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圓滿的大會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3      字數:3885
  第五百五十八章圓滿的大會

  一旦牽扯到利益之事石斌立刻感覺到了軟肋,他不是不知道必須要好處,‘一分錢一分貨’才是正理,隻不過他不知道該怎麽要價,要什麽價才合適。

  要知道,這裏有一千多近兩千本各種各樣的好書。其中有優秀,有精品,有珍品,甚至還有孤本,借書和送書也條件也會不同,石斌自問無法將其安排得井井有條。一旦趕鴨子上架恐怕就要虧了不少,那可不好。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從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故而還不必石斌在臉上表現出尷尬,許風這條石斌肚裏的蛔蟲立時開口道:“大人,你與程大人商議之事恐怕還得知會二位夫人一聲。要不,讓卑職將二位夫人請來共同商議此事?”

  有這解圍之人和解圍之法石斌豈能不高興?自然當即表示要將賈玲和賽西施請來一起商議此事。程元鳳雖然聽說過石斌兩位夫人都是巾幗英雄,賈玲是賈家大小姐刁蠻任性,賽西施更是土匪出身凶殘暴戾,但他萬萬沒想到石斌還能讓她二人參與如此大事。程元鳳不得不感覺奇葩,這讓他禁不住產生不少好奇心,想一探究竟了。

  “請程大人稍待片刻,待賤內來了咱們再談。這是一壺西湖龍井,味道還不錯,你我就邊喝邊等。”

  或許是因為聽到許風說的好消息賈玲與賽西施便不管不顧的衝進了石斌房中,將正在那細細品茶的程元鳳狠狠的嚇了一跳。看見的仿佛不是兩個官太太而兩個女暴徒。

  很快賈玲與賽西施便意識到自己失儀,連連向程元鳳道歉。賈玲對石斌的怒目圓瞪視若無睹,笑著說道:“程大人好,我家大人剛剛從外回來有些疲勞,沒有對大人和屋外的各位大人掃徑以待還請勿怪。”

  沒有賈玲那麽大的靠山賽西施被石斌一瞪立刻就被嚇怕,雖然不至於顫顫巍巍但是一臉忐忑不安還是一目了然。不能當著外人的麵訓斥家人,石斌隻好壓下怒火,在一旁聽著賈玲與程元鳳的交談。

  既然石斌不打算管教他自己的二位夫人,程元鳳這個外人自然不要多嘴,故他也對這小插曲視若無睹,開口笑道:“大夫人,你說的是哪裏話?石大人為了大宋日夜不辭苦,若是因為沒有出來迎接我們我們就耿耿於懷,那是不是也太鼠肚雞腸了?”

  “那就謝謝程大人理解了。剛剛我聽許風說你想幫我夫君招攬汪大人,也要幫他從這‘品書大會’上多弄些好處?”賈玲笑眯眯的問道。

  微笑而自信的點了點頭之後程元鳳說道:“二位夫人,旁人也許不知這些書是多麽難弄到,但本官可以肯定這些藏書是石大人費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所以絕不可胡亂交給別人。否則就是一種對知識的玷汙,到時候不僅大人落不了好,還會被人誣陷說他不尊重寫書之人,那可就是吃力不討好了。”

  “你這話的意思是要強調價值?”賈玲仿佛想到了些東西但無法肯定,故而問道。

  “大夫人果然有大智慧,本官就是此意。不光是要強調其價值而且要誇大其價值,大人便可借此來拉攏更多人心和獲取更多利益了。”

  在石斌腦海之中閃現了兩個很熟悉的詞,‘廣告’和‘人情’,看來程元鳳是在鼓動自己做廣告和大賣人情。因為無論任何人借了或拿了他石斌一本書就欠了他石斌一份人情。書籍的價值越大,欠了人情就越多,而人情終歸是要還的,這樣對石斌統治陝西就更有利了。

