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個小波折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4      字數:3673
  第六百九十四章又一個小波折

  有了石斌的那些對應的政策,調到河西走廊和遼寧的百姓就沒有再回來的,反而都在那裏安居下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在哪裏住都是住,隻要豐衣足食就行。而契丹人又不仇恨宋人,移民過去的宋人也沒侵犯他們的利益,自然一切都朝好的方向發展。

  本以為事情就會這麽順利的發展,誰知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兩地沒多久又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

  當然不能讓河西走廊和遼寧出事,故而一聽到兩地有麻煩,有了前車之鑒的石斌立刻找許風詢問起來。許風給的答案卻是契丹人和黨項人眼紅石斌給征調去的宋人的優惠政策,認為不公平,他們也想要這樣的政策。

  “許風,契丹人也要這樣的優惠政策,你說我是給好還是不給好?”

  “大人,卑職不知如何回答。”許風有些忐忑的說道。

  “不知如何回答?什麽意思?”看著許風的樣子,石斌說道,“在我麵前你還有什麽不敢說的嗎?”

  “大人,你誤會了,卑職不是這個意思。我之所以不敢回答,是因為並不了解兩地的情況。若是胡言亂語影響了大人的判斷,那卑職就是大罪人了。如果大人想知道怎麽辦好,不如將王驛和李韶兩位大人叫來問問更好。”許風很謙恭的說道。

  “嗯,許風,你還是那樣謹慎小心,嗬嗬。不過說得也對,是不要胡言亂語。若是你不懂裝懂亂出對策,一旦釀成大禍你確實就是大罪人了。好吧,就照你說的辦,快去將王驛和李韶二人叫來。”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王驛與李韶便被許風帶到了石斌的書房之中。

  “王驛,如今河西走廊和遼寧兩地又出了些問題,當地的黨項人和契丹人對我們的政策不滿。說厚此薄彼,要我們也給他們同樣的優待。”

  在王驛看來,對新歸順的臣民給些優待是理所當然的,否則怎麽體現朝廷的仁德?怎麽拉攏人心?不得人心又如何能有效統治河西走廊和遼寧?故而稍稍想了想,王驛便表示應該對當地的黨項人和契丹人也施行同樣的政策,甚至可以更好一點。

  雖然這肯定是一個很正確而且很有效的辦法,但是石斌卻不想這樣,因為他感覺如果這樣做,朝廷太吃虧了,而且還有種被脅迫的感覺,他不喜歡。多少要讓黨項人和契丹人為此付出些什麽,何況來得太容易的東西沒人會珍惜。

  “王驛,你說得對,不過我認為不能就這麽給了。如果他要什麽我就給什麽那不僅太吃虧而且可能適得其反。”石斌沉吟道。

  “大人說得對,咱們應該要黨項人和契丹人為此付出些什麽才行。”王驛說道。

  “你們認為要他們付出什

  麽呢?”石斌問道。

  聽了石斌的問題後,王驛低頭不語,李韶則說道:“大人,黨項人和契丹人都是化外之民,即使得到比我大宋子民更好的待遇也未必與我一心。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下官認為僅僅免去他們的賦稅恐怕遠遠不夠。”

  剛剛的問題是要黨項人和契丹人付出什麽才獲得同樣的優待,但是李韶卻答非所問,說起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牛頭不對馬嘴的回答讓石斌有些疑惑,不過並不生氣,反而有些好奇。因為他不認為李韶是那種胡言亂語之人,這樣說話必定有他的道理。

  “李韶,說說你的看法,相信你這麽說另有一層意思。”

  “大人明鑒。作為我大宋子民就要接受我大宋的治理,有一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會說我大宋官話。但是黨項人和契丹人大部分都不會說官話,甚至連聽都聽不懂,這樣可就不好。因為如果這樣,無論我們統治他們多久,他們仍舊隻是黨項人和契丹人,不會認為自己是宋人。一個不小心就會反叛從而擾亂我大宋。”李韶很鄭重的說道。

  會說大宋官話?這個方麵石斌從未想過。但是他知道荊湖南路最讓人佩服的就是‘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語’。

  讓他記憶最深的就是還在當山民的時候,有一次他過了湘江去做買賣,結果發現如同到了另一個國度,什麽話都聽不懂,最後不得不回到老鎮上做交易。自那之後,他就再也沒去過湘江北岸。

  “言之有理,語言不通確實是一大阻礙,我對此有深刻體會。一旦言語不通就會有隔閡,也就出現誤會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是要讓他們學我大宋官話。既然黨項人和契丹人眼紅我們給那些調派過去的宋人的優惠政策,那就以此為契機,要他們學習大宋官話。告訴他們,學會了官話就能有這些好處。”石斌狡猾的笑道。

  “大人,下官認為李韶說得很對,我也有些補充。”

  見王驛也有話說,石斌自然高興,立刻催促道:“有話直說,別磨蹭!”

