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總有一天刀在手,砍盡天下門閥狗
作者:皇泰迪      更新:2020-05-26 18:27      字數:2173
  昔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確定了三省六部製度,一改南北朝時期混亂的政治格局,並一直延續到楊侗登基。

  蘇威是中書令,已做到位極人臣。

  正常來講,蘇威原本應該是大佬中的大佬,在朝堂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問題是洛陽不比大興,在洛陽,朝廷上真正的權力,掌握在以王世充為首的‘七貴’手裏,哪怕蘇威是中書令,之前也被架空了,像個隱形人一樣。

  直到楊侗將他叫進含凉殿。

  明眼人都知道,蘇威不用再坐冷板凳了。

  蘇威同樣明白,聽到楊侗的話,他精神為之一振,深深作了一揖,拜服道:“陛下,臣自幼家境貧寒,入仕之時,不過一從九品小官,幸得大行皇帝栽培,仕途因此一帆風順,家小也不用再過苦寒的日子。臣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對於陛下,對於朝廷,臣心中絕無二意,今生唯陛下馬首是瞻,若有半句虛言,臣願遭天打雷劈。”

  楊侗點點頭。

  他都登基了,三省一直荒廢著,也不好看不是?

  恰巧蘇威在大業年間,就一直是中書令,沒有人比蘇威更適合這個位子,而難能可貴的是,蘇威出身普通,和世家門閥搭不上半點關係。

  “如此甚好。”楊侗手敲著龍椅,頓一下,又道:“朕登基已有些時日,三省主官一直沒選定,這中書省,便還是由你蘇威主持罷。”

  蘇威心中激動,聞言再次參拜。

  楊侗卻就此揭過,將話題兜了回來。

  隻見他臉色陡然轉冷,指指那張名單,說道:“這些混賬東西想幹什麽,你們也都看到了,朕叫你們來沒別的意思,隻是讓你們做好準備。一會兒,朕會派人將名單上的人滿門抄斬,而朝堂注定會生亂,朕精力有限,或許顧不上朝堂,你們的任務,便是控製好朝堂,記住了嗎?”

  見三人互相對視,並未立刻回答,楊侗眉頭一皺。

  “怎麽,有問題?”楊侗問。

  “陛下,無真憑實據,便將一眾朝臣滿門抄斬,臣擔心朝堂不是會生亂,而是會因此崩潰瓦解啊。”蘇威出班,說出了各自的擔心。

  楊侗卻是不滿道:“王大伴都把線索備齊了,還叫無真憑實據?難道要等他們將城門打開了,朕才能將他們治罪不成?”

  蘇威慌忙搖頭:“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臣的意思是,這都是打探得來的線索,並未抓到現行,如此就將他們滿門抄斬,且人數眾多,百官必會恐慌,不利於東都穩定。更重要的是,元文都出自元氏,祖上為西魏八柱國之一,沒有確鑿的證據便將其砍頭,其餘豪門大族,必會與陛下離心離德。”

  世家門閥自東漢出現,到隋朝時,已是尾大不掉。

  楊侗登基為帝,若想皇位坐的穩,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尋求豪門大族的支持,但楊侗對世家門閥天生無好感,反而想一竿子捅死。

  在他統治期間,就不允許有門閥這種怪物存在!

  總有一天刀在手,砍盡天下門閥狗!

  楊侗在心裏吐槽一句,問道:“那你們有何建議?”

  三人再次對視,蘇威率先道:“陛下,依臣看,不如將計就計?元文都不是想打開城門,放反賊進城嗎?那咱們大可先埋伏重兵,等到一部分反賊進城,便馬上關閉城門,來個甕中捉鱉。如此既可重創瓦崗,又可拿到確鑿的證據。”

  盧楚也跟著道:“陛下,蘇相國此計確實妙,可謂一箭雙雕。”

  楊侗也動心了,卻是看向皇甫無逸:“皇甫將軍,此計可有把握實施?將反賊放進來會不會有風險?城門會不會因此關不上?”

  皇甫無逸道:“陛下,此計可以實行,洛陽各處城門皆有箭樓,埋伏百餘人不在話下!等到反賊進城,可命將士往下傾倒金汁,反賊必前後不接。此時,箭樓裏的將士衝下去即可關門,反賊也就成了甕中之鱉。”

  “你有幾分把握?”楊侗心動了。

  “九分!”

  九分把握,足夠了!

  楊侗也不想看到朝堂崩潰瓦解,有更好的辦法當然要采納。

  於是道:“善!朕便冒險一次!皇甫無逸,伏兵就交給你了,若是辦砸,提頭來見!”

  ……

  卻說楊侗在計劃除掉元文都。

  宮外,元文都也在接待客人,商議最後的細節。

  郭守成赫然在列。

  另有一人坐在靠後的位置,分明是王大伴安插進來的奸細,元文都卻渾然不知。

  將管家趕出去,元文都說道:“諸位,這一次,我等實在冒了極大的風險,若是失敗,以宮裏那位的殘暴,必將我等滿門抄斬,所以今夜之事,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太府卿放心便是,城門那裏,下官都已安排好了,保證萬無一失。”有胡人模樣的男子,拱手陰笑。“下官豢養的私兵,這次都派到了過去,等到子時突然發難,城上守軍絕對來不及救援。”

  “如此甚妙。”

  元文都微微放心,又看向郭守成,問道:“郭賢侄,瓦崗那邊由誰接頭?又帶了多少人過來?”

  “叔父大人告訴小侄,這次瓦崗會派大將程咬金和咱們接頭,共五千先鋒,等到攻下城門,餘下的大軍也會全部出動。”郭守成木訥回答,又表現出非常不安的樣子,小聲嘀咕:“上次答應給的三千貫,一直沒有下文,小侄家裏快揭不開鍋了……”

  哈哈!

  眾人哈哈一笑,皆覺得郭守成淳樸,三千貫就給打發了。

  他們謀劃的是江山啊,如果成功了,在坐之人,哪個不將權勢滔天?郭守成卻貪小失大,簡直愚蠢至極!

  元文都微笑道:“賢侄放心,本官是言而有信之人,區區三千貫,絕不會少你分毫,一會兒你去找管家支取便是。”

  說完,揮手將郭守成趕出去。

  既然要了那三千貫,接下來的事情就和郭守成無關了。

  當然,必要的監視還是有的,郭守成離開元府後,始終有兩人在暗處相隨,直到他走進天香樓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