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定統帥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2      字數:4145
  與趙葵達成協議之後,石斌立刻離開了趙府,他害怕控製不住情緒揍趙葵一頓,畢竟這種拆台即使再怎麽有道理都會讓人很不爽。m?

  回到府中,石斌直奔自己的臥室而非書房,此時的他唯一想做的就是睡覺,其餘的什麽都不想幹。

  這次摔得夠慘,讓石斌認識到自己開始有些剛愎自用、夜郎自大了。感到稍稍舒服點的就是趙葵隻是暫時不支持自己,放一次鴿子,還沒完全站到自己的對立麵去。

  沒多久門外便傳來了腳步聲,接著便是許風的聲音:“大人,請問卑職可以進來嗎?”

  一聽是許風的聲音,石斌一臉羞愧,喝道:“滾,老子要休息。老子不喊誰也不準進來,否則都視為違法軍令!領二十軍棍!”

  猜到石斌肯定丟大臉了,許風不敢觸黴頭隻好退開,並囑咐家中所有仆人都不得靠近房門,除非石斌呼喚。

  誰知石斌整整一天一夜都沒出房門,這讓許風感覺不合適,於是冒險前去開門。偷偷摸摸的進了房門卻見石斌躺在床上呼呼大睡。這個情況是許風沒想到的,但是也放了心。

  接著便命人將飯菜給端了進來。菜香四溢,讓石斌自然而然的醒了。本想大罵許風無禮,但看著一桌的美味,石斌的怒氣立時消了一半。冷著臉說道:“進來幹什麽?沒聽懂我的軍令嗎?”

  “卑職聽懂了,所以卑職現在就去領二十軍棍。”說完,許風作勢就要出門。

  “回來,算了,這次暫且饒了你。”石斌惡狠狠的說道:“若有下次,兩次帳一起算,不打死你不算完!”

  許風當然裝得非常恐懼,並一個勁的‘感謝’石斌手下留情。這個態度讓石斌高興不少,也就再沒了脾氣。

  “大人,卑職冒昧的問一句,你這次從宮中出來怎麽如此頹喪?”

  “頹喪?”石斌歎了一聲說道:“是有些頹喪,不因為別的,因為趙葵不支持我現在出兵,也不支持我的將帥提名。李芾那老滑頭則閉口不言,裝傻。”

  石斌所說大大出乎許風的意料,他也沒想到趙葵會如此拆石斌的台,李芾也裝傻。算是明白石斌為何如此沮喪了。

  “大人,卑職想趙葵應該還是和你達成了一些協議吧。他應該不會那麽沒腦子拆了你的台還不回頭拉你一把。”

  鬱悶的點了點頭,接著石斌便把與趙葵達成的協議說了出來。並要許風參謀參謀,看看有沒有什麽地方可以改動。結果許風的回答讓石斌失望,他說隻能順著趙葵來,發兵後才有操作的空間。

  明白這是大實話,石斌也懶得再沮喪,安撫了許風幾句,讓許風放了心,他自己便去上班了。

  時間過得非常快,四個月轉眼即過,到了寶?二年(1254)秋天。趙葵給石斌送來了一個好消息:已經籌集了一百萬石糧草,夠十萬精銳吃兩年的。還有三百萬兩銀子做軍餉以及做應急之用。所以,基本上可以出兵了。

  由於之前剛愎自用丟了大臉,這次石斌不用許風提醒就去找趙葵和李芾談出兵的事宜,摸清楚他們具體的態度。他可不想在陰溝裏翻兩次船。

  事情比預想的順利,李芾對趙葵和石斌之前的協議沒有任何意見,表示支持。但也說如果皇帝有正常的要求也得同意。這當然是對的,趙葵與石斌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也許是過了四個月難得的安逸日子,理宗見石斌、趙葵和李芾三個主戰派領袖也不再那麽緊張,一副逍遙派掌門人的樣子。

  這一日,商量好的石斌、趙葵和李芾三人一起進宮見理宗。三人很少一起主動進宮,如此情形,理宗明白又有大事要發生。他頓時有些不爽,因為肯定又沒好日子過了。

  但不能將三位重臣擋在門外不見,隻好讓董宋臣將他們帶了進來。

  黑著臉的理宗任誰看了都不會舒服,不過石斌三人卻不意外,反而有些高興。至少這說明這個昏聵皇帝還是有些理智,能想事情。

  禮儀過後,理宗開口道:“三位愛卿今日一起進宮見朕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嗎?”

