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自出征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3      字數:3614
  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自出征

  這個計劃很不錯,但石斌冷靜下來以後又不打算立刻就下令,因為那樣顯得太過霸道。石斌決定還是先去告訴趙葵,也算是對老宰輔的一個尊重。

  對於石斌的忽然到來,趙葵已經見怪不怪,他這府邸對石斌來說和自家後院沒什麽兩樣,可以想來便來想走便走。隻不過對於沒那麽強等級觀念的石斌來說,他可不會在意這些,他在意的是如何達到今天的目的。

  “趙大人好,今日石斌又來叨擾影響大人休息,還請見諒。”

  “石大人不必如此客氣,你來肯定就是為了公事,不會是私事,大宋有你這麽勤政的官員實乃天下幸事。”

  “趙大人謬讚,不過石某今日前來確實有一事,此事頗為重要希望得到大人的支持。”石斌笑道。

  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的趙葵沒有從石斌的笑容之中看出陰謀的味道,這讓他放了心,於是詢問起石斌想談的事情。本就不喜歡扭扭捏捏,石斌來了個竹筒倒豆子將心中所想全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這個方麵是趙葵從未想過的,在趙葵看來打幾場大勝仗未嚐不可,這樣可以加強國威,讓四周宵小之國不敢再覬覦大宋。但也不得不承認石斌說的有理,若是讓忽必烈感覺到太大威脅,恐怕事情就要出變故。

  要麽就是忽必烈集中力量先剿滅六萬宋軍,結果讓阿裏不哥當了漁翁。要麽忽必烈就可能與阿裏不哥達成和解協議先共同攻擊我軍,因為忽必烈隻要強烈渲染如果他忽必烈敗了,阿裏不哥也不可能獨活,元人就自此會被宋人奴役。阿裏不哥就難保不改變態度聯合忽必烈對抗大宋。

  想清楚了這些,趙葵皺著眉頭問道:“石大人果然厲害,心細如發啊。既然你來找我想必已經有應對之策。”

  “是想到了一些辦法,但還得請趙大人幫忙參考參考,免得出了紕漏。”

  意味深長的看了石斌一眼後,趙葵笑道:“好,求之不得。”

  “我打算將王三調回繼續擔任沿河製置使,將現在暫代沿河製置使的李超調去任西北三軍統帥。他的能力雖然比王三稍差,但也是一員大將,統帥六萬兵馬對抗忽必烈不會有事。”石斌說道,“關鍵在與他不貪功,不會總想重創忽必烈,這樣就不會讓事情出變化了。”

  “石大人手下真是人才濟濟,隨便調出一人都很有能力。不過我有一事不明,眾所周知,王三是你首席智囊,為何他這次犯這麽低級的錯誤?聽人說你做官都是他教的。”趙葵略帶嘲笑的說道。

  “趙大人,這就是你的不對。難道不知道‘關心則亂’?事情落到自己頭上恐怕人就不會那麽清醒,多少會有些偏差的。”

  為了不引起石斌的反感,趙葵立刻道歉,並表示絕對支持石斌的建議。

  兩人第二天早朝便一起將這份奏折遞給理宗,這個奇葩景象讓朝堂上的人無不意外,但也無一人敢做聲。聽完石斌和趙葵的解釋之後,理宗答應了這個奏請,下旨命李超接替王三統領西北三軍。

  一下朝王驛和李韶便跑來詢問,害怕石斌是中了趙葵的陰謀詭計。

  見二人如此關心自己,石斌很高興,說道:“二位大人不必擔心,也不要不高興,這是我昨天找了趙葵商議後達成的協議,不是他蠱惑了我。如今朝廷已經在我掌控之中,他又怎麽可能控製我?不過是對他這老臣的尊重而已。這樣

  還是能少些羈絆對吧?”

  聽了石斌的解釋後,王驛和李韶才放了心,表示也支持石斌這個建議,並詢問有什麽需要他們做。

  既然二人都來了,石斌又怎麽會浪費這機會?給了兩個任務,第一就是撥給充足的糧餉補充足夠的兵員;第二則是在年評中對所有奮勇殺敵的將領都評優秀,有戰功的就要提名升遷,關鍵是不問派係。

  這可是收買人心的好方法,也讓王驛與李韶既高興又佩服,飛快的跑去辦事。辦事飛快不過半個月,李超便接任西北三軍統帥,王三則撂下擔子回沿河製置使任上。

  王堅和向士璧久聞李超的大名,知道他雖然不如王三厲害但也是石斌手下一員大將,也是一常勝將軍。所以王三的離開讓二人並未感到壓力減輕,還是那麽憋屈。

  如石斌預料的一樣,李超堅決的執行他的命令,隻與忽必烈產生小規模的衝突,最大一場仗都沒超過五千人。這情況讓忽必烈和阿裏不哥都非常焦躁,暗罵李超太奸詐,這明顯就是打算當那漁翁。

  不過李超每次都準時的給阿裏不哥送去了承諾了的糧食輜重,讓他無法毀約更生不起遠遁波斯的念頭。畢竟忽必烈的實力確實是在一點點的減少,而他的實力則在三大汗國和大宋的支持下一點點增加。

  這個情況是石斌最願意看見的,因為一旦這樣,阿裏不哥與忽必烈便會勢均力敵,誰也不服誰的一直死掐下去,而損失的則是元人自己的實力。

  可惜的是,六萬兵馬的耗費著實不小,在開戰一年之後戶部尚書便開始哭窮,把石斌弄得非常不爽。不得不又想起辦法來。

  “許風,如今開戰也有一段時間,已經是景定元年(1260)不過進展確實不大,你說該怎麽辦?”

