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攝政王
作者:淺淺的水灣      更新:2020-12-27 03:34      字數:3223
  “皇上駕崩了?”

  季懷清震驚地幾乎快要說不出話來,一年多前,他還和明哲真人去了一次皇宮那一次是為了年初的祭祀,那個時候他還受到了皇帝的召見。

  當初來看,皇帝的身體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明哲真人也曾給皇帝診治過,雖然身有疾病,但是再活個數年也是不成問題的,畢竟當時皇帝也才五十歲。

  噩耗是如此突然,季懷清根本反應不過來,但是那一道道鍾聲卻又把他帶回到現實,皇帝的的確確是死了。

  “不對!”季懷清忽然抬起頭,大吼了一聲。

  “怎麽了?”林羽琛不解地問道。

  季懷清拚命地搖頭,十分仔細地回想著什麽,良久後開口說道,“如今國中是沒有太子的,那麽皇上死後誰來主政?”

  林羽琛也大吃一驚,“沒有太子?”

  “是的,”季懷清點了點頭,“原本皇上是立了太子的,可是先後兩人都早早地因病死去了,後來卜天司諫言,說大梁龍氣浩盛,非是皇上不可承載此氣,所以不宜早立太子,所以在那以後東宮之位就一直懸著。

  這麽多年,皇上勤勤懇懇,又有卜天司諫言在前,所以朝中大臣對於不立太子也沒有說什麽,可是如今...”

  季懷清有些慌亂,敕封東宮儲君是大事,必須要明發諭旨詔書,昭告天下,可是直到這個消息傳來,梁國的皇帝也沒有下任何的詔書。

  “那這怎麽辦?難不成有人先代理監國?皇上留下了遺詔?”海棠公子猜測道。

  季懷清搖了搖頭,說道,“不清楚,我也不知道如今玉梁城是什麽情況,不過既然沒有任何混亂傳來,想來局勢應該是被穩住了。”

  鍾聲敲了整整一日,直到夜間方才停止,而季懷清也在沉思中度過了剩下的白日時光。

  傍晚時分,陸陸續續地又有消息傳來,全都是關於皇帝駕崩一事以及玉梁城內如今的情況的,其中有一條就吸引了林羽琛幾人的注意。

  “皇上把皇位傳給了關王司徒宇?”季懷清反複確認了多次才接受這個消息是真的。

  “關王司徒宇?他不是才九歲嗎?”海棠公子滿是不解地說道。

  不止是他,這個消息也引起了整個梁國的關注,就連林羽琛這個外來人也產生了好奇,隻因為關王司徒宇隻有九歲。

  季懷清歎了口氣,說道,“不單單這麽簡單,皇上臨死前還讓定安王司徒軒作為攝政王,輔佐司徒宇至十八歲。”

  “那這不是亂了嗎?司徒軒是司徒宇的皇叔,他要是攝政,那天下以後誰說了算?”海棠公子皺著眉頭說道。

  接著他又說道,“還有,為什麽要把皇位傳給關王司徒宇?外麵不是還有很多親王嗎?靈王司徒牧、铖王司徒鋃,這不都是已經成年的皇子嗎?”

  “他們當時不在玉梁,你應當也知道,兩任太子身死,卜天司進言龍氣過盛,皇上都不敢把皇子養在身旁,隻是給了他們封地,讓他們去那裏安心治理一方,關王司徒宇是最小的皇子,皇上不忍心將他送離玉梁,所以在皇上駕崩的時候就隻有他在了。”季懷清解釋道。

  “皇上不會是臨死前糊塗了吧,把皇位傳給一個孩子?”海棠公子一時口不擇言,不過說完後他就死死地捂住了嘴巴,好在也沒其他人聽見。

  季懷清瞪了他一眼,說道,“這話我們私下裏說說就算了,以後可別隨意亂說。”

  “我知道,”海棠公子擺了擺手,“這次是著急了,不過我說的也是很多人心裏所想吧。”

  季懷清輕輕頷首,回道,“此事確實很有問題,如今來看,玉梁內的形勢並不好。”

  “攝政王...”海棠公子輕聲說道。

  季懷清也點了點頭,就如今來看,原本的定安王,如今的攝政王司徒軒確實是很有問題,當初他能留在玉梁,留在朝堂都虧了他的戰功,可是如今他在玉梁一手遮天,想來也是提前有所準備的。

  “司徒軒野心不小啊。”海棠公子感慨道。

  “我覺得朝廷內對於這個攝政王的非議也一定很多,朝中那些大臣都是耿介之人,肯定不會對這件事坐視不理的。”季懷清說道。

  “不過,”季懷清有些猶豫,“司徒軒曾掌握軍權,在軍中頗有威望,朝中的那些武將肯定也是願意支持他的。”

