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萬裏江山,誰主沉浮
作者:梨花似海棠      更新:2020-05-27 17:06      字數:3646
  萬裏江山,誰主沉浮?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

  士族掌握著漢朝大部分資源,比如最重要的土地,人口……所以士族才會被各地諸侯忌諱和任用,因為他們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外戚和宦官是有中央的權利,士族擁有名聲土地和人口所以能作為帝國的支撐如果吧宦官外戚比作現在的中央,那地方的企業家就是士族了。

  因為漢靈帝在駕崩前並沒有指定哪位皇子為繼承人,而皇子有兩個,但皇位可就隻有一個,於是麻煩就來了,到底是是繼承皇位,終於展開了一場皇位爭奪戰。

  第一方,最為實力相對強的一方,擁立皇子劉協做為繼承者的人,其中有董太後董氏,河間(今屬河北)人,解瀆亭侯劉萇的妻子,漢靈帝劉宏的生母。,國舅董重和一些生前就擁力劉協為陛的人,董太後是漢靈帝的母親,而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後王榮,很早便沒了生母,為了自已的孫子,也為了白已爭一口氣,一但對方稱帝,哪裏還有她董太後的位置,而一但成功,如今,劉協還年幼,背後聽朝之人可想而知。

  第二方,可以說是實力最強的一方,擁立劉辨為帝的擁力者。其中有何氏,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大將軍何進和車騎將軍何苗的妹妹,漢靈帝劉宏第二任皇後,漢少帝劉辯的生母。何氏出身於屠戶家庭,後選入掖庭,得到漢靈帝臨幸,生下皇子劉辯,並受封貴人。光和三年(180年),立為皇後。

  大將軍何進和車騎將軍何苗如今在定誰立帝這個問題上可以說難得如此堅定,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動搖。

  而另一方,做為中立者,這些人數最多,他們不忠於任何皇子,這一類人之所以保持中立的態度,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想得罪正方或反方當中的任何一方,隻想尋求自保,原因之二就是這一類人確實有自己獨特的一種想法,使得他們既不同意正方的觀點,也不同意反方的觀點,隻要皇位上坐著還是劉家子孫,就一定忠於漢室,絕無二心。

  “皇子劉協乃先皇愛子,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天賦異稟,才高八鬥,先帝常常讚歎,若能立皇子劉協,定能救百姓與水火之中,作一代明君。”身份最高的董太後準備先發製人,試圖以一己之力將自己的愛孫推上皇帝的寶座。

  “太後英明,有人唱黑臉,自然有人唱白臉,皇子劉協才華出眾,再加上有群臣輔佐,確實是最能坐上這皇位之人,董太後一黨的成員也是連連讚歎。倘若成功自己也能撈到一個讚歎之功。在這裏混水摸魚再好不過了……”

  從古至今也都是立嫡長子,再者說我皇兒劉辨哪裏不好經天緯地之才,氣吞山河之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是作為皇上的不二人選,還望各位多加思考,好好想想該立誰為帝。

  這何皇後年紀不過三旬,白璧無瑕美豔絕倫讓人楚楚可人楚楚動人,真是人間尤物啊!

  大將軍何進也是大喊道:“我侄兒才華出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做為皇子理應繼承皇位誰能不服……”做為賣肉出生的何進呦嗬的本事可不小,使勁的吹捧自己的侄兒。

  雙方互相爭吵不休,一片喧嘩,雙方人物各為其主,開始賣力的展開了一場口水戰。

  口水噴了河,罵罵咧咧兩方人馬各為其主,用上了吃奶的力氣,罵聲掀翻了房頂,互不相讓,互不相容。

  “怎麽我這個太後的話不好使了”董太後手持龍頭拐杖指向台下群臣。

  “不敢,不敢,您貴為一國之後,哪敢不聽您的”何皇後彎腰一禮。

  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遇到你之前,我的世界是黑白的,遇到你之後,我靠,全黑了。

  “大膽!”

  “呸呸呸……”

  這些達官權貴和市井地痞流氓沒太大差別,罵罵咧咧,為了心中的那口氣可以說是罵的麵紅耳赤,誰都不服誰……

  你一句,我一言……

  看著這些達官顯貴鼠目寸光的樣子,子凡搖了搖頭,為了這麽位置,這個寶坐,為了這個風雲變幻的王朝,為了這個所謂的天下。

  財富、美色、名聲、地位,追逐這些的人,簡直是鼠目寸光。地球上是沒有辦法,每個人都必死無疑,隻能追求這些東西,不然生命就無趣了。但在這個世界,元氣充沛,有永生的可能為什麽不去追逐?”

