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祖製難違自從循
作者:曾鄫      更新:2020-03-05 10:46      字數:2655
  轉過一道圓門,薛寶釵看到那邊的遊廊裏有四個人,兩個十六七歲的丫鬟,兩個三十多歲的婆子,麵向惜春和史湘雲跪著,看到薛寶釵走來,都不敢出聲說話。

  “正有事到處找你們,想不到你們在這裏。”薛寶釵笑著說道,“你們這是怎麽了?”

  沒等那丫鬟婆子開口答話,薛寶釵繼續對著史湘雲和惜春道,“就算下人不知事,要教訓幾句,也不該你們來。都是大府閨中的姐兒,不該做這等事。她們有什麽過失,告訴管家媳婦們一聲,賴大家的、周瑞家的,讓她們去處理就好了。”

  聽完薛寶釵的話,原本開始還有幾分竊喜的婆子丫鬟們全臉黑了,一個婆子甚至癱坐在地上。老太太太太們知道了,念著慈悲,還會從輕發落她們。要是落到那些管事媳婦們手裏,為了討好主子,顯示公正嚴廉,下手隻會更狠。

  “縷兒,你去把這事說給周瑞家的,並告訴她,不僅我和四姑娘,還有薛姨媽家的寶姑娘等著回話呢。”

  “好的姑娘,我這就去找周瑞家的說去。”翠縷一直跟在史湘雲身邊,事情原委她聽了全,也有幾分忿忿不平,聽了自家姑娘的話,連忙應道。

  “這裏了事了,我還有事找你們。”薛寶釵一邊說著,一邊拉著史湘雲、惜春兩人往他處走去,鶯兒、入畫連忙在後麵跟著,隻留下兩個婆子和兩個丫鬟跪在地上,不知所措。

  奉國將軍府裏,剛才王夫人身邊婆子丫鬟嘴裏的小浪蹄子,晴雯跟麝月坐在內院右廂房裏,時不時透過窗口看向左廂房。

  “麝月姐姐,你說四爺能不能熬過這一關?年考奪魁,居然連拔貢都不進,國子監那幫子老東西,真不是些東西。”

  “你少說這些話。我看四爺這幾日心情挺平和的,你不要在他跟前說這些子話,免得勾起他的不痛快。”

  “那是四爺強忍著的,拔貢,可是明年參加春闈的資格,錯過了就得又等三年了。”晴雯瞪著眼睛說道。

  “就算是再等三年,四爺也才二十,四爺他自己都不慌,你在這裏慌得跟熱鍋上的螞蟻幹什麽?”

  “你這沒心沒肺的東西,虧得四爺這麽疼我們,白養你這隻白眼狼了。”晴雯忿忿道。

  這時,有小廝在內院門口稟告道:“稟告四爺,李公子和潘公子來了。”

  “請到外書房裏安坐,我稍後就過來。”劉玄叮囑道。

  在福伯的堅持下,內院徹底成了內院,除了劉玄本人和丫鬟婆子,任誰也不得擅進。然後在離內院最近的左偏院裏收拾一下,布置了一間外書房,徐天德、常豫春、符友德、封國勝和韓振住在這院裏的廂房裏,隨時聽命。

  “四爺,要我端茶去伺候嗎?”看到劉玄要去外書房,晴雯跳出來問道。

  “哈哈,不用了。”劉玄笑著說道,剛走幾步,又轉過頭來說道,“既然你如此清閑無事,那今日的字帖多寫兩張好了。”

  晴雯聽了臉色不由一黑,支著耳朵的麝月、金釧和玉釧在屋子裏嗤嗤地笑,然後都滾到一團去了。

  外書房裏,劉玄和李公亮、潘籍對坐好後,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歎息道:“想不到這侯孝康和石光珠還真是恨我不死啊。”

  “四郎你三番兩次落那兩人的麵子,怎麽得也要壞你幾件事,出了這口惡氣。”潘籍笑著說道。

  “隻是可惜,忠順和廣安這兩位沒有下場。”李公亮還是那副嚴苛肅正的樣子,“那兩位倒真忍得住。忠順王能忍得住我能猜到,想不到廣安王也能忍得住,可能他背後有了高人。”

