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
作者:曾鄫      更新:2020-05-19 13:02      字數:2586
  劉玄等隆慶帝喝完參茶,緩順了氣後繼續說道。

  “聖上,浙東各州縣多有良田,且有海商貨殖之利,百姓多少還有些活路。浙西山高林密,地少人多,又有貪官劣紳多加盤剝,民生不堪其苦。民困則思變,思變則生亂。妖人穿行期間,多揚邪教,意圖不軌。隻是臣沒有去過浙西,隻能道聽途說,掌握不了真憑實據。”

  劉玄老老實實地答道。

  隆慶帝卻敏銳地察覺到劉玄話裏的意思:“劉卿是說浙西妖人邪教有聚眾作亂之舉?”

  “回聖上,那白蓮妖教,行事詭秘,臣又未能親至浙西,隻能側麵探知得些許訊息。”

  “那兩浙三司為何片紙隻字不提?”隆慶帝話剛出口,就已經自己明悟了,那些混賬子但凡能多用些心,也不至於幾乎被一網打盡了。

  楊慎一站了出來,勸慰道:“聖上,浙西雖有妖人作祟,隻是那裏物產貧瘠,無非是結寨自保,以抗租逃役,不過癬疥之疾。隻要大軍一到,自會畏懼天威,束手就擒。”

  隆慶帝點點頭,對薑本慶道:“軍機班擬旨給丁居勝,叫他好生防備浙西,伺機剿除妖人邪教。海賊打不過,要是連以竹木為兵的山賊都打不過,我留他何用!”

  “遵旨!”

  中午,隆慶帝賜四人禦食,也就是每人三菜一湯,各自分食。吃完後又繼續對答,一直到臨近宮門落鎖時分,四人才告辭離去。

  出宮回到劉府,劉玄卻見到賈璉已經候著了,薛蟠也安排了一桌飯菜,正陪著他邊吃邊說著話。

  “四郎覲見回來了?”

  “是啊,倒是讓璉二哥久等了。”兩人如此熟絡,也沒有那麽多客氣。

  “這次我來,是奉了老太太的意思,謝過四郎護送林姑娘回京。”

  “大家都是親戚,不必客氣。”

  寒噓了幾句,劉玄看得出賈璉還有事,隻是他不說,自己也不好問,便端起碗,拿起筷子問道:“前些日子在浙東,我接到寶兄弟的書信,說貴府大老爺給二姑娘許了門親事,不是良配。此事可有轉機?”

  “那孫家就是個賊窩子,孫紹祖就是賊頭子,粗鄙不堪,又貪色好淫,二姑娘要是配了他,進了孫家門,就是落入狼窩虎口了。”說到這裏,賈璉壓低聲音,頭湊過來,“寶兄弟得了你的信,真的捎信進宮,求賈妃娘子傳道口諭出來,卻是不成。”

  賈府大姐兒已經由莊嬪冊立為妃,移居西六宮的永寧宮,隻是現在還沒有封號,被人俗稱為永妃。

  “怎麽說?”

  “永妃娘子傳口信說,大老爺是二姑娘親父,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乃人倫綱紀。”

  “永妃娘子太過謹慎了,不大必要。”劉玄搖著頭說道。

  賈璉察覺到劉玄話裏有深意,不由心頭一動,連忙問道:“四郎,這有什麽玄機嗎,還望指教。”

  永妃現在是賈府興盛的關鍵所在,萬般不敢馬虎,賈璉知道劉玄人極聰慧,頗得聖上信賴,又跟宮裏的關係好,說不得聽到什麽風聲。

  “璉二哥,聖上英明剛毅,實地裏也頗為眷顧親情。你看南安郡王,去歲因為侵占河間州民田,禦史的彈劾折子差點淹了他,最後不過是清退所占,再罰俸三個月,皮毛都沒有傷到半絲。你要是換東平、西寧、北靖這三位郡王試試,看會脫幾層皮!璉二哥知道為什麽?”

  賈璉了然於心,附言道:“還不是因為南安郡王是聖上的親外甥!隻要南安太妃,聖上的這位同胞妹妹在,南安郡王就是把天捅個窟窿出來,也是兜得住的。隻是四郎,這跟永妃娘娘有什麽關聯?”

