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秦清堂臥榻宮門,三十萬鐵騎扣關
作者:鹹魚少點鹽      更新:2020-07-30 20:51      字數:4509
  已至酉時末,

  徐閑望著餘下的半壁山河關有些出神,獨孤前輩來了一劍斬破山河,獨孤前輩又走了問劍岐山隻求一敗,來去匆匆如同驚鴻一瞥卻又揮之不去。

  徐閑很佩服獨孤前輩這樣的人,也尊重他的決定,劍修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純粹的一類人,他們心中都有自己的道,為了追求心中劍道雖九死,其猶未悔,獨孤前輩好不容易看到一敗的可能自己又如何能夠想著強行把對方留在自己的身邊?

  “王道長,岐山劍塚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愣了良久,

  徐閑這才開口問身旁的老道士,岐山劍塚這個名字還是第一次聽人提起,大慶境內的宗門很多三教九流的人也都有,可還是今日還是第一次見二品的劍修,難免對那人口中的岐山劍塚有些好奇,何況獨孤前輩這趟問劍於自己而言也是天大的情分。

  “岐山劍塚,埋劍之地!”

  “天下劍修最為得意之地,數百年來天下無數劍修心神馳往之地,同樣上代劍仙徐九入一品後也曾遠遊三千裏問劍岐山。”

  “岐山不在大慶境內,殿下也未曾深入江湖,不知也在情理之中。”

  老道士開口解釋道。

  “劍仙徐九,曾問劍岐山?”

  “嗯!”

  老道士點了點頭。

  “結果如何?”

  徐閑眉頭微挑。

  “不知,不過岐山劍塚原本有七把傳世名劍,從那往後便隻餘下三把。”

  老道士撫了撫下頜的白須目光灼灼的望向徐閑,方才那布衣劍客一劍斬破山河關,複又以草介為劍敗仲孟秋的場景還在腦海中回蕩。

  當在山河關看見仲孟秋的身影時,隻覺得心頭咯噔一聲暗道不妙,自己龍虎山本就以煉丹聞名於世,自己二品修為不假,可對上以天下殺傷力最強的劍修而言是遠遠不夠看的,當時自己做好了拚著重傷也要為徐閑擋下一劍的打算。

  可怎能想到又有一位二品劍修橫空出世?

  自己龍虎山雖然封山已久,可並不意味對山下的事情充耳不聞,一路上這少年郎的機緣際遇著實有些難以想象,如今看來這一趟下山果然是千值萬值,不愧是氣運加身之人。

  “殿下還且安心,方才殿下口中獨孤前輩能一劍敗退仲孟秋想來也在二品巔峰,如今遠去岐山問劍即便敗了想來也能全身而退。”

  老道士看著徐閑眉宇間的憂色開口解釋道。

  “不過老道還是有一事不解!”

  “那岐山劍塚為何會出現在涼州地界?”

  “方才仲孟秋目光一直落在殿下身上似乎甚是熟悉。”

  “不知殿下一家與岐山劍塚可曾有何瓜葛?”

  老道士回想起先前仲孟秋望向徐閑的眼神,總有用家中長輩看子侄的意味在裏邊,斟酌了片刻還是開口問道。

  “我這十餘年來,大多待在上京城中,又哪裏和遠在三千裏之外的岐山劍塚扯得上關係。”

  徐閑苦笑一聲,不過也心中卻隱隱有了猜測,眼下不好證實,還是等到打入上京城坐穩那個位置之後再細細問與老爹吧。

  “怪哉,怪哉!”

  “既無瓜葛又為何來此涼州劍斬氣運。”

  老道士眉頭緊蹙思慮不出答案。

  “斬氣運?”

  徐閑愣神道。

  “吳春秋乃是命師,甚至祖上來說和我道教一脈還頗有些淵源,此來涼州有仲孟秋相伴,要殺人也不必這麽麻煩,不還成與不成早就出劍了,這一趟來此除了斷涼州氣運之外,老道也想不出其他結果了。”

  老道士此刻再度凝神望向徐閑,隻覺得那道黑龍虛影更是凝時了幾分黑龍盤旋,龍首俯視萬裏河山,帶著睥睨天下之氣勢,氣運比起自己下山之前更加濃厚。

  “氣運之說,由來已久!”

  “吳春秋一脈祖上曾有一人登峰造極,舍命斷一國龍脈讓皇室勢微,以至於天下烽煙四起,不過十年那偌大的王朝竟是轟然倒塌。”

  老道士喃喃出聲。

  “也就是說今日若非獨孤前輩出手,今日涼州氣運就將斷去,我涼州在無問鼎天下的機會?”

