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拆台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1      字數:3218
  第四百五十二章

  拆台

  如今的謝方叔得了‘石斌槍恐懼症’,石斌、趙葵和李芾都打心底高興。因為隻要有石斌的地方謝方叔就不敢放肆,連正常表達的能力都沒了。如此一來,導致理宗最後不得不將其派到泉州去當知州,最高決策層的四個人裏有三個都是積極抗元的了。

  理宗雖然還不是很想興兵北伐,但是軍事演習之後對北伐有了很大的信心,至少不再想一味求和了。

  心中倒是很想立刻就進兵陝西,但是石斌明白這事急不得,得有個周密的部署,大宋國力羸弱經不起幾次大敗了。若是大敗恐怕又得割地賠款來求和,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費。而他和他手下的權利就得失去不少,大好局勢可就沒了。

  所以在演習之後的十日之內石斌都沒提一句出兵北伐,即使朝堂之上有人爭得麵紅耳赤,他也隻是靜靜的聽,看看有沒有可取之處,但從不開口。

  這個反應讓其餘的主戰派都非常意外,須知,軍事演習是石斌提出和主持的。結果演習之後理宗支持北伐他本人卻不再關心北伐之事,情況有些蹊蹺。

  對此,理宗也是非常意外。軍事演習明明就是石斌為了說服他北伐而搞的,才過十來天他怎麽就不聞不問了?

  當然不能任由石斌胡來,耍他,故而派董宋臣去詢問緣由。石斌則很冷靜的說道:需要緊密謀劃,想清楚後再稟告理宗。

  “許風,你說理宗現在會是什麽樣子?”石斌笑問道。

  “應該是有些焦躁和氣憤,認為大人是在耍他。”

  “應該是的,也的確耍了耍他,但是主要還是謀劃將來。你認為我定的策略如何?”石斌又問。

  “大人想得應該說非常周密,一路從西安出發奪了延安,另一路從三門峽出發奪了運城這個橋頭堡,這樣進可攻退可守,即使攻擊受阻也不會出大事。隻是····”

  “隻是什麽?也許咱們得先和趙宰輔、李樞密他們通通氣,穩妥點比較好。”

  和趙葵、李芾通氣?石斌不認為有這個必要,他們二人明顯是主戰派,尤其趙葵的積極性最高,李芾雖然積極性沒那麽高,但對收複故土也是肯定不會阻攔的。所以沒有采納許風的意見,並未先告訴趙葵和李芾自己的打算便獨自進宮麵聖了。

  見石斌到來,理宗非常高興,開口就問興兵北伐之事。石斌知道理宗已經有些著急,故而並不故意拖著,很幹脆的就將計劃說了出來。

  石斌的計劃並沒出乎理宗的預料,但是非常不喜。因為石斌認為西安一路的統帥用王三最合適,鄭州一路則用呂文德最合適。

  知道這是最好的搭配但是理宗就是不想石斌手下的人再立新功,石斌的權勢越來越大是他最討厭也最害怕的。

  故而聽完石斌的提議後理宗便沉默不語,表麵上則裝出一副認真思考的樣子。這個樣子當然擺不了多久,必須做個表態,或者幹脆表示稍後再議。

  於是借口透透氣出了書房,卻將也想出來透氣的石斌留在書房之中,要他坐著休息,站久了不好。一出門,就要跟在身旁的董

  宋臣立刻出宮去將趙葵和李芾帶進宮來。董宋臣明白理宗的意思,立刻飛奔而去。

  透了口氣後,理宗回到書房表示自己有些疲倦想休息休息,要石斌也休息休息,等趙葵與李芾二人來了再商量。

  原來是不好意思直接在他麵前宣趙葵和李芾二人進宮,剛剛出門透氣就是幹這齷齪事,石斌暗罵理宗無恥。但是也毫無辦法,隻能接受事實跟著一起休息。

  但是石斌心中並不著急,因為他不認為理宗能說服趙葵和李芾改變自己的提議,因為這就是最好的搭配。若要改,除非將王三或者呂文德改成他石斌,但這種蠢事理宗絕不會做,所以信心十足。

  沒多久趙葵與李芾便來了,理宗如同看見救命稻草,急不可待的將石斌說的策略告知了二人。

  李芾還是低頭沉思的時候,趙葵卻想也沒想直接表示兩路軍統帥是誰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現在絕不能進兵。

  萬萬沒有想到李芾還沒表態,趙葵卻來拆台,石斌怒火中燒恨不能生吃了趙葵。

  明顯預料到了石斌的反應,趙葵並不在意,而是很平靜的說道:“皇上,對於興兵北伐,臣非常讚同。之所以不讚同現在北伐,是因為如今糧餉不足。過了黃河幾乎就是一馬平川,若是沒有充足的糧餉無法支持大規模戰爭。若是要打,至少得把河東路全給奪回來,若是隻占幾個州縣,空耗錢糧毫無意義。”

