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小內閣會議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4      字數:3337
  王驛與李韶二人得了佛珠自然是高興不已,不過心中有一個想法:石斌是否也會給剛剛來的陳岩和李庭芝一人一串佛珠?

  在平常人家這這麽想肯定是有些小家子氣,但是在此處就不是了,因為石斌送的佛珠是有很大的象征意義,象征著石斌很關心他們。所以二人便從側麵打聽起來。得到的結果自然讓他們滿意——石斌沒有送李庭芝和陳岩佛珠。如此一來,王驛、李韶二人與李庭芝、陳岩二人的關係便更和緩了。

  有了這麽一個‘小內閣’石斌終於感覺到輕鬆不少,不因為其它,隻因為多了李庭芝和陳岩這兩個敢提幾乎截然相反意見的人。四人激烈討論之後得出的結論已經沒有什麽不足,隻需要石斌做補充和最後決策而已。

  這自然讓石斌再次變得生龍活虎精神煥發,不再那樣萎靡不振無精打采了。

  “楚王,奴家看你這幾日精神不錯啊。”在一日與石斌的散步中賈玲取笑道。

  “楚王?小玲,你還真會取笑我,我可不想當這楚王,你想當楚王我就讓你當。精神當然不錯,至於為什麽不錯還不是多虧了你和西施?”

  跟在一旁的賽西施聽到這話自然是滿臉高興,連忙說道:“夫君記得我們就好,妾身知足了。不過其實這中間出力最大的還是姐姐。若是沒有她送去那兩串佛珠,恐怕王驛他們四個還不會如此融洽。夫君你不僅不會這麽逍遙自在恐怕還要煩惱一陣。”

  這可是大實話,石斌想到這些立刻給賈玲投去一個充滿感激的微笑,賈玲也回了一個溫柔的微笑。賽西施看到這些並未吃醋,而是在一旁掩著嘴笑。明顯是對此感到意外覺得他們太幼稚,老夫老妻居然來還柔情似水。

  就在這時,一個不合適的聲音響起來:“王爺,卑職有事稟告。”

  許風的這麽一句話打斷了好不容易出現的溫情,石斌非常不高興,冷冷的說道:“什麽事情?不知道我和兩位夫人有事情嗎?”

  “王爺,事情緊急,卑職不得不打擾。”

  明白許風不會這麽不懂事,他說事情緊急那就一定很緊急。石斌隻好平息怒火命許風說究竟是什麽事情那麽緊急。

  “王爺,去年北邊大雪凍死牛羊無數,邊境來人說如今已經有不少元人避難進入我大宋,他們不服管製給各地帶來不少麻煩。”

  去年年底大雪?那就是鹹淳九年(1273)年底大雪。如今是鹹淳十年二月(1274),處理難民確實會很麻煩。石斌隻好不再纏綿,嚴肅的問道:“此事有沒有公文?”

  明顯是準備好了,石斌話音一落,許風便從袖套之中拿出一份火漆完好的公文。許風還附帶解釋道:“王爺,其中的一些具體內容是送信的驛卒親口告訴我的,為的就是想請你快點做出指示。他說當地的官員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嗯,不必擔心,你知道這些東西很重要,你也是我一個得力的參謀,是難得的智囊。”

  “多謝大人賞識和誇獎。”石斌說完之後便退到一旁不再做聲。

  拆開公文看了兩遍,石斌才知道事情的嚴重。從去年十一月起就有元人逃入宋境,因為如今宋元關係不錯,所以當地官員願意接納這些便宜的勞動力,隻要他們安安分分生活就好。

  問題是,這場大雪是場大災難,凍死了無數的牛羊,導致十幾萬元人流離失所。元人一聽宋人這有活路立刻都湧來了,這讓北邊的幾個州府立刻亂成了一鍋粥,不得不向臨安求援。

  “看來這好人還真不容易做。”石斌苦笑道。

  “王爺所言甚是。幾位知州大人好心辦了壞事,將那裏的情況給弄糟了,不過還請王爺暫時不要懲罰他們。”

  “他們有憐憫之心難能可貴,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我怎麽會貶謫他們?不過這個罪還是要記的,具體懲罰之後再說。”石斌說道,“去將王驛、李韶、李庭芝和陳岩四人都叫來。”

  很快,四人便都來了石府進了石斌的書房,第一次‘小內閣會議’就此開始。

  “幾位大人,許風應該將情況都告訴你們了吧?”