  “為了永生,財富、美色、名聲、地位,都可以拿來利用,也都可以舍棄!為了永生,畏懼不能阻擋我,我將勇往直前!為了永生,懶惰不能阻擋我,我不會有一刻懈怠!為了永生,疼痛不能阻擋我,神魔不能阻擋我,天地也不能阻擋我!”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利令智昏,鼠目寸光。為了這個寶座上的位置,上去容易,下去可就難了,這個天下可不那麽好坐。

  前殿吵的熱火朝天,後殿卻靜的出奇,在一片隱蔽的地方,“十常待”們卻躲在那裏,現在這裏是他們唯一的避風港。

  雖然身在後殿,但前麵的一切他們都看的清清楚楚,數十個小太監隨時隨刻,整裝待發,輪番上陣,如今他們已經敗了一次,如果再敗一次那可就是身家性命了,小命不保可要好好掂量掂量。

  麵對如此緊張的時刻“十常待”們也是緊張萬分,趙忠更是兩眼發直,連連自語,又驚又怕,雙腿也不聽使喚像篩糠似的亂顫起來。

  “慌什麽慌,一群沒出息的,給我安靜下來。”聽見頭兒這麽說,眾人也是放心下來。

  “老祖宗說的是,常年的相處讓他們了解,老祖宗生氣說明事情還有轉機。”

  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下,張讓眯了一會兒眼,隨後緩緩的睜開,刷~刷~刷的在一張一兩寸的小紙上寫到隨後,在一位小太監的耳中喃喃細語。

  “去吧,去吧……”

  局勢越來越混亂,各方大成吵的喋喋不休,董太後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卻又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來,心中的那團怒火,不知從何燒起。

  正在這時,一名神情機靈的小太監手捧著鳳凰金碗悄不留聲的走了上來。

  “太後請用茶。畢恭畢敬地將茶杯端到董太後的麵前。”

  此時的董太後已經急的滿頭大汗了,又怎麽會關心這麽一個小太監呢。揮揮手就極不耐煩地讓他下去。

  “太後莫急,請用茶,小太監又畢恭畢敬地將金杯獻了上去,稍微有點眼力見的人都能有所察覺。更何況是董太後這樣一個能在後宮之中一手遮天的人物,走過的路比別人吃過的鹽還多,又怎麽能不發現其中的秘密。”

  董太後拿起水杯,細細端詳了一番,定睛向茶杯裏看了看,仿佛看到了破解的方法。隨即,眼神一轉麵露喜色。

  “各位朝廷重臣,如今先帝剛剛駕崩,作為其母,心中痛感萬分,如今耽誤之急是準備良辰吉日,將先帝厚葬。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作為一國之君陵墓的風水,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命運,所以務必請全國上下最好的,人擇地卜葬的堪輿家(風水師),作為一帶先帝,厚葬之地,向南望,平川似毯,盡收眼底。朝北看,重巒如湧,萬綠無際。日照闊野,紫靄飄渺。真是山川壯美,景物天成,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啊?”

  再者說,皇兒劉協和劉辨都是先皇的親生骨肉,都留著我劉氏血脈,這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太後我又怎麽會偏袒其中一方呢。

  說一下董太後,眼角淚水一滴一滴的湧了出來,董太後淚眼婆娑的抬起手腕擦了擦,低聲哭泣……台下眾人見太後在一旁哭泣,也都低下頭顱默默的做出擦拭眼淚的動作,但卻也有一些,真正為了大漢王朝的江山社稷老臣在低聲痛哭掉念這位死去的君王……總之,眼淚最能打動人心。

  眾人見董太後讓出了一大步,也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甚至一些心軟的官員,表示一切聽董太後的吩咐,願為大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既然各位都聽從哀家的吩咐。那還請各位即刻出宮,為先帝厚葬做最後的準備,見台下眾人都被自己的言辭說服,董太後低下了頭做出一副計謀得逞的奸笑,原來,那杯子中並沒有水隻有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引誘出宮,各個擊破。”

  …………………………………………………………

  “不可,就在眾人準備不離開之時,兩聲聲如洪鍾震耳欲聾的虎吼聲音響徹雲霄,子凡和曹操二人挺胸上前。

  諸位大臣,大將軍此事萬萬不可,如今,正是緊要關頭,又怎麽能放棄如此大好機會,再者說宮內乃是“十常待”的地盤,倘若如今放棄此等好事,今日踏出這宮門尚且容易,但想要再次進來可就難上登天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

  是啊,這皇宮乃是“十常待”的地盤,如今,正是因為有黑騎和諸位大臣的支持,所以才能突破重圍與董太後協商,再者說,正因為有了黑騎的武力脅迫,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優勢,倘若諸位一旦退去,“十常侍”樹大根深,在這皇宮之中有眾多心腹,前腳眾人。剛剛退去後腳就將宮門關閉,擁立皇子劉協為陛下,即刻登基,到時候大將軍何進這夥人哭都來不及了。

  周圍的袁紹,袁術等人紛紛醒悟,後怕出一身冷汗的何太後用眼神示意著自己的大哥大將軍何進,關鍵還得靠娘家人,可是這娘家人可不靠譜,支支吾吾了半天,還是拿不出一點決策。

  “如今之事,事態緊急,一切聽孟達,子凡二人。”

  聽聞此話,曹操也不廢話,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如今之事隻能兵戎相見,不知子凡兄願與我同往。

  老天順我老天倡,老天逆我叫他亡,子凡願與兄同行,擁立新君。

  在子凡的一聲令下,站在殿門外蓄勢待發的數百位黑騎士兵衝入殿中,蜂擁而入。

  沒想到,在如此關頭,還是要用手中這把利刃擁立大漢這一代新皇,也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