  “那你覺得如果他們借書或者拿書用什麽交換最合適呢?黃白之物我家夫君可不會要。”賈玲笑著說道,雖然是一張笑臉但她那態度是毋庸置疑的堅定。

  “這是自然,石大人如何會用黃白之物來玷汙名聲?本官以為要他們一些承諾可能更好。”程元鳳答道。

  官場之中一個可靠的承諾的確比幾千上萬兩的銀子要有用得多,故而石斌、賈玲,賽西施和許風四人都連連點頭讚同。

  此時賽西施這女匪首開口道:“這借書和給書付出代價的標準是什麽呢?各種不同檔次的書籍之間要付出代價的區別和標準又是什麽呢?”

  很佩服的看了看賽西施,但程元鳳也沒著急,明顯心中早有定計。歇了口氣,說道:“二夫人問得好。本官的想法是借書的話隻要官員在本職工作內全力支持就好,若是想要書就必須在其它方麵也全力支持,不能敷衍了事。而各種書的檔次比如好書就定為半年內支持,精品為一年內支持,珍品為兩年內支持,孤本的話至少要五年內支持。而且珍品與孤本就要與石大人麵談考慮是否贈與了。”

  聽著程元鳳說完,石斌四人很疑惑的看著他,仿佛眼前之人不像個官員倒像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不過對他提出的解決辦法都感覺不錯值得一試。

  針對這個問題定出了計劃,還有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利用這些來促使汪立信投靠石斌。這個問題有了程元鳳,石斌幾人都感覺會很快就被解決好。

  “大人,下官認為咱們應該在這品書大會上演一出戲才能更好的拉攏人心,才能造成更大的影響,給汪立信更大的壓力。”程元鳳笑道。

  這些話,石斌幾個一聽就明白程元鳳的意思。石斌還巴不得讓眾人知道程元鳳投靠了自己,故而立刻答應了下來。隻不過為了不出岔子,還是問道:“程大人,你說的這出戲具體內容是什麽?”

  “大人,下官覺得你可以在院中提出剛剛我說的要求,然後下官便出來表示要書,並將你已經送書給汪立信的事情說出,這樣應該就好了。最好還順口提提長生牌位和祠堂之事。”

  “好,那咱們就這麽試試看。”石斌說完後便和程元鳳幾人一起出了房間到了院中。

  走到院中看見一幫子聚精會神找書和看書的人,石斌很高興,感覺做了見大好事。之前花了那些銀子隻為了保住名聲,未曾想居然如此合大宋有身份的人胃口,還真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在許風要打斷那些官員和文人閱讀和交流時卻被石斌攔住,示意讓他們主動發現自己比較好。其中也有不少官員認識自己,等不了多久,但是這樣有禮貌更得人心。

  這一切都看在程元鳳的眼中,讓他更加確信江萬裏的話,石斌確實值得投效。

  不過走了幾步石斌就被一些官員給認了出來,由於石斌讓他們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好書,故而對石斌也非常熱情,甚至還帶了些感激。那眼中閃現的則是對手中書籍強烈的占有欲。

  這情況讓石斌心中非常興奮,既然他們這麽想得到手中的書籍,那條件就肯定好談,即使談不成也不會反目成仇。

  這麽聊了兩句,院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到了石斌這。由於發現程元鳳這觀察使在一旁,剛開始說話的那幾個官員也就慢慢的閉嘴隻等他開口。

  “各位大人,今天這‘品書大會’是石大人開的你們都知道,但是本官要提醒一下,院中的這些書可都非常難得,有些甚至是孤本,所以咱們必須要愛護。再有就是,本官想問一問,你們認為這些書的價值有多少?”程元鳳問道。

  此話一出,院中立刻不再熙熙攘攘,頓時安靜了下來。因為這其中隱含著一句話:如果書太貴重可就不太容易被借走或者要走,若是想弄走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既然不想說就不必說了,反正也就幾本書而已。”見無人肯說,石斌就很灑脫的說道。

  知道這是石斌的實話,但是程元鳳幾個卻不喜歡他這時候說實話。故而程元鳳很嚴肅的說道:“石大人,你這樣說可不對。這些好書都是前人費盡心血編撰而成,怎麽能被如此輕視?我大宋之所以為禮儀之邦就是因為有這些書的傳承,否則與那些蠻夷又有何不同?”

