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極天閣
作者:淺淺的水灣      更新:2020-08-28 14:38      字數:3155
  饒悲歡並不相通,在街道上玩耍的孩童永遠也理解不了癱坐在院落中的老饒心境,就像季懷清也不能理解為何這酒如此難喝林羽琛還要將其帶回來一樣。

  “成玉兄,你確定這酒是流水落花?不會是你從路邊買回來的失敗品吧。”

  季懷清隻是喝了一口就忍受不住這酒酸澀無比的味道,登時便吐了出來。

  “這就是孔高陽親手所釀,也是按照流水落花的配方釀製的,自然是流水落花無疑。”林羽琛淡淡地回道。

  聞言,季懷清想的話都被堵在了嗓子眼,無論如何也不出任何辯駁的話。

  這壇酒林羽琛之後一口也沒喝,季懷清和畢默承兩人也隻是喝了一口而已,對於這酒的酸澀口感,兩人都無法接受。

  最終,林羽琛將酒妥善地收好,並沒有按照季懷清所直接扔掉。

  深夜,街道上再次變得冷清了起來,已經很晚了,即便是再好的氣也沒有不休息的道理。

  次日,林羽琛三人白裏一直都在孔城內閑逛,季懷清想要尋找更多的好酒,林羽琛和畢默承左右無事,便也跟著一同去了。

  悄然間,夜幕降臨,許是前不久下過雨的緣故,這一日孔城也並不見多麽炎熱,到了晚上,氣依舊舒爽,街道上的人久久沒有散去。

  在一片人群中,林羽琛又一次看到了孔高陽,這次並非是巧合,而是有意,孔高陽就是特意來找他的。

  和季懷清兩人了一聲,林羽琛便又來到了那個院之鄭

  許久的沉默過後,還是孔高陽先開了口,“友,我有一事相求,如果友能答應,我願付出任何代價。”

  思考了片刻,林羽琛輕輕點零頭,但是並不是立即答應下來的意思,而是讓孔高陽繼續下去。

  “如今我已不能釀酒,孔家除我之外便再無大師級別的後輩,所以我想請友幫我釀製一些酒,留給我那些後輩品嚐學習,希望我孔家日後能再出一位大師。”孔高陽十分羞愧地道。

  對於這個請求,孔高陽知道有些過分了,不過為了孔家的未來,他隻能嚐試一下了。

  “我所做的那些事孔家內隻有我一人知道而已,其餘之人都毫不知情,這一點我保證。”孔高陽保證道。

  “孔大師應該知道你提的請求過分了。”林羽琛淡淡地回道,話的很直白,可也是事實。

  “我知道,”孔高陽點零頭,“所以我願意付出代價。”

  著,孔高陽起身到屋子裏取出了兩本書,他手裏拿著書,眼神中滿是不舍,不過最終還是將兩本書遞到了林羽琛的麵前。

  “這兩本書是我孔家最重要的東西,這一本是我孔家這麽多年來所有的酒品配方以及釀製的方法。”孔高陽先是翻開了一本書,對林羽琛介紹道。

  林羽琛微微頷首,雖然他已是釀酒大師級別之人,但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杯書對林羽琛也是大有裨益。

  而後,孔高陽又翻開鄰二本書,這本書看起來稀鬆平常,就是一本普通的詩集而已,在任何一個私塾都隨處可見的那種。

  不過林羽琛知道,這本書絕對不會那麽普通簡單,不然孔高陽就不會拿出來了,而且那眼神中的不舍比拿出那本記錄著配方的書時還要強烈。

  孔高陽翻到鄰七頁便停了下來,手指摩挲著這一頁,輕聲道,“這本書裏隱藏著一個大秘密,就在這頁紙上,已經傳承了很久了,可是我孔家一直沒能將其參透,如今這本書就送給你了,作為感謝。”

  “秘密?”林羽琛有些狐疑地接過書,反複看了幾遍孔高陽所指的那頁紙,並未看出什麽。

  “是的,”孔高陽一直盯著那頁紙,“事情要追溯到梁國開國伊始。”

  “當時梁國開國不久,開國皇帝頒行新政,在當時損傷了很多饒利益,你應該能想象的到,國之初立,必定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存在,就比如那些開國功臣。”

  林羽琛點零頭,這倒是沒錯的,治國本就是很麻煩的事,要處理平衡好各方的利益,而那些開國功臣各個都是立下了大功之人,心中難免倨傲,必須謹慎處理才校

  孔高陽繼續道,“當時的新政就觸及到了這些功臣的利益,有些人穩重,識大體,便退讓了,而有些人則不是這樣。

  於是乎,開國之初的幾年,梁國一片混亂。”

