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
作者:曾鄫      更新:2020-07-13 13:05      字數:2296
  “互助社?殿下,這是什麽個章程?”

  “我們退伍了那麽多軍士官兵,他們大部分已經在村莊立足。現在可以開始組織互助社,就是鄉民們互相組織起來,開始的時候互相幫忙,各自出力。到後麵可以以一個集體的形式,開始向農耕培訓、糧種購買、售出協調、防災救災等方麵發展。我朝上千年以來,百姓們都是各自為農,分散各地。官府無論是征收賦稅,還是傳達政令,很難觸及到村莊農戶。所以才有中間的鄉紳裏保。我們必須打破這層壁壘,真正沉浸下去。互助社將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我跟老謝和淳之往來協商過,他們在兩浙的越州、秀州等縣先行試推。等到總結出經驗來,再逐漸推廣開來。”

  “殿下把農本放在心上,那屬下就放心了。”

  “你放心好了,百姓吃飽肚子是最根本的,我不會忘,內閣的人都不會忘。除了用各種辦法提高農田產出,我們還調高了糧食的收購價,降低糧食的入口關稅,使得從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運送糧食到東南變得有利可圖。那些海商會踴躍地從當地收購糧食,運來換購棉布、絲綢、茶葉等貨品。這一塊會用力地彌補東南等重工商地區的糧食缺口。”

  看到李公亮點了點頭,劉玄繼續說道,“還有件大事。傳嗣的警政總署經過這麽久的籌備和試行,現在準備在京師、直隸、遼東、嶺東、江蘇、江淮、兩浙和金陵開始推行。警政學堂那邊也培訓出了數百位人才。從上往下,逐級搭建,收編淘汰,理順職能。京師和直隸這邊,你要多配合。尤其是京師,直接建立警政署、分署、派出所完善的三級機構。任務繁重。”

  “殿下放心,屬下記住了。”

  “千頭萬緒,很多事情需要一件件去做,都離不開人。我們過去那些年培養了一些人,這幾年又通過講讀班的方式又培養上萬名各種人才,但還是不夠用。又擔心用下去的人在執行的時候走偏路。我現在就像是在波濤洶湧中給一艘大船調頭,稍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聽劉玄說得凝重,李公亮也知道他的難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了,兩人看向窗外,隻見不遠處的南市進入到最熱鬧的時候。

  從各處湧來的人,他們滿懷著期盼,尋找各種的目標。在討價還價聲中,他們各自完成交易。此時的他們,臉上雖然神情各異,但跟花花綠綠各色各樣的招牌旗幡一樣,帶著一種蓬勃的生氣,一種在人世間回蕩,纏縈在每個人心頭的渴望。

  “重明啊,你看看,他們的臉上滿是著渴望,對財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種渴望催動著芸芸眾生,不停地奔波,最後匯集成了波瀾蕩漾的浩淼湖海。可偏偏有些讀書人打著‘見利思義’這道德義理的旗號,提倡什麽存天理,滅人欲。他們以為自己還生活在上古時代,產出貧瘠,隻能壓製每個人的**才能努力生存下去。”

  “而今,科學和技術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即將突破我們生產的枷鎖。或許有一天,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一年創造出來的財富,會超過過去一百年所能創造的。在這種大勢之下,還在那裏用道德大義去壓製人的**,通過約束百姓民智和創造力去確保社會和國家的穩定,卻是沙上建塔,總有一天會被洶湧而來的大潮衝潰。”

  “屬下知道,這就是殿下所說的天下之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劉玄笑了,點頭道:“公亮明白就好。現在我們最要緊的就是把上下的思緒扭轉過來,盡快培養出一大批明白這一點的士大夫,才能確保我華夏這艘大船,繼續乘風破浪。”

  跟李公亮在京師外城轉了大半天,臨到傍晚的時候劉玄回到了府裏。

  跟幾位娘子一起吃了晚飯,她們各自散去,劉玄陪著薛寶釵說了一會子話,慢慢地踱到了養俟山莊。

  探春幫著劉玄脫下外套,遞上溫濕毛巾。

  劉玄搽了幾把臉,坐了下來,問道:“環老三又給你來信了?”

  “是的殿下。”

  “信裏有說什麽?”

  “報喜不報憂。他的性子我還是知道些,有些乖僻執拗,骨子裏好強,總想著要出人頭地。他在信裏說他已經結束在教導營裏訓練,給一位連隊長當助手,同時跟著一位營造技師學習,晚上還去教教課。隻是在信裏最後提了一句,說他黑了不少,下回我見到他,可能會認不出。”

  說到這裏,探春忍不住歎了口氣。

  “環老三過去十幾年裏,一直生活寶玉的陰影裏,應該是心裏憋著一口氣。教導營的訓練我是知道,他那麽個嬌弱公子哥,居然挺了過去,想必是靠著心裏那口氣堅持下來的。實在想不到,環老三心裏的執念居然這麽強烈。”

  劉玄的話說得含蓄,但是探春卻是聽出意思來了。

  “殿下,那環哥兒還能回去賈府嗎?”探春想了一會,遲疑地問道。

  “如果一直沒有出息,環老三是不肯回去的。可他要是出息了,回到賈府,闔府上下的眼珠子心尖尖,寶二爺怎麽辦?置他於何地?”劉玄搖著頭道,轉過頭來,他看到探春臉上的期盼之色,便開口道。

  “隻要環老三爭氣,能掙出一份前程來,我會保他另立門戶,跟璉二哥一般。”

  探春大喜,連忙躬身道:“臣妾謝過殿下。”

  “環老三也是我的小舅子,幫他一把也是應該的。娘子放心了,本王打造的軍營,絕對上好的熔爐。薛呆霸那樣的人都被熔化重鑄了,環老三肯定會曆練出來的。而且你也不用擔心賈府那邊,寶玉這家夥還是有幾分靈韻和才氣的。考試走仕途他可能不行,但是戲曲話本卻在行得很。我聽說了,他編了兩個戲本,上演了一個多月,場場爆滿。”

  “我打算慢慢立他為樣板,鼓動那些官宦世家子弟,各縱其才。他們從小開蒙受學,又不用擔心衣食溫飽,完全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話本戲曲、數學格物、製造機關,肯定都會有作為的,不然就太浪費了。”

  “殿下考慮得都是國家大事,臣妾不懂這些。臣妾隻求弟弟能夠在殿下的指點下有所長進,不再讓娘親和臣妾操心牽掛就好了。”

  劉玄攬過探春的肩頭,大笑道:“娘子放心,必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