  “皇上聖明,正是如此。”趙葵第一個跳出來說話。

  “那是什麽事情值得三位愛卿一起過來?說與我聽聽。”

  “皇上還記得四個月前微臣與趙宰輔在皇上書房中討論的興兵北伐的事情嗎?”石斌問道。

  興兵北伐?這個詞激起了理宗一絲激動,讓他不禁想起了之前軍事演習中大宋軍隊的士氣高昂和所向披靡。同時也暗歎之前的想法果然是對的,又沒好日子過了。

  “那你們商量好如何出兵,派誰領軍了嗎?”

  三人立刻表示已經商量好了,趙葵同時遞上去了一份奏折,表示說內容都在裏麵。

  翻開瀏覽了一下,其中的內容理宗不是很喜歡,因為還有石斌手下一員大將擔任此次北伐的指揮官。他最想的就是石斌一係再也不立新功,老老實實的呆著就好。但還是可以接受,畢竟需要有人能充當救火隊員的,王三就很不錯。

  於是理宗點了點頭說道:“進兵路線不錯,領兵的將領選得也不錯,隻不過朕覺得還是少了些什麽。”

  少了些什麽?石斌三人立刻明白理宗所指,不過都裝起傻來,隻是一副迷惑不解的樣子,都不打算接這話茬,想讓理宗先開口。這種事情誰先開口誰就吃虧。

  沒多久理宗就沒耐心,開口道:“三位愛卿,我大宋出兵一般都是有監軍的,這次出兵是不是也要給兩路大軍各派一位監軍?”

  最終還是沒逃掉,理宗還是想派監軍前來瞎摻和。監軍是所有將領都討厭的人,他們多半不會領兵,但又喜歡仗著手中有尚方寶劍就胡亂下令,希望實現他們在馬上建功立業的夢想,結果卻常常導致戰鬥最終失敗。

  本以為石斌三人反應會非常激烈,卻沒想到全都是以沉默來表示抗議。肯說話還好,不肯說話才麻煩。這個情形讓理宗有些尷尬。

  “三位愛卿,怎麽都不說話?你們認為朕的提議如何?兩路大軍中該不該各派一個監軍呢?”

  這話可沒人敢回答不應該。大宋的規矩就是一路大軍就必須有一位監軍,為的就是監視主帥,防止主帥叛變投敵,或者自立稱王。

  若是回答不應該就是落了話柄,容易被人拿來攻擊自己,若是回答應該事情就不必再談,之前石斌三人的謀劃就徹底失敗。所以石斌與趙葵緘口不言,隻有李芾明顯猶豫不定但也沒開口。

  理宗看出來李芾猶豫不定,立刻開口問道:“李愛卿,你認為朕的話對不對,該不該在一路大軍裏派一位監軍?”

  倒是很想回答‘應該’,但看著一旁的石斌和趙葵那警告的眼神,李芾選擇了耍滑頭,說道:“皇上,臣以為凡事不能一概而論,要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人而異。若是一概而論就容易犯錯而且是大錯。該有的時候就要有,不該有的時候就不必有。”

  這樣模棱兩可的答案理宗當然不會喜歡,但是石斌與趙葵倒是放心不少。這說明李芾隻是想明哲保身,並沒站到理宗那邊去支持加派監軍。

  “那李愛卿認為這次出兵是否應該呢?”理宗明顯不想放過李芾,追問道。

  見理宗不打算放過自己李芾隻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皇上,微臣有些拿不定主意,而且並不熟悉軍務,恐怕會說錯了話影響大戰。所以還是請皇上詢問石斌大人和趙宰輔比較合適。”一轉眼,李芾置身事外了。

  聽了這話,理宗知道再問李芾沒有任何意義。何況李芾說得也在理,隻好要李芾暫時旁聽,若是有什麽意見隨時都可以提出來。接著便問起石斌與趙葵二人的意見。

  既然李芾已經這麽說,理宗態度又這麽堅定,石斌與趙葵隻好開口。趙葵是元老,經驗豐富,當然是他先開口。“皇上,臣以為此次北伐最好不要派監軍。”

  未想到趙葵居然如此直白,這說明趙葵的態度也很堅定,理宗感到意外和麻煩。隻好問趙葵這是為什麽。

  “皇上,我大宋幾次大戰都是毀在了監軍胡亂幹涉軍務上。此次大戰幹係重大,容不得半點閃失。若是敗了則可能動搖國本,十餘年的努力就會一朝盡喪。”