  “那麽就隻剩下文臣了。”海棠公子說道。

  季懷清點了點頭,回道,“文臣在朝廷上的話語權比武將要高一些,有他們的支持我們這位新帝應當不會太過難受。”

  “你們說的這個攝政王司徒軒是十多年前那位靈威將軍嗎?”林羽琛忽然想起來自己曾聽說過這個名字。

  “沒錯,就是他。”海棠公子回道。

  林羽琛這才恍然,司徒軒的名諱在多年前也是名震天下的,而他名震天下的原因就是在於他和妖族的三戰,三戰三勝,而且都是正麵擊潰的大捷,在當初狠狠地銼滅了妖族的氣焰。

  “一代人傑啊。”林羽琛輕笑道。

  當初司徒軒在梁國受人尊敬的程度比起皇帝還要高,整個梁國都無人能和他爭鋒,後來也許是怕功高蓋主,另外妖族也漸漸平息的下來,所以司徒軒就被削了兵權,做了個王爺。

  定安王這個稱號也是那個時候得來的,關於這個稱號,一部分人說是為了表彰他的功績,還了梁國一個安定太平,但是也有人說,這是皇帝對他的警告和期盼,讓他老老實實地、安穩地度過自己的餘生。

  這兩種說法在坊間引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議論,不過不論是哪種說法都能說得通,最後也沒能討論出個結果。

  “當初是人傑,現在恐怕是人人喊打了。”季懷清冷笑道。

  梁國的百姓對於朝廷的忠誠°是很高的,他們都是注重正統傳承的人,皇位傳給誰就是誰的,梁國的百姓都認,可是如果是攝政王的話,恐怕就不能接受了。

  季懷清和海棠公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兩個如此氣憤也是代表了絕大多數的梁國百姓。

  閑著的時間過的並不算慢,一轉眼便已經是近半個月過去了,林羽琛和畢默承的傷勢也在一天天地好轉,而就在梁國先帝駕崩半個月的這個時候,新帝登基的第二封諭旨傳了出來。

  “半個月了,除了那封登基的詔書外,終於又來了一道諭旨。”季懷清手裏拿著一張紙條,上麵寫的是諭旨的內容。

  旨意的字並不多,大體意思總結為四個字就是改良兵製。

  雖然這封旨意看似平常,但是其所反映出來的信息卻並不是這麽簡單,能發出這樣一封旨意,足以說明攝政王司徒軒已經掌控住了朝堂的局勢。

  能得出這一點的原因,就在改良兵製之上,司徒軒本就是行伍出身,原本支持他的就是朝中的將軍派係,如今改良兵製也一定是為了給這些人更多的好處。

  而一般這樣的目的那些文臣是斷然不會同意的,可是這封旨意還是發了出來,隻能說明一件事,要麽是那些文臣也倒戈了,要麽就是那些文臣已經不能再阻止司徒軒了。

  就目前來看,後一種的可能性是更大的,而不管哪種可能性都是是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

  “攝政王啊,攝政王...”季懷清反複地念叨著。

  海棠公子嘴角掛著一絲冷笑,說道,“司徒軒還真是有手腕,這才多久就可以發號施令了。”

  “還是皇上年幼啊...”季懷清感歎道。

  “真惡心...”海棠公子怒道,對於這個攝政王,他可真是一點也喜歡不起來。

  不過即便兩人在怎樣憤怒,也無濟於事,玉梁城距離這裏天高地遠,兩人想管也管不了。

  林羽琛很平靜,甚至還有一絲慶幸,對於他來說,這個時候梁國朝廷內部亂起來也是一件好事,這樣的話肖家也肯定無暇顧及到他了。

  連日來,林羽琛也從天峻城中來來往往的人口中聽說了很多事。其中最多的就是對司徒軒的批判,這個曾經人人口中的英雄,在現在已經再也不複當初的風光了。

  “要不你們兩個提前離開吧。”林羽琛提議道,他也不是嫌棄兩人,隻是單純地從季懷清兩人的角度考慮而已。

  畢默承也點了點頭,這兩個人天天關注著玉梁城的局勢,心思幾乎都跑到那邊去了,還不如讓他們早點離開。

  季懷清無奈地歎了口氣,“算了,你們的傷還沒完全好,別看現在沒什麽事了,但是這個時候也是最容易複發的時候,還是等你們好了再說吧。”

  林羽琛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麽。

  後麵的每一天時間裏,季懷清和海棠公子還是十分關注著玉梁城的局勢,每一天兩人都要對各種各樣的消息進行討論,像是他們兩個是梁國的股肱之臣一般。

  時間悄然走過,終於,林羽琛和畢默承的傷勢已經完全康複了,四人皆是如釋重負一般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