  程元鳳的話音剛落,院內就有幾個零零碎碎的聲音起來讚同他的說法,表示必須尊重這些書。就是其餘那些並未說話的人臉色都有些不善。

  說錯了話當然就要改,若是惹怒了這些家夥可就適得其反了,所以石斌毫不猶豫的就道歉。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石大人不必過分掛懷。”程元鳳說道,“這些書有不少價值連城,所以本官認為想要借書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正所謂‘書非借不能讀’。”

  這番話讓院內頓時起了些躁動,明顯有些人對此不滿,但沒多久又平息了下去。既然為官自然更加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很快就接受了程元鳳的話,紛紛表示願意和石斌做等價交換。

  “諸位大人,我程元鳳厚著臉皮向石大人要了一套珍品,石大人剛剛開始隻要我支持他工作就好。但是我卻於心不安,總感覺這樣不好,欠石大人太多。畢竟支持石大人工作是本官應該做的,壓根不應該得這麽好的一套珍品。”

  院中一個沉不住氣的官員立刻跳出來問程元鳳以什麽為交換獲得了那套珍品,他願意效仿。

  “其實很簡單,我答應在任內唯石大人馬首是瞻。當然,前提是石大人忠心為國。”程元鳳大聲說道。

  原來就是這麽一個簡單要求,院中近四成的人紛紛同意了下來,剩下六成相比而言冷靜些,問起向石斌借書又是什麽要求。

  意識到話得說清楚,不能弄得一團漿糊,石斌便耐著性子將之前在房中與程元鳳商量好的條件一一說了出來。

  條件弄清楚之後有至少七成官員已經明確表態是要借書還是要書,隻剩下三成在搖擺不定,無法確實是借還是要。

  都到了這情況自然是要再加一把火,程元鳳立刻意味深長的說道:“諸位大人可能還不知道,之前石大人已經送了六本好書給轉運使汪大人,其中就有珍品和孤本”

  這個消息如一聲驚雷將院中之人都轟暈了。眾所周知,汪立信是個典型的榆木腦袋,正因為他是這樣的人宋廷才派他來掣肘石斌。如今這榆木腦袋都開竅了,不就意味著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程元鳳這新任觀察使也願意唯石斌馬首是瞻,一切還有什麽好說的?

  很明顯,如今陝西已經是石斌的陝西了,別人休息再伸手進來,就是朝廷也很難。稍稍過了一會,院中剩下的三成官員也陸陸續續表示願意‘要書’,唯石斌馬首是瞻。

  隻不過石斌還是提醒眾人不能太貪婪,因為最多送每人一套或者一本珍品,孤本是不會送人的,而且其中有三百餘本書也肯定不會送人隻能借出,若是損壞或者丟失書籍則是要賠償。

  書籍若是損壞至少賠償十兩銀子,書籍若是丟失則至少賠償五十兩銀子。如此大的賠償當然讓眾人有些意見,隻不過都是愛書如命之人,隻要不出意外就不會需要賠償,所以沒多久眾人又都紛紛同意了石斌的條件。

  這麽巨大的收獲讓石斌感覺欣喜若狂,若不是賈玲一再提醒,他都要當場狂笑起來。為了不出岔子,石斌在感謝眾人隻好立刻被賈玲、賽西施和許風扶進了房間,隻留下程元鳳在院中與其他官員做‘交流’。

  最終,品書大會圓滿結束,眾人都滿意的離去,石斌一夥也是樂不可支,絕對是一派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