  雖然趙葵的話十分正確,但是理宗關心的是他的皇位而非國本,所以堅持要派一名監軍隨軍出征,否則就不同意出兵。

  理宗如此態度是石斌和趙葵沒有料到的,因為有幾次石斌出征都沒有監軍。這次不是石斌出征卻要派監軍,實在是太荒唐。

  但現在不是說荒唐的時候,石斌說道:“皇上,微臣以為監軍之職在行軍打仗中會嚴重影響將領對敵判斷,實在是利大於弊。”

  “石愛卿的意思是不要派監軍?”理宗意味深長的問道。

  早已被理宗懷疑,如今再直接說不要派當然不行,石斌隻好說道:“微臣的意思是利大於弊,請皇上仔細考慮。聽聽趙大人和李大人的意見才對。”

  如此一來,書房之中其實也就理宗和趙葵二人會開口,石斌與李芾都選擇了閉嘴。那二人態度都出奇的堅定,都不肯後退半步,不肯有一絲妥協。

  掐了近半個時辰還沒商量出個結果,石斌最後說道:“皇上、趙大人,臣有一言。”

  見石斌又開口,二人立刻閉嘴,都想聽聽他要說什麽。

  “微臣認為派監軍也無不可,但是有一個條件皇上必須答應。”石斌非常堅定的說道。

  “可以派?”理宗笑問道,“那請石愛卿說說是什麽條件。”

  “監軍不可參與製作作戰計劃,隻能監察將領是否叛國投敵。”

  石斌的條件理宗其實並不想接受,但是看了看眼前的三員重臣的態度,理宗隻好決定接受。

  就在此時趙葵卻又開口道:“皇上,任命誰為監軍還請要和微臣幾個商議。皇上乃千古明君,秦皇漢武都不及,相信皇上是能從善如流的。”

  大罵趙葵狡猾,不僅隻退半步還搞捧殺。但石斌與李芾此時明顯支持趙葵,理宗迫不得已隻能同意。

  接著便討論起誰當監軍來。理宗認為派薑才去當西安一路的監軍,江萬裏就去當三門峽一路的監軍。

  理宗的話剛一說完,卻沒想到石斌與趙葵異口同聲的說道:“皇上,絕不可如此。”

  二人這樣激烈的態度再次出乎理宗的預料。由於知道石斌與趙葵是真心抗元,也討厭那些毫無領兵能力的人做監軍,所以理宗仔細考慮後才提了薑才和江萬裏二人的名字,卻沒想到是這個結果。

  為防理宗誤會,趙葵立刻解釋道:“皇上,薑才鎮守濠州且與王三毫無接觸不能當監軍。”

  仔細想了想,覺得趙葵說得有理,於是表示西安路監軍暫不討論但不用薑才,於是又問三門峽一路為何不能用能臣江萬裏。

  此時的石斌、趙葵和李芾一臉的無奈,李芾知道自己之前置身事外有些不義,此時開口解釋道:“江大人如今已經是五十六歲高齡,身體雖然健朗但絕對受不得兵馬勞頓了。”

  的確,一個都快六十的老人家怎麽還能受得了兵馬勞頓?即使受得了也不該去受那苦了。理宗提了兩個不合適的名字,立刻有些羞愧,決定不再提名而是要石斌三人提名,他來修改。

  趙葵稍稍一想便提出了一個合適的人充當西安路的監軍李庭芝。理宗一聽立刻大喜,誇趙葵知人善任。不為別的,因為李庭芝既與石斌一係熟悉但又不是一係,這種關係最適合。可以保證二人不會沆瀣一氣也不會因提防對方而貌合神離不顧大局。

  “皇上,臣願提一人做三門峽一路的監軍,此人應該也合適。”李芾說道。

  有了之前趙葵提的李庭芝,理宗高興不已,立刻命李芾說出來他的提名。

  “臣以為王堅大人為三門峽一路監軍。”

  王堅?這次理宗、石斌和趙葵都點頭稱讚,表示王堅最適合當此路的監軍。

  至此事情才算告一段落,西安一路陳岩為主帥,王三為副帥,李庭芝做監軍。三門峽一路呂文德為主帥,汪立信為副帥,王堅做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