  不得不承認趙葵說得有理,但石斌卻不死心,即使隻是為了麵子他都要說上兩句。“趙大人言之有理,但是如今元人內外交困,咱們雖然糧餉不足但也可以邊打邊籌集。不派那麽多兵馬前去就好,何況怎麽能說奪回幾個州縣就是空耗錢糧毫無意義?石某以為,在元人地盤上紮釘子,讓曾經的宋人知道朝廷還記著他們這就是種勝利。”

  說完這些石斌將目光投向李芾,希望他給予支持,卻沒想李芾決定誰也不幫,隻是當個看客。

  於是石斌與趙葵二人打起了嘴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漸漸的,理宗和李芾都厭惡起來。最終理宗來了脾氣,將三人全都轟出了書房。

  這麽個結局沒人會高興,最生氣的自然是石斌,其次是受冤波及的李芾,趙葵倒是無所謂。

  本想再也不理趙葵,但是石斌又明白絕不可能。若是缺了趙葵的支持,他的進攻隨時可能會被迫停止,於是能暫時默不作聲,低頭前行。幾次都想立刻開口就問趙葵為什麽,但見李芾在一旁,又不得不壓了下來。隻能打算待李芾離開後他再去找趙葵。

  三人誰也不理誰走出宮門,各自回府。而石斌在回府路上轉道去了趙府,為防他人看見還是從側門進的。

  一聽石斌來到,趙葵立刻知道是來興師問罪。故而也很小心的招待石斌。

  石斌卻不想念這點情,怒氣衝衝的吼道:“趙葵,你什麽意思?我好不容易讓理宗相信北伐會取勝,讓謝方叔那老匹夫離了京師,你卻在這時候出來拆台,什麽意思?”

  “石大人,趙某的意思很清楚,就是等籌集到了足夠的糧餉再出兵,讓北伐獲勝的把握大點。”趙葵說道。

  “那你為什麽不早告訴我你的態度?”石斌惡狠狠的問道。

  “我的

  態度?石大人說的是哪裏話,我的態度不就是支持北伐嗎?”

  趙葵的態度是支持北伐?細細想了想,石斌的確挑不刺來,他的態度是支持北伐,還保過自己幾次。

  冷靜下來之後,回想了趙葵之前說的是‘不讚同現在北伐’。又想了想之前許風要自己先與趙葵、李芾二人先通氣,是自己剛愎自用沒有采納建議才導致這尷尬局麵。

  石斌的氣勢不由得弱了下來,但是仍舊無法容忍趙葵當著理宗的麵拆自己的台,讓自己難堪。

  “石大人,趙某知道你為何如此氣惱,但我這麽做其實對大家都好。”趙葵笑道。

  對大家都好?看著趙葵那張狡猾的老臉,石斌很有衝上去打一耳光的衝動,但是忍住了。畢竟趙葵是元老,很有智慧,且需要他的支持,隻能拉攏不能得罪。

  “石大人是不是不明白我為何在皇上麵前如此拆你的台?下麵老朽就告訴你緣由。”趙葵笑眯眯的說道:“第一,你的武將提名非常不合適,而我又沒想到補救的辦法,所以絕不能支持。一旦支持了,那就會被皇上認為我們是朋黨,以後的事情就難辦了。這種事情太敏感我不想通過和稀泥來解決。”

  石斌聽後輕輕的咳了咳,不做聲。

  “第二,如今的國庫空虛確實不適合大規模用兵。你說的小規模用兵倒是可以考慮。”趙葵繼續說道,“第三,我們對元人目前的具體情況並不十分清楚,還是多觀察幾日,穩妥點為好。何況你也看見了,李芾大人在那不表態,可見他並不怎麽積極。”

  還不都是你這老家夥拆台導致的?石斌腹誹道。

  “趙大人的意思是糧餉充足了再進兵?”石斌問道。

  “是的,但還有一個條件。”

  “條件?”進兵還有條件?石斌不解。

  “李芾那隻要他不反對就好,但是你必須改了進軍統帥的名單,否則我不會支持。”趙葵非常堅定的說道。

  還真是趙家的忠臣,時刻都為理宗著想,生怕趙家天下被人給篡了。按趙葵現在的態度石斌知道沒得商量,若想擴大地盤首先就得先打下地盤來,其餘的事情之後再做打算。在國內再想占一州一府已經無可能了。

  隻好說道:“好吧,我同意改名單,但是絕不能瞎改,否則我連出兵都不會同意。”

  本來就是想遏製石斌勢力過大而已,他一個忠臣哪裏會亂改名單讓大宋吃虧?表示隻要多提兩個還能獨當一麵且與石斌、呂文德不是同一係的武將就好。

  表麵上當然不能顯示出不快,但是也不可能高興,隻是一個勁的點著頭說‘有道理,有道理’,僵得很。但心中卻將趙葵的十八代祖宗問候了個遍。

  商量一通之後,二人決定提名王三和陳岩為西安一路的正、副統帥,呂文德和汪立信則為三門峽一路的正、副統帥。至於監軍,二人都不打算設置,且都會說服理宗不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