  “是這麽個理兒。”

  老道士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這麽說來,道長下龍虎山也是順氣運而為?”

  “殿下見諒!”

  老道士拱手一禮,老臉微紅。

  “可我不信氣運。”

  徐閑沒有避開這一禮,反而輕笑出聲。

  涼州三十萬兒郎橫刀立馬,

  鐵甲錚錚竟是比不過一句虛無縹緲的氣運?

  涼州的氣運,

  說改就改,

  說斷就斷,

  何其荒謬,

  若是如此還要那三十萬涼州鐵騎有何用?

  還要那鐵戟,那戰甲,那戰馬,有何用?

  上京祭酒年年佳篇頌太平,道盛世,

  可有誰記得這數十年來涼州兒郎屠城滅國埋骨何處?

  可曾寫上一篇詩文祭奠?

  國朝大儒,滿口仁義禮智聖人教化,

  可我涼州三郡往前二十年無數涼州百姓在蠻騎下身死,

  怎不見?

  那大儒出世與蠻子念上幾篇聖人文章?

  朝堂袞袞諸公,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為何見?

  天下民不聊生,餓蜉遍地!

  “道長那個時候我涼州未反,大慶氣運還在吧?”

  徐閑輕聲問道,老道士撫須長歎。

  “如果說曆史是任人塗脂抹粉的小姑娘。”

  徐閑頓了頓,

  “那麽氣運就是花枝招展滿口胡言的娼妓。”

  “道長,氣運太過縹緲,想比之下我更信我自己。”

  徐閑喃喃出聲,老道士默然不語。

  往前邁出一步,身形一略,

  穩穩的落到關下馬有糧牽著的高頭大馬上。

  “殿下,咱不信他娘的狗屁氣運,就信咱們手裏的刀子。”

  馬有糧拍了拍腰間的長刀還有血漬未幹。

  “天下嘛,往俗了說不就是一個大砧板,大慶王朝就是一團腐肉,天下宗門也不過這砧板上大點的肉沫子,咱們隻管一刀一刀的剁過去,剁出個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出來!”

  馬有糧牽著馬,咧嘴一笑。

  “那便依馬叔所言。”

  “來而不往非禮也。”

  “獨孤前輩已去問劍岐山。”

  “不論結果如何,剁完了大慶,日後我涼州鐵騎也自當去剁了這大點的肉沫,嚐嚐味。”

  徐閑的嘴角掛著輕笑,目光確是前所未有的堅定,既然你岐山劍塚想要斷我涼州氣運,也好,待我打下這大慶萬裏河山,便率三十萬鐵騎圍山讓你岐山劍塚也試試我涼州鐵騎的刀,利否?

  “光吃肉多膩歪!”

  “那不得多配上兩壇子茆柴酒。”

  馬有糧嘿嘿笑道。

  “省得!”

  徐閑大笑出聲,縱馬揚鞭。

  “殿下……”

  老道士欲言又止,望著徐閑的神色,又看向下方鐵戟森冷的涼州鐵騎,莫名的有些恍惚,堅定了許久的東西罕見的出現了一絲動搖。

  天邊紅霞隱去,地麵火把如龍,紅衣黑甲的涼州鐵騎如同一股浪潮從涼州地界往關內湧入,遠遠瞧著看不見邊際。

  在老道士眼中那黑色的龍影竟是和那兵卒重疊起來,眼前的少年郎為龍首,數十萬涼州鐵騎為龍身,鐵戟作爪,鐵甲為鱗,馬蹄踏下這條黑龍呼嘯著帶著陣陣沉鳴往上京而去。

  ……

  數日後,

  上京城外,

  四方官道,

  有數名輕衣簡裝的今騎飛奔而過,卷起陣陣煙塵,引得路人頻頻側目,八百裏加急的傳信鐵騎隻在幾日前數道聖旨北上時見過,可想而知如今必然是北地的軍情傳回。

  可還是有人揪心起來,那令騎麵容不見絲毫喜色,隻管埋頭一路狂奔。

  入了城,

  令騎兵分兩路,

  一路往相府而去

  另一路依舊是馬速不減直直的往兵部而去。

  一路令騎望著相府門前的石獅翻身下馬,可長時間乘馬,步子早已虛浮,腳下一個趔趄竟是直接摔倒在地額頭有鮮血浸出。

  “陳公,敗了!”

  望著匆忙走出的秦清堂,令騎從地上掙紮著起身舔了舔幹裂的嘴唇開口道。

  “敗了?”

