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委曲求全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2      字數:3128
  第四百八十二章

  委曲求全

  如今石斌占了荊湖兩路、四川路、夔州路、河南路、京東西路總共六路,呂文德占了江南兩路,賈似道占了淮南兩路。隻剩廣南東西兩路、福建路、利州路和京東西路區區五路真正聽從宋廷的調遣,而且還都是偏遠貧瘠之地。

  即使是石斌與呂文德真要割據,皇帝也會毫無辦法。區區一個欽差又能做什麽?所以那欽差算是認清了形勢,知道他已無回天之力,不可能用聖旨降服石斌和呂文德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平安的離開大營,盡快將此處情況詳細的告訴理宗。

  不久,理宗便聽到了這讓他勃然大怒的消息,再次將書房之中的古玩字畫毀了個精光。若是石斌一人不遵聖旨他可以接受,但是如今呂文德也不聽不遵聖旨,這讓他如何受得了?賈似道還是石斌的嶽丈,呂文德與石斌、賈似道關係也都不錯。若是三人沆瀣一氣,其它地方大員紛紛效仿,那他這皇帝豈不成了傀儡?

  形勢如此惡劣,理宗自然需要找個出氣筒。當然不會認為是自己要粗魯的掐斷石斌與呂文德的糧草供應造成,而是董宋臣出的餿主意造成。

  可憐的董宋臣便被理宗打得遍體鱗傷,最後被扔到了內務府廣儲司染作(內務府下屬七作之一)去當勞工。董宋臣自然萬分後悔,感歎禍從口出,伴君如伴虎,但後悔無用隻能染布料了。

  氣雖然出了但是問題還沒解決,得把問題解決了事情才算完。如今石斌與呂文德是要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但是理宗並沒有亮明態度。畢竟這種決定不好做,需要細細考慮才行。不過長期拖著對大宋並不好,必須盡快做出表態,究竟是反對還是允許。

  常年鬥蛐蛐玩書畫早就失去處理緊急事務的能力,故而撒完氣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趙葵和李芾入宮覲見,希望從他們那得到些有用的意見或建議。

  另一邊,石斌與呂文德也沒表明態度,到底是打算割據稱王還是僅僅當個聽調不聽宣軍閥。雖然二人心中早有定計但不想直接告訴理宗,想借著這模糊的態度給他加壓多撈點好處。

  聽到石斌和呂文德拒接聖旨的消息時,李芾倒還好些趙葵則冷汗直流。呂文德是隨他南征北戰提升上來,其實就是他的部將。石斌則數次與他聯合與理宗對抗,而且他本人也支持石斌率軍出征。

  即使知道理宗不會對他如何,但如此情況趙葵又豈能安心?當理宗宣他入宮覲見,他更是忐忑不安了。

  在書房外趙葵與李芾碰麵,二人都是苦瓜臉,都知道這關難過。躲是躲不過去的,幹脆一副烈士模樣走進了理宗的書房。

  看著眼前兩個臣子理宗眼中直冒火,之前就是他們兩個表示同意石斌去支援陳岩和李庭芝才造成今天尾大不掉的結果。

  “皇上,臣有罪。”趙葵與李芾異口同聲的請罪。

  “二位有何罪?是朕有罪,朕識人不明才有罪。”

  一聽理宗這麽說,二人嚇得兩腿打顫差點跪下。好在宋朝文臣地位很高輕易不會下跪,所以他們也就勉強站住了。

  見二人都是扶著牆站著,理宗也不舒坦,表示不會追究他們的過錯但是要盡快商量出一個解決辦法來。

  沒被理宗問罪趙葵和李芾都高興不已,當然傾盡全力想辦法來處理這危機的局麵。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大宋要是沒了他們也不會有好結果。李芾這樞密使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出兵征討,但話沒出口他便閉嘴。因為他發現如今大宋是要兵沒兵要將沒將,能征善戰的將領和士卒全都在石斌和呂文德麾下。心有餘力不足,武的不行隻能來文的。

  由於他是樞密使,這種事情他必須主動說,故而很‘艱難’的開口道:“皇上,請問石斌與呂文德那兩個家夥到底是要幹嘛?是要割地稱王還是僅僅想擁兵自重獨霸一方?”

  “態度尚不明確,但是應該不是割地稱王。因為他們說是等把手頭事情辦好再給朕一個答複。”理宗苦笑道。

  把手頭事情辦好後再給皇帝一個答複?這算是什麽意思?李芾與趙葵做官幾十年都沒聽過誰對皇帝說這麽荒謬的言語。

  “這算什麽話?”趙葵暴怒道,“簡直無法無天,他們眼中到底還有沒有皇上?罪不容誅!”

