一步往高台上走去,

  “咚!咚!咚!咚!”

  此時鼓聲響起,

  鼓錘在數百通牛皮大鼓上落下,

  沉悶的聲響在大營上方響起。

  當身穿蟒袍的少年郎走到高台上時,右手輕輕揚起,鼓聲戛然而止,整個上京大營數十萬的目光從合處落到那個身影之上。

  “白起,聽令!”

  “末將,在!”

  高台下白起邁步往上而去,單膝跪地抱拳。

  “本殿令你為左路邊軍主帥,接虎符!”

  “末將,領命!”

  當接過虎符的那一刻,白起望著底下鐵戟入林,鐵戟錚錚,無數喘著粗氣的涼州兵卒正仰頭望著自己,手指輕輕的在虎符上磨廝著,感受著上邊溫潤,緊緊地握住!

  “趙括,聽令!”

  “末將,在!”

  ……

  當兩個尚未及冠的少年站在高台上,當令從殿下口中說出,當虎符遞出的那一刻,底下涼州兵卒的心中已經是翻江倒海。

  可當目光又落到那個身穿蟒袍的身影上時很快便平靜了下來,講到底他是陛下的獨子,是他率軍踏破蠻族金帳,是他率軍踏破上京城門,是他一劍破陣入殿殺人。

  他是大乾帝國未來的皇帝,

  他是此次南征的三軍主將,

  他是涼州三十萬鐵騎的主人,

  他是徐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