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剝皮實草的暴君
作者:皇泰迪      更新:2020-05-26 18:27      字數:2269
  大隋立國至今,已有三十八年。

  這三十八年來,最大的案子發生在大業元年,因為楊廣和廢太子楊勇爭奪皇位,包括五皇子楊諒在內,共有數百人死於非命,因罪徙邊者高達數千,其後便沒再發生驚天大案,百官慢慢習慣了這種平靜,不用擔心貪汙弄權被皇帝砍死。

  因此,楊侗忽然興大獄,將二十七名朝臣抄家,如同在平靜的湖麵上扔下一塊巨石。

  百官,皆心有戚戚焉。

  雖然他們知曉這二十七人死有餘辜,可楊侗也太不講情麵了罷?竟能狠心將之全部滿門抄斬?如此以後誰敢當官?不怕哪天忽然被皇帝砍頭?即便不犯事,恐怕也會終日膽戰心驚罷?

  是以當夜便有官員聚集,準備在第二日早朝的時候諫言。

  並非想救元文都,而是想阻止楊侗興大獄。

  百官可不想當個官,都當的不安生。

  楊侗自然收到了消息,但他直接當個屁放了,百官想過安穩日子,可以啊,隻要百官一心為朕辦事就行,行的正坐得直的話,朕閑的蛋疼才會去找你們麻煩,壓根不需要好罷?們要是總和朕對著幹,甚至想把朕弄死,那朕當然不會讓你們安生。

  是以第二日。

  楊侗端坐在龍椅上,待得群臣山呼完‘陛下’,直接道:“王大伴,宣詔!”

  王大伴拿出一份詔書,走至禦階前,朗聲開口。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詔曰:時東都危急,軍民莫不竭力以拒瓦崗,若有奸佞欲倒行逆施,處之以極刑,豈非眾望所歸乎?今查,有太府卿元文都共計二十七人,勾結叛賊,欲置洛陽軍民於危難中,罪惡滔天,處之極刑理宜然也。”

  “朕遍尋古之刑罰,唯剝皮實草可治其罪,雖有幹天和,朕亦一力承擔。”

  “欽哉!”

  王大伴念完,紫微殿立刻陷入死寂。

  一會兒。

  “極刑!此乃極刑!自商紂覆滅,中原何時再出現過此等極刑?實在有違天和!”

  “暴君!當真是暴君!”

  一名老夫子忍不住,指著楊侗大聲痛斥起來。

  百官也被嚇住了。

  他們最初的預料,不過是砍頭而已,了不起主謀會被淩遲,可此時他們聽見了什麽?竟是剝皮實草?且二十七人,會全部處以此刑?

  不禁紛紛看向孔嗣悊。

  昨日正是孔嗣悊聯絡百官,欲在今日向新皇施壓。

  而方才痛斥的老夫子,不是孔嗣悊又是誰?

  楊侗也發現了孔嗣悊,聞言異色道:“孔嗣悊,又是你?”

  上次撞死禦史杜君樂,這老東西也叫罵過,楊侗因為初登基,沒對老東西下手,沒想到這回又跳出來了?

  “朕記得,你去歲就已告老還鄉了罷?為何一直滯留東都?這紫微殿是百官的朝議之所,你一介老叟,一無官身,二無官位,何時能到紫微殿來了?”楊侗說道,語氣還算客氣,又顧盼左右。“誰放孔嗣悊進來的?”

  孔嗣悊是孔氏嫡係後人,在大隋的官場上,向來地位超然。

  此時卻被楊侗冷嘲熱諷。

  聞言。

  孔嗣悊一張臉憋成紫色,出班道:“陛下,臣雖無官身,亦無官位,可臣卻是朝廷的紹聖侯,來紫微殿參加朝議,並無不妥。”

  你有種!

  楊侗臉色轉冷:“朕倒是想起來了,大行皇帝確實下過旨,有隋一朝,孔氏嫡係後人世襲紹聖侯的爵位。隻是朕很奇怪,你既已告老,為何要長久滯留東都?朕嚐聞,每逢天下大亂,豪門大族便會結交各路諸侯,借此開枝散葉,待得天下一統,百十年後,這些家族又可卷土重來。”

  說到這裏,楊侗似有所指地看了孔嗣悊一眼。

  “前些時日,王世充權傾東都,朕都差點被王世充架空了,最近元文都又陰謀造反。難不成,你孔嗣悊覺得王世充和元文都有帝王之相,想與他們結交不成?”

  這樣一頂大帽子扣下來,直接把孔嗣悊砸懵了。

  不錯,孔氏是想和王世充結一份善緣,但王世充不是已經被你砍了嗎?孔氏又沒真正付諸實踐,你怎能胡亂攀咬?就因為你是皇帝?皇帝說話也是要負責任的。

  當然,孔嗣悊隻敢在心裏腹誹一二。

  眼前王世充和元文都是禁忌話題,任何和他們搭邊的人,都有可能被視為同黨拿下,孔嗣悊可不想沾上一點晦氣。

  因此道:“陛下所言,實寒臣之心,臣本已告老,卻依舊滯留東都,所想皆是如何中興大隋,何曾有過一點私心?王世充和元文都陰謀造反,死有餘辜,臣對此並無二意。隻是如今天下烽煙四起,陛下更應垂拱而治,以仁愛治國,使萬民歸心,自可四夷賓服,萬萬不可擅動刀兵,令廟堂染血,令百官離心。”

  孔嗣悊才說完。

  十數名禦史出班,齊聲道:“臣等懇請陛下垂拱而治,效仿古之賢王,以仁愛治國!”

  大殿一時針落可聞。

  楊侗麵色陰冷,並未叫起身,隻是盯著百官看。

  一會兒。

  “卿等倒聰明,知曉王世充和元文都死有餘辜,些許的晦氣都不願沾上,隻是諫言朕以仁愛治國,挑不出一點毛病。”

  “可你們也莫把朕當傻子!”

  “你以為朕看不出來你們是怕了?怕王世充和元文都的結局發生在你們身上?可朕非常奇怪,你們為何會害怕?難不成你們也想造朕的反?”

  百官頓時臉黑如鍋底。

  知道歸知道,但幹嘛挑破?怪尷尬的。

  楊侗卻繼續道:“當然,朕知曉你們當中大部分人沒這個膽子,隻是擔心將來被牽連,可你們若一心為朕辦事,心係百姓,朕會冤枉你們?”

  “朕忽然覺著,想讓你們自覺為朕辦事,自覺為百姓謀福,似乎挺難的,那隻能下點狠功夫了。”

  說到這裏。

  楊侗聲音忽然拔高:“其令,元文都等共計二十七人剝皮實草,屍首封蠟,懸於應天門,以為後來者誡!”

  剛才隻是單純地剝皮實草,現在竟還要把屍體掛到應天門?

  應天門是皇城和宮城之間的門戶,百官早朝皆需經過此門,大清早地看到一群屍體掛在上麵,誰會心裏舒服?陛下你這是鐵了心要惡心百官是不?

  但見楊侗似乎要擇人而噬,百官一時不敢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