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永不加賦》
作者:皇泰迪      更新:2020-05-26 18:27      字數:2204
  等到幾人告辭,楊侗又陷入思考。

  暴君需要做的事,他已經做到了,現在百官哪怕不敢在嘴上說,心裏也肯定把楊侗罵成千古一暴。

  但明君需要做的事,似乎一件沒做?

  清查一大批胡人,平抑東都糧價,確實是惠民了,但隻是一時的,百姓並沒有得到長久的實惠,以此自稱明君,哪怕楊侗一直宣稱不要臉,他都會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末了,楊侗忽然想起‘永不加賦’。

  不禁精神一震。

  永不加賦,這玩意確實好啊。

  從字麵上理解,‘永不加賦’的意思,是永遠不增加賦稅,後世普通人也是這麽理解的,加上一些二鬼子的美化解讀,所以將頒布這條法令的康麻子誇的天花亂墜。

  但事實卻是很坑爹。

  從黃台吉算起,康麻子是滿清第三代皇帝,當時滿清入主中原僅僅十七年,南明還在激烈抵抗,滿清為了籠絡人心,頒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法令。具體內容為:現有的人丁照常繳納賦稅,新生人丁不征收賦稅,倘若某一戶有人去世,則以新生人丁頂替繳稅,倘若沒有新生人丁,則以親族中的新生人丁抵補。

  就是這麽個坑爹的法令,被當時的帶路黨美化一番,立刻變成了永遠不征收賦稅。

  百姓嘛,都是淳樸的,被帶路黨威逼利誘一番,不得不投入滿清的陣營,最後發現,該繳納的賦稅,還是一個大子不能少,滿清卻因此坐穩了江山。

  等到後世,某些帶路黨仍舊借此美化滿清。

  便是楊侗,也曾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最後認真研究一番,才發現這條法令是套路中的套路。

  康麻子估計是套路界的鼻祖。

  而楊侗想起這些,自然不是要學康麻子套路百姓,反而準備將‘永不加賦’,按照其字麵意思真正施行下去。

  在古代,賦和稅是不同的。

  賦者,以供車馬、甲兵、士徒之用,或充實少府。

  稅者,以供國之郊社、宗廟、百神祭祀,或供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也就是說,賦是進皇帝個人腰包的,稅則進入國庫。

  國庫的錢,不能隨便動,但對於進個人腰包的錢,楊侗覺得,少點就少點罷,隻要能讓百姓減輕負擔就好。

  因此蘇威剛出宮,轉頭又被叫進來。

  不禁一臉懵逼。

  楊侗並不廢話,直接問:“蘇相國,你大業年間便是中書令,你可知曉,自大業元年至今,國朝繳賦最低時是哪一年?對少府運作可有影響?”

  楊侗強調的是賦。

  蘇威馬上道:“陛下,自大業元年至今,要說繳賦最低,當屬大業五年。彼時全國物產豐富,百姓豐衣足食,國庫充盈至糧米黴爛,大行皇帝一再減免田賦,對少府運作並無影響。”

  楊侗點點頭,又將蘇威趕出宮。

  後者更加懵逼了。

  但到了第二日早朝,蘇威才知曉原因,等聽到詔書內容後,馬上涕泗橫流,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山呼,群臣見狀,不得不跟著中書令一齊跪下。

  隋時,大臣早朝,不興跪拜,反倒人人都有一個蒲團,碰到出班奏對,也是站在殿中央拱拱手而已,了不起稍微鞠躬參拜,反而皇帝遇見重臣,需要見禮慰問。

  可此時,百官竟皆拜服在地,可見楊侗頒布的聖旨,有多麽震撼人心。

  說是千古未有都不過分。

  隻見百官剛山呼完,楊侗便道:“王大伴,宣詔罷!”

  王大伴拿出一份早已書寫完的密旨,走到禦階前方,雙手顫抖。

  卻不是害怕,而是動容。

  這份詔書頒發下去,陛下定會名傳千古。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詔曰:朕以衝齡,統承鴻業,祖宗功德,惟祗服於典章;吏治民艱,將求宜於變通,是以決定與民休養生息。朕不敏,然亦聞上古賢王治世之妙,民不加賦,而海內永存足矣,乃欣然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及有司衙門,即日起,以大業五年為準,有隋一朝,永不加賦。”

  永不加賦?

  百官聽到,當場懵逼。

  這是什麽法令?難道是說朝廷將不額外收賦了?以大業五年為準?大業五年那種程度的賦,收與不收有什麽區別?但賦是進少府的,皇帝執意和自己的腰包過不去,百官為何要阻攔?

  況且這種詔書。

  三皇五帝,誰提過?

  秦皇漢武,誰提過?

  可稱千古未有!

  一旦傳出去,當朝皇帝必會名留青史。

  我等百官輔佐君王,怎麽也得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罷?此等仁政,萬萬不可胎死腹中,一定要坐實了,不能給皇帝反悔的機會。

  等到反應過來,百官皆動容。

  有老夫子涕泗橫流,大聲呼喊,卻沒人怪他君前失儀:“仁政啊,這是真真正正的仁政啊,除了陛下,上古賢王誰提過?陛下頒布此等仁政,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大隋中興有望,大隋中興有望呐,臣為陛下賀,臣為陛下賀。”

  百官跟著道:“臣等為陛下賀。”

  蘇威更是撲倒在地,淚眼婆娑。

  他忽然明白,昨日楊侗為何會反複叫他進宮了。

  他自大業三年被提拔為中書令,一直到大業十四年,眼看隋王朝從鼎盛步入深淵,那種無力感,每每想來,令人心酸苦痛。

  如今聽聞《永不加賦》,必可收回民心,再加上楊侗是元德太子的遺腹子,血脈純正無人能比,他忽然覺得大隋中興有望了。馬上跪地叩首,大聲道:“陛下,臣雖年老,難堪大用,但有生之年,必唯陛下馬首是瞻,誓死為大隋中興肝腦塗地。”

  百官見狀,雖然覺得蘇威跪拜,有些過分了,卻不得不硬著頭皮跟隨。

  口中道:

  “臣等必唯陛下馬首是瞻,誓死為大隋中興肝腦塗地。”

  “朕償聞,男兒膝下有黃金,又聞士大夫不為五鬥米折腰。大隋是不興跪拜的,諸卿都平身罷。”楊侗淡然,雖知曉其中一些官員是隨大勢,並非真心跪拜,但至少證明楊侗暫時得到了朝堂的支持,不會有人再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