  “大人,卑職認為大人應該乾綱獨斷,如今國庫還十分充盈,就是連續打十年國庫都不會空,不必理會戶部尚書的哭窮。”許風很認真的說道。

  “乾綱獨斷?”

  “對,乾綱獨斷。”許風很堅定的說道。

  聽了許風的話後石斌就不再想這煩心事,轉而辦理積壓在書桌的一摞公文。

  怎奈石斌不願意想,理宗這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家夥卻要想,第二天他便將石斌召入宮中。

  見石斌還是一如既往施禮請安,理宗那股高高在上的感覺又回來了,於是很高興的說道:“石愛卿,免禮。今日朕叫你來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最討厭的就是理宗這廢物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石斌很有一種衝上去將他打癟的衝動,隻不過不想被人詬病隻得隱忍下來。隻能說道:“皇上請說。”

  “這幾日戶部尚書總是在我跟前哭窮說國庫空虛,想要我下聖旨召回西北那六萬兵馬。石愛卿,如今蘭州至嘉峪關以東都已光複咱們不如就此撤軍?阿裏不哥和忽必烈愛怎麽打怎麽打,咱們不再蹚這渾水怎麽樣?”

  弄了半天是被戶部尚書忽悠想為了一點利益就背信棄義,這讓石斌心中將戶部尚書祖宗十八代給罵了個遍。明著則勸理宗不可如此見利忘義。

  誰知理宗果真好了傷疤忘了疼,兩句不和居然和石斌嗆住。這下可好,誰也下不來台,僵住了。

  好在沒僵持多久,那可惡的戶部尚書又來找皇帝訴苦,卻見皇帝和石斌二人明顯橫眉冷對,情況不好,將他嚇得冷汗直冒。但已經被二人發現,逃也逃不掉,他隻好硬著頭皮前來受罰。

  “尚書大人,看來你不光到我那哭窮也來皇帝這哭窮了。”石斌

  冷笑道。

  戶部尚書本就沒什麽膽子,如今惹得殺人如麻的石斌生氣他如何能不感到恐懼?好在他還聰明,立刻說國庫今天剛剛才入了一大筆銀子,國庫又充盈了起來。而他這次來就是來告訴皇帝這好消息,讓皇帝不必擔心國庫的事情了。

  這些話倒讓石斌心中還舒服了些,但仍舊再也不想看見戶部尚書,故而當著皇帝的麵便將其以‘辦事不利’的罪名連貶三級去當知州了。

  皇帝雖然幾次都想阻止,但看見石斌的那一臉惡相,皇帝又住了嘴,因為他想起了之前的種種···

  回到府邸之後,石斌心情不好任何人都看得出來。賈玲與賽西施見狀立刻跑過來詢問,她們可不想石斌生悶氣。若是生悶氣氣壞身子那可就是最蠢的事,絕對親者痛仇者快。

  “夫君,今天進一趟宮出來怎麽這副模樣?”

  “還不是西北那六萬兵馬的事情,戶部尚書那混蛋居然敢偷偷的向皇帝哭窮,皇帝那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家夥居然都敢要我退兵了。”

  這的確是挺氣人的,戶部尚書膽大包天敢繞過石斌直接去找皇帝,而皇帝敢要石斌撤軍,這都是自石斌獨掌大權一來第一次。

  “他們膽大包天居然敢這麽做,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是不行了,不然都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賽西施這女匪首立刻說起狠話來。

  “我已經將那戶部尚書貶謫成了一個知州,而且要他全力支持西北糧餉,日子不會好過。”石斌冷笑道,“不爽的就是皇帝的態度和到底要不要繼續這樣用兵。”

  “皇帝的問題簡單,敲打敲打就好,讓他記得自己隻是一個傀儡而已。仗當然要打啊,怎麽夫君還想退兵了?”賈玲聽了石斌的話後立馬問道。

  看著賈玲和賽西施那焦急的神態,石斌知道二人誤會,立刻笑著解釋道:“二位夫人,為夫會那麽蠢笨嗎?以為我奪回了嘉峪關就不要玉門關不管關外的阿裏不哥和忽必烈了?我是說不能這樣打,或許要換個方式,畢竟這樣的確有些慢。士卒死傷倒是減少很多,但是糧餉消耗卻不少是有些劃不來。”

  “也是,何況這樣弄久了恐怕阿裏不哥也會心懷不滿。確實要換個方式,問題是什麽方式合適呢?李超已經做得夠好了,你可不能因此斥責他。”賈玲提醒道。

  “放心,李超這麽忠實的執行我的命令,我褒獎還來不及怎麽會斥責?”

  “那你打算怎麽辦?”賽西施問道。

  “簡單,將李超調回荊湖兩路,不過作為獎勵,讓他擔任荊湖兩路製置使,總管軍政。至於西北三軍統帥就由我親自擔任。”石斌笑了。

  這麽好的事情賈玲與賽西施怎麽能落下?絕不允許石斌一人前去西北逍遙,理由則是臨安太過重要,石斌不能輕易離開。

  狡詐的看了看賈玲與賽西施,石斌笑道:“二位夫人,你們覺得這京師之中有趙剛、王驛和李韶,李旭更是兩浙製置使,京師還會有失嗎?”

  傻子都知道即使石斌離開一年半載臨安都絕對不會有失,賈玲二人這麽說不過是要跟著一起去的借口。這道理講不通,二人隻好用感情攻勢,大說石斌在外出征缺少人照料,需要人關懷,那幫侍衛除了站崗外什麽都不會做什麽都做不好,必須要女人在身旁伺候才行。

  不得不感歎賈玲兩個還真是能屈能伸,聰明絕頂。反正此次出征幾乎沒什麽危險,石斌心一軟便同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