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大理歸附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4      字數:3216
  |||

  ->->

  大理雖然全國篤信佛教並不尚武,但由於種族眾多,部落眾多,雖然沒大衝突,但是小衝突則不斷發生,所以並不好管理。為了有效統治此地,石斌隻能選擇派高智興當說客的作法。通過武力一地一地收服是很愚蠢的。

  “大帥,你認為高智興這次能說服多少人來投靠我們?”許風問道。

  “如果他想繼續維持高家在大理的地位,應該就不會少。”石斌說道,“畢竟南詔郡王若是徒有虛名,恐怕也會讓人看不起。何況段氏就要回來了,他不多拉攏些支持者,如何與段氏對抗?”

  “大帥英明。不過段氏自大理亡國就一直在外避禍,即使普通百姓仍舊認同他們是正統,那些大族未必認同。段氏鬥得過高家嗎?會不會鬥不過,讓高家在大理還是一家獨大?”許風有些擔憂的問道。

  知道許風是一個責任心非常強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忠心的人,聽到他的話石斌不認為他是在瞎操心,反而非常高興也深感欣慰。

  “許風,你不必太擔憂。既然段氏說要複國,那就必定會有所準備。若是沒有幾分把握就喊著複國,那豈不是自取其辱?即使真的鬥不過,我也不可能讓高家一家獨大,當然要有製衡,而這最好的選擇就是段氏,扶他們一把就好。讓段氏和高家各自帶領各自的勢力相互對抗。”石斌笑道。

  見石斌已經考慮到了這些,許風放了心。已經考慮好了如何處理大族關係,接下來便是考慮如何讓大理民眾真正臣服大宋。

  過了一會,許風說道:“大帥,卑職有一想法···”

  “說。”

  “大帥應該在這大理也推行大宋官話和我中華文化。否則這大理即使成了大宋的雲南路和貴州路也不會真的成為我大宋子民。”

  “有理,若不是你提醒,我險些忘了這一大事。一切都按河西走廊與遼寧的規矩辦。讓段氏和高家各掌一路。如有可能最好讓其關係變得複雜,彼此關係越複雜越好。”石斌很認真的說道。

  說到這裏,石斌感到有些麻煩,因為若是成了兩個大利益集團,恐怕事情還不會很複雜,應該是多個利益集團才好。

  “將段興叫來,我有話問他。”

  不一會,段興就來了。他在石斌麵前非常乖巧完全不像王族之人反而像個仆人。

  “段興,經此一戰,高家和同他的同夥應該都被打疼了。不過我相信還有在一旁觀察的大族,他們隻是謹慎行事,但並未真的臣服。”石斌說的。

  “大人所言不差,大理強勢的不僅隻有我段氏和高家,董家和楊家勢力也不小。董家的祖先董伽羅是大理國的開國功臣,而楊家是後起之秀,其祖楊義貞還曾經篡權。不過楊家勢力很大,所以並不能將其完全剿滅。”段興答道。

  一聽還有兩個可以與段氏、高家相抗衡的家族,石斌心中非常高興。將大理肢解成四塊是再好不過的事情。隻不過這種高興不能表現出來,石斌一

  臉‘憂愁’的說道:“你是說還有兩個可以與你們對抗的家族?而且他們未必會臣服我大宋?”

  其實已經猜到石斌這麽問的意圖,生於王族的段興如何會不知?但是如今王位和權力都保住,所以段興並不打算欺騙石斌。他害怕因為再次欺騙而導致一切盡失。

  “是的,董家和楊家勢力雖然不如我段氏和高家,但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如果大人想更有效的統治大理,就必須讓這兩個家族也效忠於你。否則大理仍舊不會是你的。”

  對於段興的回答石斌還算滿意,這次他說話很實在,明顯沒有耍心眼。

  “那你說說看,要怎麽收服董家和楊家?是直接勸他們歸順大宋還是先打一仗再說?”石斌問道。

  “自然是要先打一仗。通過這一仗磨一磨他們的銳氣,讓他們知道大人的厲害,從心底臣服才行。麵服心不服,久後必反。不過段興還請大人不要大肆屠殺,允許他們投降。”

  段興的這番話讓石斌頗感意外,本以為段興會要石斌大力削弱董家和楊家,卻沒想到表達了個完全相反的意思。

  “段興,你的話讓本帥很意外啊。在之前的戰鬥中,我不見你來要我接受高家投降,為何現在卻提前要我接受董家和楊家的投降?”石斌笑問道。

  “大帥,高家聚兵對抗大宋天兵絕對死有餘辜,而且我不認為大帥會斬盡殺絕,所以並不勸阻。這次勸阻則是因為之前你與高家的戰鬥。段興相信你早就看見高智興舉起了白旗,但是大帥仍舊命令進攻而非接受投降,這讓段興心中不安,所以小人才有此勸阻。”段興非常誠懇的說道。

  “看來高家未必能說服董家和楊家臣服於我?”

