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掛帥出征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1      字數:3406
  第三百九十章

  掛帥出征

  軍情緊急若不得半點磨蹭,石斌手下花了不到六天時間就去賈似道、呂文德、賽張飛和陳岩那轉了一圈,並帶回來了四人的聯名奏折。內容就是請石斌帶十萬精兵與其合兵一處對抗蒙哥的十萬精銳鐵騎。

  反正呂文德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賽張飛和陳岩也還撐得住,為了讓自己多休息兩天,多適應下‘驅鬼玉帶’,所以石斌並未將手上的奏折立刻呈送給皇帝,而是扣在手中。

  看了看手中的奏折,石斌開口道:“許風,你說這個折子什麽時候送上去合適?我反正不想這麽快就送。”

  許風本就不想石斌太快送上去,反正戰鬥已經是對峙階段,誰也奈何不了誰。因為隻要大宋這邊不中蒙哥的奸計,一座座的堅城、充足的兵力和糧草絕對能抵擋住元人的攻擊。蒙哥雖然厲害糧草卻是硬傷,運糧過黃河並不容易,所以隻要守得住,他便會不戰自退。

  故而想了一會,許風便笑道:“卑職以為此事不著急,雖然鄭州附近的兵力已經全部調動起來增援呂文德了,但是還沒不可收拾,呂大人應該還撐得住。大人,陳岩大人雖然敗了一陣,但是五萬還剩了四萬,呂文福和呂文信手上也至少還有兩萬兵馬,呂大人的鄭州內至少應該還有一萬兵馬,所以鄭州一帶有足足七萬宋軍。守衛一個鄭州城應該夠了吧。”

  七萬?數字是不小,但石斌不是很相信這七萬宋軍的戰鬥力。想當年宋太祖趙廣義率二十多萬能征慣戰的宋軍征討西夏,卻被區區三萬西夏軍打得丟盔卸甲,他本人則是狼狽逃回汴京。

  可見軍隊的數量未必最重要,何況如今這七萬兵馬早不複當年之勇了,故而情況並不像許風想的那麽樂觀。所以要拖也隻能拖一段時間用來圓謊,不能將軍情毫不放在心上。

  “許風,你說的不錯,但是你卻忘了一點,我大宋的精銳和元人的精銳完全不能比。你常年跟隨我征戰產生了一種錯覺,感覺我大宋軍隊還能打仗。不過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大宋七成的軍隊肯定是見著元人就潰散。”石斌很無奈的說道。

  經石斌這麽一點,許風倒是想起來之前賈似道運糧隊兩次成建製潰散的事情。的確,這種事情也太滑稽,元人離宋軍還有上百裏,‘精銳’就成建製潰散,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也不可容忍,也不得不承認石斌說得非常有理。

  “既然如此,大人準備怎麽辦?照大人所說事情已經十分緊急了。”許風焦急的問道。

  “不必著急,即使鄭州城外的六萬兵馬全部潰散,城內的呂文德至少還能支撐半年,沒事的。剛剛我之所以那麽說隻是告訴你我大宋兵馬隻是徒有其表,名不副實。”

  見石斌說話反複不定,許風都有了些脾氣,稍稍停了停,認真的說道:“卑職以為現在不是討論我大宋軍隊戰鬥力的問題,也不該讓呂文德太著急,而應該盡快商量出一個出兵的辦法來。”

  明白許風的‘出兵的辦法’是什麽意思,就是不想因為一份奏折自己就得出兵,得讓理宗為之前的所作所為付出點代價。石斌可不是提線木偶,提到哪裏就得去哪裏。於是許風也幫石斌想起辦法來。

  忽然許風詭異的笑了笑,說道:“大人,卑職聽說理宗起初聽到蒙哥禦駕親征時都從龍椅上摔了下來?”

  “是啊,怎麽?”

  “他可夠沒用的,這不就是個廢物嗎?”許風不屑的冷笑道。

  “住嘴!你不怕隔牆有耳?他是不怎麽地,但是你現在說這些幹嘛?”石斌輕聲訓斥道。

  知道說錯了話,許風立刻道歉,並且也很快的說出了他的想法:利用這份奏折再嚇理宗一次,嚇得他三顧茅廬求石斌帥軍出征。

  這自然是個絕佳的辦法,問題是用什麽嚇呢?得有個合適的東西,而且還不能是假的。若是假的,那就是欺君嫌命長,是自己給自己抹脖子。

  “那你想沒想出來什麽好辦法嚇得理宗前來‘三顧茅廬’?”石斌問道。

  有些慚愧的搖了搖頭,表示暫時還沒想出來,隻是想到了個大概方向而已。雖然沒有具體辦法但是石斌很認可這個方向,所以並未責怪許風,隻是笑道:“你膽子膽子大得很,這都敢想。不過下次記得想清楚了再說比較好。”

  這話雖然委婉,但是許風明白其中的意思,為了洗刷這次不穩重帶給自己的恥辱,許風隻是默默的點了點頭就又思考起來。

  沒過多久許風又笑了起來,這次笑得非常沉穩而且有自信不再那麽輕佻。看了看石斌隻後說道:“大人,這次我想出了一個對策,若是能成功不僅能讓您升官,說不定還能讓鄭州落到您手中,甚至讓理宗不敢再對您動歪心思。”

  轉眼間許風就能想出這麽妙的一箭三雕之計石斌當然不信,於是很懷疑的看了看許風。但是許風仍舊是一臉自信的笑容。

  “說說看。”為了不打擊許風,石斌很快便說道。

  “是,大人。卑職的計策就是請你嶽父賈大人每天至少送五份六百裏加急的軍報!”