  秦清堂身子輕顫,笑容苦澀難言,本就在意料之中可當結果擺在麵前時還是難以接受,平複下來心情遙遙望著北地長歎一聲。

  “陳聞之,如今人在何處?”

  秦清堂扶起地上的令騎來問道,眼中還有最後一絲期望。

  “陳公已經身死在望南城外。”

  令騎話語有些哽咽。

  “嗬嗬……”

  秦清堂想要說著什麽隻是覺得喉嚨有些發幹,話到了嘴邊卻不知從何說起。

  “山河關可還在?”

  秦清堂深吸了一口氣再度問道。

  “兵敗牧野後,又有令騎快馬加鞭追來,那山河關竟是被一步衣劍客一劍斬破。”

  令騎悲嗆出聲。

  “破了?”

  秦清堂心神有些恍惚。

  令騎說完又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件。

  “秦相,這是陳公在敗途餘下的親筆!”

  秦清堂從令騎手中接過信封,握信的手輕顫不止,指節已經發白。

  定睛望去,

  老夫本南地一總兵,後值大齊壓境,奉命於危難之間,獨守孤城,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本以終其一生老死南地為國牧邊。

  …………

  後得秦相厚愛賞識引薦為三軍主將北上伐蠻,由是感激,秦相知臣謹慎,故寄臣以大事也,受命北上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步步甚微。

  怎料上京一日三旨入營,聖意難違,舉兵渡河,深入北境,反賊以身誘之,老夫舉兵貿進,難料,北地一空兩鎮伏兵藏於此,終敗於牧野,老夫愧於秦相知遇之恩。

  既不能與秦相飲勝上京,隻得馬革裹屍,魂歸故地,望秦相海涵……

  紙上的字跡甚是潦草想來也是在慌亂之間寫下,字裏行間還有斑駁血跡,這是牧野原敗後逃亡途中倉皇寫下,最後一句是在望南城外一無名山丘提筆。

  看完手中的信件,秦清堂心神震動一連往後退了數部,麵色已然發白,自上京旨出短短幾日之間鬢角又添了不少白發,如今遠遠看去如同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哪有那日上朝時厲聲質問,逼得數十官員,恭親王滿門抄斬的大氣。

  “秦相,算算日子那反賊怕是已經到了虎門關外。”

  “若是虎門關在破,整個關內數千裏沃土隻怕反賊唾手可得!”

  “還望秦相力挽狂瀾!”

  “砰……”

  令騎跪倒在地,猛然磕頭而下。

  “力挽狂瀾?”

  秦清堂輕聲念叨著,望著跪倒在地的令騎有苦難言,五十萬大軍潰於牧野,如今三十萬涼州鐵騎扣關虎門,朝中隻有一群爭權奪利的醃臢之輩,關內更無善戰之兵,如何力挽狂瀾?

  隻怕老夫也是回天無力了!

  ……

  “任之!”

  “你帶人去府中好好歇息!”

  秦清堂思緒萬千靠在牆上身子微微往下滑落,身旁的喚作任之的隨從慌忙上前扶起,隻聽見自家大人輕聲道。

  過了良久,

  秦清堂晃晃悠悠的起身,往府內走去。

  當人再次出現在門外的時候,秦清堂的手中多了一卷棉被,一副涼席。

  “大人,這……”

  相府管家看著一家大人怪異的舉止和失魂落魄的模樣頓時慌亂起來,手足無措,家中女眷更是哭哭啼啼不知所以。

  “大人,陳公死了,大慶還得靠您撐著啊!”

  喚作任之的隨從跪倒在秦清堂身前,眼眶通紅,自己雖然不通兵事,也不曉得朝堂局勢,可也知道眼下自家大人都是大慶最後的頂梁柱了,若是大人都瘋了,還如何了得。

  “相公!”

  “爹爹!”

  ……

  片刻後府中的女眷也是一同跪倒在地,在她們映像中從未見過秦清堂如此失魂落魄的局麵,無論仕途起伏,還是那日早朝回府都沒有如此景象,可今日……

  “無礙!”

  秦清堂揮了揮手。

  “老夫答應過文之,敗,他身死邊外馬革裹屍,老夫也自當死守宮門,仗義死節。”

  “今日老夫便抱著被褥去宮門外,尋一臥榻之地。”

  秦清堂麵露悲嗆長歎一聲。

  “相公!”

  “大人!”

  眾人還欲阻攔。

  “不必多言,老夫心意已決。”

  走出府外,

  有清風拂麵,眼神變得清明起來。

  夾緊手中的被褥,踏上永樂長街,

  一步步往宮門走去,身上朝服獵獵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