  “是,大人。光學說話估計還不夠,咱們最好能辦幾個學堂,讓黨項人和契丹人的孩子也學習咱們的四書五經,過上一二十年他們就不再是化外之民,就更加有利於咱們的統治。”

  文化認同?石斌腦海裏立刻出現了這麽一個詞。接著就大笑道:“好好好,王驛你說的也不錯,是要辦這樣的學堂。一旦他們學會了我們語言讀了我們的書,那就會產生文化認同,慢慢的,他們肯定也會認為自己是宋人了。”

  “大人英明,下官正是此意。一旦語言文化和我們一致,想不認為自己是宋人都難。”王驛笑道。

  有了這麽好的辦法,石斌當然傳令要

  下麵立刻執行。

  想要享受這麽好的政策,而付出的不過是每天說幾句大宋官話和學幾個漢字,河西走廊和遼寧兩地的黨項人和契丹人又如何不肯?沒多久兩地就掀起一股學習大宋官話和漢文化的風,兩地的騷亂頓時平息不少。

  這個情況讓石斌非常高興,也對王驛和李韶二人的評價也高了不少,打算培養為嫡係。而王驛和李韶二人也都聰明,很快就察覺到了石斌的想法。為了更快的得到石斌的認同,二人商定多獻計獻策。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轉眼就是鹹淳七年(1271),河西走廊與遼寧二地算是徹底平靜下來,大宋也就更加富強了。

  一日,石斌在與自己派係的一個官員閑聊時得知一個情況:河西走廊與遼寧兩地學說大宋官話和學習四書五經的人減少很多。這個情況是石斌不樂見的,這才過了幾天,就沒人學習了?若是不學,如何讓黨項人和契丹人產生認同感,如何能更有效的統治兩地?

  當然沒有因為這點小事而愁眉苦臉,但是仍舊有些焦躁。被賈玲與賽西施兩個心細如發的女人一眼就看出端倪來。

  “夫君,是不是又碰到什麽煩心事?”賈玲走過來笑著說道。

  “沒有,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感到麻煩而已,夫人誤會了。”石斌可不想事事都要兩個女人幫自己出謀劃策,那可太沒麵子。

  見石斌不肯說,而且明顯也不是什麽大事,賈玲與賽西施也就沒逼著問,立刻換了個話題聊起來。賽西施不那麽關心政治,故而隻是一門心思的聊天,而賈玲這官家出來的大小姐則不然。在和石斌、賽西施聊了一段時間後,她就借如廁之名溜進石斌的書房看起他的公文來。很快便這讓聰明的女人找到了答案。

  ‘如廁’回來後,賈玲笑道:“夫君,你是不是因為黨項人和契丹人不再積極的學習四書五經和大宋官話而苦惱?”

  很意外賈玲居然知道自己心中所想,石斌記得自己壓根就沒對此透露過一個字。當然不信賈玲會讀心術,但又好奇她如何知道自己心中所想。於是石斌沒有回答賈玲的問題而是回想之前賈玲做的種種事情。

  很快就想到賈玲去‘如廁’,於是石斌笑道:“夫人,你如廁怎麽如到我書房去了?”

  “夫君,廁所太遠,奴家快忍不住,所以隻好先借用你那的馬桶了。如果夫君不高興,我命下人立刻將那馬桶拿去洗了。”

  “不必了,你是我夫人,用我馬桶還不行嗎?這事若是傳出去,我豈不要遭天下人恥笑?”石斌笑道,“夫人既然已經知道我心中為何煩惱,你可有何寬解之法?”

  “算有吧。夫君,治病需治根。黨項人與契丹人如今沒了學習的激情主

  要是因為咱們給的鼓勵少了。一開始他們忽然拿到很多好處自然非常積極,但是拿久了自然就沒那積極性,開始敷衍了事了。”

  “小玲,那你說要怎麽才保持他們的積極性?如果還要我再加賞賜恐怕不行。即使他們肯學,其它地方的大宋臣民恐怕會不服。不患寡而患不均,凡事不可太過。”

  “那是當然,所以咱們必須找到一個讓他們願意持續學習我大宋語言和文化的辦法,而奴家這正好有一個。”

  “說說看吧,女諸葛。”石斌開了個小玩笑。

  “好吧。其實也簡單,所謂‘無利不起早’。若是你讓那些懂我大宋語言文化的黨項人和契丹人更容易獲得更好的生活,你說他們會不會努力學習呢?”

  原來是要在兩地推行科舉和保薦製度,讓地位低下的人也能當官,也有出頭之日。必須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石斌當即大誇賈玲厲害。

  賈玲被誇,賽西施當然眼紅,也想被誇。於是立刻思考起來。沒多久她便開口道:“夫君,妾身也有一法可以讓黨項人和契丹人更快的認為自己是宋人。”

  巴不得有更多的好辦法,石斌聽後當然要賽西施立刻說出來。

  “夫君,其實我的辦法也簡單,但是時間長些。就是要鼓勵宋人和黨項人、契丹人多結親。一旦結親,生下來的孩子自然就肯定都會說我大宋的話了。”

  這麽一說,石斌也明白了賽西施的意思,這是要用血緣關係來拉攏相互之間關係從而產生認同感。

  “西施,你的辦法雖然耗時久些但也很不錯。這樣過個兩三代,誰也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麽族的了,隻會知道自己是我大宋子民,是我中華文化的一份子。”石斌笑道,“果然是女匪首出身,你的辦法可比小玲的要狡猾得多。”

  得到表揚的賽西施心中當然非常高興,但是為了不讓賈玲嫉妒,她也很謙虛的表示賈玲的辦法同樣非常好,甚至比她的更好,因為見效更快。見賽西施如此謙遜,賈玲也連連誇讚賽西施,兩人倒是一團和氣。

  很快石斌便下令:在河西走廊與遼寧兩地實行科舉製和保薦製,並且鼓勵宋人與黨項人、契丹人結親。結親的人都有獎勵。

  這個命令一下,又一股學習大宋語言和文化的風被掀起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