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
作者:曾鄫      更新:2020-06-05 13:06      字數:2181
  忠順王看到甕城樓上站著五個軍官,其中四個都不認識。

  這居庸關駐軍屬於京營外班。京營也分內外兩班,內班就駐紮在京城腳下,軍官以紈絝子弟為主,人數有六萬左右;外班負責鎮守京畿各關隘,屬於幹實事的苦哈哈,人數有三萬左右。正統帝禦駕親征,從征的肯定屬於機動部隊的內班,外班該幹嘛還繼續幹嘛。

  跟忠順王往來都是內班的權貴世家子弟,外班的軍官要不是武舉出身,要不是從地方調上來的,要湊到王爺跟前賣好還很難辦到。但忠順王卻看到第五個有點眼熟。

  他腦子轉了一圈,想起來了,這家夥好像姓孟,又或許是潘,跟著石光珠、衛若蘭等人跟自己喝過兩次酒,說是京營的軍官。對了,記得聽衛若蘭說起過,這家夥是陳妃姨表兄弟,某軍將世家的子弟。

  想到這裏,忠順王似乎明白了,自己算計別人,別人也在算計著自己。兵將!忠順王突然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相爭的幾方,似乎都沒有強有力的兵馬支持。本朝沿襲前周規矩,軍方自成一派,宗室、勳爵、文官一直都很難把手插到軍方中去,沒有樞密院和中軍都督府的配合和背書,內閣也調不動成編製的兵馬。

  真是,這還爭個毛啊,怕是給他人做了嫁衣。忠順王猛然間想到了自己一直忽視的關鍵性問題。相爭幾方根本沒有想過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居然把正統帝給弄死了。忠廉、北靖、東平三王的最終目的,忠順王還是很清楚的。無非以皇太後和皇貴妃、皇四子為籌碼,進可以有擁戴之功,就算這個概率比較小,但獲利大,可以搏一搏;退可以大勢已去,轉身把籌碼賣個好價錢。

  可是正統帝卻死了!這就等於什麽都沒談好就掀桌子了,那還怎麽往下玩?本來在桌麵上的幾個,千方百計不讓軍將世家入局,就是怕這一方的實力太過強勁,大小通吃。現在好了,桌子都被掀了,牌局就得重新來過,軍將世家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下場了。

  忠順王得知正統帝這個皇侄死訊,也是嚇了一跳。不是說好帶到伏擊圈,然後內應外合,活捉了他,然後大軍直驅京師,逼迫他和內閣宣布退位,奉“弘同”為正朔嗎?老四那邊是怎麽辦事的?

  現在看來,不止是桌麵上這幾方人,桌底下也是暗潮洶湧啊。

  識時務者為俊傑,忠順王馬上直起身來,揚著手道:“諸位,我們萬事好商議。”

  放箭!”

  回答忠順王的隻有冷冷的喝令聲。站滿甕城城牆的弓箭手聞令鬆弦,箭矢如雨,向成了甕中之鱉的忠順王一行人飛了過來。

  怎麽連價錢都沒得談了?”忠順王驚慌失措地躲閃著,心裏卻是叫著苦。突然腦海裏閃過一道靈光,人家一手的好牌,幹嘛要跟你談條件?完了,看來事情發展到而今這個地步,軍將世家那邊沒有少推波助瀾。

  這些王八蛋,居然玩起兵法來了!不是說武夫都是大老粗嗎?怎麽比那些名士讀書人還要陰險歹毒,肯定是劉老四,肯定是這家夥幫軍將世家出謀劃策,把風氣給帶壞了。我早就說過,劉老四考狀元絕對是沒有安好心,他根子在軍將世家,怎麽可能屁股坐歪呢?寫了幾首破詩詞,你們就說他是文曲星下凡,捧到天上去了。

  王爺小心!”一個忠心的護衛用後背擋住了十幾枝箭矢,嘴裏吐著血說道。

  忠順王隻是看了他一眼,然後身子一鑽,又躲到另外一位護衛身後去了。護衛在不停地中箭摔倒在地上,不少坐騎也滿身都是箭,悲嘶一聲躺倒在地上,忠順王在其後東躲西藏的,靈活的像一隻地撥鼠。

  甕城的城門被打開,一隊隊長槍手在盾牌手的掩護下,緩緩走了出來。一路走過來,見到的人和馬,不管死活都要戳上幾槍。

  忠順王一邊撐著護衛的屍身做掩護的盾牌,一邊探出頭去觀看,不小心胳膊中了一箭,手一晃,掩護的屍身失了手,沒了遮攔後箭矢直接飛了過來。原本他穿著山文字重甲,可惜靠近居庸關,覺得安全了,嫌重嫌冷就脫了下來,現在後悔了。

  身上中了七八支箭矢,忠順王翻落在地,眼睛直勾勾地看著灰蒙蒙的天空,還有空中又開始飛舞的雪花。

  有話好好說。”他咕噥了一句,慢慢沒了氣息。

  當天下午,又有急報傳到了京師,忠順王戰場上身負重傷,忠義護衛東躲西藏,避開追兵,拚死將其送至居庸關,可惜傷勢過重,到了關隘沒多久就斷了氣。十幾位護衛隨即自刎殉主。

  京師官民隻是哀歎一聲皇室又折了一位宗親,並讚許了幾句忠義之士,然後沒有下文了。大家都在密切關注著,帶著正統帝大寶和遺詔回京的寶慶公主,跟內閣樞密院談妥了沒有。

  第二日,內閣和樞密院終於明發製文,奉正統帝遺詔,寶慶公主監國。

  繼而內閣樞密院奉監國製文,進鎮東將軍劉仁為鎮朔將軍、河北都製置使,率關東軍鎮諸部進京勤王,並召朝-鮮援征軍回朝勤王,各省三司穩持地方。

  隨即,丘續良自登州入曆城,奉詔署理嶺東,三司和大部分州縣皆聽命,少數州縣有不服之心,被調集過來的州軍迅速平定。

  臘月,大雪紛飛之時,上萬身穿皮襖皮帽的北鎮騎兵出現在集寧州和綏遠州,陰山各州縣震驚。他們深知翰北、翰西和呼倫北三鎮兵馬的厲害,錫林和歸化軍頂多算豺狗,那些才是惡狼。奉偽詔的陰山各州縣馬上反正,紛紛驅趕或擒殺偽官吏,棄暗投明。

  正統二年正月,勤王詔不過二十天,關東軍前鋒已經出現在撫寧、永平,同時,天津鎮以東海麵,出現大批船隻,打著北洋水師和援征大軍的旗號。

  消息流水介地傳來,京城裏的軍民們都鬆了口氣。關東軍和援征軍都回來了,算下來至少有十幾萬人馬。那就不用擔心太原逆賊打進京城了。而且嶺東也完全聽從朝廷的調遣,京城跟南邊的通路保持著暢通,那就沒有什麽好擔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