  “回王爺,許大人已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我們了。”王驛這個參知政事第一個答道。其餘三人則是點頭表清楚一切。

  “怎麽辦?這個事情不是很好辦。寡人既想救援他們又害怕救援他們。”

  “王爺為何會如此矛盾?”李韶疑惑不解的問道,“王爺若想救,派人告訴阿裏不哥我們的想法就好。若是不想救,隻需派軍隊將那些元人趕出我國境給阿裏不哥一個解釋就好。”

  “李大人,事情恐怕沒有你想的那麽容易。你難道忘了一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李庭芝開口道。

  “李大人,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李韶有些不滿的反問道。

  “請李大人勿惱,我的意思是王爺多半害怕救活了那些元人,他們就不走了。”李庭芝解釋道。

  “庭芝兄言之有理,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隻怕元人被救了之後卻賴著不走,不僅不利於我大宋,反而會給我大宋帶來不少麻煩。”陳岩接著說道。

  其實石斌並未想這麽多,他隻是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上考慮救活這群逃難過來的元人是否值得。這些元人能幫他養活多少馬匹,訓練出多少騎兵。

  當然,石斌不能將這些都說出來,顯得自己一個王爺思考問題居然如此市儈,於是隻好故作高深的說道:“確實如此,不然寡人早就下命令了。”

  “請問王爺你到底是打算救援他們還是打算驅趕他們呢?”王驛問道。

  明白王驛這是希望自己給出一個更明確的態度,石斌隻好有些為難的說道:“救援,而且能留下來最好。”

  這個答案沒有出乎王驛與李韶的意料,但大大出乎李庭芝和陳岩的意料。在他們看來,救下成千上萬的元人已經很虧了,如果還留下他們來就是抱著一個炸藥桶,一個不小心就會重傷自己。

  “王爺,你怎麽能想留下這些尚未開化的元人?且不說其它,你都無法向阿裏不哥解釋清楚。他肯定會認為你在挖他的牆角,是要與他為敵。”陳岩立刻焦急的說道。

  那語氣明顯是非常反對石斌留下元人,而是認為即使石斌要救他們,也該是救了之後便將其趕走。

  “王爺,下官與陳大人是一個意見。你可以拯救那些元人,但是絕不可以留下他們,這樣會給我大宋惹來大麻煩。”李庭芝也很焦急的說道。

  必須說李庭芝和陳岩的話非常在理,,但並不合石斌意思。而王驛和李韶則明顯被這兩個人的說法給動搖,不打算支持石斌,也不想得罪石斌,故而選擇默不作聲。

  這一次‘小內閣會議’出現這麽尷尬的局麵讓石斌非常後悔,暗罵自找麻煩叫兩個這樣固執的進人來。若是隻有王驛和李韶,事情就容易達成妥協。

  許風見勢不妙,立刻轉身出了書房尋求援助。沒多久,賈玲與賽西施來了。

  見到兩個支持者,石斌非常高興,故意笑道:“小玲、西施,你們怎麽來了?”

  “自然是來看看你的內閣會議啊?”賈玲笑道,“聽說你們是在談元人難民的事情?”

  “是的,王妃。”王驛說道,“下官和王爺主要是在救下那些難民後是否留下他們產生了分歧。王爺希望留下他們為我大宋出力,李庭芝和陳岩二位大人堅決不同意,下官與李韶大人則有些拿不定主意。如今王妃和側妃都來了,事情應該就能有結果。”

  “話不能這麽說,沒有你們,楚王也無法成事。好了,閑話不多說,我隻想問楚王一個問題:你與大元是想繼續維持宋元和平還是想恢複漢唐盛世?”

  賈玲的這麽一句話點醒了石斌、王驛和李韶,卻將李庭芝和陳岩嚇了一大跳,半晌沒有回過神。

  這句話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確,是在問石斌要放下私下的兄弟情義完成自己的夢想,還是為了顧及兄弟情義而無償的伸出援手。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石斌最想的就是讓大宋再現漢唐盛世,卻又不想背棄與阿裏不哥的兄弟情義。石斌素來講信義,但是在政治上卻無法講信義,這讓他非常痛苦。

  有了賈玲這一句話,書房之中情況瞬間轉變。李庭芝很鄭重的說道:“王爺,下官知道你與元人皇帝義結金蘭,不過還請不要因小失大。”

  “確實,還請王爺不要因小失大。元人向來毫無信義,咱們不若就此將其滅了,消除心腹之患?”陳岩更直接的說道。

  王驛與李韶雖然說得不那麽明顯,但是同樣表示可以考慮考慮陳岩的意見。

  “你們要我背信棄義到如此地步?”還沒等幾人說完,石斌怒吼道:“不必再說,絕不可以!”

  見石斌如此憤怒,包括賈玲和賽西施在內的六人立刻閉口不言,主張落井下石的陳岩和李庭芝二人更是噤若寒蟬。

  自然不能這樣意氣用事持續,石斌最終長歎一口氣後說道:“算了,你們說得有理,是不可以因小失大,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的小義氣壞了整個國家的大利益。不過我仍舊不想落井下石,你們有沒有什麽折中的法子?”

  “王爺,下官以為就按照王爺自己想的做吧。”王驛躊躇一番後說道。

  按自己想的做?‘釜底抽薪’,石斌腦子裏忽然閃現這個詞。之前隻想留下牧民為自己養馬訓練騎兵,卻沒留意這樣做其實是在掏空大元的根基。

  不過這次石斌打算揣著明白裝糊塗,最終下令派一萬精銳軍隊帶五千石糧食和足夠的民用物品去燕雲十六州賑濟災民,雪災過後不許他們擅自回去,必須留在宋境等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