  “我的璉二哥,你還沒品出味來。聖上這邊極重親情,那邊永妃卻隻講父綱人倫,硬生生看著自己的堂妹被推進火坑而不管。這事要是傳到聖上的耳朵裏去,萬一惡了帝心,做多少功夫都白搭。”

  賈璉的額頭都出汗了,連忙拱手道:“謝過四郎,差點誤了大事。”

  二姑娘嫁到孫家去,估摸著是不會好,要是傳出什麽暴虐醜事來,加上親父賣女求財、親眷坐視不管這些破事,傳到宮裏去,聖上記在心裏,那就禍事了。要知道,內司苑局可是專門打聽勳貴世家的私密事,耳朵靈得緊。

  “我回去就托信進宮,討娘子一道口諭下來。”

  “我的璉二哥,永妃娘子已經拒了一回,就不是這個章法了。”

  “四郎,還有怎麽章法?”賈璉有些迷惑。

  “璉二哥,永妃娘子拒了一回,現在無緣無故地突然發下口諭,聖上會怎麽想?”

  “怎麽想?我的四郎,你可教教兄弟我啊。”賈璉著急了,連忙問道。

  “揣摩聖意!”

  劉玄緩緩吐出四個字,就像四個焦雷在賈璉頭上炸開,此時的他明白劉玄話裏的意思了。永妃娘子朝令夕改,聖上聽到了,說不定會懷疑你得了高人指點,或者收買了禦前親近之人,揣測到了他的意思,才急忙改正,以邀聖寵。妄測聖意,一旦讓聖上在心裏留下這個念頭,賈府算是完蛋了。

  “四郎,我們當如何做?”

  “我的璉二哥,此事問我做甚?回府問老太太去啊。”

  賈璉一聽,是啊,我們不懂,活成精的老太太怎麽會不懂呢?

  腦子轉了一圈,賈璉歎息道:“現在我終於知道,二老爺為什麽這些年在衙門裏一直摸魚,真要是紮進去,這些彎彎繞繞,二老爺如何吃得消,還不如萬事不管,隻管做個點卯郎中,清閑老爺。”

  “哈哈,隻是你家二老爺這回子點了兩浙學政,年後要去赴任,隻怕是清閑不得了。”

  “哈哈,可不是嘛。二老爺點了兩浙學政,可算是完成夙願了,這要多謝四郎。我聽二老爺說,他上次去吏部聽詢,在煙溪公當麵諾諾嚅嚅,出來汗衫前後都濕透了。原本都沒有指望的,想不到卻還是中了,想必是煙溪公看在四郎的麵子上,否則他那麽峻厲的人,怎麽就對二老爺高抬貴手?”

  說到這裏,賈璉心有餘悸地說道:“煙溪公執掌吏部後,一口氣清退了三省六部、京師北直隸數百位冗吏。捐班的通直郎,地方的但凡牽涉訴訟、逋賦的,一律罷黜斥退。京師裏的全部叫到堂上,一一過目詢問。麵目猙獰,尖嘴猴腮的,說是會壞了朝廷顏麵;對答失措、胸無點墨的,說是有失朝廷體麵,然後一律褫職。當初我跟著其餘三人同時過堂,吃煙溪公一頓嗬斥,差點沒尿了。幸好過關。聽說有好十幾位庸官昏員被煙溪公訓斥得羞愧欲死,當場就暈過去了。”

  吏部尚書謝赤忱就等著放還回鄉的恩旨,吏部可不就是楊慎一最大,加上他身上加了右副都禦史的銜,這邊察到你不稱職,那邊就可以上奏彈劾,一張桌子就能完成整套作業。迅雷之勢,讓無數人心驚膽戰。

  “璉二哥客氣了,是二世叔在煙溪公那裏對答得體。我的恩師,我還不了解,要是真不濟事,他是誰的麵子都不賣。”

  又說了幾句,賈璉實在憋不住了,開口道:“四郎,此次為兄來,還有一事,隻是羞於開口。”

  劉玄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璉二哥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