  “趙宰輔所言極是,確實罪不容誅。不過光生氣沒有用,還是得冷靜下來想辦法。之前皇上說他們沒有割地稱王的意思,那一切就都好解決,試著和他們談談怎麽樣?”李芾說道,

  和他們談?理宗和趙葵雖然知道這是個辦法但還是很不甘心,所以都是一臉憤懣。

  “若是不談那就隻能起兵征討,問題是我們現在壓根就沒有這麽多兵力。何況咱們的都是些沒打過仗的老爺兵,石斌和呂文德手下則都是精兵強將,咱們絕對打不過。”李芾這樞密使苦著臉解釋道。

  憤懣歸憤懣,但沒有讓他們喪失理智。既然沒有其他辦法解決問題,看來隻能談,三人便商量起如何談了。

  “趙葵,你認為該怎麽辦?”理宗這回也不叫‘趙愛卿’而是直呼其名。

  “老臣以為不應再刺激他們二人,應該用綏靖政策。”

  “綏靖?那如何綏靖?難道他要什麽朕都要答應?”理宗略帶怒意的問道。

  這當然不行,即使理宗想如此趙葵也不會答應,故而趙葵連連搖頭說無論何時都不能如此,並強調綏靖之策隻是緩兵之計,保證宋廷有時間應付這場突變而已。李芾原本也有些誤會,但聽趙葵這麽一解釋立刻明白過來,也支持起他的提議。

  “那怎麽辦?總得有個底線。”理宗又問道。

  “底線”李芾沉吟道,“臣以為底線就是我們可以同意他們軍政自理,但不能割地稱王且每年都進京麵聖。”

  “不割地稱王還好辦,但是每年進京麵聖恐怕難如登天。”趙葵搖頭道,“他們絕非酒囊飯袋不會想不到一旦進京就成為甕中之鱉的。”

  “那就可以軍政自理但不許割地稱王,而且每年繳納足夠稅賦,但國庫不再撥款給他們。”李芾說道。

  理宗聞言連連說李芾出的好主意,趙葵則哭笑不得,感覺二人傻得可愛。

  石斌與呂文德是要割據,怎麽會每年給宋廷交稅賦還得不到國庫撥款呢?最好的方案恐怕應該是石斌與呂文德自給自足吧。尤其是最霸道的石斌還在北邊幫宋廷擋元人的馬刀,李芾的這種弱智方案不是要讓情況更加惡化?

  見趙葵隻是連連苦笑卻不說話,理宗與李芾都疑惑不解。在他們看來允許石斌、呂文德二人聽調不聽宣已經是很大的恩德,難不成還想連稅賦都不交?

  “皇上,呂文德也許能接受你的條件,但是石斌絕無此可能。”趙葵說道。

  “為何?難不成他真要謀反?”理宗皺著眉頭很嚴肅的說道。在他看來軍政自主已是極限,若是連稅賦都不交豈不已經是自立了?稱王不稱王還有什麽區別?

  看著理宗那怒不可遏的樣子,趙葵知道他心中有多麽憤怒但是還是說道:“皇上,請息怒,石斌不會謀反,至少暫時不會。臣之所以說他絕無可能接受這條件是因為他如今占據了荊湖兩路、夔州路、四川路、河南路和京東西路一共六路,瞧那模樣應該連陝西路都要占了。他勢力太龐大,而且北線壓力幾乎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所以他絕不會做此虧本買賣,白白的給咱們當擋箭牌的。”

  聽了這些理宗和李芾才意識到這是他們一廂情願。的確,任誰都不會幹這虧本買賣給別人白白的當擋箭牌,何況實力強到能割地稱王的石斌。

  “那趙葵你認為該如何?”理宗問道。

  “臣以為就讓他總管黃河沿線的對元防禦,但是糧草軍餉都要自己籌措,我們不管。”趙葵說道。

  “趙大人的意思是給石斌一個空名讓他幫我們防禦元人的進攻?”李芾麵露喜色的問道。

  “正是如此。”趙葵點頭說道。

  “好,好,好。好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李芾大聲笑道,“皇上,趙宰輔此計甚妙。石斌與元人向來交惡,元人若是知道他欲割據則定然率軍來攻要一雪前恥。而他必定會被攪得日夜不安,作為一方梟雄他肯定會奮起抗爭。如此一來,石斌與元人鬥個兩敗俱傷對我們有百利而無一害,甚至可以借機除了石斌,平穩朝局。”

  理宗細細思索了趙葵與李芾所說,也感覺二人言之有理,臉色也漸漸的變得和善起來。

  “那就給他石斌一個虛名,允許他軍政稅賦完全自理,但必須給我抵禦好元人的進攻。”理宗說道,“至於呂文德,就讓他當江南兩路製置使,軍政自理,但稅賦照交,許他聽詔不聽宣。”

  知道這是如今能商量出的最好的辦法,理宗也不想在這上麵多費精力,直接問:具體誰去談判。因為那隻是底線,能少出一點就是一點才對。

  問題一出,李芾立刻緘口不言,趙葵自知逃不過去幹脆開口道:“皇上,臣願北上當此欽差與石斌、呂文德二人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