  頓了頓,段興很肯定的說道:“無此可能。高家並不比董家和楊家強多少。他們不會願意在與大帥的關係中還有一個高家。”

  知道石斌的問題問完了,段興又很自覺的退了下去。石斌並不喜歡戰爭,但是從段興的話中他知道這兩仗不得不打。於是命令部隊開拔,先去攻打董家的地盤。

  大理國並不大,走了不過五天就進入了董家的地盤。與進入高家地盤不同。一進入這裏就感到一股肅殺之氣。雖然駐守的士兵並不多,但明顯是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隨時準備開戰。

  “許風,這董家也有些意思。高家是收縮防線,全力與我一戰。他這是要幹什麽,與我打山地遊擊戰嗎?若是那樣,我還真的可能吃不消。”石斌笑道。

  這樣反常的現象確實讓許風也無法理解。董家居然不收縮防線反而四處留兵,實在是太蹊蹺。故而許風並未開口回答,隻是皺著眉頭看。當然不能因為幾個零散的士卒而止步不前,石斌命部隊繼續前進,直到看見董家大軍才停下來。與段興說的不差,董家比高家要弱些。他們的軍隊不足八千人。即使加上一路看見的那些零散軍士,總共也不會超過九千。

  一開打,情況就一邊倒。不足一個時辰董家的本陣就散了。這種情況讓石斌非常意外也非常懷疑。董家對此戰明顯也是精心準備,雖然軍隊總數不如高家多,但多是自家人馬,絕不該如此快就潰散。

  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忽然耳邊傳來許風的聲音:“大帥,他們沒有敗,而是成建製的竄入山林要與我們進行山地遊擊戰!”

  聽到許風的警告後,石斌頓時警醒,立刻下令所有軍隊壓上去堵住所有進山的道路。爭取將董家的軍隊圍殲在此處。

  由於主帥是石斌,那些跟來的大宋禁軍也爆發出了非凡的戰鬥力。此一戰將董家八千人馬打得隻剩一半。董家家主見勢不妙立刻舉白旗投降。

  受降儀式上石斌看見一個雖然有些頹喪但是明顯非常高貴的中年男人,於是走過去問道:“你就是董家家主董伽羅?”

  “是的。我就是董伽羅。石大帥想問什麽?”

  “本帥隻是很好奇如此巧妙的打法是誰想出來的。若不是我發現得早,滅了你們一半人馬,你們一旦鑽入山林,恐怕我就永世不得安寧了。”石斌笑道。

  董伽羅不說話,在場的董家之人都不說話。但還是有幾雙眼睛看向了董伽羅。

  “董伽羅,看來想出這妙策的是你啊。不知道,對不對?”

  “是的,石大帥。大帥若要殺,便請殺我一人。如今我董家願投降大宋,所以還請善待我族人。”

  石斌猛然大笑道:“董伽羅,我為何要殺你?你抵抗我大宋軍隊是有罪,但是好在沒有一條道走到黑,能及時迷途知返也是有功的。功過相抵,自然不會殺你。隻要服從我大宋統治,一切好說。”

  多半是已經知道段氏與高家暗中表示效忠石斌的事情,董伽羅也很明白的說道:“董伽羅是被石大帥所敗,並非被大宋所敗,所以我董家隻聽從石大人調遣。”

  這樣的情況石斌倒不意外,但是仍舊非常高興,表示願意保薦董伽羅為麗江侯。董伽羅聽到石斌的承諾欣喜萬分,當即再次表示願為石斌牽馬墜蹬。

  平了董家這隱憂接下來便是最弱的楊家,誰知楊家比董家更加狡猾。一連十天,他們除了固守城池和在山林間打遊擊外,絕不與石斌的軍隊產生任何正麵衝突。

  石斌在明,楊家在暗,被這樣不斷襲擾,用不了多久石斌軍隊的士氣就會跌至穀底,若是無法攻下城池,則最終不得不退兵。當然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何況區區幾座小城如何攔得住石斌?被激怒的石斌心一橫,命手下大造回回炮。

  山林間,到處是參天大樹,十日內便造好十五座回回炮。此處巨石也是無數,一開打,還沒有半個時辰一座城池便成了廢墟。城中死傷無數,哀嚎不斷。

  不忍大肆屠殺,石斌便讓手下送書信給楊家,勸其投降。並警告若不投降,楊家所有城池就都會是這個下場。

  沒想到石斌還有這樣的‘神器’,楊家上下無不震驚,即使不甘心也隻能投降。畢竟沒人願意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成為一個遭人鄙視的奴才。由於被激怒,石斌並沒有給楊家許諾很高的爵位,隻給了個貴陽伯。這讓楊家後悔不及,但也隻能接受現實,並和段氏、高家、董家一樣表示隻遵從石斌而非大宋。

  自此,大理國完全歸附在石斌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