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江州侯子鑒
作者:食色性野      更新:2020-06-29 15:01      字數:2178
  左右站著慧通和蕭摩柯兩大門神,曾經的侯二,如今被義父陳霸先賜名的陳侯爾很春風得意。

  船回建康途中一路氣運加身,豫章沿岸的調兵遣將絲毫不影響陳侯爾一行的行程。

  陳霸先北上的最大阻擾李仕遷現在舉步維艱,很大可能就此當了前者的晉身台階,而李仕遷兵敗的消息很快在沿途一路傳開,豫章等地自然以備戰為第一要務,哪有人能顧及到江麵孤零零的一艘寶船。

  陳侯爾一行快到了湓口才引起江州守軍侯子鑒的注意,江麵鐵鎖橫江,侯家軍短板甚多,上下行事殘暴隻是其中一件,更大的短板在於高層不是存粹的軍人如侯景宋子仙之流,就是短視的文人如王偉等,在治政經營上的無能極大拖了賊兵的後腿。

  還有一個短板就是水軍,在水軍獨領風騷的江南,這很致命。

  所以鐵鎖橫江看在陳侯爾眼裏就很虎,沒有經過灌鋼百煉後的鐵鏈子,能有多大的韌性和硬度。

  當然陳侯爾沒有檢驗鐵鏈子的心思,他手中握著陳霸先的降表是最好的通行證。

  鐵鎖橫江橫不住齊王,侯二一行很客氣的被侯子鑒迎到府中,檢驗過侯景的信物和降表,侯子鑒神色明顯輕鬆不少,既然陳霸先是自己人,那他身上的防禦擔子可以輕鬆不小。

  “不對啊,敢問齊王,這陳霸先既然有心投降,為何還要往攻金淦?”侯子鑒雖然是純粹的武人出身,但不是蠢人,很快意識到裏麵大有名堂。

  侯二微微錯愕緩緩說道:“李仕遷不過是隨風搖擺的小人,如何跟陳霸先相提並論,將陳霸先收於轂中,大哥取天下易如反掌,這份得失想必大哥能看得明白。

  至於子鑒兄擔憂的地方我自會稟告大哥知道,子鑒兄身擔大任還是以守住江州為要,切莫讓陳霸先奪了豫章去。“

  侯二從侯子鑒這裏得到建康的一些動向,王偉萬萬沒想到經過蕭綱勾結蕭會理之事,蕭妙芷絲毫不受乃父身死的影響,受寵程度反而更勝從前,時常在侯景麵前詆毀王偉。

  讓後者愈發驚慌,就怕哪天惹得侯景不快順手被捏死,王偉索性心一橫,上表勸侯景禪讓當皇帝,帶著文武百官演足了戲碼,加授九錫,建七廟追尊先祖。

  侯二不由得感慨,這真是一個謀反的大年份,南梁這邊從去年年末開始已經換了三任皇帝了。

  東魏那邊,齊王高洋接過兄長的衣缽繼續謀反大業,五月逼元善見禪讓退位,改國號為齊。

  侯二帶著陳蒨一去不返,讓侯景非常惱火,直接將陳家四人下獄,等侯二消息確定那天再下定論。

  乍聽這個消息讓侯二十分惱火,他沒想到侯景的耐心這麽有限,從建康城到南康路途幾千裏,自己一路順遂來回也走了兩個月,戰亂之年難保路上不會有突發情況。

  比如丟船一事,再比如衡陽碰到亂軍的事情,雖然這件事不能跟侯景直說,他解釋不清楚去衡陽的動機,雖然黑火藥的製作都是他和杏花親曆親為的,他也不敢輕易冒險。

  雖然在侯氏政府裏的存在感不強,但是侯子鑒絲毫不敢懈怠這個紈絝齊王,兩人都是侯景的嫡親隊伍,他自然知道侯二在侯公心目中的分量。

  即便當一個閑王養著,即便侯二是下地的泥腿子假齊王,他還是要妥善對待的,所以侯二卻不過主人的盛情,吃吃拿拿又在江州混過兩天。

  等回到建康時,離過年還有一個月零一旬,侯子鑒派了隨身親信隨船入京。

  侯二沒當一回事,人情是人情,麵子歸麵子,侯子鑒算是武夫裏麵心細的,自然要將自己看到聽到的匯報給侯景。

  雖然陳霸先降表的事情漏洞多多,但是在巨大利益麵前,憑借對侯景的了解,侯二自信能打消他的疑心。

  最主要的是侯二相信蕭繹等不及了,剪除了各方爭位的對手後,侯景和湘東王的矛盾開始突出起來。

  侯景逐漸穩固後方勢力,三吳和江州盡在其手,他當然有略定中原的雄心,王偉等人不是等到身不由己的時候才決定勸進的。

  最早提及篡位的事情,侯景並不苟同,他認為吳人軟弱收拾起來如持草芥,他真正的對手永遠在北方,賀六渾父子辱他最甚,血海深不死不休。

  宇文黑獺是他的勁敵,所以當時不是沒下過豪言壯語的,不入關中不為帝,隻是世事難順心意,草芥猶能擾人心煩,陳霸先和王僧辯就是那兩株最討厭的參天巨樹。

  侯景在公車府見到義弟侯二,多少有些欣慰,隻是來不及將章要兒母子提出來妥善安置,不過這些旁枝末節在侯景眼裏都不重要,反正人又沒死。

  侯子鑒的親信已經將陳霸先的一舉一動匯報與他,他正好看看侯二的義母情深。

  “大哥,這是陳霸先的降表,小弟的義母等人呢?怎麽沒在西廂看到人影。”侯二將降表遞上。

  侯景看著降表若有所思:“我怎麽聽說陳霸先才攻破金淦城,單單一張降表我怎麽確定他是真心的?”

  “陳霸先嫡妻獨子在都中為質,他還能翻出什麽浪花?大哥千萬別為子鑒所誤,侯子鑒一介武夫,考慮問題太想當然,

  小弟猜測大哥並不需要陳霸先的降表,隻是想以此約束陳霸先不敢輕舉妄動,在布以豫章大軍阻截,我南麵戰場無憂矣,

  至於陳霸先真投降和假投降就不那麽重要了,等到大哥全力吃下荊州,何愁一個小小的陳霸先。”

  聽著侯二將自己的藍圖勾勒,侯景有些恍惚,以前那個腹有錦繡一心忠於他的侯二似乎回來了。

  侯景定定神點頭道:“江陵空虛,太保不日就要率軍北略,之前大哥還有些擔心腹背受敵,

  如今好了,不管陳霸先初衷為何,將把柄授於我手,不能浪費了,先將降表抄送各方,荊州那邊抄一百份到處發一下。”

  侯景手下三公數量極多,開府儀更是多不勝數,侯二隻能了了記下幾個,太保宋子仙,司空任約,太尉郭元建是他能記住為數不多的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