  每天至少五份六百裏加急的軍報?石斌聽後感覺太瘋狂,他害怕理宗過不了兩天就會被這些軍報給嚇出心肌梗塞或者腦溢血而一命嗚呼。

  所以思考一番之後說道:“許風,這····一天五份六百裏加急是不是有些過了?何況軍報的內容是什麽,有那麽多可寫嗎?即使有寫,萬一把理宗嚇出毛病來怎麽辦?”

  許風一個小兵隻想著怎麽逼理宗求石斌帥軍出征而沒有想逼過了頭會怎麽樣,所以當石斌問道‘萬一把理宗嚇出毛病來怎麽辦’時又感覺慚愧了。

  看到許風的樣子,石斌立刻說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你能想到這些已經非常不錯。應該還有沒說出來的吧,繼續!告訴我軍報的內容是什麽!”

  經石斌這麽一鼓勵,許風又來了信心,說道:“卑職認為不必寫什麽特別的,有什麽就寫什麽。隻請賈大人寫得詳細點且用詞注意點就好···”

  這回石斌算是徹底明白許風的意思,就是要靠那些挑起人恐懼情緒的詞來嚇唬理宗那廢物,最好是把他弄得魂不守舍才好,隻不過得注意尺度。

  這麽好的計策石斌當然非常同意,決定三日後便呈上這份聯名奏折。為了保險起見將每天五份六百裏加急改成了每天三份六百裏加急,並且還得請董宋臣幫忙觀察理宗的狀態,不能真把那家夥嚇出毛病來。

  賈似道最想的就是石斌盡快率軍支援,當然全力配合石斌的要求,並且來了個火上澆油,把呂文德、賽張飛和陳岩都拉進來送六百裏加急軍報。

  果如許風所說,理宗看了不過十份六百裏加急就被嚇得六神無主,自言自語起來。瞧那模樣要是再不找到解決辦法,他恐怕就會精神崩潰了。

  吳潛和趙葵見狀立刻進宮麵聖,知道具體情況之後,二話不說便提議讓石斌率軍出征。

  很快,第一道詔令就傳到了石斌那,命他以河南招討使、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五日後就率五萬兵馬支援鄭州。並許他就地調集一切資源。

  條件倒是很寬厚,但是石斌當然不會如此聽話,所以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話:身體不夠好,才能不足不堪大任,要辜負皇帝的厚望。

  一連發了三道詔令,雖然都是謙卑的接旨但是石斌就是不去領兵。從未想過石斌居然膽大包天敢如此無視自己的威嚴,理宗大怒都有提劍砍了石斌的想法。

  董宋臣收了石斌不少好處,吳潛和趙葵也深知大局,故而全都勸阻理宗絕不可動殺石斌的想法,強調即使他再驕縱也得忍著。

  又過了兩天,堆在理宗文案上與鄭州軍情有關的六百裏加急已經有一摞了,不過還是沒請動石斌,理宗感到非常無力。雖然不是普天之下就石斌一個厲害的將領,但是能與蒙哥對陣不會大敗而歸的恐怕除了呂文德就是石斌了。

  從聯名奏折上呈到現在已經過了十來天,理宗有些受不了,隻能又請吳潛和趙葵進宮議事。二人也沒想到石斌這次居然如此驕縱,迫不得已之下隻得勸理宗親自去請了。

  還沒進門石斌便已經在門口迎著,理宗雖然心中憋氣但是石斌的這個做法讓他稍稍舒服了些。

  二人交談起來後都對彼此非常‘關心’仿佛多年未見的好叔侄。

  本以為自己親自來石斌會很識相當即同意率軍支援鄭州,卻見石斌大哭不已。說身體雖然好了但是對手是蒙哥,他手中這點資本前去對戰就是找死,更說理宗如果要殺他直接下旨就好,不必如此借刀殺人。

  聽到這些,理宗感到束手無策,憋屈得很。隻好說道:“石愛卿要怎麽才肯去與蒙哥對陣,若是能做到,朕必定答應。”

  “皇上,臣的要求很簡單,就是鄭州之戰過後將河南路交給微臣讓微臣來幫您守黃河。”

  石斌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是要脫離理宗的控製,想割據稱王。

  不過理宗此時也毫無辦法,隻能由著石斌來。不同意也得同意,何況這麽做也不是毫無好處。一旦石斌真的奪了河南路那他就處於大宋和大元的包圍之中,與元人有血海深仇的石斌絕不可能投靠元人,如此腹背受敵很難對大宋形成大的威脅。何況他的老巢是在荊南和四川,這河南路成了塊飛地更加難治理了。

  想到了這些之後,理宗答應了石斌的要求,並主動給他一個承諾:若是能殺了蒙哥就給他封王。

  石斌可懶得要王這個虛名,他給理宗提的另一個要求就是:帶八萬精兵出征,而且要任由自己選。

  沒辦法的理宗答應了石斌的抽骨吸髓,石斌也不好再提要求顯得太不知足,表示籌備好了糧草立刻掛帥出征。

  臨安富庶,不到五日士卒和糧草都籌備妥當,石斌便掛帥出征了。