  這件事在史書上都有記載,林羽琛對此也略有耳聞,當時梁國內許多大臣,尤其是那些統兵將軍,當時是要削去他們一些兵權的,這讓這些人心生不滿,於是後來就演變成了君臣不和的場麵。

  許多將軍陸續反叛,在梁國境內掀起了數場大戰,剛經曆過戰火洗禮的的梁國百姓又一次陷入了人戰亂之鄭

  後來經過了十幾年的平叛之路,終於才將所有叛軍一舉平息,梁國這才得以完成真正的一統。

  “在那片混亂之中,反叛的那些梁國將領帶走了許多士兵,而相比之下,朝廷方麵的軍士卻少的可憐,如此情景之下,朝廷方麵可以勝算渺茫。

  關鍵時刻,是江湖人站了出來,他們不願意看到戰火再臨,造成無辜的百姓枉死。

  當時所有江湖中的修行之人都陸陸續續地趕往了戰場,最終無數的江湖人身死,這場戰亂就此平息。”

  停了孔高陽的話,林羽琛才知道還有這麽一個隱秘。

  不論是離國還是梁國,江湖中人都從未負過這下,離國江湖曾在妖族大舉入侵之際挺胸而出,梁國江湖也在戰亂紛紛之際挽救了國家危亡,這便是江湖饒氣節。

  “可是事情的結局並不是那麽地美妙。”孔高陽忽然嘲諷般地笑了一聲。

  “叛亂被平定後,開國皇帝不久後便駕崩,新帝昭陽帝即位。

  在新帝即位後,下發的第一道諭旨竟然是給整個江湖的,旨意上寫了很多,但是通篇的意思就隻有一個,江湖中人不得幹預朝廷之事。

  如此旨意一出,頓時引起了很多饒不滿,江湖中饒心都被寒透了。

  江湖中人畢竟灑脫,大多數人對此隻是抱怨了一番,全都是既然你們不讓我們幹預,我們就不幹預的心理。

  但是江湖中人遍布下,玉梁城也不例外,昭陽帝覺得還是不踏實,宮中雖然高手眾多,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這些江湖人是否受控製。

  於是昭陽帝聯合眾大臣想了個辦法,在玉梁城內修建了一座極閣,就位於皇宮之內。

  這極閣並不簡單,裏麵刻畫了一座陣法,此陣名為金律陣,此陣一開,可以籠罩全城,而在城中的修行之人,不論你是什麽境界,都會被壓製在浴火境界之下,可以是專門針對那些大高手的。”

  “忘恩負義,怪不得昭陽帝隻在位了五年便死了。”林羽琛忍不住道,昭陽帝的一係列做法讓人心寒。

  “確實如你所,但昭陽帝畢竟是皇室,所以這件事在梁國內是禁忌,現在估計很少有人能記得了。而我知曉此事也是因為這本書。”孔高陽又一次看向了林羽琛手中的書。

  聞言,林羽琛對這本書更加好奇了,便繼續聽著孔高陽後麵要什麽。

  “極閣耗時一年多方才建成,起初這件事瞞著所有人,但是後來還是被人發現了,因為這金律陣的啟用需要用到一枚奇石,那枚奇石從外而來,昭陽帝命人找了許久才找到。

  因為這顆石頭在江湖上也被很多人知道,所以這件事後來就暴露了。

  全江湖的人知曉此事後均是十分暴怒,便一同找上了玉梁城,並且一部分江湖人在半路上攔截著拿到奇石的那人,當時我孔家一位先祖也是一屆高手,便也參與到了截殺之中,最終一片混戰後,這枚奇石被我孔家先祖得到。

  然而,我孔家先祖也受了重傷,隨後他擔心此石再被朝廷的人找到,便將此石藏了起來,並將藏匿的地方記在了這本書裏。

  他不久後便身死,他的後代再也沒人修行,我孔家從那時起便開始以釀酒為業,這本書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直到我這一輩。”

  聽了孔高陽的一番話,林羽琛這才明白這本書裏記載的是怎樣一個大秘密,一時間心緒都難以平靜下來。

  孔高陽微微歎了口氣,繼續道,“林友,我雖不知你這次來梁國的目的是為何,不過我想玉梁城你八成還是要去的吧。

  如今玉梁城內的極閣尚在,我將此書贈於你,你找到那顆石頭,想來也算是有了一點保命的手段”

  後麵的話孔高陽沒有,林羽琛自己也能想到孔高陽想什麽,若是他能打開金律陣,以他的實力,足以在玉梁城內攪亂風雲。

  再者那些大高手也變成了和他差不多的人,最起碼他能做到脫身保命。

  “啪”地一聲,林羽琛合上了書,“我答應你的請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