  “你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隻是一出簡單的引蛇出洞,你還想著演成火燒連營?”劉玄指著李公亮笑著說道。

  “重明,就我們這身板,要是忠順、廣安兩位王爺真下了場,我們也啃不動,隻怕要坐蠟了,到時不要魚沒有網到,還誤了四郎的大事就不好。”

  “我心裏有數,而且隻怕四郎心裏也有數。”李公亮淡淡地說道。

  “對了,四郎,你那官憑拿到了嗎?不要因為這事,耽誤你的正事。”潘籍轉頭問道。

  “我上午已經去京兆府學政司走了一遭,官憑下午才能拿到,振哥兒幫我去拿了。”

  正說著,徐天德在門口稟告道:“四郎,振哥兒回來了。”

  “喚他進來。”

  待到韓振進來了,劉玄直接開口問道:“可拿到了?”

  “回四郎,拿到了。”說罷,韓振把一份公函小心地捧到劉玄跟前。

  劉玄接過來,打開封皮紙包,拿出一張紙來,隻見上麵寫著:“遼東行遼陽州懷東縣秀才劉玄字持明,甲申年五月初五生人,籍貫淮西壽州壽春縣。庚子年秋九月經遼東行省提學司考核驗過,舉薦入國子監為貢生,辛醜年春二月國子監錄驗入學,對照核牌無誤,特驗發此憑,準予參加京兆府辛醜年鄉試,八月二十日巳初時前入貢院錄驗參考無誤。京兆府提學司隆慶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修國府裏,侯孝康聽完下人的回稟後,臉色鐵青得像是抹上了一層黑漆。

  “康哥兒,你不要如此惱火。”在一旁的石光珠勸道,“我們拿祖製說事,不舉劉持明為國子監拔貢,他也以祖製為援,直接去參加京兆府鄉試,大不過多考一場。”

  “祖製?有國子監貢生可以參加京兆府鄉試的祖製嗎?”侯孝康不甘心地問道。

  “當然有了,而且它這祖製還從太祖皇帝時候就三省明發定下的,隻是貢生們心高氣傲,一兩次年考不佳就回省去了,久而久之也沒多少人記得了。我們選用的那條祖製,隻是太祖皇帝年間定下的。後來到了高宗皇帝又改了,時而看三年年考,時而看兩年年考,時而就隻看指定那一年的年考。到了太上皇執柄年間,就直接按春闈前一年的年考來選拔貢。”石光珠苦笑著說道。人家遵從的祖製有明文規定,自己們用的卻是有些擺不上台麵。

  “大爺,剛傳來的消息。“有小廝在門口稟告道。

  “說!”

  “今天五城巡城禦史彈劾國子監左司業秦基秦老爺,說他身為朝廷命官,徹夜狎妓、違反宵禁、行為不端、德不配位。”

  “怎麽回事?”

  “昨夜,秦老爺從花萼樓盡興回府,已是醜正時,路上遇到了巡邏的五城兵馬司的人,發生了衝突,後又遇到了巡視的五城禦史,就被抓了現行。”

  “這個糊塗蛋!你在花萼樓裏玩,留宿就好了,還非得上街回府。遇到五城兵馬司的人,說幾句軟話就趕緊走,非得持傲威風幾句,好吧,這下被巡街禦史給抓到了。”侯孝康大罵秦基這個豬隊友。

  朝廷明文規定官員不得去青樓花柳之地,隻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沒被人抓到現行就好。可現在,這秦基不僅違反了宵禁,還被抓到狎妓的證據,一彈一個準。

  “當初我們承諾要保他為從五品,變外官為朝官,這秦基才舍下老臉幫我們做了這一局。現在吃了這彈劾,隻怕難逃貶責。此後還有誰再願意為我等驅使?”石光珠歎息道。

  “我更惱那劉持明這次又逢凶化吉。”侯孝康忿忿地說道。

  ******

  有推薦了,借著這股東風,一天兩更(早上8點半和中午1點),各位書友也幫忙多投些票,讓這本書的成績也好看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